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基础笔译 >  第五章 翻译理论 >  5.2功能对等理论 >  5.2.2功能对等理论(下)

返回《基础笔译》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5.2.2功能对等理论(下)在线视频

下一节:5.3目的论

返回《基础笔译》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5.2.2功能对等理论(下)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我们在翻译实践中会发现

原文和译文的功能对等有两个层面

一个是词汇层面上的功能对等

常用的翻译方法为

根据语境选择词义释译

直译以及意译等

另一个是句法上的功能对等

常用的翻译方法有顺译

分译和逆译等

奈达认为

不同的语言具有相同的表达力

他承认不同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有差异

有的甚至差异很大

但是他坚信语言的共性要多于个性

但是功能对等理论

并非适应一切文本和一切目的

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现就功能对等理论

在文学翻译及非文学翻译方面的应用

举例说明

请看第一个例子

例1中原文惭愧的字面意义指

因为做错事情而感到羞愧 ashamed

但是根据巴金译文朋友分析

正是因为主人公那些朋友们给了主人公

太多的温暖和力量

才使得主人公能一扫往日阴霾

在那些朋友中

有的甚至只有一面之缘

他们不求回报地帮助主人公

使得主人公不知道怎么才能回报他们

所以才感到惭愧

因此在原文中惭愧指的是不好意思

而非羞愧

因此应该译为embarrassed

因此要做到原文与译文的功能对等

译者需要根据语境确定和选择词义

其核心在于译意

请看第二个例子

原文是美国诗人E. E. Cummings的诗

诗中描述了一片树叶慢慢飘落的场景

在这首诗中

诗歌的结构也是有意义的

诗人把这四个词拆开

排成垂直的一列

给人一片叶子孤独下落的图形

收到了绝妙的效果

正如奈达所言

信息也包括语言的结构

也是有意义的

正是这样的结构

让人在视觉上看起来

仿佛真的是一片叶子

慢悠悠落下来的场景

更加烘托出诗中

所渲染的凄凉的氛围

在翻译时

译者应该在分析阶段

分析出文本语言结构与内容之间的关系

完整的解读文本的意义

从而更好地翻译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不但对文学翻译有指导作用

在非文学翻译文本中

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影视台词文本

外宣文本和新闻文本等

请看第三个例子

在中国外宣文本中

有很多四字结构和平行结构

原文中

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

以及为子孙后代留下

天蓝 地绿 水清的生活环境

都是汉语中常见的四字结构及平行结构

在译成英语时需要保持大结构顺译

小结构平行的翻译方法

请看第四个例子

英语表达中一般先叙述结果

再叙述原因

因此上例原文先叙述结果

won Chinas first gold

at the Rio Olympics

然后再表达

claiming the womens 10m air pistol title

但是目标语读者是中国读者和观众

翻译时就需要先叙述原因

或者事情发展的经过

最后表达结果

因此在翻译时

我们需要根据目标读者的表达习惯

调整句子的表达顺序

请看第五个例子

一般来说

英语多将时间和地点放在最后

而中文表达则相反

为保持功能对等

译者需要采取逆译的翻译方法

使得译文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表达习惯

以便更好地接受译文

因此在翻译中

需要把原文中处于后面部分的时间状语

Thursday night underneath

a mid-autumn full moon先译出来

然后再译其他部分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影响深远

首先其核心是译意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翻译界

一直以来都有译意的传统

即内容第一 形式第二

但奈达也曾说过

如果表达的形式

是所表达的意思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情况就不同了

奈达的见解为解决直译和意译的矛盾

提供了新的角度

但是这容易导致过分归化

不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不利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其次奈达的功能对等

是以译文和译文读者为中心的理论

这对翻译界在翻译时过度重视原文

和原作的情形有所影响

使得一些从事翻译的学者

逐渐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上

同时从另一个方面

其关注读者的反应

也为翻译标准提供了思路

但是怎样有效地衡量读者的感受和反应

是一个问题

不同层次的读者对同一作品反应也不同

处于不同年代的读者

对同一作品的反应也不同

究竟以谁的感受和反应为参照

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总之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促进了翻译理论的发展

革新了翻译标准

探索了翻译过程

对西方和中国的翻译事业

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

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弥补不足

继续在翻译实践中探索新的世界

基础笔译课程列表:

第一章 翻译概述

-1.1翻译的目的

--1.1翻译的目的

-1.2 翻译的定义

--1.2翻译的定义

-1.3 翻译的过程

--1.3翻译的过程

-1.4 翻译的分类与标准

--1.4翻译的分类与标准.

-第一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讨论

第二章 英汉对比与翻译

-2.1英汉语言对比

--2.1英汉语言对比

-2.2 英汉思维方式对比

--2.2.1直线与螺旋

--2.2.2主体与客体、逻辑与直觉

--2.2.3抽象与形象、整体与局部

--2.2.4分析与综合

-第二单元测试

-第二单元讨论

第三章 文化与翻译

-3.1 语言中的文化信息与文化差异

--3.1语言中的文化信息与文化差异

-3.2文化心理与翻译中的文化操纵

--3.2文化心理与翻译中的文化操纵

-3.3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与译者的文化意识

--3.3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与译者的文化意识

-3.4翻译伦理

--3.4翻译伦理

-第三单元测试

-第三单元讨论

第四章 认知与翻译

-4.1信息加工

--4.1.1信息加工(上)

--4.1.2信息加工(下)

-4.2记忆

--4.2.1记忆(上)

--4.2.2记忆(下)

-第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讨论

第五章 翻译理论

-5.1信达雅

--5.1信达雅

-5.2功能对等理论

--5.2.1功能对等理论(上)

--5.2.2功能对等理论(下)

-5.3目的论

--5.3目的论

-5.4变译理论

--5.4.1变译理论(上)

--5.4.2变译理论(下)

-第五单元测试

-第五单元讨论

第六章 翻译策略

-6.1变词为句

--6.1变词为句

-6.2分译法

--6.2分译法

-6.3重组法

--6.3重组法

-6.4逻辑引申

--6.4逻辑引申

-6.5语用引申

--6.5语用引申

-6.6阐释法

--6.6阐释法

-6.7变通法

--6.7.1词语层面的变通

--6.7.2句法结构与文化个性的变通

-第六单元测试

-第六单元讨论

第七章 段落的翻译

-7.1 英汉段落比较

--7.1英汉段落比较

-7.2句子衔接

--7.2句子衔接

-第七单元测试

-第七单元讨论

第八章 语篇翻译

-8.1人称照应

--8.1人称照应

-8.2指示照应与比照照应

--8.2指示照应与比较照应

-8.3替代

--8.3替代

-8.4省略与重复

--8.4省略与重复

-8.5连接

--8.5连接

-8.6词汇衔接

--8.6词汇衔接

-8.7语篇翻译的连贯

--8.7语篇翻译的连贯

-8.8 逻辑重组和推进层次

--8.8 逻辑重组和推进层次

-第八单元测试

-第八单元讨论

第九章 翻译的类型

-9.1全译

--9.1.1全译(上)

--9.1.2全译(下)

-9.2变译

--9.2.1变译(上)

--9.2.2变译(下)

-第九单元测试

-第九单元讨论

第十章 译者的基本素养

-10.1译者的基本素质

--10.1译者的基本素质

-第十单元测试

-第十单元讨论

5.2.2功能对等理论(下)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