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 >  第三章 非遗文化衍生品的设计方法 >  3.6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中的静态叙事性情境 >  3.6 (下)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中的静态叙事性情境

返回《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3.6 (下)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中的静态叙事性情境在线视频

下一节:3.7 (上)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中的动态叙事性情境

返回《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3.6 (下)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中的静态叙事性情境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学习非遗衍生品设计中的静态叙事性情境

静态叙事性设计方法解析

叙事设计就是讲故事

其中的事则是一种超越语言和文字的情感共鸣

叙事性设计强调

事件发生中构成事系统的各个要素

是如何相互影响 共同作用的

构成一个事系统的要素

有人 物 时间 空间 行为与信息

当事件发生时

各个要素间将产生或单一或错综复杂的联系

叙事性设计的价值在于通过事系统的作用

使用户能在产品使用过程中

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交互体验

并且借由用户本身也成为事件构成要素之一

其获得的产品功能价值

情感价值甚至对生活方式的逐渐渗透

而带来的心理体验 道德引导

社会地位体现等诸多衍生价值

都将通过在设计展开之初

对叙事性情境的把控而逐渐实现

设计的适度性体现在对用户生活的关注

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小众化人群的叙事性情境分析

获得产品贴近生活 服务生活

无意识设计 举手投足间

用户已实现了甚至引导了生活的存在价值与开发方向

叙事无处不在

叙事学作为文学范畴的理论体系

在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逐渐被引入设计范畴

最终形成叙事性设计

叙事性设计为电视包装提供了

一条全新的创意设计思路和方法

叙事性的设计理念不再直接展现假大空的理念

它通过电视包装设计表达文化的内在涵义

满足观众的视觉需求及情感需求

使电视包装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叙事学最初在 20 世纪的法国开始兴起

其注重的是文本作品当中的叙述结构

是一种以叙述文本为研究对象的理论

十分注重针对叙事类型的文本展开技术层面的解析

随着研究的领域和范围逐渐增加

如今叙事学从研究到应用已经十分广泛

最初叙事学仅限于文学领域的叙事

随后在社会 电影等领域得到应用和发展

从而形成社会叙事学和电影叙事学两大研究领域

叙事性设计要具有元素的关联性

将包装符号有机结合起来 相互作用

创作团队应将电视节目 栏目 频道包装

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及信息

置入电视包装的情景中

让每一个包装元素有其特殊的意义

保持画面整洁的同时又附有丰富的内涵

叙事性设计首先要明确主题与核心思想

确定包装内容所要传递给观众的

信息 内涵思想及价值

使观众能迅速对栏目包装的节目 栏目内容 频道产生认知

例如

《中国诗词大会》在包装设计中

使用中国传统画面形象

及其他符号来展现节目的主题

水墨风的画面内容 文字的添加 镜头的变换

将节目的主要内容直白地传递给观众

通过叙事性包装

增强了观众对于节目的代入感

也增强了节目的客观性

从而促进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接受及观看的稳定性

情景演绎模式通过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叙事与设计

来完成对整个情况和场景的虚拟与再现

在叙事设计中

情况和场景是平面设计中背景的视觉化的呈现形式

在叙事设计中

通常会有故事情节的展现

情景演绎突出展现了

平面设计要表达的主要功能与主要的形象

是功能 审美和消费的综合体现

并且能抓住叙事过程中的高潮部分

重点突出其平面设计中内容的魅力

叙事性设计的根本

文创产品的叙事性设计

需要借助于叙事文学方面的理论

将叙事融入到文产品中可以看作

是对文创产品设计的一种更深的要求

通过设计产品的形式 符号将文创产品

作为一个故事的讲述者

从而使其产生某种方面的共鸣

增加产品的文化价值

表达是借助叙事文学理论

把叙事可以看作是成为产品的一种创新设计的方法

通过产品的语言符号 形态 使用方式

人的行为习惯等赋予到产品上

讲述故事来增添产品的文化附加值

传达出人文精神关怀或体验文化的设计目标

同时叙事性设计要有明确的故事主题

把产品造型功能

以及人在内的需求通过设计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形态

在使用过程中体现情感的传递

功能形态的叙事

功能形态的叙事是指基于产品使用功能的叙事

使文创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基于使用功能的表达

文创产品的基本功能不仅可以满足日常的生活使用

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传递文创产品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功能的叙事对于文化创意产品更具有说服力

通过事理的解释

不仅是对文化的展示

而且在一次次的使用过程中产生记忆并且进行传播

在产品的使用周期中

此类的产品随着出现功能使用频率降低的情况

但其所产生的文化教化却依然存留

首先

产品的外观形态是叙事表达静态物质载体

通过联想设计产品的外观形态

来让人们充分感受文创产品的氛围

使得文创产品能够与人们达到预期的共鸣效果

从而准确地表达出设计者的叙事效果

在这样的基础上

灵活应用优秀的故事文本或者是历史文化

并从中进行创新

以一种全新的形态去完成叙述

充分增加文创产品与人们的互动

更好地表现出设计者的想法

文创产品的叙事将

文化融合与产品设计中

通过叙事设计手法展示文化主题

诠释文化内涵

开发具有独创的文化产品

叙事元素可在形态设计符号

文化的影射及其产品的故事情节方面体现

在对文创产品的

造型 色彩 材质 功能等多方面进行解析 加工

重组成新的

形态语言符号对产品进行使用情境的设计融入故事主题

将文化内含有效传递给使用者

唤起使用者的情感体验与认知

最为重要的是进行文创产品设计的设计者

将产品叙事性设计的过程牢记

抓住产品叙事的主旨

使其融合

使得产品可以与故事叙述的方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这样才可以准确地表达出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同时增加设计的情境体验

通过符合地区特性的情境体验

增加产品叙事的代入感

并且可以与产品本身的功能进行合理的融合

让使用者更容易接受这款文创产品

并且可以使使用者对产品产生情感

今天的课讲到这里 谢谢大家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课程列表: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文脉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文脉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文脉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关系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关系

-讨论题1

-讨论题2

-第一章(作业)

第二章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的文化内涵

-2.1 非遗文化衍生品的基本概念

--2.1 非遗文化衍生品的基本概念

-2.2 非遗和非遗文化衍生品的共生

--2.2 非遗和非遗文化衍生品的共生

-2.3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的基本概念

--2.3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的基本概念

-2.4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的核心原则——立足民族与地域特色

--2.4(上)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的核心原则——立足民族与地域特色

--2.4 (下)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的核心原则——立足民族与地域特色

-第二章(作业1)

-讨论题3

-2.5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的文化内涵

--2.5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的文化内涵

-2.6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的手工技艺

--2.6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的手工技艺

-2.7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中的传统图案装饰

--2.7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中的传统图案装饰

-2.8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中的传统文字装饰

--2.8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中的传统文字装饰

-2.9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的数字化传播

--2.9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的数字化传播

-第二章 (作业2)

-讨论题4

第三章 非遗文化衍生品的设计方法

-3.1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方法——基于非遗传统技艺,改进工艺及扩展功能

--3.1 (上)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方法——基于非遗传统技艺,改进工艺及扩展功能

--3.1 (下)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方法——基于非遗传统技艺,改进工艺及扩展功能

-3.2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方法——归纳典型,提炼传统图案与造型

--3.2 (上)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方法——归纳典型,提炼传统图案与造型

--3.2 (下)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方法——归纳典型,提炼传统图案与造型

-3.3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方法——沿用传统题材,进行衍生品设计

--3.3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方法——沿用传统题材,进行衍生品设计

-3.4 非遗文化衍生品的设计方法——提供材料包,引导手工体验

--3.4 (上)非遗文化衍生品的设计方法——提供材料包,引导手工体验

--3.4 (下)非遗文化衍生品的设计方法——提供材料包,引导手工体验

-3.5 非遗文化衍生品的设计定位

--3.5 (上)非遗文化衍生品的设计定位

--3.5 (下)非遗文化衍生品的设计定位

--3.5 (下)非遗文化衍生品的设计定位

-第三章 (作业1)

-讨论题5

-3.6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中的静态叙事性情境

--3.6 (上)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中的静态叙事性情境

--3.6 (下)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中的静态叙事性情境

-3.7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中的动态叙事性情境

--3.7 (上)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中的动态叙事性情境

--3.7 (下)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中的动态叙事性情境

--3.7 (下)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中的动态叙事性情境

-3.8 非遗文化衍生品的形象创新过程分析

--3.8 (上)非遗文化衍生品的形象创新过程分析

--3.8 (下)非遗文化衍生品的形象创新过程分析

-3.9 用户体验:“独一性”需求

--3.9 用户体验:“独一性”需求

-3.10 用户体验:“可感性”需求

--3.10 用户体验:“可感性”需求

-第三章 (作业2)

-讨论题6

第四章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的文化营销与人才培养

-4.1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的发展对策

--4.1 (上)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的发展对策

--4.1 (下)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的发展对策

-4.2 非遗文化产品的文化营销

--4.2 (上)非遗文化产品的文化营销

--4.2 (下)非遗文化产品的文化营销

-4.3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的人才培养

--4.3 (上)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的人才培养

--4.3 (下)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的人才培养

-4.4 重视品牌建设与专利保护

--4.4 (上)重视品牌建设与专利保护

--4.4 (下)重视品牌建设与专利保护

-4.5 基于符号学的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设计

--4.5 (上)基于符号学的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设计

--4.5 (下)基于符号学的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设计

-第四章 (作业1)

-讨论题7

-4.6 3D打印技术对非遗文化艺术衍生品设计的影响

--4.6 (上)3D打印技术对非遗文化艺术衍生品设计的影响

--4.6 (下)3D打印技术对非遗文化艺术衍生品设计的影响

-4.7 设计策略——博物馆艺术衍生品设计

--4.7 (上)设计策略——博物馆艺术衍生品设计

--4.7 (下)设计策略——博物馆艺术衍生品设计

-4.8 设计案例——敦煌壁画衍生品设计的文化传播

--4.8 (上)设计案例——敦煌壁画衍生品设计的文化传播

--4.8 (下)设计案例——敦煌壁画衍生品设计的文化传播

-4.9 设计案例——楚文化艺术衍生品设计的文化传播

--4.9 (上)设计案例——楚文化艺术衍生品设计的文化传播

--4.9 (下)设计案例——楚文化艺术衍生品设计的文化传播

-第四章 (作业2)

-讨论题8

3.6 (下)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中的静态叙事性情境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