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基础笔译 >  第五章 翻译理论 >  5.4变译理论 >  5.4.1变译理论(上)

返回《基础笔译》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5.4.1变译理论(上)在线视频

下一节:5.4.2变译理论(下)

返回《基础笔译》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5.4.1变译理论(上)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大家好

今天我们要讲的翻译理论是变译理论

本讲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变译理论的形成和变译的含义

变译的机制

变译的过程

变异的原则

变译的六个标准

变译的应用

变译理论的评价

长期以来

翻译界聚焦于文本的全译

随着翻译实践的进行

一部分学者开始关注

一些未进行全译的实例

其中黄忠廉教授把非全译的案例

进行了研究

总结出变译理论

变译理论的形成是黄忠廉教授

通过研究严复的翻译实践得到的灵感

他发现了严复翻译思想的另一半非正体

即严复当时的翻译并非是完整的输入

而是因时而作

是从社会与读者角度

来摄取域外文化思想的

这样翻译界就出现

一种新的划分翻译的标准

即对原作内容和形式的保留程度

力求保全术语的全译范畴

有所取舍和改造的属于变译范畴

二者共同组成翻译的全貌

在了解变译理论之前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变译

即变译的含义

1999年黄忠廉先生

在申请国家九五社科基金规划项目

变译理论研究时直接使用了变译概念

他指出

变译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

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

采用增 减 编 述 缩 并 改

作为变通手段

摄取原作者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

变译作为变译理论的核心概念

目前包括8种变通手段

分别是增 减 编 述

缩 并 仿 改

12种变译方法

摘译 编译 译述 缩译

综述 述评 译评 改译

阐释 译写 参译 仿作

这12种变译相互作用

推动着翻译实践的发展

变译的机制指的是

变译系统各个部分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

第一 读者制约译者的选择

在变译系统中主体只有两个

译者和读者

即译者和读者

构成变译系统中的二主体系统

是变译系统中的子系统

在这个过程中

译者在翻译作品时

不但要考虑译者本身如何对待原作

还需要清楚地知道

读者对原作信息的需求

第二

译者确定变通的手段

上述观点中

讲到译者可以根据读者的实际需要

恰当地采取相应的变通手段

即读者决定译者的选择

首先是决定其变通手段的选择

第三 手段构成变译的方法

变译系统目前包括8种变通手段

分别是增 减 编 述

缩 并 仿 改8种变通手段

囊括12种变译方法

分别是摘译 编译 译述 缩译

综述 述评 译评 改译

阐释 译写 参译 仿作

第四

方法作用于原作整体

变译方法一旦确立

变译就进入实施阶段

采取的方法不同

对原作作用的方法也不同

例如

用摘译取舍信息

介绍外国长篇小说

一般而言

变译方法作用于原作

是先作用于内容然后作用于形式

第五

形式取决于内容摄取

变译是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

摄取导致原作内容与形式的破裂

这时形式要随着内容变化而变化

通常

内容摄取和形式变化的关系分为两种

其一

同一内容在不同译语语境中有不同的形式

例如诗歌可译作散文

其二

内容的摄取因人因地因时而变

形式随着内容变化而变化

变译的过程主要从两个方面解读

包括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

从宏观上来看

变译主要包含从读者到译者

译者到原作 变译与原作

变译到变译作品

原作到变译作品等子过程

变译与原作之间呈现为多次反复关系

它们又各自成子系统

前者包含变通和翻译子系统

后者含有内容和形式子系统

从微观上看

变译呈现出三种形式

先变后译 先译后变

以及变译交融

第一 先变后译

先变后译指的是先对原作变通

然后再做翻译

常用的变通手段为减和编

例如摘译和部分编译

第二 先译后变

先译后变中的变

主要指的是作

例如增 释 写 评

例如在进行外国诗歌赏析时

先译出原作

然后再写上评论的文字

第三 变译交融

在翻译实践中

先译后变与先变后译

在变译活动中所占比重不大

更多的是变译交融

例如译述 缩译 综述

述评 译写等方法

基础笔译课程列表:

第一章 翻译概述

-1.1翻译的目的

--1.1翻译的目的

-1.2 翻译的定义

--1.2翻译的定义

-1.3 翻译的过程

--1.3翻译的过程

-1.4 翻译的分类与标准

--1.4翻译的分类与标准.

-第一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讨论

第二章 英汉对比与翻译

-2.1英汉语言对比

--2.1英汉语言对比

-2.2 英汉思维方式对比

--2.2.1直线与螺旋

--2.2.2主体与客体、逻辑与直觉

--2.2.3抽象与形象、整体与局部

--2.2.4分析与综合

-第二单元测试

-第二单元讨论

第三章 文化与翻译

-3.1 语言中的文化信息与文化差异

--3.1语言中的文化信息与文化差异

-3.2文化心理与翻译中的文化操纵

--3.2文化心理与翻译中的文化操纵

-3.3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与译者的文化意识

--3.3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与译者的文化意识

-3.4翻译伦理

--3.4翻译伦理

-第三单元测试

-第三单元讨论

第四章 认知与翻译

-4.1信息加工

--4.1.1信息加工(上)

--4.1.2信息加工(下)

-4.2记忆

--4.2.1记忆(上)

--4.2.2记忆(下)

-第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讨论

第五章 翻译理论

-5.1信达雅

--5.1信达雅

-5.2功能对等理论

--5.2.1功能对等理论(上)

--5.2.2功能对等理论(下)

-5.3目的论

--5.3目的论

-5.4变译理论

--5.4.1变译理论(上)

--5.4.2变译理论(下)

-第五单元测试

-第五单元讨论

第六章 翻译策略

-6.1变词为句

--6.1变词为句

-6.2分译法

--6.2分译法

-6.3重组法

--6.3重组法

-6.4逻辑引申

--6.4逻辑引申

-6.5语用引申

--6.5语用引申

-6.6阐释法

--6.6阐释法

-6.7变通法

--6.7.1词语层面的变通

--6.7.2句法结构与文化个性的变通

-第六单元测试

-第六单元讨论

第七章 段落的翻译

-7.1 英汉段落比较

--7.1英汉段落比较

-7.2句子衔接

--7.2句子衔接

-第七单元测试

-第七单元讨论

第八章 语篇翻译

-8.1人称照应

--8.1人称照应

-8.2指示照应与比照照应

--8.2指示照应与比较照应

-8.3替代

--8.3替代

-8.4省略与重复

--8.4省略与重复

-8.5连接

--8.5连接

-8.6词汇衔接

--8.6词汇衔接

-8.7语篇翻译的连贯

--8.7语篇翻译的连贯

-8.8 逻辑重组和推进层次

--8.8 逻辑重组和推进层次

-第八单元测试

-第八单元讨论

第九章 翻译的类型

-9.1全译

--9.1.1全译(上)

--9.1.2全译(下)

-9.2变译

--9.2.1变译(上)

--9.2.2变译(下)

-第九单元测试

-第九单元讨论

第十章 译者的基本素养

-10.1译者的基本素质

--10.1译者的基本素质

-第十单元测试

-第十单元讨论

5.4.1变译理论(上)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