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 >  10.王阳明《传习录》导读 >  心即是理 >  燕连福第二讲:心即是理2

返回《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燕连福第二讲:心即是理2在线视频

燕连福第二讲:心即是理2

下一节:燕连福第二讲:心即是理3

返回《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燕连福第二讲:心即是理2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下面我们说第二个问题

王阳明的 诚意 说

王阳明的答案是

借助孟子

怎么样借助孟子呢

就是要从朱熹的

经验主义的

格物致知 即格知

转向

孟子的

先验主义的德性之知 即良知

这样以达到一种

无内外 一天人的

大一的道德本心

这就是王阳明

新哲学和他的认识论批判的基本路线

清朝诗人袁枚有一首诗

《所见》这么写到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在这里

牧童骑黄牛

意欲捕鸣蝉

实际上是一种经验主义的

见闻之知

而 意 和 欲

则是人的内在的知

王阳明的目标

就是要使

朱熹的经验主义的见闻之知

回到人的内在的知

在提出良知说之前 王阳明把 意

放在了

他认识论的核心地位

意 是什么呢

意 就是意识

意向

意旨

意的思想 其实最早来源于

《大学》的八条目

《大学》当中讲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这思想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

特别深远

朱熹非常赞同这个思想

认为

大学的开端就是

格物致知

学习的开始

也是格物致知

所以 朱熹说

致知格物

大学之端

始学之是也

意思是说

大学的开端

就是致知

格物致知

学习的开始也是格致

所以 朱熹说

一物格

则一知至

这样 我们才能够做到

意诚而心正矣

但是

王阳明坚决反对这种说法

王阳明认为

朱熹

把诚意和格致之间的

次序颠倒了

在王阳明看来

它们的次序应该是这样的

诚意在前

格致在后

大学的开端

不是格物致知

而是诚意正心

学习的开始也不是格物致知

而首先就是诚意

所以

王明阳强调

诚意反在

格致之前

所以 王阳明进一步宣称

《大学》之要

诚意而已

若诚意说

乃圣门教人用功第一义

诚意说 自是学问的大头脑处

这是王阳明对

诚意说的强调

那么 到底什么是诚意呢

在王阳明看来

诚意就是正意念

就是着实用意

那么 我们为什么首先要强调诚意呢

在王阳明看来

因为意

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前提

是我们获得知识的

前提

也是我们

从善去恶的基础

我们

认识一个事物

不是首先从事物开始

而应当从意开始

我们获得知识

不是外界把知识强加在我们身上

而是我们通过意发动知识

一个人

说善恶行为的时候

不是首先有了善恶的行为

而首先是从

善和恶的

一念之差开始

用王阳明的话来说就是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一念发动处

实际上就是恶就是善

这是王阳明的诚意说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课程列表:

1.《周易》导读

-周易的作者

--燕连福第1节:《周易》的作者1

--燕连福第1节:《周易》的作者2

--燕连福第1节:《周易》的作者3

-周易的人生观

--燕连福第2节:乾卦解读1

--燕连福第2节:乾卦解读2

--燕连福第2节:乾卦解读3

-周易的道德观

--燕连福第3节:坤卦解读1

--燕连福第3节:坤卦解读2

--燕连福第3节:坤卦解读3

-周易的对话

--燕连福第4节:泰卦解读1

--燕连福第4节:泰卦解读2

-1.《周易》导读--测试题

2.《道德经》导读

-老子其人

--韩鹏杰第一节-老子这个人1

--韩鹏杰第一节-老子这个人2

-《道德经》这本书

--韩鹏杰第二节:道德经这本书1

--韩鹏杰第二节:道德经这本书2

-上善若水

--韩鹏杰第三节:上善若水1

--韩鹏杰第三节:上善若水2

-反者道之动

--韩鹏杰第四节:反者道之动1

--韩鹏杰第四节:反者道之动2

-2.《道德经》导读--测试题

3.《庄子》导读

-庄子其人其书

--韩鹏杰第1节:庄子其人其书1

--韩鹏杰第1节:庄子其人其书2

-庄子的思想

--韩鹏杰第2节:庄子思想(上)1

--韩鹏杰第2节:庄子思想(上)2

--韩鹏杰第3节:庄子的思想(下)1

--韩鹏杰第3节:庄子的思想(下)2

-3.《庄子》导读--测试题

4.《论语》导读

-《论语》与《对话录》

--妥建清第一节:《论语》与《对话录》(上)

--妥建清第一节:《论语》与《对话录》(下)

-孔子的历史形象

--妥建清第二节:孔子的历史形象 上

--妥建清第二节:孔子的历史形象 下

-孔子“仁”的思想

--妥建清第三节:孔子“仁”的思想1

--妥建清第三节:孔子“仁”的思想2

-孔子的学习之道

--妥建清第四节:孔子的学习之道1

--妥建清第四节:孔子的学习之道2

-4.《论语》导读--测试题

5.《大学》《中庸》导读

-《大学》及八条目的政治意义

--龚建平第一节:《大学》及八条目的政治意义 上

--龚建平第一节:《大学》及八条目的政治意义 下

-子思的《中庸》与中和精神

--龚建平第二节:子思的《中庸》与中和精神 上

--龚建平第二节:子思的《中庸》与中和精神 下

-《中庸的《诚之》与《慎读》

--龚建平第三节:《中庸的《诚之》与《慎独》 上

--龚建平第三节:《中庸的《诚之》与《慎读》 下

-《大学》的“近道”与中庸的“好学近乎知”

--龚建平第四节:《大学》的“近道”与中庸的“好学近乎知” 上

--龚建平第四节:《大学》的“近道”与中庸的“好学近乎知” 下

-5.《大学》《中庸》导读--测试题

6.《孙子兵法》导读

-孙子其人其书上

--邓妙子第一节上

-孙子其人其书中

--邓妙子第一节中

-孙子其人其书下

--邓妙子第一节下

-用间篇上

--邓妙子第二节上

-用间篇下

--邓妙子第二节下

-谋攻篇上

--邓妙子第三节上

-谋攻篇下

--邓妙子第三节下

-军势篇上

--邓妙子第四节上

-军势篇中

--邓妙子第四节中

-军势篇下

--邓妙子第四节下

-6.《孙子兵法》导读--测试题

7.《墨经》导读

-墨子、墨学与《墨经》

--雒自新第1节:墨子、墨学与《墨经》1

--雒自新第1节:墨子、墨学与《墨经》2

-《墨经》的逻辑学

--雒自新第2节:《墨经》的逻辑学1

--雒自新第2节:《墨经》的逻辑学2

-《墨经》的认识论

--雒自新第3节:《墨经》的认识论

-《墨经》的伦理学

--雒自新第4节:《墨经》的伦理学

-7.《墨经》导读--测试题

8.《心经》导读

-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

--张帆第一节: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上)1

--张帆第一节: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上)2

--张帆第二节:《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下)1

--张帆第二节:《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下)2

-《心经》解析

--张帆第三节:《心经》解析1

--张帆第三节:《心经》解析2

-《心经》与中国佛教宗派的发展和演变

--张帆第四节:《心经》与中国佛教宗派的发展和演变1

--张帆第四节:《心经》与中国佛教宗派的发展和演变2

-8.《心经》导读--《心经》测试题

9.朱熹理学相关著作导读

-对理的疏解

--李重第一节:对理的疏解(上)1

--李重第一节:对理的疏解(上)2

--李重第二节:对理的疏解(下)1

--李重第二节:对理的疏解(下)2

-对欲的疏解

--李重第三节:对欲的疏解

-理欲关系的认识

--李重第四节:理欲关系的认识

-9.朱熹理学相关著作导读--测试题

10.王阳明《传习录》导读

-王阳明其人

--燕连福第一讲:王阳明其人1

--燕连福第一讲:王阳明其人2

--燕连福第一讲:王阳明其人3

-心即是理

--燕连福第二讲:心即是理1

--燕连福第二讲:心即是理2

--燕连福第二讲:心即是理3

-知行合一

--燕连福第三讲:知行合一1

--燕连福第三讲:知行合一2

--燕连福第三讲:知行合一3

-致良知说

--燕连福第四讲:致良知说1

--燕连福第四讲:致良知说2

-10.王阳明《传习录》导读--测试题

燕连福第二讲:心即是理2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