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方剂学 >  上篇 总论 >  第四章 方剂的剂型 >  方剂的剂型

返回《方剂学》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方剂的剂型资料文件与下载

方剂的剂型

方剂的剂型

剂型,是在方剂组成之后,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不同性能,加 工制成的一定形态的制剂形式。方剂的剂型历史悠久,早在《内经》的 13首方剂中,就已出现汤、丸、散、膏、酒、丹等剂型。后世医家多有 发展,如锭、线、条、饼、露、熏洗、坐浴等剂型。随着制药工业的发 展,又研制出片剂、冲剂、注射剂等。

一、液体剂型

1.汤剂  又称煎剂,古称汤液,是将药物饮片加水或酒浸泡后,再 煎煮一定时间,去渣取汁而制成的液体剂型。主要供内服,如麻黄汤 等。外用的多作洗浴、熏蒸及含漱。汤剂是在临证中最能体现“方之 精,变也”的思维模式之常用剂型。其优点是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 效,尤其是具有其他剂型所无法比拟的适应“个性化”治疗的优势。其根 据病情变化而随证加减,能较全面、灵活地切合每位患者及其具体病证 阶段的特殊性,尤宜于病证复杂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李杲曰:“汤者 荡也,去大病用之。”但汤剂的制备相对不便,服用口感欠佳,携带贮 存受限。

 2.酒剂  又称药酒,古称酒醴,是将药物用白酒或黄酒浸泡,或加 温隔水炖煮,去渣取液后供内服或外用。酒有活血通络、易于发散和助 长药力的特性,故常于祛风通络和补益剂中使用。外用酒剂尚可祛风活 血、止痛消肿,但酒剂使用时存在个体局限性。

3.酊剂  是以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媒,经过不同的方法浸出中药的 有效成分所得到的液体,多为外用。一般中草药酊剂的浓度为20%,有 毒药物浓度则为10%。酊剂具有有效成分高、用量少、作用快、不易腐 败等特点。

4.露剂  亦称药露,选取新鲜并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物,用蒸馏法 制成的具芳香气味的澄明水溶液。一般作为饮料及清凉解暑剂,药露气 味清淡,口感适宜。 5.糖浆剂  是将药物煎煮、去渣取汁、浓缩后,加入适量蔗糖溶解 后制成的浓蔗糖水溶液。糖浆剂具有味甜、量小、服用方便、吸收较快 等特点,尤其适于儿童服用。

6.口服液  是将药物用水或其他溶剂提取,经精制而成的内服液体 制剂。具有剂量较小、吸收较快、服用方便、口感适宜等优点。

7.注射液  亦称针剂,是将药物经过提取、精制、配制等步骤而制 成的灭菌溶液、无菌混悬液或供配制成液体的无菌粉末,供皮下、肌

内、静脉注射的一种制剂。

二、固体剂型

1.散剂  是将药物粉碎,混合均匀,制成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和 外用两类。内服散剂一般是将药物研成细粉,以温开水冲服,量小者亦 可直接吞服,如七厘散;亦有制成粗末,以水煎取汁服者,称为煮散, 如银翘散。散剂的特点是制作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便于服用与 携带。李杲云:“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外用散剂一般用作外敷,掺 撒疮面或患病部位;亦有作点眼、吹喉等。 2.丸剂  是将药物研成细粉或使用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所 制成的球形固体剂型。丸剂与汤剂相比,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 材、便于服用与携带。李杲云:“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也。”丸剂适用 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如六味地黄丸等;但也有些丸剂的药性比较峻 猛,多为芳香类药物或毒性较大的药物,不宜作汤剂煎服,如安宫牛黄 丸、三物备急丸等。常用的丸剂有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等。

(1)蜜丸 是将药物细粉以炼制的蜂蜜为黏合剂所制成的丸剂, 分为大蜜丸和小蜜丸两种。蜜丸性质柔润,作用缓和持久,并有补益和 矫味作用,常用于治疗慢性病和虚弱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如补中益 气丸、归脾丸等。

(2)水丸 俗称水泛丸,是将药物细粉用水(冷开水或蒸馏水) 或酒、醋、蜜水、药汁等为黏合剂所制成的小丸。水丸较蜜丸的崩解、 溶散、吸收、起效等速度均快,易于吞服,适用于多种疾病,如防风通 圣丸等。

(3)糊丸 是将药物细粉用米糊、面糊、曲糊等为黏合剂所制成 的小丸。糊丸黏合力强,质地坚硬,崩解、溶散迟缓。内服可延长药 效,减轻剧毒药的不良反应和对胃肠的刺激,如舟车丸等。

(4)浓缩丸 是将药物或方中部分药物煎汁浓缩成膏,再与其他 药物细粉混合干燥、粉碎,用水或蜂蜜或药汁制成丸剂。因其体积小、 有效成分高、服用剂量小,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3.茶剂  是将药物经粉碎加工而制成的粗末状制品,或加入适宜黏

合剂制成的方块状制剂。用时以沸水泡汁或煎汁,不定时饮用。大多用 于治疗感冒、食积、腹泻等病证。

4.条剂  亦称药捻,是用桑皮纸粘药后搓捻成细条,或将桑皮纸捻 成细条再粘药粉而成。用时插入疮口或瘘管内,能化腐拔毒、生肌收 口,常用的有红升丹药条等。或将艾叶和药研成粗末,用纸裹制成圆 条,供灸治使用,也称“艾条”。 5.线剂  亦称药线,是将丝线或棉线置于药液中浸煮,经干燥制成 的外用制剂。用于治疗瘘管、痔疮或赘生物,通过所含药物的轻度腐蚀 作用和药线的机械紧扎作用,使其引流通畅或萎缩、脱落。

 6.丹剂  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丹剂没有固定剂型,有丸剂,也 有散剂,每以药品贵重或药效显著而名之曰丹,如至宝丹、活络丹等。 外用丹剂亦称丹药,是以某些矿物类药经高温烧炼制成的不同结晶形状 的制品,常研粉涂撒疮面,治疗疮疡痈疽;亦可制成药条、药线和外用 膏剂应用。

7.锭剂  是将药物研成细粉,加适当的黏合剂所制成规定形状的固 体剂型,有纺锤形、圆柱形、条形等,可供外用与内服。内服以研末调 服或磨汁服,外用则磨汁涂患处,常用的有紫金锭、万应锭等。

 8.片剂  是将药物细粉或药材提取物与辅料混合压制而成的片状制 剂。片剂用量准确,体积小,异味少,服用和储存方便。如需在肠道吸 收的药物,则又可用包肠溶衣,使之在肠道中崩解。此外,尚有口含 片、泡腾片等。

9.冲剂  是将药材提取物加适量赋形剂或部分药物细粉制成的干燥 颗粒状或块状制剂,用时以开水冲服。冲剂具有体积较小、服用方便等 特点。

10.栓剂  古称坐药或塞药,是将药物细粉与基质混合制成一定形 状的固体制剂,用于腔道并在其间融化或溶解而发挥药效,有杀虫止 痒、滑润、收敛等作用。《伤寒杂病论》中曾有蛇床子散坐药及蜜煎导 法,即最早的阴道栓和肛门栓。栓剂便于婴幼儿直肠给药。

 11.胶囊剂  分为硬胶囊剂和软胶囊剂(胶丸),大多供口服应用。

(1)硬胶囊剂 是将一定量的药材提取物与药粉或辅料制成均匀 的粉末或颗粒,填充在空心胶囊中而成;或将药材粉末直接分装于空心 胶囊中制成。亦可用于腔道给药。

(2)软胶囊剂 是将一定量的药材提取物密封于球形或椭圆形的 软质囊材中,可用滴制法或压制法制备。软胶囊易于服用,可掩盖药物 的不良气味。

三、半固体剂型

膏剂  是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去渣而制成的剂型。有内服和 外用两种,内服膏剂有流浸膏、浸膏、煎膏三种;外用膏剂分软膏、硬 膏两种。其中流浸膏与浸膏多数用于调配其他制剂使用,如合剂、糖浆 剂、冲剂、片剂等。现将煎膏与外用膏剂分述如下。

(1)煎膏 又称膏滋,是将药物加水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 炼蜜或炼糖制成的半液体剂型。其特点是体积小、含量高、便于服用、 口味甜美,有滋润补益的作用,一般用于慢性虚弱患者,有利于较长时 间用药。

(2)软膏 又称药膏,是将药物细粉与适宜的基质制成具有适当 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其中用乳剂型基质的,亦称乳膏剂。多用于皮 肤、黏膜或疮面。软膏具有一定的黏稠性,外涂后渐渐软化或溶化,使 药物被慢慢吸收,持久发挥疗效,适用于外科疮疡疖肿、烧烫伤等。

(3)硬膏 又称膏药,古称薄贴,是以植物油将药物煎至一定程 度后去渣,再煎至滴水成珠,加入黄丹等搅匀、冷却制成的硬膏。用时 加温摊涂在布或纸上,软化后贴于患处或穴位上,可治疗局部疾病和全 身性疾病,如疮疡肿毒、跌打损伤、风湿痹证以及腰痛、腹痛等。

此外,尚有滴丸剂、灸剂、熨剂、灌肠剂、搽剂、气雾剂、海绵剂 等。近年来,新的剂型不断涌现,质量标准也不断提高,便于临床使用。


下一节:方剂的煎服法

返回《方剂学》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方剂学课程列表: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什么是方剂

--方剂学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常用治法

-第三章 方剂的分类

--方剂的分类

-第四章 方剂的剂型

--方剂的剂型

-第五章 方剂的煎服法

--方剂的煎服法

-第六章 方剂的组方原则与变化

--方剂的组方原则

--方剂的变化

-附:古今用药度量衡简释

--附:古今用药度量衡简释

-讨论

-总论作业

下篇 各论 ……­­­第一章 解表剂

-辛温解表剂

--解表剂

--麻黄汤

--大青龙汤

--桂枝汤

--九味羌活汤

--香苏散

--小青龙汤

--止嗽散

-辛凉解表剂

--银翘散

--桑菊饮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柴葛解肌汤

--升麻葛根汤

--葱豉桔梗汤

-扶正解表剂

--败毒散

--参苏饮

--再造散

--麻黄细辛附子汤

--加减葳蕤汤

--葱白七味饮

-讨论

第二章 泻下剂

-泻下剂

-寒下剂

--大承气汤

--大陷胸汤

-温下剂

--大黄附子汤

--温脾汤

--三物备急丸

-润下剂

--麻子仁丸(又名脾约丸)

--​五仁丸

--济川煎

-逐水剂

--十枣汤

--禹功散

-攻补兼施剂

--黄龙汤

--增液承气汤

-讨论

第三章 和解剂

-和解剂

-和解少阳剂

--小柴胡汤

--蒿芩清胆汤

--达原饮

-调和肝脾剂

--四逆散

--逍遥散

--痛泻要方

-调和寒热剂

--半夏泻心汤

-作业二

第四章 清热剂

-清热剂

-清汽分热剂

--白虎汤

--竹叶石膏汤

-清营凉血剂

--清营汤

--犀角地黄汤

-清热解毒剂

--黄连解毒汤

--凉膈散

--普济消毒饮(原名普济消毒饮子)

-气血两清剂

--清瘟败毒饮

-清脏腑热剂

--导赤散

--龙胆泻肝汤

--左金丸

--泻白散

--清胃散

--玉女煎

--芍药汤

--白头翁汤

-清虚热剂

--青蒿鳖甲汤

--清骨散

--当归六黄汤

-讨论

第五章 祛暑剂

-祛暑剂

-祛暑解表剂

--香薷散

-祛暑利湿剂

--六一散(原名益元散)

--桂苓甘露散

-祛暑益气剂

--清暑益气汤

第六章 温里剂

-温里剂

-温中祛寒剂

--理中丸

--小建中汤

--吴茱萸汤

--大建中汤

-回阳救逆剂

--四逆汤

--回阳救急汤

-温经散寒剂

--当归四逆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暖肝煎

-讨论

-作业三

第七章 表里双解剂

-表里双解剂

-解表清里剂

--葛根黄芩黄连汤

-解表温里剂

--五积散

-解表攻里剂

--大柴胡汤

--防风通圣散

--疏凿饮子

第八章 补益剂

-补益剂

-补气剂

--四君子汤

--参苓白术散

--补中益气汤

--玉屏风散

--生脉散

--人参蛤蚧散(原名蛤蚧散)

-补血剂

--四物汤

--当归补血汤

--归脾汤

-气血双补剂

--八珍汤(原名八珍散)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

--泰山磐石散

-补阴剂

--六味地黄丸 (原名地黄丸)

--左归丸

--大补阴丸(原名大补丸)

--一贯煎

--益胃汤

-补阳剂

--肾气丸(又名《金匮》肾气丸、崔氏八味丸)

--右归丸

-阴阳并补剂

--地黄饮子

--龟鹿二仙胶

--七宝美髯丹

--补天大造丸

-讨论

第九章 固涩剂

-固涩剂

-固表止汗剂

--牡蛎散

-敛肺止咳剂

--九仙散

-涩肠固脱剂

--真人养脏汤(原名纯阳真人养脏汤)

--四神丸

--桃花汤

--驻车丸

-涩精止遗剂

--金锁固精丸

--桑螵蛸散

--缩泉丸(原名固真丹)

-固崩止带剂

--固冲汤

--固经丸

--易黄汤

-作业四

第十章 安神剂

-安神剂

-重镇安神剂

--朱砂安神丸

--​磁朱丸

--珍珠母丸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补神安神剂

--天王补心丹

--酸枣仁汤

--甘麦大枣汤

--养心汤

-交通心肾剂

--交泰丸

--黄连阿胶汤

-讨论

第十一章 开窍剂

-开窍剂

-凉开剂

--凉开三宝(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

--抱龙丸

-温开剂

--苏合香丸(原名吃力伽丸)

--紫金锭(原名太乙神丹,又名追毒丹、紫金丹、玉枢丹)

第十二章 理气剂

-理气剂

-行气剂

--越鞠丸(又名芎术丸)

--柴胡疏肝散

--金铃子散

--瓜蒌薤白白酒汤

--半夏厚朴汤

--枳实消痞丸

--厚朴温中汤

--天台乌药散(原名乌药散)

--橘核丸

--加味乌药汤

-降气剂

--苏子降气汤

--定喘汤

--四磨汤

--旋覆代赭汤

--橘皮竹茹汤

--丁香柿蒂汤

-讨论

-作业五

第十三章 理血剂

-理血剂

-活血祛瘀剂

--桃核承气汤

--血府逐瘀汤

--补阳还五汤

--复元活血汤

--七厘散

--温经汤

--生化汤

--桂枝茯苓丸

--失笑散

--大黄䗪虫丸

-止血剂

--十灰散

--咳血方

--小蓟饮子

--槐花散

--黄土汤

-讨论

第十四章 治风剂

-治风剂

-疏散外风剂

--川芎茶调散

--大秦艽汤

--消风散

--牵正散

--小活络丹(原名活络丹)

--玉真散

-平息内风剂

--羚角钩藤汤

--镇肝熄风汤

--天麻钩藤饮

--大定风珠

--阿胶鸡子黄汤

第十五章 治燥剂

-治燥剂

-轻宣外燥剂

--杏苏散

--桑杏汤

--清燥救肺汤

-滋润内燥剂

--麦门冬汤

--养阴清肺汤

--百合固金汤

--琼玉膏

--玉液汤

--增液汤

-作业六

第十六章 祛湿剂

-祛湿剂

-化湿和胃剂

--平胃散

--藿香正气散

-清热祛湿剂

--茵陈蒿汤

--八正散

--三仁汤

--甘露消毒丹

--连朴饮

--当归拈痛汤(又名拈痛汤)

--二妙散

-利水渗湿剂

--五苓散

--猪苓汤

--防己黄芪汤

--五皮散

-温化寒湿剂

--苓桂术甘汤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又名肾著汤)

--真武汤

--实脾散

-祛湿化浊剂

--萆薢分清饮(原名萆薢分清散)

--完带汤

-祛风胜湿剂

--羌活胜湿汤

--独活寄生汤

-讨论

第十七章 祛痰剂

-祛痰剂

-燥湿化痰剂

--二陈汤

--茯苓丸(又名治痰茯苓丸)

--温胆汤

-清热化痰剂

--清气化痰丸

--小陷胸汤

--滚痰丸(又名礞石滚痰丸)

-润燥化痰剂

--贝母瓜蒌散

-温化寒痰剂

--苓甘五味姜辛汤

--三子养亲汤

-治风化痰剂

--半夏白术天麻汤

--定痫丸

-讨论

第十八章 消食剂

-消食剂

-消食化滞剂

--保和丸

--枳实导滞丸

--木香槟榔丸

-健脾消食剂

--健脾丸

--葛花解酲汤

-作业七

第十九章 驱虫剂

-驱虫剂

-乌梅丸

-化虫丸

-肥儿丸

第二十章 涌吐剂

-涌吐剂

-瓜蒂散

-救急稀涎散

-盐汤探吐方

第二十一章 治痈疡剂

-治痈疡剂

-散结消痈剂

--仙方活命饮

--五味消毒饮

--四妙勇安汤

--犀黄丸

--牛蒡解肌汤

--阳和汤

--小金丹

--海藻玉壶汤

--消瘰丸

--苇茎汤

--大黄牡丹汤

-托里透脓剂

--透脓散

-补虚敛疮剂

--内补黄芪汤

-讨论

-作业八

方剂的剂型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