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第十章 中国的环境保护 >  第十章 作业 >  2-3 土地资源

返回《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2-3 土地资源在线视频

返回《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2-3 土地资源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大家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土地资源

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讲述

第一个就是世界土地资源现状

再一个是世界土地资源的问题

以及中国土地资源的状况和中国的耕地资源状况

首先我们来看土地的主要属性

土地作为一种资源

具有两种主要的属性面积和质量

在全球5.1亿平方公里的总面积当中

没有冰雪覆盖的陆地面积

大概是1.3亿平方公里

所谓的土地质量

从农业的角度来看

包括地理分布

土层的厚薄

肥力的高低水源的远近坡度的大小等等

这些属性对农业生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工矿和建设用地的角度来看

还要考虑地基的稳定性承压性

受气象灾害威胁程度等

在土壤质量的主要要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

就是土地的通达性

它包括土地离现有居民点的远近

道路和交通状况等

这些因素影响着劳动力和农机具到达该土地

所消耗的时间

考虑到上述因素

陆地面积中大约有20%处于极地和高寒地区

20%为陡坡地10%是岩石裸露地

缺少土壤和植被

以上几项共占陆地面积的70%

那么这部分土地在利用上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限制因素

地理学家和生态学家称之为限制性环境

其余30%的土地限制性较小

适宜于人类居住和利用

包括可耕地

住宅

工矿文教和军事用地等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世界土地资源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人口的增加

对土地资源构成巨大的压力

土地资源具有固定的人口承载力

也就是说在一定的范围内

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与人口数量

人均需求水平的基础上

以土地持续利用为前提

通过对土地生产潜力分析得到的一个国家

或者是地区

利用其自身土地资源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联合国粮农组织对117个发展中国家的土地

人口承载力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这117个发展中国家

大部分国家人口增长均超出了土地的承载能力

有55%的国家土地和人口之间呈现危机状况

第二个问题是

世界土地资源的数量不断的减少

有关资料表明

全世界每年有近500万公顷的土地

被工业或其他项目占用

世界大城市的面积

正以比人口增长速度高出两倍的速度增长

同时全球的农业用地却在逐年减少

美国农业经济学界普遍认为

人均耕地占有量不足0.4公顷时

难以保证粮食安全供给

而如今世界人均耕地仅为0.23公顷

且还在不断的下降

耕地锐减的形势

给人类生存和发展敲响了警钟

再一个问题是

世界土地资源的质量在逐步的恶化

当前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造成了全球土地资源质量的下降

土壤资源的地力衰退 主要表现在养分缺失

据统计世界土地养分不足的面积

占陆地总面积的23%

再一个是全球范围内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是土地资源遭受破坏带来的恶果

而水土流失又反过来

影响土地资源的质量

全世界每年有700到900万公顷的农田

因水土流失丧失生产能力

全球河流每年将240亿吨的泥沙带入大海

还有几十亿吨流失的土壤在河流河床

和水坝中淤积

同时世界范围内 土壤盐渍化严重

土地沙漠化趋势在扩展

全球沙化 半沙化面积在逐年的增加

土壤污染也在加剧

这些都是全球的土壤资源质量严重下降

我们再来看一下中国土地资源的状况

首先是我们国家土地总量较大

但是人均占有量比较小

我国陆地总面积

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十五分之一

位居世界第三

再一个是我们国家山地多平原少

还有就是土地的类型比较多

土地适宜性的差别比较大

第四点就是农业用地比重比较偏低

人均占有的耕地比较少

这个待会儿

我们还会详细的再来讲

就说我国农业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56%

低于世界66%的平均水平

再一个

就是我国建设用地占用了相当数量的耕地

造成耕地面积锐减

我国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

投资规模逐年的加大

各项建设需求量比较大

占用了相当数量的耕地

造成耕地面积锐减

国土资源部最新报告显示

十五期间

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616.3万公顷

由2000年的1.28亿公顷减少至

2005年的

1.21亿公顷

年均净减少耕地123.26万公顷

再一个就是我们国家利用难度大的土地面积

占比比较大

在土地总面积当中

戈壁沙漠

冰川永久冻土石山裸地等等约占28%

此外 还有沼泽滩涂荒漠等

这些开发利用需要进行大量的投入

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所以我们来总结一下我国的土地资源状况

就是我们国家耕地主要是分布在

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

以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草地主要是分布在北方

半干旱干旱的高原和山地

以及青藏高原区

林地主要是分布在东北 西南 东南

那么

我们国家土地资源的主要问题是

一方面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下

土地资源短缺的状况日益突出

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和总资源数量减少

另一方面

土地资源的质量

下降更令人担忧

土地资源利用比较粗放

浪费比较严重

土地资源管理不当

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面积在扩大

草场资源普遍超载

森林资源日益减少

所以针对以上问题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是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切实来保护耕地

所以

也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比如说来加强管理开源节流建设和保护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实现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

前面我们讲

就是说我国的耕地资源严重的锐减

那么我们来再来看一下

我国耕地资源的状况

首先是耕地资源的特点

第一个就是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小

我国内陆土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

这个大家都知道是居于世界第三位

总耕地面积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

但是我国人均耕地比较少 只有0.1公顷

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上海北京天津广东

福建等甚至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

人均耕地0.05公顷的最低界限

一般来说低于这个界限

即使拥有现代化的技术条件

也难以保障粮食自给

再一个就是我国耕地资源

分布不均

东南部湿润区和半湿润季风区

集中了全国耕地的90%以上

再一个就是我国耕地质量比较差

其中高产稳产田占 三分之一左右

而低产田也占了三分之一

耕地的地力退化比较迅速

加上由于污水灌溉和大面积使用农药等原因

耕地受到污染比较严重

加剧了耕地不足的局面

那么我们可以看出来

我国耕地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

一方面中国依靠占世界7%的耕地

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

是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成就

但是另一方面这一现实也表明

中国耕地资源

面临的严峻的形势

也就是说我国单位面积耕地的人口压力巨大

已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

依赖对耕地的保护

好这节课就到这里 谢谢大家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列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绪论

第二章 资源及资源问题

-2-1 资源及其分类

-2-2 水资源

-2-3 土地资源

-2-4 能源

-2-5 矿产资源

-第二章 作业

第三章 环境及环境问题

-3-1 环境的概念、特点及类型

-3-2 环境问题的演化与特点

-3-3 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及后果

-第三章 作业

第四章 人类与环境问题

-4-1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认知变化

-4-2 人口、社会、政治、科技发展与环境问题

-4-3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代价与启示

-第四章 作业

第五章 环境保护

-5-1 环境保护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5-2 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5-3 中国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做法

-第五章 作业

第六章 固体废物污染及控制技术

-6-1 固体废物的定义及分类

-6-2 固体废物的特点

-6-3 固体废物的环境问题

-6-4 固体废物焚烧技术及其发展历程

-6-5 固体废物燃烧系统

-6-6 固体废物典型焚烧炉的工作原理

-6-7 固体废物焚烧产生的污染物及其控制

-6-8 固体废物堆肥处理

-6-9 填埋场规划与运行

-6-10 填埋场污染控制

-6-11 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

-6-12 固体废物的管理

-第六章 作业

第七章 水体污染及控制技术

-7-1 水循环与水体污染

-7-2 给水处理

-7-3 水体污染

-7-4 水体污染物

-7-5 水体自净及水质指标

-7-6 水污染的危害

-7-7 废水物理化学处理

-7-8 废水生物处理

-7-9 污水排放和污泥处理

-第七章 作业

第八章 大气污染及控制技术

-8-1 大气与大气污染

-8-2 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8-3 大气污染的危害

-8-4 大气污染防治法规与标准

-8-5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1)

-8-6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2)

-8-7 大气污染的历史

-8-8 当前大气污染现状与特征

-8-9 大气雾霾监测

-8-10 影响雾霾生成与发展的因素

-第八章 作业

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

-9-1 可持续发展的源起和发展_

-9-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9-3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9-4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九章 作业

第十章 中国的环境保护

-10-1 中国环境保护发展历程

-10-2 中国环境保护成效与经验

-10-3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第十章 作业

2-3 土地资源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