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全球化与世界空间 >  模块12-关于世界空间研究的总结 >  清华讲座1:文化、宗教与国际政治 >  Video

返回《全球化与世界空间》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Video在线视频

下一节:Video

返回《全球化与世界空间》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Video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

文化、宗教和国际政治

首先这个话题是人们谈论的焦点

在电视等各种媒体上,甚至在咖啡馆里,每个人都会谈及

政客们在政治场所也经常谈到这个问题

就是宗教

特别是伊斯兰教

欧洲人对伊斯兰教充满了好奇

我们很想了解他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有些人可能害怕谈宗教问题

但我认为,大多数人是把它看得过于简单了

今天对于宗教问题的分析

主要是从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角度

我希望通过科学的方法

而不是或似是而非

或浮夸的辞藻

来讨论这个严肃的主题

我的英语没问题吧

准备好啦

开始

首先,宗教问题

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有一个著名的区别定义

也是欧洲学者经常研究的课题

即“神圣”和“世俗”的比较

什么是“神圣”,什么是“世俗”

从西方观点来说,“世俗”是指人类

以及所有人可以创造

可以改变的东西

而“宗教”则完全不同

它超越了人类能力范畴

“神圣”意味着

一种人类无法改变的

而人类却必须依靠它的领域

也就是“神域”

这就能解释“神圣”对于政治的重要性

因为,如果你是统治者

你非常需要证明

自己是“以神的名义”统治万民

神能赋予你一种巨大的权力和统治的合法性

这也是为什么

所有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

总希望向人们展示和证明

有一种“神力”在背后支持着他

他们有“神的旨意”

他们有“神的力量”

而一旦拥有“神力”作为后盾

没人能反对你的决定

对于政客而言,这是最好的方式

譬如统治者们可以说:虽然你反对我

但是神站在我这边

所以如果你不同意我

那么你就是反对神

这很危险

我们今天所面对的挑战

准确来说是整个社会都必须面对的一项长期挑战

就是“神圣”和“世俗”的区隔

只要是有神论的社会

无论是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是犹太教

所有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信徒们

都同样面对这个挑战

接下来我想跟你们研究讨论的是

有3种常见的错误观念

必须引起大家的注意

一是把宗教视为一种引发某些事件的因素

或者说,有人认为

是宗教引发了政治事件,推动了政治进程

甚至导致了战争、矛盾、内乱和社会动荡

甚至在政治学领域有一些主流观点认为

宗教是政治事件的主要部分

就好像穆斯林世界爆发革命

是因为伊斯兰教

阿拉伯街头的抗议示威

是因为伊斯兰教

难民和移民对法国和欧洲社会造成威胁

是因为伊斯兰教

恐怖主义肆虐,恐怖袭击频发

也是因为伊斯兰教

但这是错误的观点

而且从社会学角度来说

也根本不可能

为什么

首先我们要理解宗教到底是什么

宗教是“神”的具象

宗教是一种信仰

一种对“神”“神祗”和“仪式”的信仰

以及关乎信仰的活动

“信仰”(教义)加“仪式”(行为)等于“宗教”

如果宗教是信仰和仪式

宗教怎么可能引发政治事件

所以,我们应该换个说法

或者应该这么说

宗教本身不是动因

只是被当成了政治动员的工具

宗教的象征符号

宗教的合法性

宗教的“复仇法则”等都可能被利用

或引发社会动荡

或引导政治决策

或加强政治力量

但是,女士们先生们

工具是原因吗

不,工具是人操纵的

真正的原因只能从操纵者身上找

而不是他们手里的工具

举个例子,如果你有一把锤子

你知道那是个锤子

并且你用它打破了某个东西

那么谁该对此负责

是人还是锤子

当然是谁使用了锤子

谁负责

所以,宗教不能被当成是原因

它只是工具

第二个误区

宗教不是一种统一的行为

我特别不能接受人们说“伊斯兰教认为…”

“伊斯兰教说……”

世界上有13亿伊斯兰信徒

这是什么意思

请注意

意思是我们在讨论的是

世界上的13亿人

和另外两大宗教一样

伊斯兰教一直不断地在革新

每个人,每个参与者,每个信徒都参与其中

他们不断地引入新的概念

比如我对宗教的看法

和我邻居就不一样

我是一个基督徒

但我和我妈妈

我奶奶和我邻居的观点都有所不同

更重要的是

在宗教不断地重新构筑和重新定义的过程中

每个人都是其中的参与者

这一点非常重要

特别是对于社会学家来说

这个问题很关键

因为宗教的发展依赖于

每个人的参与与实践

譬如我是基督徒

但我不常参与宗教活动

而我邻居是个虔诚的基督徒

他很积极地参与教会活动

去教堂

做礼拜、向神父祷告

他的行为与我就不同

所以说在政治学中对宗教的理解

也依赖于其信徒的水平

每个人都对宗教有各自的理解

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当你看报纸或者新闻里说

伊斯兰教对某某政治事件负责

这本身就是错误的说法

因为全世界有那么多伊斯兰信徒

你根本无法认定

一个全球性的宗教

如何去影响所有人的行为

第三个误区

是把宗教只当做一场“革命”

要知道以宗教观念

神通过《圣经》和《古兰经》等圣籍

传达了旨意

这些宗教书籍对于一个信徒

就代表了上帝的声音

但是对于社会学家来说

这是不可能的

对一个社会学家而言

那些书籍是人类创造的

或者更应该视为

是一种社会现象

譬如说,伊斯兰教及其教义

起源于7世纪

所以伊斯兰教与当时的政治

和社会环境密不可分

而《圣经》和其他基督教的书籍

在被创作出来时也是处于一个特定的时期、特定的背景

以及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当中

所以我们必须思考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很重要的一点是

宗教不只是人和神的关系

总的来说,宗教对于社会学家

对于我们这样的社会学家来说

宗教是一种文化

一种文化

这个观点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

埃米尔·涂尔干提出的

19世纪末

涂尔干完成了他的英文巨著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这是第一本

用社会学观点研究宗教的书籍

他都有哪些观点

他认为,宗教应该被视为

一种集体意识

一种集合的产物

可以反应出社会

在特定时期的发展状态

涂尔干的主要观点是

社会催生宗教

而宗教影响社会

就像一个循环

正如我先前说的

宗教是由“信仰”和“仪式”构成的

这些信条和仪式

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系统

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被改变的

所以当一个社会在某个时间点

产生了某种宗教现象

这种现象会持续下去

并且改变社会形态

但是这可能吗

当然有可能

因为宗教是由社会产生的

它是一种文化

宗教应被视为

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

所以我们下面就要试着理解文化是什么

文化存在于

我们每个人大脑里的

什么是文化

在社会科学领域

“文化”概念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下半叶

为什么是在这个时期?

因为当时是欧洲殖民时期

殖民者必须深入了解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家、社会

譬如当英法殖民者抵达

阿拉伯,北非或者非洲时

他们会思考怎么去面对

这些思维方式和他们完全不同的人

所以欧洲人发现

要有一个词来理解其他文明对于世界的观点

我们把这种对于世界的观点称为 文化

于是当时就诞生了一门全新的学科

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

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

人类学侧重研究、观察和理解

以及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

而文化人类学

则通过文化来观察人类

文化人类学的创始人是英国社会学家

和人类学家

爱德华·伯内特·泰勒

其他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还有

英国的亚当·库柏

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

以及著名的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

他们所有人都面对着同一个难题

如何定义文化

文化是什么

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陷入了迷思

因为最初对于文化的定义

是一种例举式的定义

将文化定义为一个集合

艺术、宗教、语言、仪式、甚至服饰的总和

但这个定义并不准确

我举个例子说明为什么

譬如,如果我们把汽车定义为

由车轴、马达、座椅、轮子组成的集合体

那么可能谁也搞不清汽车到底是什么

于是文化的第二个定义

也是非常著名的一个定义

是从“价值”的角度

将文化定位为共同的价值观

由人类社会共享的价值观

这看起来有些道理

但仍是错误的

为什么

因为在同一个社会里

人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念

我们不一定具有完全相同的“价值观”

但我们还是生活在共同的社会里

再说回到文化的定义

如果人们把文化当做一种“国民共性”

也就是说

法国人都是浪漫的

德国人都是独裁者

俄国人都很暴力

苏格兰人都是吝啬鬼

显而易见,这一点都不严谨

我认识很多一点也不浪漫的法国人

德国人也不都是独裁主义的拥趸

每个社会里的每一个人

都不可能拥有相同的心理和思维

所以从心理学角度定义

“文化”也不可行

终于在上世纪70年代

学术界取得了革命性突破

因为有一本非常重要的书问世了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

克利福德·格尔茨所著

请记住

是格尔茨在1973年完成的《文化的解释》

这本书在1973年出版

标志着学界对于文化的定义有了重大突破

格尔茨提出了一些很重要的观点

他认为社会真正的“公分母”

不是“价值”

不是“特点”

那么社会存在的真正前提是什么

格尔茨的观点很重要

他认为,为了社会的存在、延续

以及稳定

社会需要有一套共同的“代码”

和一个解释代码意义的通用体系

而被同一个社会中的个体所共享的“文化”

就是解释这些“意义”的核心所在

我们如何生活在同一个社会里

你都不能理解你的同伴们

那该怎么生存

所以人们需要交流

社会的存在离不开交流

而文化就是

这个社会全体所共享的“代码”

这个工具可以解释人们的所说所想

所作所为

请允许我做一个危险的小测试

格尔茨在他的书里写到了社会学中的“冒犯”

所以我接下来做的事可能有点风险

我不知道这个动作在中国文化里有没有意义

这是一种文化现象

在欧洲,如果你想侮辱一个人

你可以做出一种特别的肢体动作,就像这样

看这就是文化的证据

所以说,在欧洲

这是一种冒犯他人的动作

如果你做了这个动作

很可能别人就上来直接揍你一顿

所以格尔茨说

这种肢体动作本身没有意义

它是被“解释”成了一种特定的含义

这就是文化的作用

给那些“无意义”的事物赋予了一种“意义”

在法国如果有人做这个动作

他是在侮辱你

而在中国文化里

这就毫无意义

所以这又引出了新的社会群体问题

关于这点格尔茨认为

人们在构建社会交互关系的时候

是通过创造一种特定的“代码”

这种代码也带着历史的印记

我再举个例子

假设某人现在关上这个教室的大门

把我们锁在这个教室里一个月

可能你们会表示反对

毕竟一个月在这里我们估计都会饿死

但我想说的是,如果这被关在这个教室里一个月

我们可能就会创造出一种我们自己的“代码”

为了相互交流

也为了生存

我们在这一个月内创造的“代码”

就会形成我们这个教室里的“文化”

可如果是在公交车或者地铁的车站里

你和身边的人虽然离的很近

但你们不会交流

更不会想去创造一套专用的“代码”

因为没有必要

所以这种存在时间很短的群体

无法形成文化

就好像,公交车站里等车的人

玩魔方不能称之为文化

但如果他们被迫待在一起一段时间

比如车子要晚点24小时

他们可能就会发明一种特殊的“代码”

女士们先生们

这就是文化

由此引发一个重要的结论

那就是在一个社会中

所有的社会体系

都会形成一种共同的“沟通代码”

举个例子,法国国会

是由一种共同文化塑造而成

如果不理解法国文化

那势必不能理解

这个社会的运作体系

就好像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和法国国会

完全不同

他们之所以不同

是因为对于参与者(“议员”或“人大代表”)有着不同的含义

对于选民或公民们而言

对于政客和领导人来说

这个“意义”也有不同

这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现在再回到宗教话题

首先要意识到非常重要的一点是

所有宗教都是不同的

而宗教作为一种

社会运行的工具

其发挥的作用也会有所不同

而这关乎文化诠释的问题

譬如说,作为基督教徒

我们有基督教的圣典

我们有自己的文化和内涵

和伊斯兰教的文化完全不同

我举3个例子说明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罗马基督教

罗马基督教发源于2018年前(大约公元1世纪)

由耶稣在巴勒斯坦创立

当时发生了一系列重要事件

如果了解一点基督教历史就会知道

耶稣曾说过一段话

就在耶稣被罗马士兵钉上十字架之前

在他被判处死刑并即将行刑之前

耶稣发表了一段重要的讲话

并阐释了基督教的重要基本原则。

耶稣对他最得意的弟子圣彼得说,

你是彼得,在这磐石上

这里耶稣把彼得比作磐石

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个磐石之上

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片土地之上

阴间的权柄也无法战胜他”

他还说

“凡是在人间禁止的

在天上也必定被禁止

凡是在人间被许可的

在天上也必将获得许可

什么意思

意思是,耶稣创造了一种“宗教授权”的文化

耶稣把“神权”赋予了教会

所以教会以及教会的首脑

教皇就可以在人间作为上帝的代表

这又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研究西方历史

需要明确3个要点

一是教会的出现

是作为神和人类之间的一个“中间人”

这是基督教的基本特征

二是教会是高度集权的组织

直到今天仍被拥有强权的领袖统治

也就是教皇,或者说是圣人

同时也意味着

教会作为一个宗教官僚机构

最终演变为一种组织的雏形,是什么呢

没错

就是国家

可以说,在创立教会的同时

耶稣也为国家的创立提供了思路

国家就是教会的翻版

国家有组织,有集权,有授权

或者说是集中化,授权式,组织化的

所以中世纪欧洲的国王们

该怎么办

他们面对着比他们

权力更大的教皇

为了对抗教皇

的权力和影响力

他们决定创建一种类似的体系

来组织自己的力量

去对抗教会和教皇

于是

宗教创造了一种文化

然后这种文化又塑造了

社会和社会政治体制

现在我们举一个基督教新教的例子

众所周知

新教是罗马天主教改革下的产物

这场宗教改革爆发于16世纪

起源于德国

其领导者是著名的神父马丁·路德

路德认为

教会的权力太大

在当时

教会甚至运用权力贩卖“罪罚”

就是“赎罪券”

这意味着,如果你犯了罪

你只要向教会付钱

你的罪恶就可以被赦免

因为耶稣说过,“凡是在人间禁止的

在天上也必定被禁止

凡是在人间被许可的

在天上也必将获得许可。”

所以他们用你的钱帮你摆脱罪罚

就好像“我给上帝打了个电话,你没事儿了”

路德认为这是错误的

因为有人可能因为穷付不起钱

就永远无法获得救赎

这是错误的

只有唯一的权力,“神权”

才可以赦免人类

才可以决定救赎谁

而这种权力只能被“神”掌握

所以路德就开始反思教会的存在

反思教会的合法性

于是,他创立的新教

没有集权的教会,没有教皇

也没有任何教会制度

没有那些类似罗马天主教的教会制度

新教影响了欧洲北部大部分地区

包括德国、斯堪的纳维亚、英国

以及北美洲等

结果呢 结果是在这些地区

不只是教会

连国家权力体系也被终结了

因为只有上帝才能合法地拥有权力

所以国家统治失去了合法性

所以我们看到了当时在北欧和北美国家

国家的权力被削弱

如果说国家权力弱化了

那么是谁在这次变革中取得了胜利

又是什么取代了国家成为主宰

是公民社会

个人主义

以及个人责任

成为了新教的根基

如果说个人责任成为主流

如何理解?意味着每个人都是

资本和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

这也是为什么

著名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认为

是新教伦理孕育了现代资本主义制度

再说回伊斯兰教

公元7世纪

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

那时的社会主要问题是什么

是绵延不断的内部战争

部落和部落之间战火不息

于是伊斯兰教的创立者

先知穆罕默德提出

社会统一才能生存

所以伊斯兰教最初的口号就是“统一”

那么构建统一社会的最佳路径是什么

如何让一个破碎的战乱的社会

重新团结起来

只有神

阿拉伯语世界的“神” 亦被称为“团结之塔”的

穆罕穆德的安拉

超越其他一切神的唯一的真主安拉

而穆罕穆德就是真主的先知

如果希望这个社会继续团结

那么必须坚信这条规则

穆斯林唯一的法则

就是是真主的法则

所有信徒必须遵从真主的法则

在阿拉伯语里面

这也被称为“伊斯兰教法”

意味着人类的法律无效

无论是君主制定的

共和国制定的

还是未被认可的国家内部制度

这些都有存在的必要,但不合法

唯一合法的是神真主的法则——“伊斯兰教法”

这也意味着君主

将面临非常艰难的处境

他制定的法律失去了合法性

女士们先生们

下面我要说的这点极为重要

这就意味着君主统治的合法性

被真主的代言人替代了

所以在穆斯林文化里面

抗议活动往往比政治权力更加强大

因为很多抗议和反叛者都打着代表真主的旗帜

这种模式是对政权统治的巨大颠覆

这也是为什么在穆斯林文化和国家中

抗议和游行如此频繁

同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伊斯兰极端主义

使用这种力量

不断地对抗世俗王权

和国际秩序

该怎么称呼这种打着“维护真主意志”的旗号

发动抗议者和反对者

攻击世俗政权的行为

他们称之为“圣战”

但我们能因此说

伊斯兰教就是一切暴力行为的起因吗

当然不能

因为没有人

包括先知穆罕穆德

都没有鼓吹暴力以达成目标

更没有人说过任何目标

必须要用恐怖袭击的方式来实现

最后我们谈下

宗教有哪些国际影响

宗教作为一种工具

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战争场景中

特别是国内战争

举个简单的例子

伊斯兰世界的观点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真主制定的规则和秩序

但其观点对国际关系产生了影响

我认为有三重功能,或者说三类功能

第一个

也是经常被人忽视的是

在伊斯兰国家

主要在伊斯兰国家,但不只是在伊斯兰国家

宗教发挥着“国家替代者”的作用

当国家无法正常运转

人民就转向宗教去寻求替代

也意味着

国家的失败会提升宗教的影响力

如果你们生活在国家动荡分裂的

非洲或者中东

你能从哪里获得象征性的保护

从哪里找到合法性

又从哪里找到人类聚集的地方?

是宗教

这就是为什么宗教在非洲国家扮演

极为重要的角色

这也是一些极端组织

能够代替摇摇欲坠的国家政府发挥功能的原因

譬如非洲的博科圣地组织

这是第一个功能

我要说的第二个功能

宗教替代了初级的社会融合

当人们感到无法融入新的社会秩序中

他们就会去寻求所谓的“反社会性”

即用其他组织来实现“社会化”功能

实际上伊斯兰教就被视为是“反社会”的

当人们想反抗专制独裁或者殖民者统治的时候

他们也被迫寻求新的集体

比如在法国的非洲殖民地

人们都团结在穆斯林社群周围

因为这形成了一种

对抗殖民统治的合力

这也是为什么当今的宗教

往往活跃在反抗西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前线

第三个功能

也是很多人产生误解的根源

并在很多政治活动里都有所体现

即任何战争、冲突

都有其社会和政治背景

但如果你给他们贴上一些宗教化的标签

那就更容易发动民众参与

举个例子

1980年代,伊朗和伊拉克之间曾爆发一场惨烈的战争

战争造成了两个国家超过一百万人的死亡

西方的记者们立刻将这场战争定义为

一个典型的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宗教战争

因为伊朗是什叶派国家

你们知道其中的区别吧

就像基督教分为罗马天主教和新教

伊斯兰教也有两大分支

较大的逊尼派和较小的什叶派

伊朗是什叶派为主的国家

伊拉克是逊尼派

所以人们就认为这是一场宗教战争

其实完全不对

首先,伊拉克境内也有很多什叶派

其次,当时伊拉克的独裁者是

萨达姆·侯赛因

他是一个自大狂

根本不信奉什么宗教

他也不在乎什叶派和逊尼派

之间的教义之争

而这场战争真正的原因

就是两个敌对政权之间的战争

以及萨达姆担心新兴的伊朗革命运动

会波及整个阿拉伯世界

影响现有的政权

所以根本不是宗教导致了战争

但很快人们都把这种政治事件

转化成了宗教事件来理解

真相是什么

女士们先生们

真相是逊尼派教义

被当做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工具

什叶派教条则被用来

操纵伊朗

但这都是宗教的工具化

宗教只是被使用的工具,不是原因

在巴勒斯坦的冲突也是同样的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冲突

也被当成是宗教冲突

这不对啊,本来巴勒斯坦

就是穆斯林和基督徒共同建成的

而把巴勒斯坦人的行为都解释成

伊斯兰教的原因也是不对的

真相是伊斯兰教仍然只是一种

发动民众对抗以色列的工具

这一点从来没改变过

只是政治动员

政治工具

政治操作

而不是宗教

女士们先生们

我希望你们对这个社会学

和政治学的重要部分有兴趣

因为太简单的思考会带来很多风险和危机

有一位以意识形态著称的社会学家,塞缪尔·亨廷顿

写了一本非常危险的书

而且论证和框架也不好

书名叫《文明的冲突》

书中指出

文明永远处于一种冲突状态

这是一种意识形态,不是科学观点

文化和文明不是必须对抗的

有人鼓吹这种观点来反对别人

但我们绝不能提前进行预设

或者将文明定义为永久性冲突的起因

因为大家忽视了一点

文化是用来交流沟通的

是用来相互补充和启发

就像这次来中国

我不是来争论谁的文化更好的

相反地,我希望用中国文化充实自己

同时,我也希望你们去西方旅游的时候

也能汲取西方文化的精华

从而实现世界文化的不断沟通交流

昨天让我印象深刻的是

我去王府井的天主教堂

看见一对不是基督徒的新人

在教堂前拍婚纱照

哪怕他们对宗教文化并不感兴趣

不过那只是一时想起的例子

女士们先生们

在西方文化里

我们也有一些不好的发明

千万别模仿那些东西

别吃麦当劳

但我们也有很多好的方面

我们也从你们的文化里吸取了很多好的方面

我自己就很崇拜唐代文化

那些唐代雕塑

我买了好多雕塑

这就是文化

谢谢大家

全球化与世界空间课程列表:

概论-全球化与世界空间

-概论-全球化与世界空间

--Video

模块1-世界空间研究的法国视角

-第1节-[Espace Mondial]世界空间想说什么?

--Video

-第2节-法国视角

--Video

-第3节-当代国际关系的重要转折点

--Video

模块2-不平等性

-第1节-不平等:领土的多样性

--Video

-第2节-不平等性:人口变化趋势的多元性

--Video

-第3节-不平等性:食品安全问题

--Video

模块3-区域主义

-第1节-传统区域主义

--Video

-第2节-新区域主义

--Video

-第3节-对于当今区域主义的思考

--Video

-测试1--作业

模块4-世界行为体

-第1节-能力增长的的非国家行为体

--Video

-第2节-多功能的非政府组织

--Video

-第3节-新的三角游戏

--Video

-测试2--作业

模块5-全球化

-第1节-一个过简的定义?

--Video

-第2节-霸权还是排斥?

--Video

-第3节-脆弱的治理

--Video

-测试3--作业

模块6-属性

-第1节-一个多涵意之定义

--Video

-第2节-政治(因素)式微

--Video

-第3节-属性:族群化的危害

--Video

-测试4--作业

模块7-宗教

-第1节-从涂尔干到当今

--Video

-第2节-基督教与政治

--Video

-第3节-伊斯兰教与政治

--Video

-第4节-衡量宗教实际的政治影响力

--Video

-测试5--作业

模块8-民族—国家

-第1节-西方的起源

--Video

-第2节-一种可能输出的观念

--Video

-第3节-体现着多种冲突性的载体

--Video

-测试6--作业

模块9-实力

-第1节-从霍布斯到当今

--Video

-第2节-粗糙的指标

--Video

-第3节-实力之弱能

--Video

模块10-战争与和平

-第1节-克劳塞维兹战争观的欧洲起源

--Video

-第2节-新国际冲突的出现

--Video

-第3节–让设立国际议程陷入困境的新型国际冲突

--Video

-测试7--作业

模块11-国际体系

-第1节-理解其历史多样性的

--Video

-第2节-处于岔口的多边主义

--Video

-第3节-从极态到无极态

--Video

-测试8--作业

模块12-关于世界空间研究的总结

-清华讲座1:文化、宗教与国际政治

--Video

-清华讲座2:南半球国家重塑世界

--Video

模块13-世界空间研究的中国视角

-第1节–中国视角如何看世界

--Video

-第2节–世界空间的研究方法

--Video

-第3节–国际体系与国际秩序

--Video

-第4节–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Video

-第4节–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作业

-测试9--作业

模块14-中国与世界

-第1节–世界与中国互动的历史进程

--Video

-第2节–古代中国与世界

--Video

-第3节–近代中国与世界

--Video

-第4节–当代中国与世界

--Video

-第4节–当代中国与世界--作业

-测试10--作业

模块15-东亚格局

-第1节–西方列强与近代的东亚

--Video

-第2节–中日两国的战争与和平

--Video

-第3节–东亚格局的百年激荡

--Video

-第4节–东亚格局的新变化

--Video

-第4节–东亚格局的新变化--作业

-测试11--作业

模块16-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第1节–全球化的历史脉络

--Video

-第2节–全球治理的议题设定与平台

--Video

-第3节–全球治理的复杂性与艰难度

--Video

-第3节–全球治理的复杂性与艰难度--作业

-测试12--作业

模块17-改变世界空间的网络空间

-第1节–从互联网到网络空间

--Video

-第2节–互联网历史

--Video

-第3节–网络安全与网络空间的体系结构

--Video

-第4节–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平台

--Video

-第4节–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平台--作业

-测试13--作业

模块18-网络空间治理的大国博弈

-第1节 – 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与挑战

--Video

-第2节-美、俄网络空间战略博弈

--Video

-第3节-欧洲的网络空间治理

--Video

-第4节–中国的网络空间治理战略

--Video

-测试14--作业

结语 -国际新冲突的解决方案

-结语 国际新冲突的解决方案——贝特朗·巴迪教授

--Video

Video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