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汉语国际教育概论 >  第五章 语言习得理论 >  5.3.2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二) >  5.3.2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二)

返回《汉语国际教育概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5.3.2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二)在线视频

下一节:5.3.2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二)

返回《汉语国际教育概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5.3.2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二)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好

这节课我们继续介绍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

另外三种假说

输入假说

互动假说和输出假说

先说输入假说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

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

对第二语言习得

提出了一系列假说

总称为输入假说理论

其中的 习得与学习假说是

克拉申输入理论的基础

克拉申认为

成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

获得第二语言的方法

一种是习得

即潜意识的 日常的

暗含的学习

这是儿童自然获得

第一语言的方法

另一种方法是有意识的语言学习

这是明确的 正规的

从语言学方面理解并掌握语言

一般在语言课堂上

看到的就是这种学习

需要注意的一点

当然也可能跟你的感觉不太一样

就是克拉申认为习得是首要的

而学习是辅助性的

第二个

自然顺序假说

克拉申也同意

科德的内在大纲假说

认为人们习得语言规则

有一个可以预测的共同顺序

有的先习得 有的后习得

这一顺序

不受学习者母语和年龄的影响

成为自然顺序

如习得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时

掌握进行时先于过去时

掌握名词复数

先于掌握名词所有格等

第三个

监控假说

克拉申认为人的头脑中

有两个独立的语言系统

一是潜意识的系统

二是有意识的系统

流利的运用第二语言

靠习得系统

而有意识的系统

在言语行为中起监控的作用

对输出的语言形式

进行检查和控制

因此

克拉申认为

语言教学的重点应该是交际

而不是规则的学习

第四

输入假说

这也是第二语言研究中

最有意义的假说

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个

人类获得语言的唯一方式

是通过吸收可理解的输入

习得语言知识

第二

输入的语言信息

既不要过难 也不要过易

要稍稍高出他目前的语言水平

第三

强调听力活动对

语言习得最为重要

语言习得是通过

听力理解来实现的

第五个部分是

情感过滤假说

也屏蔽效应假说

简单地说

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

接受的语言信息

有时不会被全部吸收

克拉申认为

这是由于情感对

输入的信息起了过滤作用

成为情感过滤

造成这种过滤或屏障的

主要是一些心理因素

比如说学习的动力

对语言的态度是否焦虑等等

总结以上五个假说

克拉申认为

第二语言习得的实现

主要决定于两个方面

一是习得者必须听懂可理解的输入

二是习得者在情感上

必须对输入采取开放 接受的态度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互动假说

互动假说是Michael Long

对克拉申输入假说的拓展和延伸

主要解决可理解性输入

如何获得的问题

互动涉及协商和反馈

协商就是当沟通理解发生困难时

交谈的双方

根据对方对理解做出的反馈

进行诸如重复 示意

改变语速等语言上的调整

从而使得输入变得可理解

反馈是提供给学习者

有关其先前话语是否正确的信息

分显性和隐性两种

显性反馈是指

公开的 明显的给予提示或纠正

隐性反馈

则不以明确的方式纠正对方

或告知对方不正确的地方

而是将纠正意见隐藏在互动中

常用的策略之一是重述

也就是对不正确的言语表述

作必要的修改

意义保持不变

另一种策略是提示

提示是指教师并不提供

错误语句的正确形式

而是使用各种方法

鼓励学生自行纠正错误

具体包括

要求澄清

元语言提示

诱导和重复

互动通过对输入进行调整

使之更适合学习者

现有的语言水平

只有经过这样的互动调整

二语输入才能做到

克拉申在输入假说中

提到的i+1

互动假说包括三层内容

第一层

输入 调整促进

学习者对输入的理解

第二层

可理解性输入

促进习得

第三

输入调整促进习得

针对以上假说

西方学者进行了

一系列实证性的研究

试图对该假说进行验证

结果显示

互动促进理解的判断得到了证实

但是互动能否真的促进习得

得出的结论是相互矛盾的

我们再看输出假说

输入假说强调

可理解性输入对习得的作用

但是否定输出的作用

认为输出只是习得结果

输出本身不能促进习得

Swain对克拉申输入假说中

关于输出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认为输入本身不足以引起习得

进而提出了

可理解性输出的概念

可理解性输出指的是

学习者在需求驱动下

将语义信息转化为句法信息

最终完成信息传递

并且与精准 连贯

得体的方式传递

输出促使学习者

由理解所需的策略加工方式

转向准确产出所需的

语法加工方式

这种加工方式在

中介语句法和形态发展中

扮演着重要角色

输出假说认为

输出除了提高语言使用的流利度

这一实际功能以外

还有注意 激活

检验假设和元语言三个功能

其中的注意激活功能

是指输出能够提升学习者意识

使其在输出过程中

注意到他们能够表达的内容

与想要表达的内容之间的差距

意识到自己的二语系统的

不足和问题

检验假设功能

是指学习者通过输出

适用新的语言结构和形式

来检验自己的语言知识

实际上

输出本身就是检验假设的过程

学习者在语言产出时

往往会修正自己的语言

根据反馈肯定或否定自己的假设

对自己的语言知识进行验证

修正和整合

元语言功能是指自省功能

当学习者在语言输出中

遇到问题时

就会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

对语言进行反思

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

针对输出假说

也有一些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

输出至少对二语词汇习得

有正面影响

但是在句法习得等方面

输出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好我们来看一下

这三种假说的关系

输入假说

互动假说

和输出假说的共同点

是都不否认语言模块的独立性

也不挑战认知机制

在习得机制中的作用

只是提出了

通向语言知识的三个途径

输入 互动和输出

好了到这里

我们已经介绍了

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

主要理论和假说

那么接下来

我们就可以对第一语言习得和

第二语言习得做一个比较了

我们先来看一看

第一语言习得与

第二语言习得有哪些相同点

首先

两种语言习得

都必须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为健全的大脑和语言器官

客观条件是具备一定的语言环境

第二

两种语言习得都是

为了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儿童习得母语

是为了生存和认识周围的世界

进行交际活动的需要

成人习得第二语言

是为了从听说读写方面

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

第三

两种语言习得都

必须掌握语音 词汇

语法等要素

和受文化制约的语用规则

都必须形成一定的

听说读写的技能

第四

两种语言习得

大体上都经过感知 理解

模仿 记忆

巩固和应用的阶段

当然了

第一语言习得与

第二语言习得也有很多不同点

首先

习得的动力不同

儿童习得第一语言是出于本能

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需求

成人习得第二语言

在交际的大前提下

有各种不同的目的

他们已经有了作为

交际用的第一语言系统

不学第二语言照样能生活

其次

习得的环境和方式不同

儿童第一语言是在

天然的语言环境中获得的

而第二语言学习者一般在

非目的语环境中进行

第三

习得的过程不同

儿童习得第一语言是与

其生理 心理发育同步进行的

儿童习得单词是从

接触实际事物开始

同时建立有关事物的概念

而在第二语言习得时

往往不是实际事物与

第二语言直接联系

而是中间要经过第一语言的思维

第四个方面

文化因素的习得也不同

在第一语言环境中

通过交际自然习得

第一语言的时候

也自然的习得文化与社会价值

但是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

特别是在非目的语中

如果没有专门安排

不一定能够同时

学到该目的语的文化

第五

主体的生理 心理特点也不同

这是最基本的不同

第一语言习得者都是儿童

而第二语言习得者多数是成年人

两者在年龄上的不同

形成了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好了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

输入假说

互动假说

输出假说

也了解了第一语言习得与

第二语言习得的异同

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

学习外语的经历和经验

对这节课的内容

做进一步的思考

我们下节课见

汉语国际教育概论课程列表:

第一章 汉语国际教育是专门学科

-1.1学科名称

--1.1学科名称

--1.1学科名称

--随堂测验

-1.2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

--1.2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

--1.2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

--1.2随堂测验

-1.3学科性质、学科特点和学科定位

--1.3学科性质、学科特点和学科定位

--1.3学科性质、学科特点和学科定位

--1.3随堂测验

-第一章 汉语国际教育是专门学科

-第一章 单元测验

第二章 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2.1发展回顾

--2.1发展回顾

--2.1发展回顾

--2.1随堂测验

-2.2发展现状

--2.2发展现状

--2.2发展现状

--2.2随堂测验

-第二章 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第二章 单元测验

第三章 语言学基础与教育学基础

-3.1语言的基本特征与汉语教学

--3.1语言的基本特征与汉语教学

--3.1语言的基本特征与汉语教学

--3.1随堂测验

-3.2语言学的发展与汉语教学

--3.2语言学的发展与汉语教学

--3.2语言学的发展与汉语教学

--3.2随堂测验

-3.3.1功能主义语言学与汉语教学

--3.3.1功能主义语言学与汉语教学

--3.3.1功能主义语言学与汉语教学

--3.3.1随堂测验

-3.3.2汉语的特点与汉语教学

--3.3.2汉语的特点与汉语教学

--3.3.2汉语的特点与汉语教学

--随堂测验

-3.4汉语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3.4汉语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3.4汉语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随堂测验

-第三章 语言学基础与教育学基础

-单元测验

第四章 心理学基础与文化学基础

-4.1心理学基础

--4.1心理学基础

--4.1心理学基础

--4.1随堂测验

-4.2 文化学基础(一)

--4.2 文化学基础(一)

--4.2 文化学基础(一)相关文献

--4.2 文化学基础(一)

--4.2随堂测验

-4.3 文化学基础(二)

--4.3 文化学基础(二)

--4.3 文化学基础(二)

--随堂测验

-第四章 心理学基础与文化学基础

-第四章 单元测验

第五章 语言习得理论

-5.1.1一般学习理论

--5.1.1一般学习理论

--5.1.1一般学习理论

--5.1.1随堂测验

-5.1.2 语言学习与习得

--5.1.2 语言学习与习得

--5.1.2 语言学习与习得

--5.1.2随堂测验

-5.2 第一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假说

--5.2 第一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假说

--5.2 第一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假说

--5.2随堂测验

-5.3.1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一)

--5.3.1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一)

--5.3.1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一)

--5.3.1随堂测验

-5.3.2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二)

--5.3.2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二)

--5.3.2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二)

--5.3.2随堂测验

-第五章 语言习得理论

-第五章 单元测验

第六章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

-6.1.1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一)

--6.1.1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一)

--6.1.1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一)

--随堂测验

-6.1.2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二)

--6.1.2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二)

--6.1.2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二)

--6.1.2随堂测验

-6.2 学习者的个体因素

--6.2 学习者的个体因素

--6.2 学习者的个体因素

--随堂测验

-6.3语言学习环境

--6.3语言学习环境

--6.3语言学习环境

--6.3随堂测验

-第六章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

-第六章 单元测验

第七章 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

-7.1认知派与经验派

--7.1认知派与经验派

--7.1认知派与经验派

--7.1随堂测验

-7.2人本派与功能派

--7.2人本派与功能派

--7.2人本派与功能派

--7.2随堂测验

-7.3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发展趋向

--7.3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发展趋向

--7.3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发展趋向

--7.3随堂测验

-第七章 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

-第七章 单元测验

第八章 总体设计与教材编写

-8.1总体设计与教学类型

--8.1总体设计与教学类型

--8.1总体设计与教学类型

--8.1随堂测验

-8.2教学目的与课程设计

--8.2教学目的与课程设计

--8.2教学目的与课程设计

--8.2随堂测验

-8.3基本教学原则

--8.3基本教学原则

--8.3基本教学原则

--8.3随堂测验

-8.4教材编写与选用

--8.4教材编写与选用

--8.4教材编写与选用

--8.4随堂测验

-8.5教材发展现状、趋势及存在问题

--8.5教材发展现状、趋势及存在问题

--8.5教材发展现状、趋势及存在问题

--8.5随堂测验

-第八章 总体设计与教材编写

-单元测验

第九章 课堂教学与语言测试

-9.1课堂教学

--9.1课堂教学

--9.1课堂教学

--9.1随堂测验

-9.2.1语言要素的教学:语音和词汇

--9.2.1语言要素的教学:语音和词汇

--9.2.1语言要素的教学:语音和词汇

--9.2.1随堂测验

-9.2.2语言要素的教学:语法和汉字

--9.2.2语言要素的教学:语法和汉字

--9.2.2语言要素的教学:语法和汉字

--9.2.2随堂测验

-9.3语言测试

--9.3语言测试

--9.3语言测试

--9.3随堂测验

-第九章 课堂教学与语言测试

-第九章 单元测验

第十章 学科研究方法

-10.学科研究的具体方法

--10.学科研究的具体方法

--10.学科研究的具体方法

--10.随堂测验

-第十章 学科研究方法

-第十章 单元测验

5.3.2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二)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