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应用语言学理论与实践 >  第六讲 汉语二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 >  6.1 二语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 >  6.1 二语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

返回《应用语言学理论与实践》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6.1 二语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在线视频

6.1 二语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

下一节:6.2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

返回《应用语言学理论与实践》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6.1 二语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大家好

今天我们学习第六讲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的文化问题

这一讲既是全课的最后一讲

也是要通过文化这个问题的讨论

对这门课做一个总结

主要讨论语言教学的跨文化特点

和第二语言教师的文化定位的问题

我们分两节介绍

第一节讨论两个问题

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

以及二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活动

有个不是玩笑的笑话

一个美国人走进中国的校园

想上厕所

找遍了校园的每一个教学楼

却没能上得了厕所

为什么

是教学楼里都没有厕所吗

不是

是因为不习惯中国的蹲坑式厕所

无独有偶

一个中国人到了美国

住进一家旅馆

进了房间又从房间里出来

急得团团转

怎么了

想上厕所却发现没法上

为什么呢

因为不习惯坐桶式的厕所

如厕这个每天都要发生的行为

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

对来自异文化的人竟有如此大的影响

在这个看似笑话的故事后面

这两个身临其境的人

当时一定是痛苦的

因为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其实这只是新的文化环境的一部分

不过我相信

当这两个人都能像我们平静地叙述

这个故事的时候

说明他们最后都适应了新的环境

这个故事说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

不过文化是什么呢

要讨论语言跟文化的关系

就要确定文化是什么

给文化下定义的学者很多

据说有几百种有关文化的定义

我们这里采用张岱年和程宜山

两位先生的定义

因为这个定义大致综合了多种说法

有一定的代表性

这就是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和世界关系中

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

及其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的成果的总和

根据这个定义

我们首先可以确定

文化既是一种活动方式

又是一种活动成果

作为一种活动方式

它存在于人们的行为中

成为某个社会共同的制度与风格

因为人们的行为和活动方式

是受思想支配的

因此文化也有可能上升

进入意识形态

成为一种思想

一种意识或是一种观念

而且作为一种活动的成果

它会覆盖大大小小的各种文化事物

因此人们认为文化是一个多层体系

它的底层是物质文化

中间是文化制度

上层则是思想意识以及观念方面的文化

所以文化必然通过思想观念行为

以及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和语言关联起来

通过各种定义

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文化的一些特点

第一

一种文化属于某个特定的民族

它是一个民族的活动

风俗和信仰的总和

民族不同

那么文化就不一样

因此文化具有民族性

第二

文化是由一定的民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

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所创造的

因此文化具有地域性

第三文化作为某个民族的共同行为

是通过不同历史时期代代相传的结果

因此文化具有传承性

第四

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

每一代人对前一代留下的文化会加以选择

同时又在这个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文化

并向下一代传递

因此文化又具有变异性

第五

文化的代代相传

使得一定的文化在某一个时期内

并不表现出巨大的明显的变化

而是呈现出一种渐变

因此文化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第六

文化属于一定的社会

它从行为和观念上对社会成员施加影响

形成一定的文化约束

因此文化具有一定的约束性

第七

由于文化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文物到制度到思想意识

因此它也形成自身的文化系统

这就是文化的系统性

文化有民族性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

中国人过年的时候要在门上贴福字

福的周边常常画有蝙蝠的图案

因为在汉语里幸福的福跟蝙蝠的蝠同音

人们取谐音

用蝙蝠图案来比喻幸福

这是中国的文化

欧洲人看见这个图案可就没有那么高兴

因为在欧美文化里蝙蝠被喻为吸血鬼

二语教师在讲中国人过年的故事的时候

要注意到这一点

千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

不同的地理环境可能塑造不同地域文化

大家都知道

最早移民美国的居民来自英国

这是英语成为美国多数地区

主要通行语言的重要原因

但是当我们今天去接触这两个国家的人的时候

不少人都能多少指出一些他们之间的不同

有人认为英国文化崇尚传统

在文化传统方面具有一定的连贯性

在思维方式上注重经验

崇尚传统使贵族精神成为主导文化

等等

你如果读过简爱这本小说

你一定记得里面的罗彻斯特这个人物

他勇敢具有正义感

他是英国贵族的典型

对于美国文化的特点

学者们则认为美国是中产阶级文化为主流

个人主义共和主义

宗教文化传统是主要特点

这是英美两个国家在不同的地域发展的结果

美国人的祖先虽然来自英国

但是自从登上美洲大陆起

他们就一直在为自由平等民主和参与而奋斗

美国人注重个人的权利

在美国文化中早期清教徒带来的提倡勤奋

诚实谦卑

节制一直保留了下来

大家应当还记得霍桑的小说红字里面的故事

那个未婚先孕

生下一个孩子的女人

终身要带着一个A红色的A在她的衣服上

文化会通过家庭和社会生活代代相传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中国家庭移民美国

为了让孩子学会弹钢琴

妈妈给女儿请了一位德国的老师做家教

每天除了教弹琴

老师也教这个女孩

一些欧美国家的礼仪

故事就这样发生了

开饭了

饭端上桌

女孩迫不及待地端起来要吃

教师却说放下

端着盘子成何体统

可是女孩反击说

我妈说了

吃饭的时候必须端着碗

真的

中国人的饭碗底下还有手扣

目的是为了让人用手指扣住

不至于被谁碰一下手肘

不小心掉下来砸了饭碗

那么谁是谁非呢

当然是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

传承下来的不同的餐桌礼仪

欧洲人用盘子端着当然不变

所以有餐巾

以防嘴就不着食物的时候把衣服弄脏了

中国人用碗吃饭

端着碗就嘴更方便些

所以还是看在哪

在什么条件下吃饭

文化的变异性

我们在文化地域性的例子中讲到的

英美文化的差异

已经可以说明

新中国建立以后

中国大陆的文化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现象和行为消失了

男人不再穿长衫马褂

中山装成为多数人的日常着装

打躬作揖的人少了

代之而起的是握手

可见文化是有变异性的

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在我们说到文化的变异性的同时

我们必须强调文化传统的发展是渐变的

文化的变异性使得一种文化被携带

或者传播到另一个地域

会逐渐形成新的文化

文化的稳定性则使得源文化的许多特征

在新文化里长期存在

比如英国文化在美洲大陆经过数百年渐变

并与其他文化融合

形成了与之大相径庭的美国文化

而一些原来的英国文化的特征

比如饮食习惯

餐桌礼仪等等

在今天的美国文化中也还能观察得到

有个美国学生他在饭馆里跟老师一起吃饭

最后他说老师我吃饱了

他和老师一起走出饭馆

刚走了不到一百米

他看到一个Tube station

他立刻进去买了一个长长的三明治

吃了起来

这时候老师问他

你不是吃饱了吗

他不好意思了

他说老师我有点想家

再比如儒家文化在传播到朝鲜半岛之后

与当地文化相结合

形成了今天的韩国文化

而儒家文化的长幼有序

在韩国文化中依然可见

当一个大四的学生冲着餐厅里的大一新生说

让他们安静下来

不要吵闹

这个指令

比在中国学生之间管用得多

文化属于一定的社会

它从行为和观念上对社会成员施加影响

形成一定的文化约束

我们前面讲到的例子

一个女孩端起盘子吃饭

如果是在大庭广众之下

大家都采用西方的餐桌礼仪

相信这个女孩会很容易放下她的执拗而从众的

有的老师说

同样是韩国学生

在韩国校园里碰到的韩国学生都彬彬有礼

可是在中国校园里却感觉不到

这是因为韩国的校园文化有一定的约束

而中国的校园文化却没有这样的约束

由于文化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文物到制度到思想意识

因此它也形成自身的文化系统

这就是文化的系统性

举个例子

有一次我跟几个中国研究生

在讨论汉语颜色词的文化意义

碰巧这时候有个外国留学生进来了

这个男生头上戴了一顶鲜艳翠绿的帽子

他一进门还没来得及说话

几个中国女生就笑得前仰后合

他愣住了

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相信你一定明白了

是的

就是这顶绿帽子

中国的男生肯定不带这种颜色的帽子

这种对绿帽子含义的认识

在观念上约束了他们的行为

而不在这个文化里成长起来的外国学生

他怎么会知道呢

当然也许老师应该告诉他

在中国不要带这种颜色的帽子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学习另外一种语言意味着要了解另外一种文化

你可以不学某种语言而去了解某种文化

但是你一定不可以只学习某种语言

而不去了解这个语言承载的文化

那样的话这个语言你是学不好的

早晨起床出门去

对遇见的第一个人你会说什么

美国人可能会说

Today is a nice day isn't it

中国人可能会说吃了吗

去哪儿

别以为美国人要跟你讨论天气

也不要以为中国人要请你吃饭

或者想管你的闲事

想知道你真的去哪

事实上这两种人都只是在跟你打招呼

他们只想向你表示友好

这是这个文化中的人打招呼的一种方式

至于说为什么

当然有文化历史的原因

这里不展开

这里强调的是这种文化是通过语言带出来的

二语教学为什么要重视文化

这是因为首先学习一种语言

必然要接触这种语言携带的文化

一个中国学生自我介绍会说

我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

我叫张华

一个美国学生则可能会说

My name is David Smith

I am a student from Tufts University

这里有语言的差异

也有文化的差异

中国人注重集体

倾向于说明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

美国人注重个体

首先说明自己是谁

其次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是多元文化的课堂

在汉语环境下展开的汉语教学

我们一直称为对外汉语教学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里

学生来自不同文化

在这样的课堂里

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

就是让每一个学生了解其他文化的同学

这是让他们建立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的基础

第三

中国教师赴海外会面对另一种文化的学生

随着越来越多的汉语教师

到世界各地各国去从事汉语教学

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

面对跟自己文化不同的学生

你可能是在赞比亚

也可能是在泰国

还有可能会去智利

任何一个国家的学生

都有着跟你不一样的文化

教会他们汉语

首先要跨越文化带来的障碍

学习一种语言

有可能使学习者被目的语文化重新塑造

五分钟等于一辈子

这是一个美国学生写的一篇汉语作文

叙述了他自己在五分钟之内做了一个决定

到中国去

在五分钟之内

他的女朋友也做了一个决定要离开他

因为他去中国两年

到中国以后

这两年改变了他

他习惯于跟中国学生一起挤大食堂

一起在水果市场里讨价还价

最重要的是两年之后他并没有离开

而是留在中国做了一名英语教师

我相信这样的人不止他一个

二语学习的过程

是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兼容的过程

由于每个学习者都已经带有自身的文化

尽管目的语文化对每个学习者都充满了诱惑

而任何人接受目的语文化时

都要经历不同程度的痛苦

因为他要使这种文化

与自身的文化兼容并存于一体

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经受两种不同文化

产生的撞击

有人把不同文化

在学习者身上产生的撞击叫做文化休克

英语是Cultural Shock

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从这个阶段的划分来看

似乎到第四个阶段

这个休克就结束了

是的

这个时候两种文化可能兼容了

不过一旦这个学生返回母语国家

另一种休克就又开始了

这就是文化的反向休克

承载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

兼容一身的学习者

回到母语文化时要经历另一种文化休克

因为他需要再次地使自身文化

与原生母语文化兼容

这里对文化的反向休克

也就是Cultural Re-shock

我们不打算深谈

因为这里更希望提醒教师

去关注那些尚在文化休克中的二语学习者

二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

那些有的教师认为属于学习不努力

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学生

极有可能还没有从文化休克中恢复过来

他们经历的文化休克

可能不仅仅是多数人看到的

观光期挫折期

逐渐适应期

接近或完全复原期

那么清楚的过渡或者那么均衡

他们所面对的挫折期

可能远远长于逐渐适应期

教师们也许还没有机会看到他们的复原期

这里要强调的是

作为教师

我们常常看见有的学生在中国待了一个学期

似乎没学会什么

不要因为这个

就轻易地将他们推到笨蛋

或者懒蛋堆里去

要知道这往往是两种文化尚未兼容的表现

这里不打算讨论跨文化交际学

那是另外一门课

我们要强调的是即将做为二语教师的你

应当时刻牢记

走进课堂的一刹那间

跨文化活动就开始了

所以我们在开始前就要有所准备

准备接受学习者质疑的目光

准备看到学习者懈怠的样子

而你应当做的事

就是时刻具备一种跨文化的意识

鼓励他们克服文化撞击产生的障碍

今天的课就到这

谢谢大家

应用语言学理论与实践课程列表:

第一讲 应用语言学综论

-1.1 课程介绍

--1.1 课程介绍

-1.2 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教学实践的关系

--1.2 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教学实践的关系

-1.3 应用语言学视野下的汉语二语教学

--应用语言学视野下的汉语二语教学1(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

--应用语言学视野下的汉语二语教学2(汉语教学与汉字汉语拼音的教学)

-1.4“对外汉语教学”与“国际汉语教学”

--1.4“对外汉语教学”与“国际汉语教学”

-第一讲测验题

-第一讲作业题

第二讲 语言与语言学习

-2.1语言本质与语言学习

--2.1.1 如何认识语言的本质

--2.1.2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2.1.3人类语言获得的研究与二语教学

-2.2语言学习的目标

--2.2.1儿童语言发展与人类语言学习

--2.2.2母语者语言水平与二语者水平

--2.2.3如何为二语者制定学习目标

-第二讲测验题

-第二讲作业题

第三讲 语言学与第二语言教学

-3.1第三讲内容简介

-- 3.1.1进行第二语言教学为什么需要学习语言学理论 3.1.2 第三讲主要内容——不同语言学理论与语言教学的关系

-3.2 历史比较语言学与比较研究方法的借鉴1

--历史比较语言学概述

-3.3 历史比较语言学与比较研究方法的借鉴2

--第二语言教学对比较研究方法的借鉴

-3.4 结构主义语言学与语言教学1

--结构主义说略

-3.5 结构主义语言学与语言教学2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与汉语第二语言教学

-3.6乔姆斯基语言学与语言教学1

--乔姆斯基语言学的发展

-3.7 乔姆斯基语言学与语言教学2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

-3.8 乔姆斯基语言学与语言教学3

--乔姆斯基语言学的影响与对语言教学的意义

-3.9 功能主义语言学与语言教学1

--系统功能语法与语言教学

-3.10 功能主义语言学与语言教学2

--语篇理论与语言教学

-3.11 认知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认知语言学及其对语言教学的启示

-3.12 语言教学与语言学理论的互动

--语言教学与语言学的互相

-第三讲测验题

-第三讲作业题

第四讲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发展——走近学习者

-4.1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概述

--4.1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概述

-4.2 对比分析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

--4.2 对比分析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

-4.3 偏误分析研究的兴起

--4.3 偏误分析研究的兴起

-4.4 中介语理论

--4.4 中介语理论

-4.5 习得顺序研究

--4.5 习得顺序研究

-4.6 语言共性理论指导下的二语习得研究

--4.6 语言共性理论指导下的二语习得研究

-4.7 克拉申的监控模式理论

--4.7 克拉申的监控模式理论

-4.8 社会文化视角的二语习得理论

--4.8 社会文化视角的二语习得理论

-4.9 认知科学视角的二语习得理论

--4.9 认知科学视角的二语习得理论

-4.10 二语习得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4.10 二语习得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四讲测验题

-第四讲作业题

第五讲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选择与应用

-5.1 教学法概述

--5.1.1 教学法的产生及其理论基础

--5.1.2 语法翻译法的价值

--5.1.3 直接法的意义

--5.1.4 苏联的主要教学法流派

-5.2偏语言学理论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5.2.1 情景法、听说法和视听法

--5.2.2 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

-5.3 偏重心理学理论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5.3.1 认知法

--5.3.2 全身反应法、沉默法、社团语言学习法、暗示法

--5.3.3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发展方向

-第五讲测验题

-第五讲作业题

第六讲 汉语二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

-6.1 二语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

--6.1 二语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

-6.2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

--6.2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

-第六讲测验题

-第六讲作业题

6.1 二语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