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基础笔译 >  第五章 翻译理论 >  5.3目的论 >  5.3目的论

返回《基础笔译》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5.3目的论在线视频

下一节:5.4.1变译理论(上)

返回《基础笔译》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5.3目的论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大家好

本讲我们继续翻译理论的学习

今天要讲的内容是目的论

我们从目的论的含义及原则

目的论的应用以及目的论的意义和评价

三方面来阐述

作为对传统的对等和转换

等语言学的翻译方法的重大突破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运用功能和交际方法来分析和研究翻译

其中

功能翻译学派的核心理论

就是弗米尔提出的功能目的论

即目的论

弗米尔的目的论继承和发展了

其师卡特琳娜·赖斯的功能翻译学理论

目的论的英语是Skopos Theory

其中Skopos来自于希腊语Skopos

意为目的 目标 意图等

弗米尔认为翻译行为可能有三种目的

第一

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基本态度和目的

例如为了赢得更多的读者

第二

目标语环境中目标文本的交际目的

例如为了启发读者

第三

使用特定的翻译方法

亦或是翻译程序的目的

例如为体现原语言结构上的特点

而采用直译的方法

在目的论中

不得不提的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

翻译纲要

其意为翻译是通过指派任务来完成的

在这一过程中

参与者包括了翻译的发起人

委托人 译者等

发起人或委托人

出于某种目的而需要一个文本

他发出要求

让译者进行翻译

在一般情况下

委托人会详细地介绍翻译目的

目标读者

使用的时间 地点 场景和媒介

并说明文本的预期功能

这些信息形成了一份明确的翻译纲要

目的论理论主张

译本的预期目的决定翻译方法和策略

在翻译过程中应遵循三个总体原则

即目的原则 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

目的原则指的是整个翻译过程

包括翻译方法和策略的选择

都是由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的

它是所有翻译活动应该遵循的第一条原则

也是最重要的原则

连贯原则

指的是译文必须符合内文连贯的要求

是针对译文内部

及其译入语文化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忠实原则

指的是译文与原文之间

应符合互文连贯的要求

是针对译文文本

和原文文本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近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

译文应当忠实于原文的说法

所不同的是

忠实原则必须服从于目的原则和连贯原则

根据弗米尔的目的论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首要关注的是译作的目的

而不是原著的语言特点原著的风格等

例如中国译界对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的翻译

它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讽刺小说

因此在中国译界有很多版本的译作

有的译者着重突出其讽刺和批判精神

让读者能感受到小说中浓重的讽刺味道

有的译者强调主人公的冒险精神

着重突出了小说的故事性和童话色彩

吸引了一大批儿童读者

请看格列佛游记中的译句

是如何展示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请看例1

译文中用了很多有趣的词语

例如顽皮的家伙 蹦蹦跳跳

和闹个不停

用词更加简洁

使用的词语更加富有童趣

这就体现了

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如果面向读者是儿童

译者就需要在形象性和趣味性上多下功夫

尽管目的论对文学翻译有所指导

但是也有些学者

对目的论在文学翻译的应用

提出质疑甚至批评

他们认为

目的论只是一种宏观性的外部理论

并没有对具体的翻译过程

以及原文中美学特点给予一定关注

认为这是对文学翻译应有特点的抹杀

同时

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行为不一定有目的

因此不是所有的翻译都带有特殊的翻译目的

这无非是对目的论首要原则

目的原则的极大冲击

请看目的论在非文学文本中的使用

请看第二个例子

根据目的论

在旅游文本翻译中

译文主要是为了吸引游客

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译文没有直接点名道姓的说出

偷盗者美国人毕士博

而是先说明骏马在美国展览

然后在后面再对历史的真相做一解释

这样会更贴切一些

一方面不会激起美国游客的不满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历史的真相

使得游客接受起来更容易

同时更有说服力

达到了吸引游客的目的

请看第三个例子

译文将避罪天堂译为safe haven

而不是safe heaven

因为国外有很多人信教

在他们看来heaven是极乐世界

只有那些品德高尚乐于奉献的人

才可以上天堂

贪赃枉法是不可能上天堂的

因此译为safe haven较为妥当

既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义

又不会引起国外信教者的反感

有利于中国政府政策的外宣

目的论的出现

突破了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的

静态的翻译研究模式

从翻译过程的行为

参与者的作用

以及翻译活动预期环境来考察翻译活动

不仅推动了翻译理论的发展

同时也深化了人们对翻译本质的认识

其次目的论强调

译者可以根据目的原则

来选择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

这就为学术界之前

对归化和异化的讨论开拓了视野

最后

翻译目的论的原则突出了译者的作用

译者可以运用翻译目的指导翻译实践

这就使得译者在处理

与文化因素密切相关的翻译时

有了更大的空间和自由

能够综合多种翻译技巧和策略

为译文目的服务

基础笔译课程列表:

第一章 翻译概述

-1.1翻译的目的

--1.1翻译的目的

-1.2 翻译的定义

--1.2翻译的定义

-1.3 翻译的过程

--1.3翻译的过程

-1.4 翻译的分类与标准

--1.4翻译的分类与标准.

-第一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讨论

第二章 英汉对比与翻译

-2.1英汉语言对比

--2.1英汉语言对比

-2.2 英汉思维方式对比

--2.2.1直线与螺旋

--2.2.2主体与客体、逻辑与直觉

--2.2.3抽象与形象、整体与局部

--2.2.4分析与综合

-第二单元测试

-第二单元讨论

第三章 文化与翻译

-3.1 语言中的文化信息与文化差异

--3.1语言中的文化信息与文化差异

-3.2文化心理与翻译中的文化操纵

--3.2文化心理与翻译中的文化操纵

-3.3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与译者的文化意识

--3.3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与译者的文化意识

-3.4翻译伦理

--3.4翻译伦理

-第三单元测试

-第三单元讨论

第四章 认知与翻译

-4.1信息加工

--4.1.1信息加工(上)

--4.1.2信息加工(下)

-4.2记忆

--4.2.1记忆(上)

--4.2.2记忆(下)

-第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讨论

第五章 翻译理论

-5.1信达雅

--5.1信达雅

-5.2功能对等理论

--5.2.1功能对等理论(上)

--5.2.2功能对等理论(下)

-5.3目的论

--5.3目的论

-5.4变译理论

--5.4.1变译理论(上)

--5.4.2变译理论(下)

-第五单元测试

-第五单元讨论

第六章 翻译策略

-6.1变词为句

--6.1变词为句

-6.2分译法

--6.2分译法

-6.3重组法

--6.3重组法

-6.4逻辑引申

--6.4逻辑引申

-6.5语用引申

--6.5语用引申

-6.6阐释法

--6.6阐释法

-6.7变通法

--6.7.1词语层面的变通

--6.7.2句法结构与文化个性的变通

-第六单元测试

-第六单元讨论

第七章 段落的翻译

-7.1 英汉段落比较

--7.1英汉段落比较

-7.2句子衔接

--7.2句子衔接

-第七单元测试

-第七单元讨论

第八章 语篇翻译

-8.1人称照应

--8.1人称照应

-8.2指示照应与比照照应

--8.2指示照应与比较照应

-8.3替代

--8.3替代

-8.4省略与重复

--8.4省略与重复

-8.5连接

--8.5连接

-8.6词汇衔接

--8.6词汇衔接

-8.7语篇翻译的连贯

--8.7语篇翻译的连贯

-8.8 逻辑重组和推进层次

--8.8 逻辑重组和推进层次

-第八单元测试

-第八单元讨论

第九章 翻译的类型

-9.1全译

--9.1.1全译(上)

--9.1.2全译(下)

-9.2变译

--9.2.1变译(上)

--9.2.2变译(下)

-第九单元测试

-第九单元讨论

第十章 译者的基本素养

-10.1译者的基本素质

--10.1译者的基本素质

-第十单元测试

-第十单元讨论

5.3目的论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