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大学国文——北宋至现代文学赏析 >  第十一章 南宋词(二) >  11.3 《钗头凤》下片赏析 >  11.3 《钗头凤》下片赏析

返回《大学国文——北宋至现代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11.3 《钗头凤》下片赏析在线视频

11.3 《钗头凤》下片赏析

下一节:11.4 张孝祥词概述

返回《大学国文——北宋至现代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11.3 《钗头凤》下片赏析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下面 下片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莫 莫 莫

下片的用韵跟上片是一样的

前面三句

旧 瘦 透

都是用的去声韵

也就是用一般仄声

后面的 落 阁 托 莫

都换用入声韵

这里也是换韵的

词的下片

由感慨往事回到现实

进一步抒写妻子被迫离异的哀痛

当然 也以这次的重逢邂逅为背景

大家注意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春如旧 这句话

暗含着这样的事实

就是他们在夫妻

关系存续的那一段时间

就是他们还在做夫妻的时期

也曾经来过沈园

如今春天依旧不变

但是人却憔悴了

这场离婚 某种意义上

对唐婉的打击要远比

对陆游的打击大得多

古代的离婚

一般都是男子休弃女子

写上一封休书

让女子赶回娘家去

对女子的打击更大

人空瘦

这里主要是写的唐婉

我们姑且借这个名字

实际上 唐婉这个名字

不是很靠得住

泪痕红浥鲛绡透

鲛绡 本来是指海里的一种鲛人

它淌的眼泪像丝

可以织成手帕之类的

珍贵的丝织品

在这里用鲛绡代指手帕

泪痕红浥鲛绡透

写流泪很多

以致于把手帕都浸湿了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写出他们这次相会

已经是晚春时候

桃花已经凋落了

闲池阁

沈园里也冷清下来了

也就是春盛的时候

百花争艳的局面已经没有了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大家熟悉孔雀东南飞的故事

孔雀东南飞当中

焦仲卿跟刘兰芝

被母亲逼迫 被迫离异的时候

两个人曾经立下山盟海誓

绝对不

男子不再娶 女子不再嫁

希望有一天能够夫妻和好

能够重新到一起

当然 最后

刘兰芝因为她的哥哥逼迫

她最后被迫改嫁

最后她就自杀而死

一个(举首)赴清池

一个自挂东南枝

写焦仲卿也以死来告终

陆游呢

在这一点上很难做到

首先他重娶

娶了孙氏(李氏)夫人

那么作为女方的唐婉

死守他也就没有意义了

所以也就嫁给了赵士程

这一次的重逢

对唐婉的刺激又很大

所以据说

唐婉没过几年就死了

大概死的时候才三十几岁

才三十几岁

作为男方的陆游

不但再娶了

而且后来还活到了八十几岁

八十几岁

在这一点上

在爱情的天平上

我们同情的

应该更多地倾向于唐婉

但是也看到

陆游还是有所认识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这里的锦书难托

想捎封信也不可能了

因为按照封建的伦理道德

现在唐婉已是别人的妻子了

你想再去给她捎信也不行

而且最后用 莫 莫 莫 三个字

也是 实际上是告诫自己

不要去做写信之类的事情

最后三个 莫 字写的

因为用入声 这里

莫 字声音又特别响亮

所以写出了自己的决断

也写出了陆游性格的懦弱的一面

这里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直接赋情 虽只寥寥八字

却很能表现

词人自己内心的苦痛之情

原因尽管离异

他对唐婉还是一往情深的

明明在爱 却又不能去爱

明明不能去爱

却又割不断这爱缕的情丝

所以

是这个悲剧故事的根本的原因

在这一刹那间

有爱 有恨 有痛 有怨

再看到唐氏的憔悴容颜

和悲戚情状

产生的怜惜之情 抚慰之意

百感交集 万箭穿心

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哀

发出 莫 莫 莫这三个字

如果说上片的 错 错 错

饱含泪水的呐喊

那么 莫 莫 莫

已经浸透悲凉的哀叹

明明言犹未尽

意犹未了 情犹未终

却偏偏只能不了了之

全诗在这哀音当中结束

全词节奏急促

大家注意

因为整个这首词啊

前面押仄声韵

仄声韵 一个平声韵都没有用

本身就有点急管繁弦

再加后面一转

用成入声韵

入声是最短促的

平上去入

平声可以不升不降

拉得声音很长

而入声是最短促的

大有痛不忍言

痛不能言的情致

总而言之 这首词

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是一首别开生面

催人泪下的作品

所以 就这个而言

我们并不希望这首词

只是写给某一个妓女的

那这首词就没有多少价值了

正像现在学术界经常为

岳飞的《满江红》的作品

争执不已一样

如果这首词不是岳飞写的

而是某一个有点爱国思想的

普通文人写的

这首词的社会价值

也就大打折扣了

所以这首词

我们倒更多地倾向于

黄世中先生的观点

这是一个跟陆游的爱情故事

相联系的一首作品

倒是跟这样一个

悲欢离合 感天动地的故事

联系在一起

据说 唐婉后来看了这首词

也和了一首

虽然用韵并不一样

她开头用入声

后面倒换成平声韵

大家注意

世情薄 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这几句是押入声韵的

晓风残 泪痕干

欲笺心事 独语栏杆

难 难 难

换成平声韵

下片 人成各 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又是转用入声韵

角声寒 夜阑珊

怕人寻问 咽泪装欢

瞒 瞒 瞒

又换成平声韵

当然 有这一首词

跟前面一首词相唱和

使这样一个美满的爱情故事

变得更加丰满 更加完善

大家而且通过这首词

把唐婉的形象更加提高了

使她不但长得美貌

而且深于情 专于情

同时能写出这样的词

又显得她很有才华

唐婉的形象就显得更为丰满

更为高大

当然 人们对这样的婚姻被拆散

就更有几分同情和悲凉

这里啊

写出一个这样凄楚的爱情故事

封建礼教摧毁了陆游的爱情

使陆游的一生

都要在这爱情的苦痛中挣扎

下面呢 我们引陆游的

为爱情写的 或者说为唐婉

所写的若干首爱情诗

所以我们轻易不宜采纳

夏承焘 吴熊和先生的观点

陆游诗集子里还有二十多首

跟唐婉有关的诗词

这一点呢是

我借用了黄世中先生整理的结果

我们选择其中较著名的四首

一是《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 犹吊遗踪一泫然

到七十五岁的时候 陆游再游沈园

这个时候唐婉不但不在

而且去世有三十多年了

当一个黄昏

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

已经不像当年的情景

只有 伤心桥下春波绿

就是沈园里的那个小河

河里的桥上

下面的水还是绿的

曾是惊鸿照影来

惊鸿是借用曹植

《洛神赋》中的句子

翩若惊鸿

形容唐婉的美貌

曾经是唐婉照过影子的地方

现在呢桥下的水还是绿的

后一首也写得非常好

梦断香消四十年

梦断香消四十年

写唐婉死了将近四十年

从这里倒推

唐婉死的时候

唐婉又比陆游小一点

大概才三十多岁

当然四十可以是约数

三十七八年也可以说是四十年

总之 断言唐婉死的时候

才三十多岁是正确的

沈园柳老不吹绵

沈园里那些柳树都老了

柳树够老了之后就不扬花了

此身行作稽山土

稽是会稽

会稽就是绍兴

我也要变成会稽山上的一块土

作者当时已经七十五岁

他并不能料想

自己能活到八十五岁

乃至八十六岁

按虚岁就八十六岁

他没想到自己那么长寿

因为古代人

人生七十古来稀

在古人能活到七十岁就很不错了

陆游已经活到七十五岁了

所以到陆游的晚年的作品当中

他不忌讳谈到死

不忌讳 为什么呢

早就够了

已经比别人长寿得多了

现在都七十五了

此身行作稽山土

犹吊遗踪一泫然

还来凭吊

当年跟唐婉相会的地方

还有一首

《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

这两首 也是两首绝句

路近城南已怕行 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 绿蘸寺桥春水生

下面另一首 

城南小陌又逢春 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 墨痕犹锁壁间尘

写这首诗的时候

作者八十一岁 八十一岁

大家注意 它的题目是

夜梦游沈氏园亭

跟上面一首不一样

上面还可以亲身去游历沈园

现在呢是只能梦游了 梦游

当然 是不是作者当时

身体已经不是很好

不能直接亲身去游历

也许他确实做梦

但是也倒过来给我们想

他白天常常想着唐婉

夜里甚至做梦还梦见唐婉

这个时候

唐婉已经去世四十多年了

前面七十五岁的时候

梦断香消四十年

现在呢 玉骨久成泉下土

也是指唐婉死了四十多年

一个人对四十多年前

去世的情人

还如此一往情深

在这一点上

我们对陆游又给予许多同情

甚至有一点敬仰

对爱情的这种忠贞

这一点又是很难能可贵的

这两首呢 写得不如《沈园二首》

不如《沈园二首》

陆游晚年啊写诗太多

他隐居山阴的二十多年

就是晚年退休

平均每年写诗达到四百首以上

是太多了 太多

好的就不多了

这两首就不如刚才沈园二首

关于陆游的爱情故事啊

以及他写的《钗头凤》

我们就讲到这里

大学国文——北宋至现代文学赏析课程列表:

第一章 北宋词(一)

-1.1 宋代的历史与文化

--1.1宋代的历史与文化

-1.2 宋词繁荣的原因、北宋词总论

--1.2宋词繁荣的原因、北宋词总论

-1.3 柳永词概述

--1.3柳永词概述

-1.4《八声甘州》赏析

--1.4《八声甘州》赏析

-1.5 晏殊词概述

--1.5晏殊词概述

-1.6《蝶恋花》赏析

--1.6《蝶恋花》赏析

-1.7 拓展阅读

--1.7拓展阅读

-第一章习题

第二章 北宋词(二)

-2.1 欧阳修词的地位

--2.1欧阳修词的地位

-2.2《踏莎行》赏析

--2.2《踏莎行》赏析

-2.3 晏几道词综述

--2.3晏几道词综述

-2.4《临江仙》赏析

--2.4《临江仙》赏析

-2.5 拓展阅读

--2.5拓展阅读

-第二章习题

第三章 宋诗(上)

-3.1 宋诗特点及北宋诗歌的分期

--3.1宋诗特点及北宋诗歌的分期

-3.2 王禹偁生平及诗的特点

--3.2王禹偁生平及诗的特点

-3.3《村行》赏析

--3.3《村行》赏析

-3.4 欧阳修诗的成就与特点

--3.4欧阳修诗的成就与特点

-3.5《戏答元珍》赏析

--3.5《戏答元珍》赏析

-3.6 拓展阅读

--3.6拓展阅读

-第三章习题

第四章 宋诗(下)

-4.1 苏轼与元佑诗坛

--4.1苏轼与元佑诗坛

-4.2《和子由渑池怀旧》

--4.2《和子由渑池怀旧》

-4.3 乌台诗案

--4.3乌台诗案

-4.4《初到黄州》

--4.4《初到黄州》

-4.5 黄庭坚与其诗

--4.5黄庭坚与其诗

-4.6《寄黄几复》

--4.6《寄黄几复》

-第四章习题

第五章 北宋词(三)

-5.1 苏轼在中国词史上的地位

--5.1苏轼在中国词史上的地位

-5.2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

--5.2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

-5.3 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

--5.3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

-5.4 拓展阅读

--5.4拓展阅读

-第五章习题

第六章 北宋词(四)

-6.1 苏轼《定风波》赏析

--6.1苏轼《定风波》赏析

-6.2 苏轼《临江仙》赏析

--6.2苏轼《临江仙》赏析

-6.3 秦观和他的词

--6.3秦观和他的词

-6.4 秦观《满庭芳》

--6.4秦观《满庭芳》

-6.5 秦观《鹊桥仙》

--6.5秦观《鹊桥仙》

-第六章习题

第七章 北宋词(五)

-7.1 贺铸和他的词

--7.1贺铸和他的词

-7.2《青玉案》赏析

--7.2《青玉案》赏析

-7.3 周邦彦生平与词作

--7.3周邦彦生平与词作

-7.4 周邦彦《兰陵王·柳》赏析

--7.4周邦彦《兰陵王·柳》赏析

-7.5 拓展阅读

--7.5拓展阅读

-第七章习题

第八章 宋代散文(上)

-8.1 宋文综述

--8.1宋文综述

-8.2《秋声赋》综述

--8.2《秋声赋》综述

-8.3《秋声赋》一二段赏析

--8.3《秋声赋》一二段赏析

-8.4《秋声赋》三四段赏析

--8.4《秋声赋》三四段赏析

-8.5《秋声赋》归纳

--8.5秋声赋归纳

-8.6 王安石文综述

--8.6王安石文综述

-8.7《答司马谏议书》

--8.7答司马谏议书

-第八章习题

第九章 宋代散文(下)

-9.1 苏轼散文的综述

--9.1苏轼散文的综述

-9.2 阅读课文,介绍写作背景

--9.2阅读课文,介绍写作背景

-9.3 赏析课文第一部分

--9.3赏析课文第一部分

-9.4 赏析课文第二部分

--赏析课文第二部分

-9.5 赏析课文第三部分

--9.5赏析课文第三部分

-9.6 总结归纳

--9.6总结归纳

-第九章习题

第十章 南宋词(一)

-10.1 李清照生平

--10.1李清照生平

-10.2 凤凰台上忆吹箫

--10.2 凤凰台上忆吹箫

-10.3 声声慢(上)

--10.3 声声慢(上)

-10.4 声声慢(下)

--10.4 声声慢(下)

-10.5 拓展阅读

--10.5 拓展阅读

-第十章习题

第十一章 南宋词(二)

-11.1 陆游词概述

--11.1 陆游词概述

-11.2 《钗头凤》上片赏析

--11.2 《钗头凤》上片赏析

-11.3 《钗头凤》下片赏析

--11.3 《钗头凤》下片赏析

-11.4 张孝祥词概述

--11.4 张孝祥词概述

-11.5 《念奴娇》上片赏析

--11.5 《念奴娇》上片赏析

-11.6 《念奴娇》下片赏析

--11.6 《念奴娇》下片赏析

-第十一章习题

第十二章 南宋词(三)

-12.1 辛弃疾词概述

--12.1 辛弃疾词概述

-12.2 《菩萨蛮》赏析

--12.2 《菩萨蛮》赏析

-12.3 《青玉案》赏析

--12.3 《青玉案》赏析

-12.4 《摸鱼儿》上片赏析

--12.4 《摸鱼儿》上片赏析

-12.5 《摸鱼儿》下片赏析

--12.5 《摸鱼儿》下片赏析

-第十二章习题

第十三章 南宋词(四)

-13.1 姜夔词概述

--13.1 姜夔词概述

-13.2 《长亭怨慢》赏析

--13.2 《长亭怨慢》赏析

-13.3 史达祖综述

--13.3 史达祖综述

-13.4 《双双燕》赏析

--13.4 《双双燕》赏析

-13.5 拓展阅读

--13.5 拓展阅读

-第十三章习题

第十四章 南宋诗(上)

-14.1 南宋诗概述

--14.1 南宋诗概述

-14.2 陆游诗概述

--14.2 陆游诗概述

-14.3 关山月赏析

--14.3 关山月赏析

-14.4 长歌行赏析

--14.4 长歌行赏析

-14.5 拓展阅读

--14.5 拓展阅读

-第十四章习题

第十五章 南宋诗(下)

-15.1 陆游《书愤》赏析

--15.1 陆游《书愤》赏析

-15.2 《临安春雨初霁》赏析

--15.2 《临安春雨初霁》赏析

-15.3 文天祥及其诗

--15.3 文天祥及其诗

-15.4 《金陵驿》赏析

--15.4 《金陵驿》赏析

-第十五章习题

第十六章 明清散文(上)

-16.1 明代散文综述

--16.1 明代散文综述

-16.2 作者及背景

--16.2 作者及背景

-16.3 《深虑论》A

--16.3 《深虑论》A

-16.4 《深虑论》B

--16.4 《深虑论》B

-16.5 《深虑论》C

--16.5 《深虑论》C

-16.6 《深虑论》归纳

--16.6 《深虑论》归纳

-第十六章习题

第十七章 明清散文(下)

-17.1 清代散文概况

--17.1 清代散文概况

-17.2 顾炎武及其散文

-- 17.2 顾炎武及其散文

-17.3《廉耻》赏析

--17.3《廉耻》赏析

-17.4 方苞及其散文

--17.4 方苞及其散文

-17.5《左忠毅公逸事》赏析

--17.5《左忠毅公逸事》赏析

-第十七章习题

第十八章 古代戏曲

-18.1《单刀会》赏析

--18.1《单刀会》赏析

-18.2《牡丹亭》赏析

--18.2《牡丹亭》赏析

-第十八章习题

第十九章 金元明清诗

-19.1 金及元好问诗

--19.1 金及元好问诗

-19.2《横波亭为青口帅赋》赏析

--19.2《横波亭为青口帅赋》赏析

-19.3 元诗及虞集诗

--19.3 元诗及虞集诗

-19.4 明诗及高启诗

--19.4 明诗及高启诗

-19.5《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赏析

--19.5《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赏析

-19.6《圆圆曲》

--19.6《圆圆曲》

-第十九章习题

第二十章 金元明清词(上)

-20.1 金及元好问词

--20.1 金及元好问词

-20.2 萨都剌词

--20.2 萨都剌词

-20.3《登石头城》

--20.3《登石头城》

-20.4 和苏轼《念奴娇》

--20.4 和苏轼《念奴娇》

-20.5 杨慎及其词

--20.5 杨慎及其词

-20.6《临江仙》赏析

--20.6《临江仙》赏析

-20.7 拓展阅读

--20.7 拓展阅读

-第二十章习题

第二十一章 金元明清词(下)

-21.1 清与顾贞观词

--21.1 清与顾贞观词

-21.2 顾贞观《金缕曲》赏析

--21.2 顾贞观《金缕曲》赏析

-21.3 纳兰性德词

--21.3 纳兰性德词

-21.4 纳兰性德《金缕曲》赏析

--Video

-21.5 拓展阅读

--21.5 拓展阅读

-第二十一章习题

第二十二章 古代文言小说

-22.1《霍小玉传》赏析

--22.1《霍小玉传》赏析

-22.2《小翠》赏析

--22.2《小翠》赏析

-第二十二章习题

第二十三章 古代白话小说

-23.1《红楼梦》片段赏析

--23.1《红楼梦》片段赏析

-第二十三章习题

第二十四章 现代小说(一)

-24.1《在酒楼上》赏析

--24.1《在酒楼上》赏析

-24.2 解题与作品分析

--24.2 解题与作品分析

-24.3《在酒楼上》艺术特点

--24.3《在酒楼上》艺术特点

-24.4《在酒楼上》思想内涵

--24.4《在酒楼上》思想内涵

-第二十四章习题

第二十五章 现代小说(二)

-25.1《在春风沉醉的晚上》作品导入

--25.1《在春风沉醉的晚上》作品导入

-25.2 解题与情节结构分析

--25.2 解题与情节结构分析

-25.3 “零余者”形象分析

--25.3 “零余者”形象分析

-25.4 作品内涵与艺术风格

--25.4 作品内涵与艺术风格

-第二十五章习题

第二十六章 现代小说(三)

-26.1《萧萧》作品导入

--26.1《萧萧》作品导入

-26.2《萧萧》情节线索与小说结构分析

--26.2《萧萧》情节线索与小说结构分析

-26.3 “女学生”意象与民俗理解

--26.3 “女学生”意象与民俗理解

-26.4 艺术成就与思想内涵

--26.4 艺术成就与思想内涵

-第二十六章习题

第二十七章 现代小说(四)

-27.1《断魂枪》

--27.1《断魂枪》

-27.2《断魂枪》小说人物

--27.2《断魂枪》小说人物

-27.3 末世情节与小说重点

--27.3 末世情节与小说重点

-27.4《断魂枪》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27.4《断魂枪》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第二十七章习题

第二十八章 现代小说(五)

-28.1 白先勇《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作品导入

--28.1 白先勇《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作品导入

-28.2 解题、情节线索与叙事方式

--28.2 解题、情节线索与叙事方式

-28.3 小说中意象的语义分析和王雄的精神分析

--28.3 小说中意象的语义分析和王雄的精神分析

-28.4 艺术特征与思想内涵

--28.4 艺术特征与思想内涵

-第二十八章习题

第二十九章 现代新诗(上)

-29.1 20世纪现代新诗的起源和发展

--29.1 20世纪现代新诗的起源和发展

-29.2 李叔同《送别》

--29.2 李叔同《送别》

-29.3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29.3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29.4 戴望舒《我的记忆》

--29.4 戴望舒《我的记忆》

-29.5 徐志摩《偶然》

--29.5 徐志摩《偶然》

-第二十九章习题

第三十章 现代新诗(下)

-30.1 关于余光中

--30.1 关于余光中

-30.2 “乡愁”的文学渊源

--30.2 “乡愁”的文学渊源

-30.3《乡愁》赏析

--30.3《乡愁》赏析

-30.4北岛与朦胧诗

--30.4北岛与朦胧诗

-30.5《回答》解读

--30.5《回答》解读

-30.6 北岛元素与朦胧诗的限度

--30.6 北岛元素与朦胧诗的限度

-第三十章习题

第三十一章 现代散文(上)

-31.1 散文的现代处境

--31.1 散文的现代处境

-31.2 关于朱自清

--31.2 关于朱自清

-31.3《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解读

--31.3《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解读

-31.4 关于梁实秋

--31.4 关于梁实秋

-31.5《雅舍》解读

--31.5《雅舍》解读

-第三十一章习题

第三十二章 现代散文(下)

-32.1 回望文革的不同方式

--32.1 回望文革的不同方式

-32.2《怀念萧珊》解读

--32.2《怀念萧珊》解读

-32.3《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解读

--32.3《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解读

-第三十二章习题

11.3 《钗头凤》下片赏析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