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Hello,心理学 >  第二单元 方法 >  第一节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测量法 >  1

返回《Hello,心理学》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1在线视频

1

下一节:2

返回《Hello,心理学》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1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嗨你好

欢迎回来

继续参加学习

哈喽

心理学的在线课程

今天我们这一讲的主题是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测量法

也是对上一章内容的一种回顾

心理学到底是不是读心术

心理学是否等同于

心理测试

那么我们今天这个专题主要想让大家明白

测量法存在的意义和测量法实施的途径

那么

首先我们来看

结合上讲我们讲的内容

所有学心理学的人都会被其他人

问一个问题

就是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

结果大家再仔细分析一下你会发现

这个问题只会对学心理学的人

来提问

对其他专业的人不会提问

那就意味着

心理学的一个

刻板的标签就是你知道我在想什么

这个答案的

回答者

只能是心理学专业的

那么我们想说

心理学可能需要对这个问题

提供一个肯定的答案

因为这个

问题的回答

显示出心理学的一个

基本的专业地位

那么我们到底能不能做到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那么引出了三个基本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

心理能测吗

第二个问题是

心里如何测量

第三个问题是

心理测量有哪些具体的形式

或者说具体的途径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问题

心理能测吗

这个问题的回答直接决定了后面两个问题

到底能不能回答

心理

到底能不能测

我们从东西方文化当中

寻找一些答案出来

在东方文化当中

孟子曾经讲

然后知轻重

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

心为甚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我们可以知道轻重也可以知道长短

都有具体的工具

那么心理一样可以被测量

从文化根源的角度出发

在东方文化当中

有类似的观念在讲

心理是可以测量的

在西方文化当中有两个人物

一个叫桑代克

一个叫麦克尔

他们分别提出

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有数量的

凡是有数量的东西

都是可以测量的

西方文化当中一样讲

心理是客观存在

既然心理是客观存在的

那么就意味着心理是有数量

既然心理有数量那么就意味着

它是可以测量的

因此

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讲

东方文化

和西方文化

都普遍认为

心理是能测的

这个问题是个基本问题

它解决了我们才能看第二个问题

心理如何测量

对心理如何测量主要要关注

心理现象的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

心理是内在的

曾经中央电台做了一个访谈类节目

或者调查类节目叫你幸福吗

它做的方式是

一批人在大街上

见到人就去问

说你幸福吗

结果所有人回答的答案

有人说幸福

也有人说了一些和幸福无关的话题

最后大家对这一个

幸福的

调查节目

产生了各种质疑

其实从我们专业角度来看

一定要明白这个问题

幸福

是一种内在的现象

个体能不能回答是要靠评估的

而直接去问就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而在心理学当中我们问你幸福不幸福

我们问的问题可能是类似的问题

星期一到星期五你最喜欢哪一天

我们的潜在逻辑是

你如果喜欢星期一

那就代表你喜欢一天的开始

那么你的幸福感就会高一点

如果你回答你喜欢星期五星期五其实代表结束

那么意味着你对现在的生活有一些不满

因此

选择星期一

个体的幸福感程度就会高一点

选择星期五个体的幸福感程度就会低一点

这是一个基本逻辑

而在心理学的测验当中我们

测试的

所有的项目都是从行为层面上

给个体提出一些问题

提供一些行为选项

或者频率选项

通过个体对行为选项和行为

频率选项的回答得出个体

到底内在心理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因此也有人曾经用这个问题

一天当中

在晚上睡觉的时候

和早晨起床的时候你最喜欢哪一个时间段

如果个体回答我喜欢晚上睡觉

那么相对而言

早晨起床

他的

喜欢程度就会弱一点那么我们就认为

你喜欢的是结束而不喜欢开始

那么你的幸福感也会弱一点

类似的问题都是在

解决心理是内在的现象的问题

要么心理的第二个特点是

心理是主观的

我们看不到

摸不着

而又

有很大的主观性

这个时候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曾经有一个很经典的问题

你可以尝试回答一下

问题是

假设你头上长了绿头发你难过吗

答案两个

一个是难过

一个是不难过

你做好选择了吗

接下来问题就是你要告诉我

你为什么难过或为什么不难过

如果你真的尝试去问这个问题

问不同的人不同的人可能给你不同的答案

然后尤其是不同答案

背后的理由

有一个咨询师是这样回答的是

我们问说假设你头上长了绿头发

你难过吗

他回答我不难过我们问为什么

他说因为我头上根本没有长绿头发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就是

就是

个人的心理到底由谁来决定是个人自己

外面外部世界发生的事情

其他人对你讲的话到底对你有没有影响

不是取决于别人讲的什么话

而是取决于你如何理解别人讲的话

因此在心理学当中

有人就去研究说主观的心理现象到底如何去研究呢

有一个

心理学史当中比较有名的人物叫费希纳

他提出心理物理学的观点

他认为心理和物理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似的

我们可以用物理测验的方式去测量心理现象

但是大家一定要明白物理

特指的典型特征是稳定

不容易发生改变而心理的特性

是主观容易发生改变

然后他想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比方说他测量人的耐痛能力

耐痛能力是个心理现象

那么有人就应该是耐痛能力高有人就是耐痛能力低

结合上面说的观点

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数量

凡是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

那么耐痛能力应该是有具体的数量指标的

怎么去测他找了一些人

告诉他们说我们今天要进行一个实验

待会儿我会用一根针去刺你的手掌心

大家都明白手掌心对于痛的

敏感程度是最高的

为了防止被试有额外变量的影响

所有的被试做这个

实验的时候眼睛都是被蒙上的

就为了防止个体去看针到底没有扎到我

眼睛蒙上之后

被试

所有被试眼睛都被蒙上

主试就开始用针

去刺他们的手掌心

那么有可能产生三种现象

一种现象就是

针 还没有碰到手掌心

个体可能内心已经感到

很恐惧

她就说疼疼疼

然后这个

实验就结束了但是我们要讲在这个时候

针是没有按照手掌心的也是针的力度为零

ok这就是物理测量的数据零

他的耐痛能力也是最低的

但有没有另外一些个体可能有类似特征

就是针碰到他们手掌心的

他没有说疼

做这个实验

被试说疼我们就实验结束

ok说当他们都不说的时候我们怎么办

就在针的力度上

这是物理学的特质

增加力度

比方说有的被试增加的一

他就说我疼

但另外一些被试就说不疼

ok

第一个被试是零第二个被试就是一

如果说到一的时候被试仍然说

仍然没有说疼

ok我们继续增加力度可以增加到三他就说疼

ok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三个被试区分出来

第一个被试是零力度为零第二个被试力度为一

第三个被试力度为三

我们用物理数据的方法

去揭示个体在心理特质

耐痛能力上的区分

这从而解决了心理是主观的

一个特点的问题

除了

内在性和主观性之外

心理还有第三个特性叫易变性

怎么讲易变性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比如说早晨

你出门

坐公交车之前

你摸了口袋口袋里有

两百块钱

ok当你上了公交车下了公交车之后呢

两百块钱不见了

这时候意味着钱就丢了

这时候你会怎么办

相信大部分会有一个选择

就是选择心情不高兴

但大家仔细关注一下

有的个体

可能会选择哭

选择哭的个体大部分是什么特征呢

都是女性

题外话

女性哭是好事还是坏事

严格上说哭是一种宣泄情绪的方式应该是对的

但是我们打比方当一个女性哭得很伤心的时候

突然听到

旁边有个人哭的更伤心

这时候你会怎么办

相信大部分人的选择就是

不了

会去关注别到底为什么哭得比你还要厉害

当你过去问别人说你为什么哭的这么伤心的时候

别人说

因为我丢了一千块钱

当你听到他丢了一千块钱的时候

你自己丢了两百块钱对你的影响是不就变弱了

然后你的心情可能就变得高兴

这种心理的第三个特性叫易变性

怎么解决易变性的问题

心理学家想了个很好的方法

就是人的情绪在短时间内有波动

但长期看来我们的情绪还是有规律的

就用了

多个项目的方式来解决易变性的问题

这就是对于心理现象三个特点

心理学工作者用的三个解决方式

针对内在性 主观性 易变性

我们分别用了行为项目用了多个项目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也是我们

比较关注的第二个方面心理如何测量的问题

Hello,心理学课程列表:

第一单元 导论

-第一节 关于心理学的6个误解(一)

--1

--2

-第二节 关于心理学的6个误解(二)

--关于心理学的6个误解(二)

-第一单元 导论--第二节 关于心理学的6个误解(二)

第二单元 方法

-第一节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测量法

--1

--2

-第二单元 方法--第一节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测量法

-第二节 揭示因果关联——实验法

--揭示因果关联——实验法

-第二节 揭示因果关联——实验法--作业

第三单元 历史

-第一节 精神分析(一):潜意识

--1

--2

-第二节 精神分析(二):人格结构与人格发展

--1

--2

-第三节 精神分析(三):焦虑与防御机制

--1

--2

-第四节 行为主义学习论

--行为主义学习论

--学习论

-第五节 以人为本:人本主义心理学

--1

--2

--3

-第六节 人机情缘——认知主义

--1

--2

-第七节 追求生命的意义——积极心理学

--1

--2

-第三单元 历史--第七节 追求生命的意义——积极心理学

期中考试

-期中考试

--期中测试-期中测试

第四单元 智力

-第一节 眼见为实吗?——错觉

--眼见为实吗?——错觉

-第二节 记忆失败:记忆的7宗罪(一)

--记忆失败:记忆的7宗罪(一)

-第三节 记忆失败:记忆的7宗罪(二)

--记忆失败:记忆的7宗罪(二)

-第四节 哪里才是你的极限?——内隐记忆

--哪里才是你的极限?——内隐记忆

-第五节 创造力:思想有多远

--1

--2

-第六节 谁更聪明——智力

--1

--2

-第四单元 智力--第六节 谁更聪明——智力

第五单元 非智力

-第一节 身体语言——你的身体会说话

--1

--2

--3

-第二节 认识独特的你——人格

--认识独特的你——人格

--人格

-第三节 成败系于一念间——自我效能感

--成败系于一念间——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

-第三节 成败系于一念间——自我效能感--作业

第六单元 心理学应用

-第一节 如果再回到从前——个体自我的萌生和发展

--1

--2

-第二节 压力管理(一):我的压力

--1

--2

-第三节 压力管理(二):压力源

--1

--2

-第四节 压力管理(三):积极应对

--1

--2

-第六单元 心理学应用--第四节 压力管理(三):积极应对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期末测试--期末测试

1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