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采油工程 >  第六章 有杆泵采油(一) >  6.2 泵的基本原理 >  6.2.2 泵的排量

返回《采油工程》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6.2.2 泵的排量在线视频

6.2.2 泵的排量

下一节:6.3.1 悬点运动规律-简谐运动

返回《采油工程》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6.2.2 泵的排量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好

本节中我们学习泵的排量

是如何确定的

通过泵的工作过程

我们可以知道

在上冲程中柱塞让出容积

原油进入泵腔之内

同时柱塞的上端排出原油

这样的一个过程

每一个冲程的排出量

应该等于柱塞的截面积乘以

柱塞活动的距离

如果我们认为

悬点的位移跟柱塞活动的位移

是完全对应的

每个冲程的排出量应该是

柱塞的面积乘以悬点的位移

每分钟的排出量

我们知道每分钟柱塞往返的次数

称为冲次

每分钟的排量就是

在每个冲程的排量上

乘以冲次n得到的

那么一天的排量又是多少

每天的排量

就等于1440乘以每分钟的排量

而这个排量

我们称为泵的理论排量

所谓泵的理论排量

指的是在冲程为s

冲次为n的情况下

这个泵它能够达到的最高的排量

我们称为泵的理论排量

那么如何来改变一个泵的排量

通过泵的理论排量公式

我们可以知道

如果改变泵径在实际的操作中

不容易实现的话

那么后面的两个变量

冲程和冲次是相对比较容易实现的

如何改变冲程

我们讲过抽油机的四连杆机构

其中连杆和曲柄之间的连接点

在实际的抽油机上是可调的

如果调节不同的连接点的位置

就意味着曲柄和连杆之间的

旋转距离是发生了变化的

整个的四连杆机构的运行

就发生了变化

也就使得悬点位置的位移

发生了改变

这就是冲程的变化

冲次是怎么改变的

我们知道电机 减速箱相互配合

是将高速的旋转运动变为低速的

旋转运动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改变电机上

皮带轮的直径

就可以改变速度的配比

从而改变了抽油机的冲次

因此通过调节抽油机上的销钉位置

或者是电机的皮带轮

可以有效地改变一口井的

泵的理论排量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

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泵效

泵效指的是实际产量

与理论排量的比值

这样的一个比值

说明我们实际的油井中

它的产量跟理论上达到的最高值

是有差别的

这样的一个差别就会导致

一口井的泵效往往是小于1的

影响泵效的因素有很多

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尽量的得到比较高的泵效

这里我们介绍一下其中影响泵效的

一方面的因素

泵的漏失

我们来看一下

整个泵的工作状态的视频

通过这个视频我们看到

这个泵发生了漏失

在什么位置发生了漏失

是在上冲程的时候

柱塞与泵筒之间的间隙

和游动阀

阀球和阀座之间的间隙发生了漏失

漏失往往是在具有一定间隙的空间

在上下或者是内外有压差的作用之下

就会产生一定的漏失

就像这张图上给的一样

在上冲程的时候

泵腔内的压力比较低

而泵以上的液柱压力比较高

在这样的一个压差作用之下

作用在泵筒跟柱塞之间

作用在游动阀球和阀座之间就会

产生漏失的现象

另外在这样一个视频中

我们可以看到

在下冲程的过程中

固定阀的位置发生了漏失

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下冲程的过程里面

我们知道泵腔内的压力是比较高的

这个时候相对于固定阀

上下两端的压差就会导致

在固定阀的位置发生一定的漏失

无论是游动阀还是固定阀的漏失

都会导致本来应该吸入到

泵腔内的液体

完全排出到地面的

因为有了这样的漏失现象

使得实际的产量

低于了理论上的排量

使得泵的效率也就是泵效小于1了

以上就是我们介绍的

关于泵的排量部分的内容

同学们

再见

采油工程课程列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采油工程的主要任务

--1.1 采油工程的主要任务

-1.2 油井生产系统中的流动

--1.2 油井生产系统中的流动

-课后习题--作业

第二章 油井流入动态

-2.1 油井流入动态曲线与油井产能

--2.1.1 单相液体流入动态

--2.1.2 油井产能与 IPR 曲线

-2.2 Vogel 方程及其应用

--2.2.1 Vogel 方程

--2.2.2 利用 Vogel 方法计算油井 IPR 曲线

--2.2.3 表皮系数与流动效率

--2.2.4 非完善井 Vogel 方法修正

--2.2.5 单相-两相共存流入动态

-课后习题--作业

第三章 井筒举升能力

-3.1 井筒气液两相流基本概念

--3.1.0 井筒多相流动概述

--3.1.1 垂直管流的流型

--3.1.2 滑脱现象

--3.1.3 流动特性参数

-3.2 垂直管流计算方法

--3.2.1 井筒压力梯度基本方程与计算

--3.2.2 奥氏方法流型判断

--3.2.3 奥氏方法压降计算

-3.3 举升能力与 VLP 曲线

--3.3 举升能力与 VLP 曲线

-课后习题--作业

第四章 节点系统分析方法

-4.1 节点分析方法

--4.1.1 什么是节点系统分析方法

--4.1.2 井底为求解点

--4.1.3 井口为求解点

-4.2 嘴流规律

--4.2.1 嘴流特性

--4.2.2 油嘴为求解点

-课后习题--作业

第五章 气举采油

-5.1 气举原理

--5.1.1 认识气举

--5.1.2 气举启动

-5.2 气举阀与气举管柱

--5.2.1 气举阀原理

--5.2.2 气举管柱

-5.3 气举设计

--5.3.1 定产量设计

--5.3.2 定注气量设计

--5.3.3 安装启动阀后的启动过程

--5.3.4 图示法启动阀设计

-课后习题--作业

第六章 有杆泵采油(一)

-6.1 抽油装置介绍

--6.1.1 抽油机

--6.1.2 抽油杆

--6.1.3 抽油泵

-S1 第二课堂 油田现场的抽油机

--1 实际抽油机介绍

--2 抽油机启动与停机操作

--3 抽油机冲程调节操作

--4 抽油机冲次调节操作

--5 油井井口采油树介绍

-6.2 泵的基本原理

--6.2.1 泵的抽汲过程

--6.2.2 泵的排量

-6.3 悬点运动规律

--6.3.1 悬点运动规律-简谐运动

--6.3.2 悬点运动规律-曲柄滑块运动

-6.4 悬点载荷计算

--6.4.1 静载荷

--6.4.2 动载荷

--6.4.3 悬点最大载荷与最小载荷

-课后习题--作业

第六章 有杆泵采油(二)

-6.5 抽油机平衡、扭矩与功率计算

--6.5.1 抽油机平衡

--6.5.2 平衡计算

--6.5.3 扭矩与扭矩因数

--6.5.4 扭矩曲线

--6.5.5 电动机选择与功率计算

-S2 第二课堂 抽油机平衡调节操作

--抽油机平衡操作

-6.6 泵效计算

--6.6.1 冲程损失

--6.6.2 气体对泵工作的影响

--6.6.3 提高泵效的措施

-6.7 有杆泵设计

--6.7.1 抽油杆柱强度计算及设计

--6.7.2 有杆泵抽油机生产系统设计

-6.8 有杆抽油系统工况分析

--6.8.1 抽油井液面测试与分析

--6.8.2 认识示功图

--6.8.3 典型功图分析

-S3 第二课堂 抽油机示功图测试

--抽油机示功图测试操作

-课后习题--作业

第七章 注水

-7.1 注水系统

--7.1.1 水源与水处理

--7.1.2 注水系统

-S4 第二课堂 油田注水系统介绍

--油田注水系统介绍

-7.2 吸水能力的分析

--7.2.1 注水井的吸水能力

--7.2.2 分层吸水能力测试方法

-7.3 分层注水管柱

--7.3 分层注水管柱

-7.4 注水指示曲线分析与应用

--7.4.1 注水指示曲线分析

--7.4.2 水嘴调配

-课后习题--作业

第八章 水力压裂技术(一)

-8.0 水力压裂概述

--8.0 水力压裂概述

-8.1 造缝机理

--8.1.1 基本岩石力学参数

--8.1.2 地应力

--8.1.3 井壁上的应力

--8.1.4 造缝条件

-课后习题--作业

第八章 水力压裂技术(二)

-8.2 压裂液

--8.2.1 认识压裂液

--8.2.2 压裂液滤失性

--8.2.3 压裂液流变性

-8.3 支撑剂

--8.3.1 认识支撑剂

--8.3.2 裂缝导流能力

--8.3.3 悬浮型支撑剂分布

--8.3.4 沉降型支撑剂分布

--8.3.5 支撑剂选择

-8.4 压裂设计

--8.4.1 压裂井增产幅度

--8.4.2 裂缝几何参数计算模型

--8.4.3 基本压裂设计过程

-课后习题--作业

第九章 酸处理技术

-9.0 酸处理概述

--9.0 酸处理概述

-9.1 碳酸盐储层盐酸处理

--9.1.1 碳酸盐储层酸化原理

--9.1.2 影响酸盐反应速度的因素

--9.1.3 酸化压裂基本概念

--9.1.4 酸液有效作用距离

--9.1.5 前置液酸压

-9.2 砂岩储层土酸处理

--9.2.1 砂岩储层酸化原理

--9.2.2 土酸处理设计

-9.3 酸处理工艺

--9.3.1 酸液及添加剂

--9.3.2 酸处理工艺

-课后习题--作业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6.2.2 泵的排量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