当前课程知识点:华文教学的理念与方法 >  第二章 海外华人社会及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  第一节 海外华人社会的形成及特点 >  2.1.2华文教育的历史回顾

返回《华文教学的理念与方法》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2.1.2华文教育的历史回顾在线视频

2.1.2华文教育的历史回顾

下一节:2.1.3新形势下的侨教和华教

返回《华文教学的理念与方法》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2.1.2华文教育的历史回顾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我们现在再来回顾一下整个的华文教育的情况

为了让大家对今后的华文教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 原来的华侨教育是怎么做的

中国传统华侨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母语教育

那时候的母语呢 它一定是方言的

它们的目标是什么

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条

一个就是实用的 实用在什么地方呢

这些孩子跟着父母出去了 或者移民在外生了孩子

孩子长大了总要读书啊 学知识啊

那家长就希望他的孩子能够记账 能够给老家写信

这是他们的一个目标

所以我们说过去上学是为什么呢 就是读书识字记账

经常说要能写一些人的名字 生意的来往

当然家长还有一条还想到了文化传承

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像洋人一样的行为举止

比如 早期的一些文献里 很有趣的

檀香山的一些华人看到自己的后代的行为举止象洋人了

总觉得心里很失落

总想让他们把自己家乡的文化 把咱们的文化继承下来

以防止西方的教化

所以从这儿一看呢

当时我们前辈们的目标非常清楚 就两个

一个是语言的技能 另一个就是文化教育

这也就印证了我之前所说的

我们中国人有重视自己语言文化传承的传统

不过 那时候的教学不是象我们今天这样

那个时候它的教学怎么办呢 尤其在清代

我们国内还没有新式学堂的情况下

他们的教学方式也主要是私塾式的

几家人在自己家里请一个私塾先生

来教他们的孩子 识文断字

那教学内容教什么 当然还是“四书五经”

从文体上来说 主要是学习一些文言文

先背《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等

再往后 就是读“四书五经”

读的是文言 写的也是文言

那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当时的师资问题怎么解决

今天我们的华文教学

我们国内可以培训国际汉语老师 华文老师

但是 在那个时候老师怎么解决

可以说是来源非常复杂

当时的师资大概有几种

一种呢 就是从国内来的考试落第 生活无着的文人秀才

当时来到国外以后 做体力劳动呢 做不了

那正好这些人呢 就派上用场了

下一代需要教育 这些人就可以来做比较优秀的老师

那还有一些呢 就是受过一点教育的

比如算命先生 会看卦书 认识字

他们也来从事教学活动

所以说 当时的教学师资可以说是各种各样 参差不齐

好在当时海外的蒙学
所以说 当时的教学师资可以说是各种各样 参差不齐

好在当时海外的蒙学

就是启蒙教育的要求也不是很高

当然一个私塾遇到一个比较优秀的教书先生呢

这个教育就会开展得比较好了

现在我们教学要求用普通话或华语作教学语言

那过去呢 这些在外边的人实际上是做不到的

他们的教学语言基本上都是方言 为什么呢

一个是 这些学习者和他们的家庭只能懂方言

如果不用方言 这个教学是没有办法进行的

另外一个是这些教书先生也不会我们现在的标准普通话

所以 我们在外面会遇到各种有意思的故事

比如在印尼 我们会觉得印尼有些地方的华语

怎么象今天的四川话

原来是当年来自四川的老师用四川式的普通话来教书的

这就产生了很大的直接影响

那么 是不是今天的海外就用普通话了呢

也不是这样的 我这些年就碰到了一些这样的情况

一些海外的学校要求我们派老师

就希望我们派出的老师会方言

因为 在一些地方方言还是当地华人社会的通用语言

比如懂闽南话的老师去教语文 数学或其他课程

以上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历史

可以对华文教学的教学语言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当然 上述的这些都不能说是科学的教学方法

刚才我们说了 这种私塾的教育就是我们最传统的教育方式

实际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 跟中国一样

现代意义上的海外华文教育就出现了

这样一种海外华文教育我们称为新式的侨民教育

简称叫“新式侨教”

这一时期的华侨教育

跟前一时期的私塾教育的共同点是都是自己办的

但是这个时候呢 它已经是学校了

前面是私塾 现在呢它是办一个学校

办一个学校之后呢 就自己管理起来

实行的教育是新式教育 不再是传统的私塾式的

而采用了一些新的教育和教学理念来进行

他们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什么呢 就是认同中国

大家可以看到 它的高度和原来是不一样的

新式教育的理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华文教育是为了记账 是为了自己的目的

另外一个 不要学坏了 走歪了

要保持老祖先的样子

这是因为这个时期我们的国家意识已开始形成 认同中国

以保存中华民族文化为宗旨

已经成了新时期侨教的一个重要使命

也正因为如此

这个时期的侨教得到了当时中国政府的支持和参与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几本书 是我在海外拍到的

是民国时的国文教科书

是由教育部审定的 是成系列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中央政府对侨教支持的力度

当然再往前推一点 早在在清政府的时候

当时也是支持海外华文教育的

最早清政府在南京办了一个暨南学堂

也就是今天暨南大学的前身

暨南学堂就是为了把当时南洋的孩子送回来读书

可见 对海外侨民教育中央政府一直是支持的

到了民国的时候又兴办了暨南大学 延续到今天

我们注意到新式侨教跟我们国家的民族 民主运动

跟我们国家的建设和抵御外敌入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

所以到了抗战时期

海外很多侨民都回到了祖国 参加抗战

到新中国成立以后

大批的侨民回到祖国支持 支援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对于新式侨教的力量和作用 我们通过这样一个回顾

就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再稍微说远一点 比如孙中山先生在发动辛亥革命的时候

就得到了海外华人华侨的大力支持

这些实际上都跟我们海外的侨民教育是有关系的

换句话说 当时海外侨民的身份认同是中国

他们是中国人

不管他们走到哪里

他们接受的教育就是热爱自己的国家

热爱自己的民族

当国家和民族有危难的时候

他们就挺身而出 捐款捐物

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这种侨民教育的力量

所以 我常常和我的同事们 朋友们谈

我们绝对不能忽视华文教育和华文教学

历史总是要变化的 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

我们的“侨教”发生了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就是从侨民教育转到了华文教育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这样一种转向 它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其中的原因也非常复杂

我想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个是随着侨民国家意识的越来越强

而且各个地方政府的国家意识也在增强

那这样的话 当地政府就遇到一个问题

这些侨民是认同中国呢

还是认同你现在所在的国家呢

这些所在国当然要进行他们的公民教育和国民教育

所以 他们对侨民教育就进行了一些限制

而且这个限制开始比较松 后来就越来越严

甚至到对开办学校 对开办学校后课程的设置

华文课程教学时间等都有严格的限制

还有一个呢 就是当地社会也形成一定压力

因为侨教如果一直坚持你是中国人

说的是华语 用的是华文

你怎么跟当地社会相融合

这就成了一个问题

所以这是问题的两面性

一方面 我们觉得他们认同祖国 支援祖国建设

帮助国家 这是非常好的

但是如何缓和他们跟当地社会出现的各种矛盾

这就迫使华裔学习当地的语言文化

这是一个因素

当然第三个因素 也是非常大的因素

就是1955年的万隆会议

中国政府正式宣布不承认双重国籍

周总理开始鼓励当地的华人“落地生根”

原来我们的文化是“叶老归根”

那现在呢 从“叶老归根”转向了“落地生根”

其实这个比喻恰恰说明了从侨民教育到华文教育的转向

那这个转向以后呢

相当一批的或者说是绝大多数的东南亚的侨民

就入了当地籍 放弃了中国国籍

完成了从侨教到华教的转身

当然 还有一少部分

坚持不肯放弃自己的中国国籍 坚持做中国人

他们中有些人至今还健在

我们也非常感谢他们对祖国的执着和热爱

这样一个转向对于我们的华文教学来说

提出了一个挑战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学习动机

原来的学习者在学习之后是要为祖国服务的

是要报效祖国的 将来是要回到祖国和家乡

现在落地生根了 那还要不要学中国话

要不要学中国的语言文化

动机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另外一个呢 他们的认同也发生了变化

原来是中国人 当然语言要跟我的身份相匹配

那现在我不是中国人了 我要认同自己的祖国

自己的祖国不再是原来的祖籍国

由此 我们区分一个概念 祖国和祖籍国

我非常感慨的是我们在海外做调查的时候

老一代的华人就会说 我回中国了

我有多少年没回中国了

甚至说 我还没有回过中国

但是 年轻的一代呢 他们就不会用这个“回”

他们会说 我还没有去过中国

我很长时间没去中国了

我将来要去中国

由此 我想到 一个“回” 一个“去”

反映出了两种不同的认同

当然 我们没有办法去阻止人家认同的改变

但是我们需要探讨

到底是什么还可以使我们的认同走向一致呢

华文教学的理念与方法课程列表:

课程概要

-课程概要

--Video

第一章 华文教学的概念、性质及目标

-第一节 什么是华文教学

--1.1.1华文教学的定义和性质

--1.1.2华文教学的相关概念

--1.1.3汉语教学的三大分野

-第二节 开设本课的意义

--1.2.1华文教育的目的

--1.2.2华文教学的目标

--1.2.3华文教学理念的更新

-单元测试--作业

第二章 海外华人社会及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海外华人社会的形成及特点

--2.1.1海外华人社会和语言

--2.1.2华文教育的历史回顾

--2.1.3新形势下的侨教和华教

-第二节 海外华文教学事业的发展

--2.2.1海外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2.2.2华文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平衡

-单元测试--作业

第三章 当前华文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第一节 华文教材的适应性

--3.1 华文教材的适应性

-第二节 华文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 3.2 华文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第三节 华文教学方法问题

--3.3 华文教学方法问题

-第四节 华语不难学

--3.4 华语不难学

-第五节 汉字教学

--3.5 汉字教学

-第六节 语法教学

--3.6 语法教学

-第七节 华文教学研究

--3.7 华文教学研究

-单元测试--作业

第四章 华裔学生的特点及其对华语学习的影响

-第一节 华裔学生的特殊身份

--4.1.1华裔学生身上的“华”基因

--4.1.2 民族语言的学习

-第二节 华裔学生的学习特点

--4.2.1华裔学生学习华语的优势

--4.2.2华裔学生学习华语的劣势

-第三节 针对华裔学生的对策

--4.3.1如何对华裔学生攻心

--4.3.2华文教学对策的调整

-单元测试--作业

第五章 华文教学的总体设计

-第一节 华文教学大纲

--5.1.1华文教学大纲的研制之路

--5.1.2 华文教学大纲的本土化和个性化

-第二节 华文教学设计

--5.2.1设置因地制宜的华文课程

-- 5.2.2华文课堂教学计划的拟定

-单元测试--作业

第六章 华文课堂技巧与方法

-第一节 华文教学的方法

--6.1.1汉字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6.1.2词汇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6.1.3语法教学设计与实践

-第二节 华文课堂教学的技巧

--6.2.1华文课堂教学技巧——导入

--6.2.2华文课堂教学技巧——提问

--6.2.3华文课堂教学技巧——总结

-单元测试--作业

第七章 华文教材分析及编写

-第一节 华文教材的性质类型及目标

--7.1.1华文教材的性质与类型

--7.1.2华文教材的目标及示例

-第二节 华文教材的结构类型及示例

--7.2华文教材的结构类型及示例

-第三节 华文教材的评价、选择及使用

--7.3.1华文教材的评价与选择

--7.3.2华文教材的使用

-第四节 华文教材的编写

--7.4华文教材的编写

-单元测试--作业

第八章 华文教学评价

-第一节 华文教学评估的意义、要求与类型

--8.1.1华文教学评估的意义、要求与类型

--8.1.2评课的方法与技巧

-第二节 评学中教师主观评价的类型与技巧

--8.2评学中教师主观评价的类型与技巧

-第三节 华文测试的设计与示例

--8.3华文测试的设计与示例

-单元测试--作业

2.1.2华文教育的历史回顾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