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智慧汉语——中国文化概论 >  第十九课 中国古代的青铜和玉石文化 >  第十九课 中国古代的青铜和玉石文化 >  第十六课 诗教传统与文以载道

返回《智慧汉语——中国文化概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第十六课 诗教传统与文以载道在线视频

返回《智慧汉语——中国文化概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第十六课 诗教传统与文以载道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下面我们换个角度

从艺术手法的方面

来谈谈他们各自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于中国文学形式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中和之美上

意思是什么呢

就是文学创作中反对片面化和极端

追求的是中正和谐

无过也无不及

诗教强调的就是要温柔敦厚的创作方法

作品中要有节制的宣泄感情

不要过分强烈的表达

比如说怨而不怒哀而不伤

佛教对于中国文学在形式上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它写意的手法上

中国的古代文学重要的性质是抒情

所以文化特征上也并不是追求写实

而是注重写意

这一点和佛教的意在象外

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些观点产生了共鸣

给中国文学带来了一种空灵之美

道家提倡的是顺道而为

这就是后来古代文学中的那种

所谓的飘逸洒脱之气的由来

道家思想影响最深的时候应当是魏晋时期

道家守内清外的思想

和隐逸文学 自然妙道

与山水文学相得益彰

道家相对论与矛盾对立统一的思想

也大量的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展现

另外比如说像章回小说中的回目

古典诗歌中的对仗

这些都可能与道家思想有一定的关系

最后我们来谈一谈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教传统和文以载道

刚才我们提到了一个词叫诗教

这是什么意思呢

诗教是指以诗文为教化手段的文学公用观

这是中国古代文学一个重要的观念

出自儒家

孔子对于诗经的作用就说的很明白

他说什么呢

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穷 可以怨

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食鸟兽草木之名

他又说不学诗无以言

通过诗经进行教育的重要性

不过诗教主要重视的是个人素质的提高

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如果说西方文学在古希腊时期

就形成了以荷马史诗为代表的叙事性的特征的话

那么在先秦时期的诗经

就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为主的基本美学特征

包括爱情 友情 亲情在内的

各种形式的人类情感

成为古代文学题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诗经中的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到李商隐无题中的

春蚕到丝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从四海之内皆兄弟

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些从弱子戏我侧 学语未成音

到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

走的是一条漫长的情感之路抒情之路

它展现出的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感性世界

透露出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情怀

这个无疑称为古代文学文化精神的重要部分

这其中儒家的诗教传统功不可没

到了后来

后世的文人又提出了文以载道

这个就更加突出的是文学的社会功用了

那么什么是文以载道呢

文以载道是对文学作品中

文和道关系的一种概括

最早的说法是文以明道

在荀子中已经出现了

在荀子的解蔽 儒效 正名这些篇中

荀子把道看作客观事物的规律

又把儒家的圣人看作是客观规律的体现者

总理天地万物的枢纽

因此就要求文以明道

最早明确提出了文以载道这个观念的是

唐宋的古文家

他们奠定了古代文学的基本精神

到了宋代的理学那里

文以载道是指文学的价值在于阐述经典道理

凸显他们的社会功利性

这个在中国乃至周边的一些国家

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直到近代

梁启超等人强调文学对社会人生的影响

发挥文学的感化教育的功能

这个也还是传统儒家的影响

儒家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

主要是诗言志的抒情传统

和文以载道的实用精神

不过说到这里

有的人可能就要担心了

文学毕竟是文学

过于强调文以载道

会不会让文学变得异化

应该说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文以载道这种思想

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积极的一方面来说

他为中国古代文学注入了政治热情

进取精神

培养了文学家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使得作家重视国家和人民的群体利益

但是从消极的一方面来说

他有可能使文学沦为政治的附庸

削弱了其主体的意识和个性的自由

不过无论如何

中国古代文学中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

无论是人和现实统一的理性精神

还是审美人生境界和个体精神自由的标榜

都深深的渗透到了民族的血液中

积极的人生价值导向

无论穷通达辱

都能使人保持乐观精神

而这种伟大的文化精神是厚重的

同时又是含蓄的

它既生活在历史之中

同样也需要我们今天在生活中弘扬光大

智慧汉语——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列表:

第一课 为什么叫智慧汉语

-第一课 为什么叫智慧汉语

-第一课 为什么叫智慧汉语

第二课 并非对立的两种文化

-第二课 并非对立的两种文化

-第二课 并非对立的文化

第三课 生命的意义

-第三课 生命的意义

-第三课 生命的意义

第四课 “儒释道”是什么?

-第四课 “儒释道”是什么?

-第四课 “儒释道”是什么?

第五课 庄子的可爱与可敬

-第五课 庄子的可爱

-第五课 庄子的可爱与可敬

第六课 清华大学的校训

-第六课 清华大学的校训

-第六课 清华大学的校训

第七课 儒道互补是中国文化的底色

-第七课 儒道互补是中国文化的底色

-第七课 儒道互补是中国文化的底色

第八课 佛者,觉也

-第八课 佛者,觉也

-第八课 佛者,觉也

第九课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第九课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第九课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第十课 复杂神奇的中医哲学

-第十课 复杂神奇的中医哲学

-第十课 复杂神奇的中医哲学

第十一课 中国画的空灵

-第十一课 中国画的空灵

-第十一课 中国画的空灵

第十二课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

-第十二课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

-第十二课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

第十三课 中国的地域文化

-第十三课 中国的地域文化

-第十三课 中国的地域文化

第十四课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第十四课 儒家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1)

-第十四课 儒家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2)

-第十四课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第十五课 道家文化和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第十五课 道家文化和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第十五课 道家文化和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第十六课 诗教传统与文以载道

-第十六课 诗教传统与文以载道

-第十六课 诗教传统与文以载道

第十七课 道教与其他宗教的差别

-第十七课 道教与其他宗教的差别

-第十七课 道教与其他宗教的差别

第十八课 为什么说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呢?

-第十八课 为什么说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第十九课 中国古代的青铜和玉石文化

-第十九课 为什么中国古代少见巨石建筑呢?

-第十九课 中国古代的青铜和玉石文化

第十六课 诗教传统与文以载道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