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大学国文——北宋至现代文学赏析 >  第一章 北宋词(一) >  1.4《八声甘州》赏析 >  1.4《八声甘州》赏析

返回《大学国文——北宋至现代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1.4《八声甘州》赏析在线视频

1.4《八声甘州》赏析

下一节:1.5晏殊词概述

返回《大学国文——北宋至现代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1.4《八声甘州》赏析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这次我们讲他的一首词

就是《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

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

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 妆楼颙望

误几回 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

倚栏杆处

正恁凝愁

刚才这个朗诵《八声甘州》

是清华大学选上我

《唐宋诗词鉴赏》课程的一个女同学(蔡丹阳)

这个同学很叫人感动

她看到我们课堂上用的

有些音频材料往往是

一些光盘上 网络上录来的

有些是播音员朗读的

有些播音员朗读的虽然普通话很好

但是有些表意的功能却并不好

这个同学又怕过早提供给我

老师会因为感情的因素给她打高分

她故意等我卷子都批好

分数都挂网之后

把一学期的词选了三四十首

自己都朗读做成MP3发给我

这件事情我在这里要提一提

也看出我们清华学生学习的认真

同时无私奉献的这种精神

下面我们来串讲这首词

刚才大家注意了没有

我在做这个课件的时候

当中我有好多字拉成红颜色

凡是拉成红颜色的字

无论是一个字

还是两个字

这都是领字

对 渐 惟有 不忍 望 叹 想

这几个字都是领字

领字有个特点

如果是一个字

多半是去声

绝大多数是用去声字

大家看

对 渐

都是去声

后面望 叹 想

也都是去声

当然用两个字的不一定都是去声了

这一点很有特色

下面我们在分析课文的时候

大家可以进一步看看这些领字

在柳永的这首《八声甘州》中

起着怎样的作用

就我阅历所及

我看到宋人的词

运用领字的

没有比柳永用的更多更好的

所以这首词

在运用领字方面是一个非常显著特点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

词人独处异乡

秋天暑热刚刚过去

一番秋雨 在江边上

一番秋雨就把整个暑热全部送去了

给人带来了清凉的感受

这两句话

对 是领字 作者是站在江边上

看着潇潇的秋雨

这里 对 就领起下面两句

甚至也领起全文

整个写这首词

作者选取的位置就是站在江边

面对着秋雨而引发的思乡怀归之情

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

这里既写出了秋色的萧瑟和凄凉

但是气势很磅礴

境界也很开阔

柳永是个大手笔

渐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

这里的 渐 又是领字

由于随着一场秋雨过后

天气陡然转凉了

后面就进一步变凉

霜风凄紧

霜风已经是晚秋时候了

这个已经不是暑热的问题

而是快要入冬的景象

下霜季节的风

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

关河就是山河

山河冷落

到秋天树木都凋零了

特别是作者所处的北方

当时北方秋天到得更早

树木一凋零就出现关河冷落

再加上黄昏时候残照当楼

夕阳快要落山照着楼

这里写出高远的景色

和开阔博大的形象

具有盛唐博大高远的气象

以上写仰望

往下转写俯视

说到这里

我要补充一点

苏轼对柳永的词一直没有好感

他有点偏见

觉得柳永经常词语尘下

所以秦观写了词之后

他就说这也是柳七郎风味

但是看到这几句词

柳永的渐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的时候

连对他很有成见的苏轼也拍案叫绝

称这里不减唐人高处

这里甚至比唐代的

一些名家也毫不逊色

是处红衰翠减

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

这几句

红衰翠减

就是对山河冷落句互相映照

苒苒物华休

物华就是有草木的这些生气

自然界的生命

到了晚秋季节

用一个 休

都显得冷落 凄冷了

惟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

在感叹时光的消逝中

包含有对宇宙人生

变与不变的哲理认识

上片全是写景

且寄予着悲秋的感情

为下片思乡怀归的抒情做了铺垫

下片用 不忍 两字领起

转换 观察事物的一个角度

不忍登高临远

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

不忍 领起下片

而 叹 领起两句

不忍

是因为在登临时想到

自己年岁老大 落拓无成

心情悲伤

柳永一辈子是不得志的

早年迟迟考不中进士

相传他写了 考不中

写了词老考不中

最后写了一首《鹤冲天》的词

调侃自己

才子词人

自是白衣卿相

忍把浮名

换了浅斟低唱

最后这首《鹤冲天》的词

传到皇宫里去

给宋仁宗看了

宋仁宗很恼火

第二年

柳永 柳永原来叫柳三变

又参加进士考试

大概考得不错

为什么呢

他的卷子送到皇帝手里了

皇帝还记得他去年写《鹤冲天》

皇帝就写 何要浮名

且去浅斟低唱

你还是去饮饮酒

唱唱词吧

柳永一开始对皇帝的批评不以为然

他树个牌子

奉旨填词柳三变

奉皇帝的命令

皇帝不是叫 且去浅斟低唱

我现在就去浅斟低唱

但是生活逼迫

你不能中进士生活就没有来源

所以他又被迫改名改字

好在古代人不打假

要是打假的话

这个柳永是冒牌的

实际上他就是柳三变

最后考中进士 但是考中进士后

一直不受重用

只做过屯田员外郎

晓峰盐场监盐的小官

做的非常低

在北宋这些著名词人中

他的社会地位是最低下的

但成就却特别突出

所以这里不忍登高临远

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

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

长期漂泊在外呢

淹留他乡

就像曹丕的《燕歌行》中

何为淹留寄他乡

这里柳永被迫在北方

有家归不得

想佳人 妆楼顒望

误几回 天际识归舟

这里 想 又是领字

大家注意

领字不少都是用动词

像我们前面谈到的对

有的是方位词

这里的想 望都是用的动词

当现在我们登临望远的时候

朝着家乡望过去

就想到自己心爱的人

佳人妆楼顒望

家里的妻子或者情人

正在妆楼上凝望着北方

她也在想着我

误几回 天际识归舟

后一句出自谢脁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天际识归舟

云中辨江树

这样的镜头同学们

想想还在哪里看到

温庭筠有一首就讲到

类似的这种写女子误几回

天际识归舟这种情景

想佳人 妆楼顒望

这里用顒望 顒望是凝望

非常专注的望

误几回 天际识归舟

好几次以为远方有个船开来了

是不是丈夫坐的船

但是走到面前不是

一次次的期望

一次次的失望

最后的结尾写的很好

也很有感情

同学们还记得

我在前面讲大学语文讲唐诗的时候

和同学们说唐代诗人常常有个毛病

唐诗结尾有不少是疲软的

整个诗写的很好

但结尾却写的不太好

当然一些名家大篇还是写的很好的

像李白的《送友人》

《渡荆门送别》

杜甫的《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柳永的这首词的结尾就非常好

前面讲想佳人 妆楼顒望

误几回 天际识归舟

想到自己的妻子或者情人

在家乡思念我

这里 她哪知道

我在这里倚着高楼的栏杆

也在思乡发愁

这里为对方设想自己

抒发怀人之情

以增添一层曲折

这种写法有点像杜甫的一些诗

杜甫的《望月怀古》

那些望月的诗(《月夜》) 有的是

明明是写自己思念妻子儿女

而是想月夜妻子是怎么思念我

小儿女还不懂得怎么思念我

就多了好多曲折

柳永实际上

多读一些唐诗后

再读柳永的词

你会深深感觉到柳永

唐诗的造诣是很高的

他这里自觉不自觉的都用到

许多唐诗的句子

唐诗的一些意象和表现手法

甚至有很多方面和老杜很相似

这首词苍凉激越

因为本来就叫《甘州》

因为《甘州》词牌使用八个韵脚

所以名《八声甘州》

这是柳永词中与《雨霖铃》

齐名的代表作

是写的很有感受

这首词我前面讲到

善于用 领字

生发句意

开头 对 字领起全篇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出场就是很萧瑟的秋景

面对这样的景色

产生思乡怀归之感

渐 字承上启下 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

又进一步写深秋景象

渐 字给人以时间渐渐的感觉

又深入一层

望 字兴起思乡

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

望 字把不忍登高临远的原因

解释清楚

同时点出整个文章的主旨

又以 叹 字转到自身处境

最后从 想 字生发出对方

并对照自己

这里是列举了几个单字的领字

实际上还有一些双字的领字

也有这样的作用

这首词在领字方面是最有特色的

大学国文——北宋至现代文学赏析课程列表:

第一章 北宋词(一)

-1.1 宋代的历史与文化

--1.1宋代的历史与文化

-1.2 宋词繁荣的原因、北宋词总论

--1.2宋词繁荣的原因、北宋词总论

-1.3 柳永词概述

--1.3柳永词概述

-1.4《八声甘州》赏析

--1.4《八声甘州》赏析

-1.5 晏殊词概述

--1.5晏殊词概述

-1.6《蝶恋花》赏析

--1.6《蝶恋花》赏析

-1.7 拓展阅读

--1.7拓展阅读

-第一章习题

第二章 北宋词(二)

-2.1 欧阳修词的地位

--2.1欧阳修词的地位

-2.2《踏莎行》赏析

--2.2《踏莎行》赏析

-2.3 晏几道词综述

--2.3晏几道词综述

-2.4《临江仙》赏析

--2.4《临江仙》赏析

-2.5 拓展阅读

--2.5拓展阅读

-第二章习题

第三章 宋诗(上)

-3.1 宋诗特点及北宋诗歌的分期

--3.1宋诗特点及北宋诗歌的分期

-3.2 王禹偁生平及诗的特点

--3.2王禹偁生平及诗的特点

-3.3《村行》赏析

--3.3《村行》赏析

-3.4 欧阳修诗的成就与特点

--3.4欧阳修诗的成就与特点

-3.5《戏答元珍》赏析

--3.5《戏答元珍》赏析

-3.6 拓展阅读

--3.6拓展阅读

-第三章习题

第四章 宋诗(下)

-4.1 苏轼与元佑诗坛

--4.1苏轼与元佑诗坛

-4.2《和子由渑池怀旧》

--4.2《和子由渑池怀旧》

-4.3 乌台诗案

--4.3乌台诗案

-4.4《初到黄州》

--4.4《初到黄州》

-4.5 黄庭坚与其诗

--4.5黄庭坚与其诗

-4.6《寄黄几复》

--4.6《寄黄几复》

-第四章习题

第五章 北宋词(三)

-5.1 苏轼在中国词史上的地位

--5.1苏轼在中国词史上的地位

-5.2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

--5.2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

-5.3 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

--5.3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

-5.4 拓展阅读

--5.4拓展阅读

-第五章习题

第六章 北宋词(四)

-6.1 苏轼《定风波》赏析

--6.1苏轼《定风波》赏析

-6.2 苏轼《临江仙》赏析

--6.2苏轼《临江仙》赏析

-6.3 秦观和他的词

--6.3秦观和他的词

-6.4 秦观《满庭芳》

--6.4秦观《满庭芳》

-6.5 秦观《鹊桥仙》

--6.5秦观《鹊桥仙》

-第六章习题

第七章 北宋词(五)

-7.1 贺铸和他的词

--7.1贺铸和他的词

-7.2《青玉案》赏析

--7.2《青玉案》赏析

-7.3 周邦彦生平与词作

--7.3周邦彦生平与词作

-7.4 周邦彦《兰陵王·柳》赏析

--7.4周邦彦《兰陵王·柳》赏析

-7.5 拓展阅读

--7.5拓展阅读

-第七章习题

第八章 宋代散文(上)

-8.1 宋文综述

--8.1宋文综述

-8.2《秋声赋》综述

--8.2《秋声赋》综述

-8.3《秋声赋》一二段赏析

--8.3《秋声赋》一二段赏析

-8.4《秋声赋》三四段赏析

--8.4《秋声赋》三四段赏析

-8.5《秋声赋》归纳

--8.5秋声赋归纳

-8.6 王安石文综述

--8.6王安石文综述

-8.7《答司马谏议书》

--8.7答司马谏议书

-第八章习题

第九章 宋代散文(下)

-9.1 苏轼散文的综述

--9.1苏轼散文的综述

-9.2 阅读课文,介绍写作背景

--9.2阅读课文,介绍写作背景

-9.3 赏析课文第一部分

--9.3赏析课文第一部分

-9.4 赏析课文第二部分

--赏析课文第二部分

-9.5 赏析课文第三部分

--9.5赏析课文第三部分

-9.6 总结归纳

--9.6总结归纳

-第九章习题

第十章 南宋词(一)

-10.1 李清照生平

--10.1李清照生平

-10.2 凤凰台上忆吹箫

--10.2 凤凰台上忆吹箫

-10.3 声声慢(上)

--10.3 声声慢(上)

-10.4 声声慢(下)

--10.4 声声慢(下)

-10.5 拓展阅读

--10.5 拓展阅读

-第十章习题

第十一章 南宋词(二)

-11.1 陆游词概述

--11.1 陆游词概述

-11.2 《钗头凤》上片赏析

--11.2 《钗头凤》上片赏析

-11.3 《钗头凤》下片赏析

--11.3 《钗头凤》下片赏析

-11.4 张孝祥词概述

--11.4 张孝祥词概述

-11.5 《念奴娇》上片赏析

--11.5 《念奴娇》上片赏析

-11.6 《念奴娇》下片赏析

--11.6 《念奴娇》下片赏析

-第十一章习题

第十二章 南宋词(三)

-12.1 辛弃疾词概述

--12.1 辛弃疾词概述

-12.2 《菩萨蛮》赏析

--12.2 《菩萨蛮》赏析

-12.3 《青玉案》赏析

--12.3 《青玉案》赏析

-12.4 《摸鱼儿》上片赏析

--12.4 《摸鱼儿》上片赏析

-12.5 《摸鱼儿》下片赏析

--12.5 《摸鱼儿》下片赏析

-第十二章习题

第十三章 南宋词(四)

-13.1 姜夔词概述

--13.1 姜夔词概述

-13.2 《长亭怨慢》赏析

--13.2 《长亭怨慢》赏析

-13.3 史达祖综述

--13.3 史达祖综述

-13.4 《双双燕》赏析

--13.4 《双双燕》赏析

-13.5 拓展阅读

--13.5 拓展阅读

-第十三章习题

第十四章 南宋诗(上)

-14.1 南宋诗概述

--14.1 南宋诗概述

-14.2 陆游诗概述

--14.2 陆游诗概述

-14.3 关山月赏析

--14.3 关山月赏析

-14.4 长歌行赏析

--14.4 长歌行赏析

-14.5 拓展阅读

--14.5 拓展阅读

-第十四章习题

第十五章 南宋诗(下)

-15.1 陆游《书愤》赏析

--15.1 陆游《书愤》赏析

-15.2 《临安春雨初霁》赏析

--15.2 《临安春雨初霁》赏析

-15.3 文天祥及其诗

--15.3 文天祥及其诗

-15.4 《金陵驿》赏析

--15.4 《金陵驿》赏析

-第十五章习题

第十六章 明清散文(上)

-16.1 明代散文综述

--16.1 明代散文综述

-16.2 作者及背景

--16.2 作者及背景

-16.3 《深虑论》A

--16.3 《深虑论》A

-16.4 《深虑论》B

--16.4 《深虑论》B

-16.5 《深虑论》C

--16.5 《深虑论》C

-16.6 《深虑论》归纳

--16.6 《深虑论》归纳

-第十六章习题

第十七章 明清散文(下)

-17.1 清代散文概况

--17.1 清代散文概况

-17.2 顾炎武及其散文

-- 17.2 顾炎武及其散文

-17.3《廉耻》赏析

--17.3《廉耻》赏析

-17.4 方苞及其散文

--17.4 方苞及其散文

-17.5《左忠毅公逸事》赏析

--17.5《左忠毅公逸事》赏析

-第十七章习题

第十八章 古代戏曲

-18.1《单刀会》赏析

--18.1《单刀会》赏析

-18.2《牡丹亭》赏析

--18.2《牡丹亭》赏析

-第十八章习题

第十九章 金元明清诗

-19.1 金及元好问诗

--19.1 金及元好问诗

-19.2《横波亭为青口帅赋》赏析

--19.2《横波亭为青口帅赋》赏析

-19.3 元诗及虞集诗

--19.3 元诗及虞集诗

-19.4 明诗及高启诗

--19.4 明诗及高启诗

-19.5《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赏析

--19.5《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赏析

-19.6《圆圆曲》

--19.6《圆圆曲》

-第十九章习题

第二十章 金元明清词(上)

-20.1 金及元好问词

--20.1 金及元好问词

-20.2 萨都剌词

--20.2 萨都剌词

-20.3《登石头城》

--20.3《登石头城》

-20.4 和苏轼《念奴娇》

--20.4 和苏轼《念奴娇》

-20.5 杨慎及其词

--20.5 杨慎及其词

-20.6《临江仙》赏析

--20.6《临江仙》赏析

-20.7 拓展阅读

--20.7 拓展阅读

-第二十章习题

第二十一章 金元明清词(下)

-21.1 清与顾贞观词

--21.1 清与顾贞观词

-21.2 顾贞观《金缕曲》赏析

--21.2 顾贞观《金缕曲》赏析

-21.3 纳兰性德词

--21.3 纳兰性德词

-21.4 纳兰性德《金缕曲》赏析

--Video

-21.5 拓展阅读

--21.5 拓展阅读

-第二十一章习题

第二十二章 古代文言小说

-22.1《霍小玉传》赏析

--22.1《霍小玉传》赏析

-22.2《小翠》赏析

--22.2《小翠》赏析

-第二十二章习题

第二十三章 古代白话小说

-23.1《红楼梦》片段赏析

--23.1《红楼梦》片段赏析

-第二十三章习题

第二十四章 现代小说(一)

-24.1《在酒楼上》赏析

--24.1《在酒楼上》赏析

-24.2 解题与作品分析

--24.2 解题与作品分析

-24.3《在酒楼上》艺术特点

--24.3《在酒楼上》艺术特点

-24.4《在酒楼上》思想内涵

--24.4《在酒楼上》思想内涵

-第二十四章习题

第二十五章 现代小说(二)

-25.1《在春风沉醉的晚上》作品导入

--25.1《在春风沉醉的晚上》作品导入

-25.2 解题与情节结构分析

--25.2 解题与情节结构分析

-25.3 “零余者”形象分析

--25.3 “零余者”形象分析

-25.4 作品内涵与艺术风格

--25.4 作品内涵与艺术风格

-第二十五章习题

第二十六章 现代小说(三)

-26.1《萧萧》作品导入

--26.1《萧萧》作品导入

-26.2《萧萧》情节线索与小说结构分析

--26.2《萧萧》情节线索与小说结构分析

-26.3 “女学生”意象与民俗理解

--26.3 “女学生”意象与民俗理解

-26.4 艺术成就与思想内涵

--26.4 艺术成就与思想内涵

-第二十六章习题

第二十七章 现代小说(四)

-27.1《断魂枪》

--27.1《断魂枪》

-27.2《断魂枪》小说人物

--27.2《断魂枪》小说人物

-27.3 末世情节与小说重点

--27.3 末世情节与小说重点

-27.4《断魂枪》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27.4《断魂枪》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第二十七章习题

第二十八章 现代小说(五)

-28.1 白先勇《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作品导入

--28.1 白先勇《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作品导入

-28.2 解题、情节线索与叙事方式

--28.2 解题、情节线索与叙事方式

-28.3 小说中意象的语义分析和王雄的精神分析

--28.3 小说中意象的语义分析和王雄的精神分析

-28.4 艺术特征与思想内涵

--28.4 艺术特征与思想内涵

-第二十八章习题

第二十九章 现代新诗(上)

-29.1 20世纪现代新诗的起源和发展

--29.1 20世纪现代新诗的起源和发展

-29.2 李叔同《送别》

--29.2 李叔同《送别》

-29.3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29.3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29.4 戴望舒《我的记忆》

--29.4 戴望舒《我的记忆》

-29.5 徐志摩《偶然》

--29.5 徐志摩《偶然》

-第二十九章习题

第三十章 现代新诗(下)

-30.1 关于余光中

--30.1 关于余光中

-30.2 “乡愁”的文学渊源

--30.2 “乡愁”的文学渊源

-30.3《乡愁》赏析

--30.3《乡愁》赏析

-30.4北岛与朦胧诗

--30.4北岛与朦胧诗

-30.5《回答》解读

--30.5《回答》解读

-30.6 北岛元素与朦胧诗的限度

--30.6 北岛元素与朦胧诗的限度

-第三十章习题

第三十一章 现代散文(上)

-31.1 散文的现代处境

--31.1 散文的现代处境

-31.2 关于朱自清

--31.2 关于朱自清

-31.3《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解读

--31.3《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解读

-31.4 关于梁实秋

--31.4 关于梁实秋

-31.5《雅舍》解读

--31.5《雅舍》解读

-第三十一章习题

第三十二章 现代散文(下)

-32.1 回望文革的不同方式

--32.1 回望文革的不同方式

-32.2《怀念萧珊》解读

--32.2《怀念萧珊》解读

-32.3《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解读

--32.3《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解读

-第三十二章习题

1.4《八声甘州》赏析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