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应用语言学理论与实践 >  第二讲 语言与语言学习 >  2.1语言本质与语言学习 >  2.1.2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返回《应用语言学理论与实践》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2.1.2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在线视频

下一节:2.1.3人类语言获得的研究与二语教学

返回《应用语言学理论与实践》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2.1.2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大家好

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节的第二个问题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关系

前面我们讨论了如何认识语言的本质这个问题

今天我们讨论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两个概念

以及区分它们的意义

什么是第一语言

什么是第二语言

第一语言第二语言它是两个术语

我们用来指称人生在不同时期先后掌握的语言

顾名思义

第一语言是一个人掌握的第一种语言

那么一个人掌握的第二种语言就是第二语言

道理上是这样

所以有不少人把一个人先后掌握的语言

分别叫做第一语言第二语言第三语言等等

这样说好像也没有什么错

比如一个人生下来学会了英语

此后他又学会了法语

然后再开始学习汉语

我们就说英语是他的第一语言

法语是他的第二语言

汉语是他的第三语言

说到这

你可能会觉得这种讨论

跟我们这里的讨论有点不一致

是的

所以我们需要讨论一下

为什么采用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两个术语

其实这两个术语的并列使用

除了要说明两种语言获得的先后顺序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说明这两种语言获得的过程

获得的经验之间的差异以及相互的关系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

他们在出生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

只学习一种语言

等到他们掌握了这种语言之后

或者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这种语言的时候

他们开始学习另一种语言

我们在这个前提下来讨论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对于多数人而言

他们学习这两种语言的过程是不同的

前一种语言多半是

随着成长在生活中逐渐学会的

后一种语言则多半是跟老师学习的

往往是在教室里学会的

这样分析的时候

我们就会看到

前一种语言是在自然状态下获得的

后一种语言是在人为条件下获得的

前一种语言一般没有确定的语言教师

后一种语言一般有语言教师

学习前一种语言之前

没有其它语言学习作为经验基础

学习后一种语言

有前一种语言作为经验基础

使用这两个术语来讨论的目的在于

既要区别二者又要关联二者

这里第一语言在性质上

与我们通常说的母语相关联

第二语言在性质上

跟我们通常说的目的语相关联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采用母语

和目的语这两个概念呢

因为母语概念的使用的角度

是要解释这种语言

是儿童从小跟母亲学习到的

而目的语这个概念的角度则是要说明

这种语言是学习者选择学习的一种语言

它们在讨论中不容易对应

并且关联起来

我们使用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既是要说明这两种语言有先后掌握的不同

也是要说明它们有密切的关系

第一语言是第二语言学习的基础

之前提到的有人说过的第三语言第四语言

其意义只在于说明

这个人是否有学习某种外语的经验

所以不论是第二还是第三还是第四

在本质上它们都处在一个

与第一语言相对立的位置

所以就本课的讨论来讲

它们都具有第二语言的性质

我们将第一语言用于指称学习者的母语

是因为我们认为第一语言也就是母语

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很重要

为什么我们关注学习者的母语呢

这里有三点是需要讨论的

第一是母语获得的自然性

对第二语言教学有启示作用

第二是母语获得的方式和特点

有助于我们认识第二语言的获得过程

第三就是母语

也就是第一语言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作用

下面我们分别来谈

很多人都惊异孩子的学习

他们在学习语言的时候不用专门教

他们好像是自己学会的

直接教学法的创始人

之所以反对语法翻译法

提出要学习者直接学习目的语

而不要通过翻译

就是因为他自己背井离乡地去学习

背了一本词典最后也没学会目的语

回到家里却发现自己一年前出生的儿子

这时候已经是满口母语

自然教学法的提出者

在说明自己的主张的时候

也用了当年很多英国贵族

把孩子送到法国去生活

以便他们学会法语的例子

用这个例子来说明

要让学习者在自然状态下

掌握目的语这样一个主张

说到这里

有一个问题出来了

既然人们能自己掌握语言

那么我们还要

第二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师做什么呢

事实上我们看到的都是第一语言的例子

第二语言就未必如此

因为有的人在一个国家待了一辈子

也还是不会说这个国家的语言

所以母语获得的自然性

给第二语言教学的是一种启示

我们还是需要讨论二语教学

能在多大程度上利用这种自然性

关注母语获得的自然性

并不是始于现代语言教学

很早以来人类就一直试图探究

儿童母语获得的自然性

比如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埃及王普萨美提克

他就采用将婴儿隔离开来的办法

考查孩子最早说出的语言

他希望这种语言是当时的埃及语

古人的研究目的在于两点

第一探究人类是怎么学会语言的

第二探究最早的语言是哪一种

这种研究的出发点

是基于对语言具有普遍性这个本质的认识

对于人类语言能力来源的问题

近现代的研究主要形成了三种观点

先天论后天论以及先天和后天兼而有之论

先天论认为语言是遗传的

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

他就认为

智力是与人类身体同时存在的一个实体

美国当代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也认为

人类具有先天的获得语言能力的共同脑结构

也就是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简称LAD

后天论认为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后天获得的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洛克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他提出的白板说认为

人类没有一点知识能够超越于经验之外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早期代表华生

也主张环境决定论

狼孩的现象是支持他们这种观点的例子

人类的孩子被狼叼走并且养大

由于错过了学习语言的时期

他们很难再掌握人类的语言

二者兼而有之论则认为

人类语言的获得既有先天的遗传

又有后天的经验

是两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

加拿大心理学家唐纳德赫布等人认为

婴儿的大脑中已经具有接收理解

和形成言语的特殊结构

这种结构需要经验的促进

才能产生语言功能

所以问题落在了

语言能力在多大程度上是先天赋有的

在多大程度上是后天获得的这样一个问题上

针对这样一个问题

在二者兼而有之论的基础上

有的人提出了关键期假说

这个理论认为儿童的语言发展过程

实际上是发音器官大脑等

制约语言的神经机制的自然成熟过程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

这些机制逐渐成熟

这个过程大约是12岁以前完成

在这个阶段最适合语言学习

过了这个阶段学习语言就不那么容易了

因而这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

人们又把这个关键期称为临界期

这样就既解释了黑猩猩不能学会人类语言

而有些狼孩也学不会人类语言的原因

有关神经机制的问题

我们下面再讨论

我们关注母语还有第二个原因

这就是母语获得的方式和特点

跟第二语言获得有什么不同

绝大多数人是在母亲身边学会了第一种语言

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这种语言的

儿童在这个过程中

还伴随着大脑的成长和思维的成熟

与之相比

第二语言首先是有意识地去学习的语言

其次在这种语言的掌握过程中

大脑并不一定随之成长

第三是在这种语言的学习过程中

往往会有第一语言

也就是母语的介入

所以第二语言获得的方式和特点

不同于第一语言

除了上述两个原因

我们还关注母语的第三个原因是

在于我们要探究母语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

它会有什么作用

在第二语言的课堂上

学习者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

自语的内容往往是学习者的第一语言

日本学生在面对教师提问答不上来的时候

就会不自觉地用日语说

他的意思是难呢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

每逢停顿或者要停下来思考的时候

日本学生就会用日语说

意思是那个那个

如果班里有谁在上课的时候打了一个喷嚏

那么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

就会脱口而说bless you

意思是上帝保佑你等等

这些现象说明母语会出现在

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

再比如英国学生很容易学会我是学生

这样的是字句

因为在英语里人们说 I am a student

而日本学生学习是字句就有点困难

因为日语的动词及其形态多半出现在词尾

日本学生在这个时候要说

那么问题就提出来了

第一语言在阻碍第二语言的获得吗

从日本学生学习是字句来看

是这样的

第一语言在推动第二语言的获得吗

从英国学生学习是字句来看

好像也没错

那么孰是孰非呢

这就牵扯到语言迁移理论所讨论的问题

我们下面来谈

母语在二语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什么作用

人们最初是通过第一语言

跟第二语言之间的关系来看

这对于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

最初人们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看母语

也就是第一语言的作用

那个时候心理学研究

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居主导地位

人们对语言学习的外部条件关注得比较多

把学习看成是一种习惯

对语言学习的内部心理过程关注比较少

在对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对比中

人们发现两种语言有差异

在观察第二语言表达的时候

可以观察到比较明显的语音影响和语法影响

也就是母语的口音和母语语法的痕迹

所以那时的研究者们相信

第一语言会横在第二语言学习的道路上

阻碍第二语言的学习

如果通过对比两种语言

找到二者的差别

从差别的地方入手展开教学

就有可能避免学习者产生偏误

尽快地掌握目的语

这个理论就是对比分析理论

人们认为当母语跟目的语一致的时候

学习者就容易掌握目的语

当母语跟目的语不一致的时候

学习者就难于掌握目的语

前一种情况产生的效应叫做正迁移

后一种情况产生的效应

叫做负迁移

不过在实际的教学研究中

人们又发现两种语言相近

而又不完全相同的情况

才是最容易产生负迁移的地方

比如英语为母语的学生

学会汉语的是字句

主要是我是学生

他是教师

这类名词做是的宾语的句子

因为这类句子与英语正好是对应的

可是遇到汉语里的形容词谓语句

他们就开始出问题了

中国人会说那个姑娘很聪明

这样一个汉语句子

英国学生就会说成那个姑娘是聪明

因为这个表达在英语里可以沿用同样的

TO be 的句子也就是是字句

所以关注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相近的地方

有助于学习者掌握目的语

这是迁移理论的价值之一

尽管迁移理论早期发展中

在正迁移和负迁移的问题上有一些绝对化

但是后来的研究也不断证实

母语经验确实是会有助于认识目的语

这尤其体现在成人学习者身上

二语教师在对成人教学的时候

分析目的语跟母语的关系是有用的

这使得人们对第一语言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不过学习者是成人还是儿童

结论还是有些不同

人们发现成人会利用自己

已经成熟的逻辑思维

分析目的语的结构及其系统

并且运用对母语的认识去分析目的语

虽然他们往往用目的语来比附母语

但是他们对目的语的认识要比儿童深刻得多

也全面得多

儿童会很快地学会某些词语或句子

他们会整体地掌握某些句子或固定的表达

在语音方面模仿能力尤其强

而且成人掌握外语以后

也不像儿童那样容易遗忘

我们常说儿童是easy come easy go

来得快去得也快

通过对母语与目的语关系的分析

也就是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关系的分析

我们明确了语言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因为教师会在课堂上帮助学习者了解目的语

我们也明确了成人汉语第二语言课堂教学

与儿童汉语第二语言课堂教学可能存在的不同

怎么办呢

需要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

对教学法做出选择

所以前面所讨论的直接法和自然法的创始人

他们提出来的事例

只不过说明了语言学习的一个方面

今天的课就到这儿

谢谢大家再见

应用语言学理论与实践课程列表:

第一讲 应用语言学综论

-1.1 课程介绍

--1.1 课程介绍

-1.2 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教学实践的关系

--1.2 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教学实践的关系

-1.3 应用语言学视野下的汉语二语教学

--应用语言学视野下的汉语二语教学1(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

--应用语言学视野下的汉语二语教学2(汉语教学与汉字汉语拼音的教学)

-1.4“对外汉语教学”与“国际汉语教学”

--1.4“对外汉语教学”与“国际汉语教学”

-第一讲测验题

-第一讲作业题

第二讲 语言与语言学习

-2.1语言本质与语言学习

--2.1.1 如何认识语言的本质

--2.1.2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2.1.3人类语言获得的研究与二语教学

-2.2语言学习的目标

--2.2.1儿童语言发展与人类语言学习

--2.2.2母语者语言水平与二语者水平

--2.2.3如何为二语者制定学习目标

-第二讲测验题

-第二讲作业题

第三讲 语言学与第二语言教学

-3.1第三讲内容简介

-- 3.1.1进行第二语言教学为什么需要学习语言学理论 3.1.2 第三讲主要内容——不同语言学理论与语言教学的关系

-3.2 历史比较语言学与比较研究方法的借鉴1

--历史比较语言学概述

-3.3 历史比较语言学与比较研究方法的借鉴2

--第二语言教学对比较研究方法的借鉴

-3.4 结构主义语言学与语言教学1

--结构主义说略

-3.5 结构主义语言学与语言教学2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与汉语第二语言教学

-3.6乔姆斯基语言学与语言教学1

--乔姆斯基语言学的发展

-3.7 乔姆斯基语言学与语言教学2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

-3.8 乔姆斯基语言学与语言教学3

--乔姆斯基语言学的影响与对语言教学的意义

-3.9 功能主义语言学与语言教学1

--系统功能语法与语言教学

-3.10 功能主义语言学与语言教学2

--语篇理论与语言教学

-3.11 认知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认知语言学及其对语言教学的启示

-3.12 语言教学与语言学理论的互动

--语言教学与语言学的互相

-第三讲测验题

-第三讲作业题

第四讲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发展——走近学习者

-4.1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概述

--4.1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概述

-4.2 对比分析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

--4.2 对比分析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

-4.3 偏误分析研究的兴起

--4.3 偏误分析研究的兴起

-4.4 中介语理论

--4.4 中介语理论

-4.5 习得顺序研究

--4.5 习得顺序研究

-4.6 语言共性理论指导下的二语习得研究

--4.6 语言共性理论指导下的二语习得研究

-4.7 克拉申的监控模式理论

--4.7 克拉申的监控模式理论

-4.8 社会文化视角的二语习得理论

--4.8 社会文化视角的二语习得理论

-4.9 认知科学视角的二语习得理论

--4.9 认知科学视角的二语习得理论

-4.10 二语习得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4.10 二语习得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四讲测验题

-第四讲作业题

第五讲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选择与应用

-5.1 教学法概述

--5.1.1 教学法的产生及其理论基础

--5.1.2 语法翻译法的价值

--5.1.3 直接法的意义

--5.1.4 苏联的主要教学法流派

-5.2偏语言学理论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5.2.1 情景法、听说法和视听法

--5.2.2 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

-5.3 偏重心理学理论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5.3.1 认知法

--5.3.2 全身反应法、沉默法、社团语言学习法、暗示法

--5.3.3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发展方向

-第五讲测验题

-第五讲作业题

第六讲 汉语二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

-6.1 二语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

--6.1 二语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

-6.2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

--6.2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

-第六讲测验题

-第六讲作业题

2.1.2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