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大学国文——北宋至现代文学赏析 >  第十六章 明清散文(上) >  16.2 作者及背景 >  16.2 作者及背景

返回《大学国文——北宋至现代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16.2 作者及背景在线视频

16.2 作者及背景

下一节:16.3 《深虑论》A

返回《大学国文——北宋至现代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16.2 作者及背景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今天呢 我们重点讲方孝孺

方孝孺 字希直 一字希古

别号逊志 人称正学先生

浙江宁海县大佳何镇溪上方村人

曾以 逊志 名其书斋

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

又称 缑城先生

又因为在汉中府任教授时

蜀献王赐其读书处为 正学

所以又叫 正学先生

福王时候 被追谥 文正

他是宋濂的弟子 洪武十五年

以吴沉 揭框的推荐 被朱元璋召见

朱元璋欣赏他举止庄严 端庄严肃

对皇太子朱标说

这是一个品行端庄的人才

你一直要重用他到老

随后按照礼节送他回家

后来被仇家连带举发 逮捕到京

朱元璋在案卷上看到他的名字

便释放了他

洪武二十五年

又因为别人的推荐

被召到朝廷 朱元璋说

现在还不是任用方孝孺的时候

授予其汉中教授之职

每天给众儒学生员讲学 毫不倦怠

蜀献王朱椿听说方孝孺的贤名

聘请他当世子的老师

他每次见面 就向世子陈说道德

蜀献王以特殊的礼遇

表示对他的敬重

把他读书的庐舍命名为 正学

这就是他后来被称为

正学先生 的来源

当建文帝即位

召他为翰林侍讲 迁侍讲学士

为《太祖实录》等书的总裁

后来燕王朱棣 靖难兵 起

攻入南京

命其起草登极诏书 不从 遂被杀

宗族亲友坐诛者八百七十三人

著有《逊志斋集》

关于被杀的这一段经历

我们这里

《明史·方孝孺传》

有这么一段描述

先是 成祖发北平

姚广孝以孝孺为托 曰

城下之日 彼必不降 幸勿杀之

杀孝孺 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成祖颔之 至是欲使草诏 召至

悲恸声彻殿陛 成祖降榻 劳曰

先生毋自苦 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

孝孺曰 成王安在

成祖曰 彼自焚死

孝孺曰 何不立成王之子

成祖曰 国赖长君

孝孺曰 何不立成王之弟

成祖曰 此朕家事

顾左右授笔札 曰

诏天下 非先生草不可

孝孺投笔于地 且哭且骂曰

死即死耳 诏不可草

成祖怒 命磔诸市

孝孺慨然就死 作绝命词曰

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

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

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

以此殉君兮 抑又何求

鸣呼哀哉兮 庶不我尤

时年四十有六

其门人德庆侯廖永忠

之孙镛与其弟铭

检遗骸瘗聚宝门外山上

现在

聚宝门就是现在南京的中华门

他的现在的墓也在中华门

李贽曾经评论说

孝孺自幼精敏绝伦

双眸炯炯 日读书积寸

为文雄迈深醇 乡人呼为小韩子

就是称为小韩愈了

钱士升说 孝孺十族之诛

有以激之也 愈激愈杀 愈杀愈激

至于断舌碎骨 湛宗燔墓而不顾

张廷玉评论说

帝王成事 盖由天授

成祖之得天下 非人力所能御也

齐 黄 方 练之俦 抱谋国之忠

而乏制胜之策 然其忠愤激发

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

百世而下 凛凛犹有生气

是岂泄然不恤国事

而以一死自谢者所可同日而语哉

由是观之

固未可以成败之常见论也

蔡东藩也论述方孝孺的死

方孝孺一迂儒耳 观其为建文立谋

无一可用 亦无一成功

至拒绝草诏 犹不失为忠臣

然一死已足谢(故)主

何必激动燕王之怒 以致夷及十族

试问此十族之中 有何仇怨

而必令其同归于尽乎

蔡东藩是不赞成方孝孺激怒明成祖

本来一人之死就足矣

不需要以致夷及十族

胡适有两段论述 一个说

方孝孺是明初一个了不起的人

外人常说中国很少有殉道的人

或是说为了信仰杀身殉道的人很少

但仔细想想 这是不确的

我们的圣人孔夫子在2500年前

就提倡‘有杀身以成仁

毋求生以害仁 这是我们的传统

在中国历史上有独立的思想

独立的人格而能殉道的不少

方孝孺就是为主张 为信仰

为他的思想而杀身成仁的一个人

方孝孺在燕王进入南京之后

因拒绝草即位诏书而被杀了十族

当时姚广孝曾劝明成祖

给读书人留个种子 明成祖不听

终于把他灭九族 灭十族

甚至留有方孝孺片言只字

也是有罪的

这是明成祖要毁灭方孝孺的

政治思想

胡适第二点是说

所以以后明朝200年

再没有政治思想家

我国政治思想在14世纪之前

决不逊于欧洲

但近500年来何以不振

这是由于方孝孺

被杀的惨剧所造成的

明朝的政治比较黑暗

这一点是大家人所共知的

它对内搞特务活动

有东厂西厂的势力

就是从政治上迫害官员

这种这样的机构 东厂西厂

所以明朝往往 整个的文学

虽然小品文有所

它往往在封建统治者

对文网比较松一点的时候

稍微能出现一些好作品

整个明代时期

文学创作的成就

除掉小说 戏剧还聊有一点成就

诗 文 词 成就不是很高

不是很高

方孝孺的创作主张是主张作文要

神会于心 明道而辞达

反对摹拟剽窃 其文风格豪放雄健

《四库全书总目》说他 学术醇正

文章 乃纵横豪放

颇出入于东坡 龙川之间

说他像苏轼 像南宋时期的陈亮

他的散文常以物喻理 直抒胸臆

文笔畅达 言简意明 为时人所传诵

著有《逊志斋集》

这是方孝孺的墓

在南京的雨花台 雨花台

这是方孝孺的墓碑和他的塑像

大家 可以看一下

大学国文——北宋至现代文学赏析课程列表:

第一章 北宋词(一)

-1.1 宋代的历史与文化

--1.1宋代的历史与文化

-1.2 宋词繁荣的原因、北宋词总论

--1.2宋词繁荣的原因、北宋词总论

-1.3 柳永词概述

--1.3柳永词概述

-1.4《八声甘州》赏析

--1.4《八声甘州》赏析

-1.5 晏殊词概述

--1.5晏殊词概述

-1.6《蝶恋花》赏析

--1.6《蝶恋花》赏析

-1.7 拓展阅读

--1.7拓展阅读

-第一章习题

第二章 北宋词(二)

-2.1 欧阳修词的地位

--2.1欧阳修词的地位

-2.2《踏莎行》赏析

--2.2《踏莎行》赏析

-2.3 晏几道词综述

--2.3晏几道词综述

-2.4《临江仙》赏析

--2.4《临江仙》赏析

-2.5 拓展阅读

--2.5拓展阅读

-第二章习题

第三章 宋诗(上)

-3.1 宋诗特点及北宋诗歌的分期

--3.1宋诗特点及北宋诗歌的分期

-3.2 王禹偁生平及诗的特点

--3.2王禹偁生平及诗的特点

-3.3《村行》赏析

--3.3《村行》赏析

-3.4 欧阳修诗的成就与特点

--3.4欧阳修诗的成就与特点

-3.5《戏答元珍》赏析

--3.5《戏答元珍》赏析

-3.6 拓展阅读

--3.6拓展阅读

-第三章习题

第四章 宋诗(下)

-4.1 苏轼与元佑诗坛

--4.1苏轼与元佑诗坛

-4.2《和子由渑池怀旧》

--4.2《和子由渑池怀旧》

-4.3 乌台诗案

--4.3乌台诗案

-4.4《初到黄州》

--4.4《初到黄州》

-4.5 黄庭坚与其诗

--4.5黄庭坚与其诗

-4.6《寄黄几复》

--4.6《寄黄几复》

-第四章习题

第五章 北宋词(三)

-5.1 苏轼在中国词史上的地位

--5.1苏轼在中国词史上的地位

-5.2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

--5.2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

-5.3 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

--5.3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

-5.4 拓展阅读

--5.4拓展阅读

-第五章习题

第六章 北宋词(四)

-6.1 苏轼《定风波》赏析

--6.1苏轼《定风波》赏析

-6.2 苏轼《临江仙》赏析

--6.2苏轼《临江仙》赏析

-6.3 秦观和他的词

--6.3秦观和他的词

-6.4 秦观《满庭芳》

--6.4秦观《满庭芳》

-6.5 秦观《鹊桥仙》

--6.5秦观《鹊桥仙》

-第六章习题

第七章 北宋词(五)

-7.1 贺铸和他的词

--7.1贺铸和他的词

-7.2《青玉案》赏析

--7.2《青玉案》赏析

-7.3 周邦彦生平与词作

--7.3周邦彦生平与词作

-7.4 周邦彦《兰陵王·柳》赏析

--7.4周邦彦《兰陵王·柳》赏析

-7.5 拓展阅读

--7.5拓展阅读

-第七章习题

第八章 宋代散文(上)

-8.1 宋文综述

--8.1宋文综述

-8.2《秋声赋》综述

--8.2《秋声赋》综述

-8.3《秋声赋》一二段赏析

--8.3《秋声赋》一二段赏析

-8.4《秋声赋》三四段赏析

--8.4《秋声赋》三四段赏析

-8.5《秋声赋》归纳

--8.5秋声赋归纳

-8.6 王安石文综述

--8.6王安石文综述

-8.7《答司马谏议书》

--8.7答司马谏议书

-第八章习题

第九章 宋代散文(下)

-9.1 苏轼散文的综述

--9.1苏轼散文的综述

-9.2 阅读课文,介绍写作背景

--9.2阅读课文,介绍写作背景

-9.3 赏析课文第一部分

--9.3赏析课文第一部分

-9.4 赏析课文第二部分

--赏析课文第二部分

-9.5 赏析课文第三部分

--9.5赏析课文第三部分

-9.6 总结归纳

--9.6总结归纳

-第九章习题

第十章 南宋词(一)

-10.1 李清照生平

--10.1李清照生平

-10.2 凤凰台上忆吹箫

--10.2 凤凰台上忆吹箫

-10.3 声声慢(上)

--10.3 声声慢(上)

-10.4 声声慢(下)

--10.4 声声慢(下)

-10.5 拓展阅读

--10.5 拓展阅读

-第十章习题

第十一章 南宋词(二)

-11.1 陆游词概述

--11.1 陆游词概述

-11.2 《钗头凤》上片赏析

--11.2 《钗头凤》上片赏析

-11.3 《钗头凤》下片赏析

--11.3 《钗头凤》下片赏析

-11.4 张孝祥词概述

--11.4 张孝祥词概述

-11.5 《念奴娇》上片赏析

--11.5 《念奴娇》上片赏析

-11.6 《念奴娇》下片赏析

--11.6 《念奴娇》下片赏析

-第十一章习题

第十二章 南宋词(三)

-12.1 辛弃疾词概述

--12.1 辛弃疾词概述

-12.2 《菩萨蛮》赏析

--12.2 《菩萨蛮》赏析

-12.3 《青玉案》赏析

--12.3 《青玉案》赏析

-12.4 《摸鱼儿》上片赏析

--12.4 《摸鱼儿》上片赏析

-12.5 《摸鱼儿》下片赏析

--12.5 《摸鱼儿》下片赏析

-第十二章习题

第十三章 南宋词(四)

-13.1 姜夔词概述

--13.1 姜夔词概述

-13.2 《长亭怨慢》赏析

--13.2 《长亭怨慢》赏析

-13.3 史达祖综述

--13.3 史达祖综述

-13.4 《双双燕》赏析

--13.4 《双双燕》赏析

-13.5 拓展阅读

--13.5 拓展阅读

-第十三章习题

第十四章 南宋诗(上)

-14.1 南宋诗概述

--14.1 南宋诗概述

-14.2 陆游诗概述

--14.2 陆游诗概述

-14.3 关山月赏析

--14.3 关山月赏析

-14.4 长歌行赏析

--14.4 长歌行赏析

-14.5 拓展阅读

--14.5 拓展阅读

-第十四章习题

第十五章 南宋诗(下)

-15.1 陆游《书愤》赏析

--15.1 陆游《书愤》赏析

-15.2 《临安春雨初霁》赏析

--15.2 《临安春雨初霁》赏析

-15.3 文天祥及其诗

--15.3 文天祥及其诗

-15.4 《金陵驿》赏析

--15.4 《金陵驿》赏析

-第十五章习题

第十六章 明清散文(上)

-16.1 明代散文综述

--16.1 明代散文综述

-16.2 作者及背景

--16.2 作者及背景

-16.3 《深虑论》A

--16.3 《深虑论》A

-16.4 《深虑论》B

--16.4 《深虑论》B

-16.5 《深虑论》C

--16.5 《深虑论》C

-16.6 《深虑论》归纳

--16.6 《深虑论》归纳

-第十六章习题

第十七章 明清散文(下)

-17.1 清代散文概况

--17.1 清代散文概况

-17.2 顾炎武及其散文

-- 17.2 顾炎武及其散文

-17.3《廉耻》赏析

--17.3《廉耻》赏析

-17.4 方苞及其散文

--17.4 方苞及其散文

-17.5《左忠毅公逸事》赏析

--17.5《左忠毅公逸事》赏析

-第十七章习题

第十八章 古代戏曲

-18.1《单刀会》赏析

--18.1《单刀会》赏析

-18.2《牡丹亭》赏析

--18.2《牡丹亭》赏析

-第十八章习题

第十九章 金元明清诗

-19.1 金及元好问诗

--19.1 金及元好问诗

-19.2《横波亭为青口帅赋》赏析

--19.2《横波亭为青口帅赋》赏析

-19.3 元诗及虞集诗

--19.3 元诗及虞集诗

-19.4 明诗及高启诗

--19.4 明诗及高启诗

-19.5《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赏析

--19.5《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赏析

-19.6《圆圆曲》

--19.6《圆圆曲》

-第十九章习题

第二十章 金元明清词(上)

-20.1 金及元好问词

--20.1 金及元好问词

-20.2 萨都剌词

--20.2 萨都剌词

-20.3《登石头城》

--20.3《登石头城》

-20.4 和苏轼《念奴娇》

--20.4 和苏轼《念奴娇》

-20.5 杨慎及其词

--20.5 杨慎及其词

-20.6《临江仙》赏析

--20.6《临江仙》赏析

-20.7 拓展阅读

--20.7 拓展阅读

-第二十章习题

第二十一章 金元明清词(下)

-21.1 清与顾贞观词

--21.1 清与顾贞观词

-21.2 顾贞观《金缕曲》赏析

--21.2 顾贞观《金缕曲》赏析

-21.3 纳兰性德词

--21.3 纳兰性德词

-21.4 纳兰性德《金缕曲》赏析

--Video

-21.5 拓展阅读

--21.5 拓展阅读

-第二十一章习题

第二十二章 古代文言小说

-22.1《霍小玉传》赏析

--22.1《霍小玉传》赏析

-22.2《小翠》赏析

--22.2《小翠》赏析

-第二十二章习题

第二十三章 古代白话小说

-23.1《红楼梦》片段赏析

--23.1《红楼梦》片段赏析

-第二十三章习题

第二十四章 现代小说(一)

-24.1《在酒楼上》赏析

--24.1《在酒楼上》赏析

-24.2 解题与作品分析

--24.2 解题与作品分析

-24.3《在酒楼上》艺术特点

--24.3《在酒楼上》艺术特点

-24.4《在酒楼上》思想内涵

--24.4《在酒楼上》思想内涵

-第二十四章习题

第二十五章 现代小说(二)

-25.1《在春风沉醉的晚上》作品导入

--25.1《在春风沉醉的晚上》作品导入

-25.2 解题与情节结构分析

--25.2 解题与情节结构分析

-25.3 “零余者”形象分析

--25.3 “零余者”形象分析

-25.4 作品内涵与艺术风格

--25.4 作品内涵与艺术风格

-第二十五章习题

第二十六章 现代小说(三)

-26.1《萧萧》作品导入

--26.1《萧萧》作品导入

-26.2《萧萧》情节线索与小说结构分析

--26.2《萧萧》情节线索与小说结构分析

-26.3 “女学生”意象与民俗理解

--26.3 “女学生”意象与民俗理解

-26.4 艺术成就与思想内涵

--26.4 艺术成就与思想内涵

-第二十六章习题

第二十七章 现代小说(四)

-27.1《断魂枪》

--27.1《断魂枪》

-27.2《断魂枪》小说人物

--27.2《断魂枪》小说人物

-27.3 末世情节与小说重点

--27.3 末世情节与小说重点

-27.4《断魂枪》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27.4《断魂枪》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第二十七章习题

第二十八章 现代小说(五)

-28.1 白先勇《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作品导入

--28.1 白先勇《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作品导入

-28.2 解题、情节线索与叙事方式

--28.2 解题、情节线索与叙事方式

-28.3 小说中意象的语义分析和王雄的精神分析

--28.3 小说中意象的语义分析和王雄的精神分析

-28.4 艺术特征与思想内涵

--28.4 艺术特征与思想内涵

-第二十八章习题

第二十九章 现代新诗(上)

-29.1 20世纪现代新诗的起源和发展

--29.1 20世纪现代新诗的起源和发展

-29.2 李叔同《送别》

--29.2 李叔同《送别》

-29.3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29.3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29.4 戴望舒《我的记忆》

--29.4 戴望舒《我的记忆》

-29.5 徐志摩《偶然》

--29.5 徐志摩《偶然》

-第二十九章习题

第三十章 现代新诗(下)

-30.1 关于余光中

--30.1 关于余光中

-30.2 “乡愁”的文学渊源

--30.2 “乡愁”的文学渊源

-30.3《乡愁》赏析

--30.3《乡愁》赏析

-30.4北岛与朦胧诗

--30.4北岛与朦胧诗

-30.5《回答》解读

--30.5《回答》解读

-30.6 北岛元素与朦胧诗的限度

--30.6 北岛元素与朦胧诗的限度

-第三十章习题

第三十一章 现代散文(上)

-31.1 散文的现代处境

--31.1 散文的现代处境

-31.2 关于朱自清

--31.2 关于朱自清

-31.3《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解读

--31.3《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解读

-31.4 关于梁实秋

--31.4 关于梁实秋

-31.5《雅舍》解读

--31.5《雅舍》解读

-第三十一章习题

第三十二章 现代散文(下)

-32.1 回望文革的不同方式

--32.1 回望文革的不同方式

-32.2《怀念萧珊》解读

--32.2《怀念萧珊》解读

-32.3《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解读

--32.3《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解读

-第三十二章习题

16.2 作者及背景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