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电极过程动力学 >  第六章 交流阻抗方法 >  6.3 电化学步骤和表面转化步骤对电解阻抗的影响 >  6.3 电化学步骤和表面转化步骤对电解阻抗的影响

返回《电极过程动力学》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6.3 电化学步骤和表面转化步骤对电解阻抗的影响在线视频

下一节:第六章 课程学习资源

返回《电极过程动力学》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6.3 电化学步骤和表面转化步骤对电解阻抗的影响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下面我们来了解

电化学步骤和表面转化步骤

对电解阻抗的影响

若电化学步骤的反应速度

远小于电极表面上的暂态极限扩散速度

则通过交流电时

基本上不出现反应粒子的浓度极化

在实际操作上

只要极化电流振幅足够小和频率足够高

就可以忽略表面浓度的波动

认为不发生反应粒子的浓度极化

当满足这些条件时

交变的极化电流与电极电势波动

显然具有相同的相位

因此电解阻抗只包含电阻成分

电解阻抗可以在平衡电位附近测量

也可在偏离平衡电位处测量

当不出现反应粒子的浓度极化时

可以按电极反应可逆性的不同

分下面几种情况来分析电极反应的等效电阻值

首先如果交流电信号引起的电化学极化很小

即电化学极化基本处于线性区

则可得到电化学极化引起的阻抗的数学表达式

这一式子是由交流阻抗方法

测定电极反应动力学参数

也就是交换电流密度时最常用的公式

其次若电极反应完全不可逆

则根据极化曲线的形式

得到以界面电化学反应等效的电解阻抗

此时电阻与极化电流呈反比而与交换电流无关

如果电极反应部分可逆

则需要利用以下等式微分

得到电解阻抗的表达式

在α=β=0.5时有如下等式

如果电化学极化和浓度极化共存时

电解阻抗的形式是怎样的呢

若反应粒子的浓度不够大

或是交流电的频率不够高

则在电化学步骤的交换电流不大时

会同时出现电化学极化和浓度极化

对于这类情况可以从下式出发

来分析平衡电极电位附近电极反应的等效阻抗

在这个等式中各参量的下标均用波浪号表示

由于通过交流电各参量都呈现周期性的波动

将该式微分在过电位趋于0时

可以得到下列等式

若通过交变电流时

O R浓度波动的幅度很小则等式可以化解

再利用如下关系可以得到

当电极处于平衡电极电位时

电极反应的等效阻抗

此时电解阻抗包括三个部分

分别由电化学极化

O的浓度极化和R的浓度极化所引起

既然阻抗具有加和性

该式也可变成为电化学阻抗和扩散阻抗相加

其物理意义表示为

在整个反应历程中

扩散步骤与电化学步骤是串联进行的

如果用电阻和电容串联电路来模拟电极反应

则有如下等式

这表明电阻扩散阻抗

与角速度的负1/2次方之间的关系

为相互平行的两条直线

期间垂直距离为RT比上i0乘以nF

利用这一关系可以求得交换电流的数值

下面我们来学习表面转化步骤的电解阻抗

在这一部分我们仅以前置表面转化步骤为例

当包含前置转换步骤的电极过程达到稳态后

在电极表面液层中

厚度约为μk的反应区内出现了O*浓度极化

由于浓度极化的建立需要一定时间

故表面层中反应粒子的浓度极化

必然在相位上落后于电流波动

而且以浓度波动同相位的

由能斯特公式决定的电极电势波动

也落后于电流波动

然而当存在表面转化反应时

由于O*的补充来自两个方面

扩散和转化

其稳态浓度分布的建立

要比纯粹扩散控制的过程更快一些

因而电极电势波动

落后于电流波动的程度要小一些

即相位角小于45度

当电极反应为均向前置转化步骤控制时

θ不是一个常数

而是随着所用交流电频率的降低而减少

从公式上看到若不考虑O的浓度极化

则建立有效厚度μk的

稳态反应区所需要的时间

可以用公式表示出来

如果所用的交流电频率很低

以至角速度的倒数远大于τ

则电流周期变化时

在表面层中有充分的时间来建立稳态反应区

在这种情况下

电极表面上O*的浓度波动及电极电势波动

与电流波动具有相同的相位

因此相位角为0

换言之在低频区随着角速度的减小

转化反应的电阻趋近于定值

而转化反应的电容阻抗趋近于0

与上述情况相反

如果交流电频率非常高

则由于每一半周的延续时间非常短

就完全来不及建立稳态反应区

在这种情况下电极反应主要是O*的直接还原

由于O转化为O*再还原

所引起的部分电流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电极反应的等效电阻

与只受O*扩散控制的电极过程相同

换言之在高频区

R转等于转化反应的电容阻抗

且与角速度的负1/2次方成正比

下面我们来了解阻抗实验要注意哪些方面

首先要尽量减小测量连接线的长度

减小杂散电容电感的影响

相互靠近和平行放置的导线会产生电容

即使没有电感线圈

导线自身特别是当它绕圈时就成为了电感元件

在频率很高的情况下

杂散电容和电感会使噪声变大

频率相应降低甚至使系统不稳定

为此甚至要把仪器

和导线屏蔽起来再测定阻抗

电池的阻抗小

但有的电池把很薄的

阳极电解液阴极夹心面包卷进圆筒

这时所产生的杂散电感只有几个微恒

也会对电池的阻抗行为产生很大影响

其次频率范围要足够宽

一般使用的频率范围是10的5次方赫兹

到10的负4次方赫兹

较宽的频率范围可以保证一次测量

就能获得足够的高频和低频信息

阻抗测量中特别重视低频段的扫描

电极上发生的某些重要过程

例如物种尤其是反应中间产物的

吸脱附和成膜过程

只有在低频时才能在阻抗谱上表现出来

这时吸附物和膜被解除冻结状态而发生松弛

在阻抗谱上表现为电容和电感弧或环

当测试频率不够低时

这些有用的信息就会失去

当然测量频率很低时实验时间会很长

电极表面状态的变化会很大

所以扫描频率的低值还要结合实际情况而定

还要注意在高频端

会出现不合理阻抗图和相位仪

第三点要注意的是

阻抗谱必须指定电极电势

电极过程中电极的电势

直接影响电极反应的活化能

电极所处的电势不同测得的阻抗谱必然不同

因此阻抗谱与电势必须一一对应

而测量电势可以是平衡电位

混合电位或腐蚀电位 极化电位

为了研究不同极化条件下的电化学阻抗谱

可以先测定极化曲线

然后根据极化曲线和研究目的

在电化学反应控制区

混合控制区和扩散控制区

各选取若干确定的电位值

然后在相应电位下测定阻抗

这样做有利于综合比较和分析

能获得电极过程的比较全面的认识

电极过程动力学课程列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电极过程动力学的发展

--1.1 电极过程动力学的发展

-1.2 电池反应与电极过程

--1.2 电池反应与电极过程

-1.3 电极过程的主要特征及其研究方法

--1.3 电极过程的主要特征及其研究方法

-第一章 课程学习资源

--第一章 课程学习资源

-第一章 讨论

--第一章讨论

-第一章 作业

--第一章 作业

第二章 “电极/溶液”界面的基本性质

-2.1 研究“电极/溶液”界面性质的意义

--2.1 研究“电极/溶液”界面性质的意义

-2.2 相间电势和电极电势

--2.2 相间电势和电极电势

-2.3 采用理想极化电极研究“电极/溶液”界面结构的实验方法及主要结论

--2.3 采用理想极化电极研究“电极/溶液”界面结构的实验方法及主要结论

-2.4 “电极/溶液”界面模型的发展

--2.4 “电极/溶液”界面模型的发展

-2.5 “固体金属电极/溶液”界面

--2.5 “固体金属电极/溶液”界面

-2.6 零电荷电势

--2.6 零电荷电势

-2.7 有机分子在“电极/溶液”界面上的吸附

--2.7 有机分子在“电极/溶液”界面上的吸附

-第二章 课程学习资源

--第二章 课程学习资源

-第二章 讨论

--第二章讨论

-第二章 作业

--第二章 作业

第三章 “电极/溶液”界面附近液相中的传质过程

-3.1 研究液相中传质动力学的意义

--3.1 研究液相中传质动力学的意义

-3.2 有关液相传质过程的若干基本概念

--3.2 有关液相传质过程的若干基本概念

-3.3 理想情况下的稳态过程

--3.3 理想情况下的稳态过程

-3.4 实际情况下的稳态对流扩散过程和旋转圆盘电极

--3.4 实际情况下的稳态对流扩散过程和旋转圆盘电极

-3.5 当电极反应速度由液相传质步骤控制时稳态极化曲线的形式

--3.5 当电极反应速度由液相传质步骤控制时稳态极化曲线的形式

-3.6 扩散层中电场对稳态传质速度和电流的影响

--3.6 扩散层中电场对稳态传质速度和电流的影响

-3.7 静止液体中平面电极上的非稳态扩散过程

--3.7 静止液体中平面电极上的非稳态扩散过程

-3.8 线型电势扫描方法

--3.8 线型电势扫描方法

-3.9 微盘电极

--3.9 微盘电极

-第三章 课程学习资源

--第三章 课程学习资源

-第三章 讨论

--第三章讨论

-第三章 作业

--第三章 作业

第四章 电化学步骤的动力学

-4.1 电极电势对电化学步骤反应速度的影响

--4.1 电极电势对电化学步骤反应速度的影响

-4.2 平衡电势与电极电势的“电化学极化”

--4.2 平衡电势与电极电势的“电化学极化”

-4.3 浓度极化对电化学步骤反应速度和极化曲线的影响

--4.3 浓度极化对电化学步骤反应速度和极化曲线的影响

-4.4 测量电化学步骤动力学参数的暂态方法

--4.4 测量电化学步骤动力学参数的暂态方法

-4.5 相间电势分布对电化学步骤反应速度的影响—“Ψ1”效应

--4.5 相间电势分布对电化学步骤反应速度的影响-“Ψ1”效应

-第四章 课程学习资源

--第四章 课程学习资源

-第四章 讨论

--第四章讨论

-第四章 作业

--第四章 作业

第五章 复杂电极反应与反应机理研究

-5.1 多电子步骤与控制步骤的“计算数”

--5.1 多电子步骤与控制步骤的“计算数”

-5.2 均相表面转化步骤(一):前置转化步骤

--5.2 均相表面转化步骤(一):前置转化步骤

-5.3 均相表面转化步骤(二):平行和随后转化步骤

--5.3 均相表面转化步骤(二):平行和随后转化步骤

-5.4 涉及表面吸附态的表面转化步骤

--5.4 涉及表面吸附态的表面转化步骤

-5.5 电极反应机理及其研究方法

--5.5 电极反应机理及其研究方法

-5.6 利用电化学反应级数法确定电极反应历程

--5.6 利用电化学反应级数法确定电极反应历程

-5.7 中间价态粒子的电化学检测

--5.7 中间价态粒子的电化学检测

-第五章 课程学习资源

--第五章 课程学习资源

-第五章 讨论

--第五章讨论

-第五章 作业

--第五章 作业

第六章 交流阻抗方法

-6.1 电解池的等效阻抗

--6.1 电解池的等效阻抗

-6.2 交变电流信号所引起的表面浓度波动和电极反应完全可逆时的电解阻抗

--6.2 交变电流信号所引起的表面浓度波动和电极反应完全可逆时的电解阻抗

-6.3 电化学步骤和表面转化步骤对电解阻抗的影响

--6.3 电化学步骤和表面转化步骤对电解阻抗的影响

-第六章 课程学习资源

--第六章 课程学习资源

-第六章 讨论

--第六章讨论

-第六章 作业

--第六章 作业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讲座

-化学电源的发展及应用

电化学研究前沿的顶刊综述

-锂氧电池历史上第三篇Chemical Reviews

-碳-金属纳米复合物的能源及环境应用

-带你玩转柔性电子

-大牛邀你一起谈“锌”!

-你的电解质可能需要这个“力”!

-二维铋的制备及其在能源器件领域的应用

-二维材料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乔世璋教授邀您玩“水”,这个课题最新最强攻略在此!

-新铝空气电池,最高续航可达2414公里?快来看这些新能源电池技术

-CO2还原的光催化

-TMDs用于碱金属离子电池

-乔世璋教授综述:硫电材料几许,总是二维称雄?

-全方位解析锂离子电池富Ni、富Li正极退化机理

-大牛带你解读铜基电催化还原CO2

-孙学良教授教你如何设计固态锂硫电池

-孙学良院士团队带你看懂卤化物固态电解质

-手把手教你设计高效ORR电催化剂

-探秘无序结构——新型锂电池正极材料

-揭秘这种正极材料反应机理的复兴之路

-杨培东Sargent教你如何设计CO2电还原催化剂

-满足未来商业化的有机电极材料

-电容储能中的纳米孔径多孔碳

-鲍哲楠教授教你设计用于电池的聚合物

-钾-氧气电池未来发展解读

-界面结构电化学: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表面结构调控

-李亚栋院士团队教你合成单原子催化剂

-可商业化就够了?能回收再利用吗?

-“化学反应是如何发生的?” 你真的了解了吗?(过渡态理论)

-催化理论模型发展简史

-单原子催化,难得一见的好综述

-固体中能带是怎么形成的

-如何定量描述化学反应——微观动力学模型初步

-微观动力学解合成氨催化反应TOF

6.3 电化学步骤和表面转化步骤对电解阻抗的影响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