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 >  8.《心经》导读 >  《心经》解析 >  张帆第三节:《心经》解析2

返回《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张帆第三节:《心经》解析2在线视频

张帆第三节:《心经》解析2

下一节:张帆第四节:《心经》与中国佛教宗派的发展和演变1

返回《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张帆第三节:《心经》解析2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然后下面紧接着说

不仅无受想行识而且

无眼耳鼻舌身意 我们前面提到了

眼耳鼻舌身意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六根

六根也是空的

紧接着

无色声香味触法

色声香味触法 前面我们解释了

它就是六尘 六尘也是空的

然后这六尘和

六根结合起来也就叫做十二处 十二处也是空的

接着进一步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我们在前面提到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第一个就是无明

所以从无明开始说没有明无明也是空的 然后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我们前面提到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最后一个就是老死

所以十二因缘意思就是说从无明

到行 到识 到

明色 到六根到这些所有的一直到老死

这十二个因缘全部都是空

所以亦无老死尽 然后呢

说了一句 无苦集灭道

前面我们呢着重通过

四圣谛 或者说四圣谛

苦集灭道来说明

《心经》中的一些最重要的概念 范畴和思想

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来

如果我们再上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来看的时候

我们会发现

苦集灭道也是空 四谛也是空

不仅如此 无智亦无得

我们说般若波罗蜜多就是通过智来度我们的

咱智也没有了 德也无所谓德

什么得成果 修成什么正果

这些都是空的

然后进一步说 以无所得故

我们通过无所得这个视角来观察世界

你会发现 菩提萨埵

菩提萨埵就是菩萨

菩提萨埵简称菩萨

所以 菩提萨埵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磐

最终我们发现

菩萨也要依这种般若波罗蜜多来修

最终可以

心无挂碍最终究竟涅槃

涅槃我们在前面已经对它做过解释

在这就不再展开来说了

下面接着又说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它是说我们呢

不仅菩萨要按照这样来修

而且佛也依据般若波罗蜜多来修

所以连佛也要依靠它

所以三世诸佛

三世诸佛不是说某一个佛

这个佛教中我们一提到佛我们马上就想到释迦摩尼

我们说的这个佛呢

实际上并不是只有释迦摩尼一个

实际上可以有诸多的佛

那么这个诸多的佛通常的说法呢

就是叫做三世诸佛

三世诸佛最常见的说法 世的说法呢

是按时间来区分的

那就是过去佛 现在佛和未来佛

那么过去佛有很多 在释迦摩尼之前的话就有很多

很多佛

并不是说释迦摩尼是唯一的佛 也不是

他之前呢 我们经常把他叫做佛祖但实际上呢

在释迦摩尼之前呢就有很多佛

那么这些佛里面我们说的最多的

是那个叫做南无燃灯上古佛

往往以他为代表

那么现世佛呢

就是释迦摩尼佛

还有就是未来世

未来佛通常呢

我们把他叫做弥勒佛

那么我们可以到寺院里去看

寺院里我们经常走进去以后可以看见一排排

这个秩序上有的不太一样

一般来说一进来的往往是一个弥勒佛

然后走到中间大雄宝殿里面有一个

释迦摩尼佛

再往后面还有一个后殿里面还有一个

就是过去佛 往往代表是南无燃灯上古佛

三世佛

有的前后两个刚好相反

我发现有些寺庙摆的刚好相反

把它放着 比如说弥勒佛放在后头

谁放前头 把燃灯佛放前头 有这样一种情况

这是我们说的三世佛

三世佛实际上除了有这种说法呢

这个三世佛通常我们把它叫做竖三世佛

甚至还有一种横三世佛说法

横三世佛就是我们走进这个大雄宝殿里面

往往看见里面有时候供养的并不是只有一个佛

他认为并排的供养的有三个佛

那么中间的那个佛我们通常把他叫做娑婆世界的

释迦摩尼佛

然后两边的一个是

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

另外一个西方极乐世界中的阿弥陀佛

也叫做接引佛

这叫做横三世佛

所以三世诸佛可以有很多很多的佛

就是诸佛他们都依般若波罗蜜多

所以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最后得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些话有点绕口

有些半截子是音译来的

阿耨多罗

指的是无上的意思

三藐三菩提指的是正觉的意思

所以这句话

连起来的意思就是

就是得无上正等正觉

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 依制度

最终得无上正等正觉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咒是密语的意思

或者是密意的意思

所以说般若波罗蜜多有些地方确实也是挺神秘的

所以它是大神咒

很神圣的

而大明咒

是光明的

光明普照的

而是无上咒没有比它更高的

那么无等等咒

就是无与伦比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与它比的

是这样的一种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般若波罗蜜多

那么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所以又一次提到了这个苦的问题

一切苦都可以通过修行

般若波罗蜜多 然后除去

这是真实不虚的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

下面说了一段咒

就是 揭谛 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那么按理说这个咒呢是不应该

是个密语一般来说不能够翻译的

也不好翻译

但是也有人试图去翻译它

或者至少我们有对这个谛呢

对这个密咒到底说的什么 到底什么意思呢

我们总是想对他试图解释

这个咒有很多不同的咒

比如说印度佛教

西藏佛教也有像这个

一些咒

我们日常想起的唵嘛呢叭咪吽等等是吧

我们都想着尝试要解释它

所以最后这个咒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通常有一种解释

也比较普遍的解释认为呢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

就是这句话好像似乎应该是

是这个释迦摩尼说的话

对前面说完话以后释迦摩尼出来了

然后感到很欣慰说了这么一句话

然后揭谛揭谛实际上就是去吧 去吧

去到彼岸去吧

所以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第二个加了一个僧 僧代表众

众人的意思 大家都到彼岸去吧

然后去成就 速速去成就

这种正等正觉

特别是正觉 菩提就是正觉的意思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整个的《心经》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课程列表:

1.《周易》导读

-周易的作者

--燕连福第1节:《周易》的作者1

--燕连福第1节:《周易》的作者2

--燕连福第1节:《周易》的作者3

-周易的人生观

--燕连福第2节:乾卦解读1

--燕连福第2节:乾卦解读2

--燕连福第2节:乾卦解读3

-周易的道德观

--燕连福第3节:坤卦解读1

--燕连福第3节:坤卦解读2

--燕连福第3节:坤卦解读3

-周易的对话

--燕连福第4节:泰卦解读1

--燕连福第4节:泰卦解读2

-1.《周易》导读--测试题

2.《道德经》导读

-老子其人

--韩鹏杰第一节-老子这个人1

--韩鹏杰第一节-老子这个人2

-《道德经》这本书

--韩鹏杰第二节:道德经这本书1

--韩鹏杰第二节:道德经这本书2

-上善若水

--韩鹏杰第三节:上善若水1

--韩鹏杰第三节:上善若水2

-反者道之动

--韩鹏杰第四节:反者道之动1

--韩鹏杰第四节:反者道之动2

-2.《道德经》导读--测试题

3.《庄子》导读

-庄子其人其书

--韩鹏杰第1节:庄子其人其书1

--韩鹏杰第1节:庄子其人其书2

-庄子的思想

--韩鹏杰第2节:庄子思想(上)1

--韩鹏杰第2节:庄子思想(上)2

--韩鹏杰第3节:庄子的思想(下)1

--韩鹏杰第3节:庄子的思想(下)2

-3.《庄子》导读--测试题

4.《论语》导读

-《论语》与《对话录》

--妥建清第一节:《论语》与《对话录》(上)

--妥建清第一节:《论语》与《对话录》(下)

-孔子的历史形象

--妥建清第二节:孔子的历史形象 上

--妥建清第二节:孔子的历史形象 下

-孔子“仁”的思想

--妥建清第三节:孔子“仁”的思想1

--妥建清第三节:孔子“仁”的思想2

-孔子的学习之道

--妥建清第四节:孔子的学习之道1

--妥建清第四节:孔子的学习之道2

-4.《论语》导读--测试题

5.《大学》《中庸》导读

-《大学》及八条目的政治意义

--龚建平第一节:《大学》及八条目的政治意义 上

--龚建平第一节:《大学》及八条目的政治意义 下

-子思的《中庸》与中和精神

--龚建平第二节:子思的《中庸》与中和精神 上

--龚建平第二节:子思的《中庸》与中和精神 下

-《中庸的《诚之》与《慎读》

--龚建平第三节:《中庸的《诚之》与《慎独》 上

--龚建平第三节:《中庸的《诚之》与《慎读》 下

-《大学》的“近道”与中庸的“好学近乎知”

--龚建平第四节:《大学》的“近道”与中庸的“好学近乎知” 上

--龚建平第四节:《大学》的“近道”与中庸的“好学近乎知” 下

-5.《大学》《中庸》导读--测试题

6.《孙子兵法》导读

-孙子其人其书上

--邓妙子第一节上

-孙子其人其书中

--邓妙子第一节中

-孙子其人其书下

--邓妙子第一节下

-用间篇上

--邓妙子第二节上

-用间篇下

--邓妙子第二节下

-谋攻篇上

--邓妙子第三节上

-谋攻篇下

--邓妙子第三节下

-军势篇上

--邓妙子第四节上

-军势篇中

--邓妙子第四节中

-军势篇下

--邓妙子第四节下

-6.《孙子兵法》导读--测试题

7.《墨经》导读

-墨子、墨学与《墨经》

--雒自新第1节:墨子、墨学与《墨经》1

--雒自新第1节:墨子、墨学与《墨经》2

-《墨经》的逻辑学

--雒自新第2节:《墨经》的逻辑学1

--雒自新第2节:《墨经》的逻辑学2

-《墨经》的认识论

--雒自新第3节:《墨经》的认识论

-《墨经》的伦理学

--雒自新第4节:《墨经》的伦理学

-7.《墨经》导读--测试题

8.《心经》导读

-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

--张帆第一节: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上)1

--张帆第一节: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上)2

--张帆第二节:《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下)1

--张帆第二节:《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下)2

-《心经》解析

--张帆第三节:《心经》解析1

--张帆第三节:《心经》解析2

-《心经》与中国佛教宗派的发展和演变

--张帆第四节:《心经》与中国佛教宗派的发展和演变1

--张帆第四节:《心经》与中国佛教宗派的发展和演变2

-8.《心经》导读--《心经》测试题

9.朱熹理学相关著作导读

-对理的疏解

--李重第一节:对理的疏解(上)1

--李重第一节:对理的疏解(上)2

--李重第二节:对理的疏解(下)1

--李重第二节:对理的疏解(下)2

-对欲的疏解

--李重第三节:对欲的疏解

-理欲关系的认识

--李重第四节:理欲关系的认识

-9.朱熹理学相关著作导读--测试题

10.王阳明《传习录》导读

-王阳明其人

--燕连福第一讲:王阳明其人1

--燕连福第一讲:王阳明其人2

--燕连福第一讲:王阳明其人3

-心即是理

--燕连福第二讲:心即是理1

--燕连福第二讲:心即是理2

--燕连福第二讲:心即是理3

-知行合一

--燕连福第三讲:知行合一1

--燕连福第三讲:知行合一2

--燕连福第三讲:知行合一3

-致良知说

--燕连福第四讲:致良知说1

--燕连福第四讲:致良知说2

-10.王阳明《传习录》导读--测试题

张帆第三节:《心经》解析2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