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 >  第一讲 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 >  第五节 何为技术 >  第五节 何为技术

返回《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第五节 何为技术在线视频

下一节:【§1.5讨论】谈谈你对人与技术关系的看法

返回《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第五节 何为技术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各位同学 大家好

前面三讲中

我们主要讨论了科学的概念

这次课我们来看一下

与科学相关的另外一个概念

技术

相较于科学

技术对人类现实生活的影响无疑是更大的

美国哲学家伊德曾经说过

没有技术的生存只是一种抽象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 不管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

脱离了技术的人类是不可能存在的

但实际上人们对技术的反思

却要比科学的反思来得晚 来得少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

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

我们采用美国经济学家

也可以说是一位技术哲学家

布莱恩·阿瑟的说法

就是 技术一直生活在科学的阴影之中

自古希腊以来

哲学家们就认为理论性的抽象知识

要优于实践性的技能性知识或者技艺性知识

即便到了近代科学产生之后

纯粹科学家们

长期以来也是坚持科学优于技术的观念

法国著名科学家帕斯卡说过

人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

他所表达的也就是这样一个意思

哪怕是到了20世纪上半叶

这种情况也没有太大的改变

英国思想家 查尔斯·珀西·斯诺 年轻的时候

曾经在著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工作过

他这样回忆20世纪20年代

剑桥大学的工作氛围

那时我们为我们所从事的科学

无丝毫的使用价值而感到骄傲

我们越这么认为

就越觉得相较于技术专家

高人一等

我们甚至认为很多技术性 工程性的问题

同纯学术问题相比

并不具有一样的智力水平

不过 近几十年来

技术开始成为哲学家 社会学家 经济学家等等

所关注的一个焦点

因为很显然

技术是目前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

乃至个人生活方式变革的一个核心要素

技术的发展

已经到了让我们不得不关注它的地步

甚至有很多有关技术的著作

开始成为各大书榜上的畅销书

例如 近些年来在中国影响力非常大的

一位技术研究者

名字叫做 凯文·凯利

他具有多重身份

如杂志创办人 编辑 作家 摄影师等等

也就是说他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

哲学家 社会学家或者说经济学家等等

但他写作的有关技术的著作

不管在美国还是在中国

都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力

尽管在严肃的学者看来

这些著作可能更多应该被列入科普读物的行列

但他在普通公众中所带来的影响

实际上要比严肃的学术型的作者大得多

这一方面反映了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

让我们不得不对之进行反思的程度

不管这种反思是从学术的角度

还是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展开的

另一方面

也表明公众开始具有了

技术反思的自我意识和自我需求

而凯文·凯利的工作

则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与科学相比 技术甚至是一个更加含混的词语

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能会指代一种知识

例如 我们说某人正在阅读某些技术性文献

技术似乎就包含在了这些文献之中

有时它可能又指代某种技术产品

例如我们说某人所使用的电脑

是某公司最新的技术产品

这时技术似乎与技术物等同了

有时我们又会说某一工人的技术很好

这似乎是在表明这个人心灵手巧

甚至是个能工巧匠

这时技术似乎又具有了技能的含义

技术确实是一个非常容易带来误解的词汇

根据我们刚才所说的几个层面

我们可以大致为技术作出如下界定

首先 技术在一定意义上指代一种技能

如果大家查一下英语词典

就会发现至少有两个词都具有技术的含义

它们是Technique和Technology

从古希腊至今

这两个词的内涵也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

但在当代的用法中

前者往往用于指代某种技能或者技艺

而后者则往往用于指代某种实用的

往往能够物质化的知识体系或人工制品的集合

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

随着工业流程的标准化

和工业制品的标准化进程的开展

技术体系开始以一种强有力的方式

约束着技术工人的工作时间

在一定意义上

我们一方面可以说

工业生产把人变成了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

对人的技能性要求在减弱

人丧失了其创造性

另一方面我们又会说

这种流水线带来了极高的效率

当我们这么说时

似乎在表明当代技术化的工业生产

已经凭借Technology消除了Technique的成分

但是大家考虑一下

在工业生产中

我们同样在呼吁工匠精神

同样在提倡创新或者创造性的实践

这实际上 在一定意义上

仍然承认了工业生产中的技艺或技能性的维度

此外 在其他的技术实践领域中

技艺 技能的重要性更加明显

例如 在医疗实践中

面对同样一张X光片

不同的医生所能够看出来的东西

会有很大的差别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

可能会在一个普通的医院拍了一张X光片

却可能会另外再请有经验的医生看片子的原因

这说明在医生的医疗实践中

Technology并不能够消除Technique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将此类知识称为 默会知识

这实际上就是承认了技术实践中的技能性维度

第二 从刚才对Technique和Technology的区分可以看出

现代技术也就是Technology

有时会用于指代一套知识体系

和工业流程的集合

例如计算机的制造技术

其中 既体现其知识性内涵

也体现了工业流程的内涵

当然我们这么说时

在一定意义上也把技术等同于某种活动

即某种技术功能的实现过程

这一方面大家应该很容易理解

我们就不再做过多的讨论

第三 技术有时候会用于

指代某些具体的技术制品

例如 我们身上所穿的衣服 所戴的眼镜

我们现在上课所用的录像设备和信息传输设备

大家出门所必须遵守的交通信号灯等等

正是在上述各个层面上

布莱恩·阿瑟将技术的概念总结为

技术是实现人类目的的一种手段

它是一种装置 一种方法或一个流程

技术社会学家比克

在考察荷兰海岸堤坝修建的案例时

也将技术区分为物理人造物 比如堤坝

人类的活动 比如建造堤坝的活动

和知识 例如关于如何建造堤坝的知识

以及实验室在建构堤坝模型时

所使用的流体力学知识

在上述定义中 尽管我们没有专门的讨论

但是很明显技术都是带有明确的实践导向的

其目的都在于实现某种功能

就如上下课的铃声是为了规范教学秩序一样

因此 要想准确把握技术的内涵

就必须要对技术与人的关系进行考察

在考察这种关系之前

我们先来看一下柏拉图在《普罗泰戈拉篇》中

所讲述过的一个神话故事

这个故事对于我们的讨论提供一个很好的背景

神在创造了各种生物之后

派普罗米修斯和艾比米修斯两位兄弟

给各种生物分配属性和能力

其中 艾比米修斯负责具体的分配工作

普罗米修斯负责监督

艾比米修斯给动物分配了速度 力量

飞翔等属性

这样这些动物就能够生存下去

而不至于灭绝

不过当这些属性都分配完成了以后

他发现 没有其他属性可以分配给人类了

普罗米修斯发现了这一点

于是 他便从赫菲斯托斯和雅典娜那里

偷来了各种技艺和火

并将之交给了人类

现在人拥有了各种技艺

但是他们却缺乏政治的记忆

也就是缺乏社会秩序

这样他们又会陷入彼此伤害

甚至互相毁灭的境地

于是宙斯派了赫尔墨斯来到人间

给人类带来了尊敬 正义 秩序等等的美德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

首先 人是一种有缺陷的有限性生物体

而技术则是人们为了克服这种缺陷

和有限性所做出的创造性成就

这是许多技术研究者在思考技术起源时

所持的普遍观点

例如 技术哲学家辛普森就明确说

技术从一开始就是对我们自身的有限性

做出的反应

在此意义上 人们将技术

视为人类器官的强化或者延伸

例如 德国技术哲学家

也是技术哲学这个领域的创始人之一

恩斯特·卡普就提出了“器官投影说”

意思就是技术产品是人体的某些结构或功能

在外界的投影

就技术能极大提升人的能力而言

中国古代也有相应的表述

例如《荀子·劝学篇》中这样说

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君子性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这同样表明了技术的重要性

第二 前面的神话故事同样表明

人似乎是一种没有本质规定性的存在

正如法国哲学家斯蒂格勒所言

技术是人的本质

没有技术就没有人

人的进化其实就是一个动物性退化

和技术能力增强的历史过程

离开了技术谈人性 只能是形而上学的虚构

在此意义上 斯蒂格勒认为 技术具有代具性

这个词也可以翻译成义肢性

意思就是说 技术对人的作用

就像是残疾人的义肢一样

构成了我们的身体和存在

构成在这里的意思是说 如果没有技术

人类将会以全然不同的状态而存在

在此意义上 技术成为了

我们的伦理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构建者

我们来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是伦理学中著名的电车难题

这一难题源于英国哲学家福特

提出的一个思想实验

假设一辆有轨电车刹车失灵了

司机看到前方轨道上有五个人

但是没有办法提醒他们

如果继续行驶 这五个人肯定会被撞死

这时正好有一个岔道

司机可以将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

但这条轨道上有一个人

如果转向这一岔道 那么这个人就会被撞死

在这种情况下司机该如何选择呢

可以看出在这个例子中

技术的进展让我们陷入了新的道德困境之中

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考虑

如果是自动驾驶汽车或者自动驾驶的有轨电车

机器人三定律似乎也很难解决这一道的困境

这一案例所反映的根本而言是一个伦理问题

但是它又是在技术化的背景下

所提出来的一个特殊的伦理问题

第二个例子

也是近年来在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

引发争议比较大的一个案例

美国技术哲学家兰登·温纳

在其著作中考察了罗伯特·摩西

在纽约长岛这个地方所修建的两百多座天桥

摩西是政府的一位技术官员

在二十世纪初纽约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

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温纳指出摩西之所以要修建这些低矮的天桥

是为了限制通往琼斯海滩

进行休闲和度假的人数

因为在二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

黑人和白人中的低收入群体

主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而这些天桥只有九英尺高

公共汽车则是十二英尺高

这样公共汽车就无法通过这些天桥

而拥有小汽车的上层阶级和中产阶级

则可以自行驾车通过

因此 温纳强调 摩西天桥本身

就体现了设计者的种族和阶级偏见

进而可以说技术本身就带有了政治性

他们甚至成为了政治秩序的构建者

好 今天的课程主要内容就是这些

在考察过科学和技术的含义之后

下节课我们将会集中讨论一下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同学们 下次课见

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课程列表:

课程导学

-课程导学

-【测试】课程导学

第一讲 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节 当代社会为何要关注科学和技术

--第一节 当代社会为何要关注科学和技术

--【§1.1讨论】谈谈你对当代社会中科学技术重要性的理解

-第二节 历史上的科学(1)

--第二节 历史上的科学(1)

-第三节 历史上的科学(2)

--第三节 历史上的科学(2)

-【测试】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第一节~第三节)

-第四节 科学的当代内涵

--第四节 科学的当代内涵

-第五节 何为技术

--第五节 何为技术

--【§1.5讨论】谈谈你对人与技术关系的看法

-第六节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第六节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测试】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第四节~第六节)

第二讲 科学技术与社会

-第一节 科学与社会的二分模型(1)

--第一节 科学与社会的二分模型(1)

-第二节 科学与社会的二分模型(2)

--第二节 科学与社会的二分模型(2)

--【§2.2讨论】谈谈你对“科学共同体”的看法

-第三节 二分模型的哲学批评

--第三节 二分模型的哲学批评

-【测试】科学技术与社会(第一节~第三节)

-第四节 社会建构论模型

--第四节 社会建构论模型

-第五节 社会建构论的哲学审视

--第五节 社会建构论的哲学审视

-第六节 互构模型

--第六节 互构模型

-第七节 互构模型的哲学审视

--第七节 互构模型的哲学审视

-【测试】科学技术与社会(第四节~第七节)

-第八节 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两种决定论立场

--第八节 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两种决定论立场

-第九节 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互构论立场

--第九节 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互构论立场

-【测试】科学技术与社会(第八节、第九节)

第三讲 科学技术与人文

-第一节 古代社会中的“科学”与人文

--第一节 古代社会中的“科学”与人文

--【§3.1讨论】你如何看待“李约瑟难题”

-第二节 走向分裂的两种文化

--第二节 走向分裂的两种文化

-第三节 科学与人文关系的两场争论

--第三节 科学与人文关系的两场争论

-第四节 斯诺命题与两种文化

--第四节 斯诺命题与两种文化

-【测试】科学技术与人文(第一节~第四节)

-第五节 从反思科学到“科学大战”(1)

--第五节 从反思科学到“科学大战”(1)

-第六节 从反思科学到“科学大战”(2)

--第六节 从反思科学到“科学大战”(2)

-第七节 如何实现科学和人文的融合

--第七节 如何实现科学和人文的融合

-【测试】科学技术与人文(第五节~第七节)

第四讲 科学规范与科学的社会运行

-第一节 科学社团及其历史作用

--第一节 科学社团及其历史作用

-第二节 科学规范及其历史变迁

--第二节 科学规范及其历史变迁

-第三节 科学的职业化与科学家的形象

--第三节 科学的职业化与科学家的形象

-第四节 科研不端行为及其治理

--第四节 科研不端行为及其治理

--【§4.4讨论】科研不端行为及其治理

-【测试】科学规范与科学的社会运行(第一节~第四节)

第五讲 科学技术与伦理

-第一节 生命伦理

--第一节 生命伦理

-第二节 生态伦理(1)

--第二节 生态伦理(1)

-第三节 生态伦理(2)

--第三节 生态伦理(2)

-【测试】科学技术与伦理(第一节~第三节)

-第四节 气候伦理(1)

--第四节 气候伦理(1)

-第五节 气候伦理(2)

--第五节 气候伦理(2)

-第六节 工程伦理

--第六节 工程伦理

-第七节 人工智能伦理

--第七节 人工智能伦理

-第八节 负责任的技术创新

--第八节 负责任的技术创新

--【§5.8讨论】当代社会中“负责任的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测试】科学技术与伦理(第四节~第八节)

第五节 何为技术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