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大学国文——北宋至现代文学赏析 >  第十一章 南宋词(二) >  11.2 《钗头凤》上片赏析 >  11.2 《钗头凤》上片赏析

返回《大学国文——北宋至现代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11.2 《钗头凤》上片赏析在线视频

11.2 《钗头凤》上片赏析

下一节:11.3 《钗头凤》下片赏析

返回《大学国文——北宋至现代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11.2 《钗头凤》上片赏析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下面我们

看他的《钗头凤》这首词

红酥手 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错 错 错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莫 莫 莫

关于这首词啊

写作背景

据宋以来的一些笔记小说的记载

像《齐东野语》呀 周密的

这些都记载了

陆游亲身经历的一个爱情故事

陆游的原配夫人

是同郡的唐氏士族的

一个大家闺秀

后来人们说她叫唐婉

结婚之后他们夫妻感情很好

情投意合 夫妻恩爱

但是这位婚姻包办人的

陆游的母亲

对他们夫妻感情太好

怕影响陆游的读书

怕他在科举上要受影响

所以极力反对

后来终于逼迫陆游休弃了唐氏

最后呢分别之后

陆游哀求无效被迫分离

唐婉想苦等也没有用处

也就改嫁同郡也就是绍兴城的

一个叫赵士诚的

几年后的一个春日

陆游在家乡城南的

禹迹寺附近的沈园

跟夫妻同游

又遇上唐婉夫妻两个

唐婉安排酒肴接待陆游

陆游趁醉的时候

写了这样一首《钗头凤》的词

然后后人在这个基础上

进一步铺展一些情节

比如唐婉还和了一首

《钗头凤》等等

这样就把一个类似于孔雀东南飞

这样一个情节的

这样一个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

就描写得很完满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

对这方面的故事又进一步地渲染

还拍了一个叫《风流千古》的电影

也是以这样的故事情节

为基本脉络的

但是学术界对这个问题

并不完全意见一致

夏承焘先生、吴熊和先生等人

实际上到清末的时候

就有人开始对这个故事表示怀疑

夏承焘先生 吴熊和先生就认为

这首词啊《钗头凤》

不是写唐婉的

而且呢也不是

写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的

而是在成都时期所写

甚至这个词中的女子

可能是个妓女

是陆游嫖娼当中所写下来的

这一点跟原来那个爱情故事

差距就非常之大

我有一个朋友是温州师范学院的

黄世中教授

专门写了一本书

就考证《钗头凤》的本事

一方面 他肯定了

夏承焘先生等人说的观点

就是唐婉不是陆游的舅舅

唐闳的亲生女儿

而只是唐家的本族的一个女子

另外呢 也就这样一来 也就自然

陆游的母亲就不是唐婉的姑妈

这样的关系 他考证

另一个呢认为

唐婉的名字也是可疑的

这个名字很可能是

元朝人才起出来的

但是呢是唐氏

就是他的原配夫人姓唐

而且呢 他也肯定了

《钗头凤》这首词啊

是为唐氏夫人所作 就是为她而写

那么 这样呢

就是对原来古人的记载

基本情节加以肯定

而在某些细节

特别是 是不是叫唐婉

是不是是他舅舅家的女儿

这两点加以否定

我们现在在解读这首词的时候

尽管学术界的争论

还没有最后停止

但是由于夏承焘先生 吴熊和先生

都先后谢世了

我跟夏先生不顶熟悉

因为夏先生

尽管我走上词坛的时候

夏先生还健在

唐先生跟夏先生的关系

我的导师唐圭璋老师

跟夏承焘的关系也很好

而在我读硕士生的指导老师

喻朝刚教授

就曾经是夏承焘的学生

我跟吴熊和先生交往较多

我们还一起主编过

《中华词学》的杂志

但吴先生倒是没有跟我谈起过

关于唐婉这件事情

由于这两位先生

现在连吴先生也不在世了

那么这个学术的争议

也就目前暂时告一段落

希望同学们可以参考

我们课本后面的有关资料

古人的当代人的

以及丰家骅教授写的

关于这件事情争鸣的综述

请同学们自己去加以判断

目前我们解读这首词

就按照黄世中教授的理解

在肯定这个故事

是关于陆游和唐氏夫人的

爱情故事的基本前提下去解读它

这是现在在绍兴沈园里

一堵墙壁上

一个诗墙上分别写的《钗头凤》

和唐婉的《钗头凤》

当然 这是今人写的

应该说

绍兴啊

现在搞了一个沈园

好像我是二十多年前去过

好像印象当中

似乎在鲁迅纪念馆附近

就我个人的判断

沈园的位置跟禹迹寺

并不能联系在一起

第一它不在城南

禹迹寺呢这个寺庙似乎在绍兴

现在也不存在

绍兴的城南倒有一个

跟大禹联系在一起

是大禹陵 大禹的陵墓

按理说 禹迹寺可能在大禹陵附近

那么距离今天的沈园就相隔太远

相隔太远 这是一

第二呢

我觉得沈园的规模也太小了一些

其中的 伤心桥下春波绿

那个河啊简直一步就跨得过去

那个桥呢也小到了袖珍的地步

与诗词的写法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我们撇开今天的沈园不说

我们就来分析这首词

这首词记述了

词人与唐氏的这次相遇

表达了他们的眷恋之深

与相思之切

抒发了词人怨恨愁苦

而又难以言状的凄苦心情

我们来逐字串讲

先看词的上片

红酥手 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错 错 错

大家注意 这首词啊

据说《钗头凤》是《清商怨》

变化而来

它的词呢前后是换韵的

红酥手 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是押仄声韵

而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错 错 错

都转押入声韵

韵脚不同

而相传唐婉和的那一首

甚至转用了 个别地方

转用了平声韵

就更有点问题了

下面我们看

词的上片通过

追忆美满的爱情生活

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

红酥手 黄藤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开头三句回忆与唐氏

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

诗人选取了一两个

最富代表性和特征性的

事情细节来写

关于这里 红酥手

普通的人呢

认为这里的 红酥手

写有洁白红润的手

黄藤酒 大家知道绍兴产黄酒

过去呢是进贡给皇帝的

现在也很著名

黄藤酒就是黄封御酒

也就是比较好的酒

正好是绍兴本地的特产

满城春色宫墙柳

满城春色也暗点出

当时他们相会的时令

正是春色满园的季节

宫墙柳 大家对这句话

夏承焘先生就提出怀疑

绍兴从来没有做过首都

哪来的皇宫 哪来的宫墙

所以呢他认为这句话不成立

不成立

但是倒是在这个小问题上

我不同意夏先生的观点

原因是 在五代时期

杭州这个周围

属浙江的这一块范围

是当时的吴越国

吴越国 国王姓钱

当时呢都城在杭州

但是呢在绍兴呢

有一相当于东都的这样的性质

有一个临时的首都

这个首都

是等于皇帝可以来回跑跑

多数时候住在杭州

偶尔也到绍兴来

大家还要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

吴越国最后归于宋朝

他跟宋朝在五代的时候

就是当时跟北方的北周

以及后来赵匡胤

篡夺政权后的北宋

他们的关系很特殊

关系非常好

当时 吴越国经常越过海上

越过北方的南唐

去经常跟北宋进贡

向北宋去进贡

这样呢 最后啊

吴越国归宋之后

他们的统治者

归宋之后都居于高位

比如西昆体当中的钱惟演

也就是吴越国国王的后裔

他这样呢 也就换句话说

吴越国因为和北宋关系非常好

他的灭亡也不是

靠枪杆子打下来的

这种情况下 所以

他的绍兴这一带的宫墙

保留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因为呢 陆游写这首词的时候

距离吴越国的灭亡

也就是一百多年

这种情况下

宫墙保留的可能性倒存在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供同学们参考

红酥手 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记述了陆游他们离异之后

又有一次邂逅相逢在沈园的情节

红酥手 不仅写出了唐氏

为词人殷勤把盏的美丽姿态

还有概括唐氏之美的作用

这个当然了用部分来代全体

更重要的是

它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

这对过去的恩爱夫妻之间的

柔情密意

以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与幸福

当然 这个可以有两种理解

一个是忆旧

忆他们婚姻关系

还存续时期的生活

也可以

有的也有把它理解为这次重逢的

第三句 满城春色宫墙柳

把酒图勾勒出广阔而深远的背景

点明了他们是在共赏春色

这里啊是这幅图画

显得明丽而又和谐

绍兴沈园内杨柳依依

既然概括是沈园 那么就应该是指

他们离异后的那次邂逅相逢

杨柳依依 一派春色

红酥手是美的

黄滕酒 也是美的

满城春色宫墙柳 更是美的

由宜人的风景联系到人

来比喻唐婉

这时的唐婉已经另嫁

犹如宫墙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

也是空有良辰美景

这里表达了作者无限惆怅的情怀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大家注意

这里写词人被迫与唐氏

离异后的痛苦心情

上一层写春景春情 无限美好

到这里陡然一转

激愤的感情潮水

一下子冲破词人心的闸门

无可遏止地渲泄下来

当然 同志们

这里理解的一个关键词是 恶 字

很多人啊很容易这样理解

东风恶 比喻陆游的母亲

那种横行霸道

强行把他们夫妻拆散这件事情

恶 带有点可恶的意思

据我的朋友黄世中教授解读

恶 这个词是浙江一代的方言

浙江 陆游是绍兴人

恶 在当地 并没有凶恶

可恶这样的意思

相反呢 恶 这个字

在当地是表猛烈凶猛的意思

在这里 东风恶 是东风很猛

因为东风猛

很快就把春天送走了

欢情薄 所以见面的时间非常短暂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回忆竟然 夫妻分离之后

又一晃好几年过去了

这样 我觉得

黄世中先生的这种理解

似乎更准确一些

因为陆游这个人

我们前面讲李清照的时候也提到

陆游封建思想非常严重

我对陆游啊不是十分恭维

觉得才学非女子事也

这也是他封建落后的一面

再加上他们夫妻被迫分离

除了母亲的责任

陆游应该承担很大的责任

陆游在母亲的淫威之下是屈服的

不敢反抗的

而导致这场悲剧的产生

所以 对陆游的人品

在这一方面

并不要一味地加以恭维

东风恶 三字 一语双关

含蕴很丰富 是全词的关键所在

也是造成词人

爱情悲剧的症结所在

这里 当然有对母亲

横加干预的不满

但是这种不满

并不像我们可以把它

理解为凶恶乃至厌恶这样的意思

去理解这个 恶 字

恶 这里我觉得还是应该理解为

猛烈的意思

而且同志们注意

这里的 恶 跟后面的 索

都是作入声押的

如果作厌恶的恶就不是入声字了

这个字是两读的

就不是入声字了

后面错 错 错

连用三个 错 字

这是一字句

连用三个错 迸发而出

感情极为沉痛

这一层虽直抒胸臆 激愤的感情

如江河奔泻 一气贯注

但又不是一泻无余

其中 东风恶 错 错 错

就很有味外之味

也写出了陆游对这场离异的

深深的后悔

当然 就这首词啊

如果果真是陆游

为唐婉的婚事所写

陆游又值得同情

又值得原谅的一面

同学们这里要注意

错错错三个字是入声字

现在无论普通话里

还是我们江南

保留入声字的方言区

乃至于两广地区

广东广西和闽南话地区

据我了解 都读不出入声来

我这个方言

我们是保留入声的地方

但是 错 字也读不出入声来

所以最早有一年

我在清华大学上课的时候

学生写诗词当中

写到把 错 字做入声用

我说 错 怎么是入声呢

学生说平水韵当中广韵当中

都作入声啊

我仔细一查 果真是入声

但是我也调查了

我们选我课的

全国各地的一些同学

即使在保留入声的方言区

同学们也基本读不出入声来

但是 这里大家要特别注意

这里 错错错 是入声字

否则前面用一般的仄声

后面改用入声

到这里 如果说不是入声

他又一次换韵了

这里没有换韵

还是押的入声韵

这里有对他母亲的怨

这种怨啊 是有程度的

对于这个封建思想

很严重的陆游来说

他不敢过多地埋怨母亲

但是更多的是对无情命运的诘问

也有对自己软弱的自责

交织而成复杂的心境

用一连串的 错 字来表示

这三个错字用的是很好的

大学国文——北宋至现代文学赏析课程列表:

第一章 北宋词(一)

-1.1 宋代的历史与文化

--1.1宋代的历史与文化

-1.2 宋词繁荣的原因、北宋词总论

--1.2宋词繁荣的原因、北宋词总论

-1.3 柳永词概述

--1.3柳永词概述

-1.4《八声甘州》赏析

--1.4《八声甘州》赏析

-1.5 晏殊词概述

--1.5晏殊词概述

-1.6《蝶恋花》赏析

--1.6《蝶恋花》赏析

-1.7 拓展阅读

--1.7拓展阅读

-第一章习题

第二章 北宋词(二)

-2.1 欧阳修词的地位

--2.1欧阳修词的地位

-2.2《踏莎行》赏析

--2.2《踏莎行》赏析

-2.3 晏几道词综述

--2.3晏几道词综述

-2.4《临江仙》赏析

--2.4《临江仙》赏析

-2.5 拓展阅读

--2.5拓展阅读

-第二章习题

第三章 宋诗(上)

-3.1 宋诗特点及北宋诗歌的分期

--3.1宋诗特点及北宋诗歌的分期

-3.2 王禹偁生平及诗的特点

--3.2王禹偁生平及诗的特点

-3.3《村行》赏析

--3.3《村行》赏析

-3.4 欧阳修诗的成就与特点

--3.4欧阳修诗的成就与特点

-3.5《戏答元珍》赏析

--3.5《戏答元珍》赏析

-3.6 拓展阅读

--3.6拓展阅读

-第三章习题

第四章 宋诗(下)

-4.1 苏轼与元佑诗坛

--4.1苏轼与元佑诗坛

-4.2《和子由渑池怀旧》

--4.2《和子由渑池怀旧》

-4.3 乌台诗案

--4.3乌台诗案

-4.4《初到黄州》

--4.4《初到黄州》

-4.5 黄庭坚与其诗

--4.5黄庭坚与其诗

-4.6《寄黄几复》

--4.6《寄黄几复》

-第四章习题

第五章 北宋词(三)

-5.1 苏轼在中国词史上的地位

--5.1苏轼在中国词史上的地位

-5.2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

--5.2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

-5.3 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

--5.3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

-5.4 拓展阅读

--5.4拓展阅读

-第五章习题

第六章 北宋词(四)

-6.1 苏轼《定风波》赏析

--6.1苏轼《定风波》赏析

-6.2 苏轼《临江仙》赏析

--6.2苏轼《临江仙》赏析

-6.3 秦观和他的词

--6.3秦观和他的词

-6.4 秦观《满庭芳》

--6.4秦观《满庭芳》

-6.5 秦观《鹊桥仙》

--6.5秦观《鹊桥仙》

-第六章习题

第七章 北宋词(五)

-7.1 贺铸和他的词

--7.1贺铸和他的词

-7.2《青玉案》赏析

--7.2《青玉案》赏析

-7.3 周邦彦生平与词作

--7.3周邦彦生平与词作

-7.4 周邦彦《兰陵王·柳》赏析

--7.4周邦彦《兰陵王·柳》赏析

-7.5 拓展阅读

--7.5拓展阅读

-第七章习题

第八章 宋代散文(上)

-8.1 宋文综述

--8.1宋文综述

-8.2《秋声赋》综述

--8.2《秋声赋》综述

-8.3《秋声赋》一二段赏析

--8.3《秋声赋》一二段赏析

-8.4《秋声赋》三四段赏析

--8.4《秋声赋》三四段赏析

-8.5《秋声赋》归纳

--8.5秋声赋归纳

-8.6 王安石文综述

--8.6王安石文综述

-8.7《答司马谏议书》

--8.7答司马谏议书

-第八章习题

第九章 宋代散文(下)

-9.1 苏轼散文的综述

--9.1苏轼散文的综述

-9.2 阅读课文,介绍写作背景

--9.2阅读课文,介绍写作背景

-9.3 赏析课文第一部分

--9.3赏析课文第一部分

-9.4 赏析课文第二部分

--赏析课文第二部分

-9.5 赏析课文第三部分

--9.5赏析课文第三部分

-9.6 总结归纳

--9.6总结归纳

-第九章习题

第十章 南宋词(一)

-10.1 李清照生平

--10.1李清照生平

-10.2 凤凰台上忆吹箫

--10.2 凤凰台上忆吹箫

-10.3 声声慢(上)

--10.3 声声慢(上)

-10.4 声声慢(下)

--10.4 声声慢(下)

-10.5 拓展阅读

--10.5 拓展阅读

-第十章习题

第十一章 南宋词(二)

-11.1 陆游词概述

--11.1 陆游词概述

-11.2 《钗头凤》上片赏析

--11.2 《钗头凤》上片赏析

-11.3 《钗头凤》下片赏析

--11.3 《钗头凤》下片赏析

-11.4 张孝祥词概述

--11.4 张孝祥词概述

-11.5 《念奴娇》上片赏析

--11.5 《念奴娇》上片赏析

-11.6 《念奴娇》下片赏析

--11.6 《念奴娇》下片赏析

-第十一章习题

第十二章 南宋词(三)

-12.1 辛弃疾词概述

--12.1 辛弃疾词概述

-12.2 《菩萨蛮》赏析

--12.2 《菩萨蛮》赏析

-12.3 《青玉案》赏析

--12.3 《青玉案》赏析

-12.4 《摸鱼儿》上片赏析

--12.4 《摸鱼儿》上片赏析

-12.5 《摸鱼儿》下片赏析

--12.5 《摸鱼儿》下片赏析

-第十二章习题

第十三章 南宋词(四)

-13.1 姜夔词概述

--13.1 姜夔词概述

-13.2 《长亭怨慢》赏析

--13.2 《长亭怨慢》赏析

-13.3 史达祖综述

--13.3 史达祖综述

-13.4 《双双燕》赏析

--13.4 《双双燕》赏析

-13.5 拓展阅读

--13.5 拓展阅读

-第十三章习题

第十四章 南宋诗(上)

-14.1 南宋诗概述

--14.1 南宋诗概述

-14.2 陆游诗概述

--14.2 陆游诗概述

-14.3 关山月赏析

--14.3 关山月赏析

-14.4 长歌行赏析

--14.4 长歌行赏析

-14.5 拓展阅读

--14.5 拓展阅读

-第十四章习题

第十五章 南宋诗(下)

-15.1 陆游《书愤》赏析

--15.1 陆游《书愤》赏析

-15.2 《临安春雨初霁》赏析

--15.2 《临安春雨初霁》赏析

-15.3 文天祥及其诗

--15.3 文天祥及其诗

-15.4 《金陵驿》赏析

--15.4 《金陵驿》赏析

-第十五章习题

第十六章 明清散文(上)

-16.1 明代散文综述

--16.1 明代散文综述

-16.2 作者及背景

--16.2 作者及背景

-16.3 《深虑论》A

--16.3 《深虑论》A

-16.4 《深虑论》B

--16.4 《深虑论》B

-16.5 《深虑论》C

--16.5 《深虑论》C

-16.6 《深虑论》归纳

--16.6 《深虑论》归纳

-第十六章习题

第十七章 明清散文(下)

-17.1 清代散文概况

--17.1 清代散文概况

-17.2 顾炎武及其散文

-- 17.2 顾炎武及其散文

-17.3《廉耻》赏析

--17.3《廉耻》赏析

-17.4 方苞及其散文

--17.4 方苞及其散文

-17.5《左忠毅公逸事》赏析

--17.5《左忠毅公逸事》赏析

-第十七章习题

第十八章 古代戏曲

-18.1《单刀会》赏析

--18.1《单刀会》赏析

-18.2《牡丹亭》赏析

--18.2《牡丹亭》赏析

-第十八章习题

第十九章 金元明清诗

-19.1 金及元好问诗

--19.1 金及元好问诗

-19.2《横波亭为青口帅赋》赏析

--19.2《横波亭为青口帅赋》赏析

-19.3 元诗及虞集诗

--19.3 元诗及虞集诗

-19.4 明诗及高启诗

--19.4 明诗及高启诗

-19.5《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赏析

--19.5《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赏析

-19.6《圆圆曲》

--19.6《圆圆曲》

-第十九章习题

第二十章 金元明清词(上)

-20.1 金及元好问词

--20.1 金及元好问词

-20.2 萨都剌词

--20.2 萨都剌词

-20.3《登石头城》

--20.3《登石头城》

-20.4 和苏轼《念奴娇》

--20.4 和苏轼《念奴娇》

-20.5 杨慎及其词

--20.5 杨慎及其词

-20.6《临江仙》赏析

--20.6《临江仙》赏析

-20.7 拓展阅读

--20.7 拓展阅读

-第二十章习题

第二十一章 金元明清词(下)

-21.1 清与顾贞观词

--21.1 清与顾贞观词

-21.2 顾贞观《金缕曲》赏析

--21.2 顾贞观《金缕曲》赏析

-21.3 纳兰性德词

--21.3 纳兰性德词

-21.4 纳兰性德《金缕曲》赏析

--Video

-21.5 拓展阅读

--21.5 拓展阅读

-第二十一章习题

第二十二章 古代文言小说

-22.1《霍小玉传》赏析

--22.1《霍小玉传》赏析

-22.2《小翠》赏析

--22.2《小翠》赏析

-第二十二章习题

第二十三章 古代白话小说

-23.1《红楼梦》片段赏析

--23.1《红楼梦》片段赏析

-第二十三章习题

第二十四章 现代小说(一)

-24.1《在酒楼上》赏析

--24.1《在酒楼上》赏析

-24.2 解题与作品分析

--24.2 解题与作品分析

-24.3《在酒楼上》艺术特点

--24.3《在酒楼上》艺术特点

-24.4《在酒楼上》思想内涵

--24.4《在酒楼上》思想内涵

-第二十四章习题

第二十五章 现代小说(二)

-25.1《在春风沉醉的晚上》作品导入

--25.1《在春风沉醉的晚上》作品导入

-25.2 解题与情节结构分析

--25.2 解题与情节结构分析

-25.3 “零余者”形象分析

--25.3 “零余者”形象分析

-25.4 作品内涵与艺术风格

--25.4 作品内涵与艺术风格

-第二十五章习题

第二十六章 现代小说(三)

-26.1《萧萧》作品导入

--26.1《萧萧》作品导入

-26.2《萧萧》情节线索与小说结构分析

--26.2《萧萧》情节线索与小说结构分析

-26.3 “女学生”意象与民俗理解

--26.3 “女学生”意象与民俗理解

-26.4 艺术成就与思想内涵

--26.4 艺术成就与思想内涵

-第二十六章习题

第二十七章 现代小说(四)

-27.1《断魂枪》

--27.1《断魂枪》

-27.2《断魂枪》小说人物

--27.2《断魂枪》小说人物

-27.3 末世情节与小说重点

--27.3 末世情节与小说重点

-27.4《断魂枪》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27.4《断魂枪》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第二十七章习题

第二十八章 现代小说(五)

-28.1 白先勇《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作品导入

--28.1 白先勇《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作品导入

-28.2 解题、情节线索与叙事方式

--28.2 解题、情节线索与叙事方式

-28.3 小说中意象的语义分析和王雄的精神分析

--28.3 小说中意象的语义分析和王雄的精神分析

-28.4 艺术特征与思想内涵

--28.4 艺术特征与思想内涵

-第二十八章习题

第二十九章 现代新诗(上)

-29.1 20世纪现代新诗的起源和发展

--29.1 20世纪现代新诗的起源和发展

-29.2 李叔同《送别》

--29.2 李叔同《送别》

-29.3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29.3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29.4 戴望舒《我的记忆》

--29.4 戴望舒《我的记忆》

-29.5 徐志摩《偶然》

--29.5 徐志摩《偶然》

-第二十九章习题

第三十章 现代新诗(下)

-30.1 关于余光中

--30.1 关于余光中

-30.2 “乡愁”的文学渊源

--30.2 “乡愁”的文学渊源

-30.3《乡愁》赏析

--30.3《乡愁》赏析

-30.4北岛与朦胧诗

--30.4北岛与朦胧诗

-30.5《回答》解读

--30.5《回答》解读

-30.6 北岛元素与朦胧诗的限度

--30.6 北岛元素与朦胧诗的限度

-第三十章习题

第三十一章 现代散文(上)

-31.1 散文的现代处境

--31.1 散文的现代处境

-31.2 关于朱自清

--31.2 关于朱自清

-31.3《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解读

--31.3《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解读

-31.4 关于梁实秋

--31.4 关于梁实秋

-31.5《雅舍》解读

--31.5《雅舍》解读

-第三十一章习题

第三十二章 现代散文(下)

-32.1 回望文革的不同方式

--32.1 回望文革的不同方式

-32.2《怀念萧珊》解读

--32.2《怀念萧珊》解读

-32.3《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解读

--32.3《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解读

-第三十二章习题

11.2 《钗头凤》上片赏析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