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 >  第三讲 科学技术与人文 >  第二节 走向分裂的两种文化 >  第二节 走向分裂的两种文化

返回《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第二节 走向分裂的两种文化在线视频

下一节:第三节 科学与人文关系的两场争论

返回《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第二节 走向分裂的两种文化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看到

在古代社会中 科学或者说自然知识

是和人文联结在一起的

这种联结的一个前提是

科学尚未在人类知识体系中获得独立地位

尚未形成其特殊的研究方法

但随着上述过程的不断完成

科学和人文逐步走向了分裂

这节课 我们就来看一下

两种文化分裂的过程及其表现

近代科学的发展历史

实际上就是科学

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规范和评价标准

从而走向独立的历史

在第二讲中 我们曾经讲到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曾经指出

近代科学产生的早期

科学从宗教中获得了强大的动力

这种动力一方面表现在

科学家们将科学视为“认知上帝”的一种手段

另一方面 也表现在英国清教运动

所颂扬的勤劳 进取精神

为科学家的学术研究也提供了动力

不过 由此也可以看出

科学在当时尚未形成自己独立的

价值取向和制度规范

因此 它不得不从宗教 意识形态中获取动力

但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

随着科学开始慢慢从哲学

乃至说人文这一母体中分离出来

科学开始获得了自足性

开始形成了自己充足的发展动力

独特的制度文化和社会组织模式

这样科学渐渐开始呈现出与其母体不同的特征

科学的这种自足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 科学有了自己特定的目标和动力

1929年4月24日

纽约犹太教堂牧师赫伯特·哥尔德斯坦

给爱因斯坦发了一封电报

这封电报只有5个单词

Do you believe in god

你信仰上帝吗

爱因斯坦当天就回电

电文是这样写的

我信仰斯宾诺莎的

那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谐中

显示出来的上帝

而不信仰那个同人类的命运和行为

有牵累的上帝

实际上 爱因斯坦这里所谓的“上帝”

已经不具有神学的价值

爱因斯坦所肯定的是一种宇宙宗教

什么是宇宙宗教呢

爱因斯坦说 科学研究能破除迷信

因为它鼓励人们

根据因果关系来思考和观察事物

在一些比较高级的科学工作的背后

必定有一种关于世界的合理性

或者可理解性的信念

这有点像宗教的感情

因此 爱因斯坦所说的是

自然界里和思维世界里

显示出的崇高庄严和不可思议的秩序

而正是对这种秩序的热诚追求

或者说 宇宙宗教感情 才是

科学研究的最强有力 最高尚的动机

第二

科学有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标准

数学与实验的结合是近代自然哲学或者说科学

最为典型的研究方法

实际上 这两者也充当了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

科学史家丹皮尔

在评价伽利略作为主要开创者的

近代科学时 这样说

中世纪经验哲学是理性的

现代科学在本质上是经验的

前者崇拜人的理性

在权威规定的界限内活动

后者接受无情的事实

不管它是否合于理性

当然 丹皮尔在这里的意思

并不是说 近代科学不合乎理性

而只是说 不再以一种

中世纪那样高于一切的人文理性为圭臬

正是在此意义上

丹皮尔接着评价说

伽利略已经远远离开了经院派

以人为中心的哲学

在这种种哲学里

整个自然世界都是为人创造的

伽利略在数学的动力学方面

迈出了最初的 也是最难的一步

这就是从经院哲学在分析变化和运动时

所采取的模糊的目的论范畴

跳到关于时间和空间的确定的数学范畴

当然科学的自足性

还表现在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度

尽管这一制度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一部分我们会在后面的课程中详细讲述

显然 科学获得独立

或者说 两种文化的分裂也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

这一过程大致从十六世纪开始

到十九世纪基本完成

在这一过程中 从世界观层面而言

科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看待世界的方式

从具体层面而言

科学家们创造了一系列伟大的科学成就

建立了近代科学的基本框架

人文学者很快就意识到

这些新的研究范式与传统学术的不同之处

于是 两种文化之间的争论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在近代科学产生之初

科学和人文之间的分裂与争论就开始了

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曾经考察过

霍布斯和波义耳有关知识的一场争论

这场争论的实质和焦点是

什么样的方法才是产生可靠知识的合理方法

而知识的可靠性标准又是什么

波义耳主张实验知识的可靠性

而霍布斯则坚持传统哲学的知识生产方式

认为哲学须经由推理获至因果性知识

而实验程序并不具有理性的强制力

因而也就不能帮助我们获得普遍性命题

可以看出 霍布斯和波义耳的争论

实际上所反映的就是传统哲学与新兴科学之间

在知识生产方式合法性问题上的争论

较早明确对科学本身展开批评的是

法国思想家卢梭

1749年 第戎科学院发布了一则征文启事

主题是科学和艺术的复兴

与社会风俗之间的关系

卢梭递交了一篇文章

标题是《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

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

在这篇文章中 卢梭鲜明表示了

自己对科学以及艺术的批评态度

这种批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从本性上来说 科学所带来的

世界观的统一化和标准化

会扼杀人的自由

卢梭说 科学和艺术虽然不那么专制

但也许更为强有力地

给人们身上的枷锁装点许多花环

从而泯灭了人们对他们为之而生的

天然的自由的爱

使他们喜欢他们的奴隶状态

使他们变成了所谓的“文明人”

从起源上来讲

科学产生于人性的某些缺陷或不足之处

卢梭说 天文学诞生于人的迷信

雄辩术是由于人们的野心 仇恨 谄媚

和谎言而产生的

数学产生于人们的贪心

物理学是由于某种好奇心引发的

这都表明 科学是由人的骄傲心产生的

都是由于我们的种种坏思想产生的

从目的上来说

科学真理是以不可胜数的错误为代价的

而且科学的应用也是难以掌控的

卢梭的这一立场 使得他与启蒙运动所坚持的

理性主义倾向发生了冲突

最终 导致卢梭与伏尔泰等人之间

持续不断的争论

卢梭之后 浪漫主义运动在一定意义上

成为科学批评运动的主角

按照怀特海的分析

浪漫主义运动产生于

近代科学所带来的一种矛盾

人们一方面相信以机械论为基础的科学唯识论

另一方面又坚信

人类与高等动物是由自律性的机体构成的

这就导致了机械性的科学和自然

与集体性的人类之间的矛盾

浪漫主义运动的基本立场是尊重自然

赞美自然

这也是罗素将浪漫主义运动的总体特征

归结为审美标准的一个重要原因

显然 自然在伽利略将第二性质剥离之后

就只剩下了纯粹的数量关系

成为了一个抽象的 形式化的 机械的自然

情感 美 价值 直觉等等 都被排除在外

这正是浪漫主义运动所要激烈反对的

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

在其著作《序曲》中所描述的那样一个自然

以及在其诗作《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中

所彰显的人类情感与自然合二为一的境界

都是对近代科学的机械论自然观的激烈批评

华兹华斯因此获得了“大自然的祭司”之称

浪漫主义的另外一位代表人物

威廉·布莱克 更是直言

艺术是生命之树 而科学则是死亡之树

这句话可以用于对其画作《牛顿》的解读

在这幅画中 牛顿拿着圆规丈量着世界

但却忽视了色彩斑斓的自然本身

在布莱克其它的许多诗作中

他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即以人文和宗教的理解 批评科学的理解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文学者

都对科学持批评态度

一方面 许多哲学家 文学家和艺术家

通过他们的作品坚定地颂扬科学

法国诗人 翻译家 也是一位神父

雅克·德利勒在其诗作中高呼

荣耀属于造物主和牛顿

德国戏剧家莱辛 则将牛顿与荷马相提并论

真理在光辉中飞向我们

通过牛顿吸引了人类

英国画家约瑟夫·赖特的画作

《空气泵里的鸟实验》

则通过烛光表明了科学的理性之光

尽管 画中掩面不忍观看的女孩

似乎也表明空气泵实验对濒死小鸟的残酷

另一方面

有一些人文主义分子

则坚持将科学和人文结合起来 这样的立场

孔多塞在评价伏尔泰时这样说道

伏尔泰的物理学知识和诗人天赋相得益彰

对各门科学的研究拓展了他的诗学思想

新的意象丰富了他的诗歌

美国思想史家彼得·盖伊评价说

十八世纪的诗人 非但没有被新科学打倒

反而借助科学强化了自己的哲学

扩大了思维

打开了发挥才华的未知领域

实际上 在浪漫主义运动之外

还有一场影响更为深远的运动

这就是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哲学家大多以宣扬科学为己任

并试图在启蒙精神的基础之上改造

甚至重塑人类文明

不管是哲学家 还是文学家 艺术家

对待科学的上述积极态度

就是当时启蒙精神的一种体现

实际上 在近代科学产生之初

尽管科学和人文之间

已经开始呈现出分裂的态势

但两者之间的关系仍然是非常微妙的

特别地 十七世纪的科学家们

大多都是坚定的宗教徒

甚至如牛顿仍然将上帝作为世界的推动者

波义耳在其去世之后更是立下遗嘱

捐赠350英镑

以资助反对无神论思想的各类讲座

不过这种状况

经过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的洗涤

发生了根本改变

伏尔泰在其风靡一时的

宣扬牛顿思想的著作中这样说

我未尝见过有哪个牛顿主义者

不是最标准的有神论者

彼得·盖伊评价说

在波义耳和牛顿的时代

科学家很少能够预见有朝一日

真正的宗教和真正的科学会发生冲突

同样 很少有科学家认识到

科学与宗教分属两个潜在对峙的阵营

两者之间只有小摩擦

而且这些小摩擦更多是发生在

神学与科学发现中引申出的

某些激进的哲学结论之间

而不是发生在神学与科学之间

如果牛顿们 波义耳们看到

他们的发现竟然被十八世纪启蒙哲人

用来证明基督教事实上属于“人之常情”

而且是不正确的

对此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想必会勃然大怒

总的来说 近代科学自其产生之初

尽管与人文传统之间还保留着各种牵连

但随着其独立的研究目标

独立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标准

机械论自然观的形成

科学逐渐开始脱离其人文母体

最终形成了人类历史上两种文化分裂的现象

好 同学们这节课就到这里

下节课 我们将集中考察一下

从十九世纪以来

西方世界有关两种文化关系的几场争论

并在此基础上审视一下两者之间的关系

同学们 下次课见

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课程列表:

课程导学

-课程导学

-【测试】课程导学

第一讲 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节 当代社会为何要关注科学和技术

--第一节 当代社会为何要关注科学和技术

--【§1.1讨论】谈谈你对当代社会中科学技术重要性的理解

-第二节 历史上的科学(1)

--第二节 历史上的科学(1)

-第三节 历史上的科学(2)

--第三节 历史上的科学(2)

-【测试】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第一节~第三节)

-第四节 科学的当代内涵

--第四节 科学的当代内涵

-第五节 何为技术

--第五节 何为技术

--【§1.5讨论】谈谈你对人与技术关系的看法

-第六节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第六节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测试】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第四节~第六节)

第二讲 科学技术与社会

-第一节 科学与社会的二分模型(1)

--第一节 科学与社会的二分模型(1)

-第二节 科学与社会的二分模型(2)

--第二节 科学与社会的二分模型(2)

--【§2.2讨论】谈谈你对“科学共同体”的看法

-第三节 二分模型的哲学批评

--第三节 二分模型的哲学批评

-【测试】科学技术与社会(第一节~第三节)

-第四节 社会建构论模型

--第四节 社会建构论模型

-第五节 社会建构论的哲学审视

--第五节 社会建构论的哲学审视

-第六节 互构模型

--第六节 互构模型

-第七节 互构模型的哲学审视

--第七节 互构模型的哲学审视

-【测试】科学技术与社会(第四节~第七节)

-第八节 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两种决定论立场

--第八节 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两种决定论立场

-第九节 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互构论立场

--第九节 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互构论立场

-【测试】科学技术与社会(第八节、第九节)

第三讲 科学技术与人文

-第一节 古代社会中的“科学”与人文

--第一节 古代社会中的“科学”与人文

--【§3.1讨论】你如何看待“李约瑟难题”

-第二节 走向分裂的两种文化

--第二节 走向分裂的两种文化

-第三节 科学与人文关系的两场争论

--第三节 科学与人文关系的两场争论

-第四节 斯诺命题与两种文化

--第四节 斯诺命题与两种文化

-【测试】科学技术与人文(第一节~第四节)

-第五节 从反思科学到“科学大战”(1)

--第五节 从反思科学到“科学大战”(1)

-第六节 从反思科学到“科学大战”(2)

--第六节 从反思科学到“科学大战”(2)

-第七节 如何实现科学和人文的融合

--第七节 如何实现科学和人文的融合

-【测试】科学技术与人文(第五节~第七节)

第四讲 科学规范与科学的社会运行

-第一节 科学社团及其历史作用

--第一节 科学社团及其历史作用

-第二节 科学规范及其历史变迁

--第二节 科学规范及其历史变迁

-第三节 科学的职业化与科学家的形象

--第三节 科学的职业化与科学家的形象

-第四节 科研不端行为及其治理

--第四节 科研不端行为及其治理

--【§4.4讨论】科研不端行为及其治理

-【测试】科学规范与科学的社会运行(第一节~第四节)

第五讲 科学技术与伦理

-第一节 生命伦理

--第一节 生命伦理

-第二节 生态伦理(1)

--第二节 生态伦理(1)

-第三节 生态伦理(2)

--第三节 生态伦理(2)

-【测试】科学技术与伦理(第一节~第三节)

-第四节 气候伦理(1)

--第四节 气候伦理(1)

-第五节 气候伦理(2)

--第五节 气候伦理(2)

-第六节 工程伦理

--第六节 工程伦理

-第七节 人工智能伦理

--第七节 人工智能伦理

-第八节 负责任的技术创新

--第八节 负责任的技术创新

--【§5.8讨论】当代社会中“负责任的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测试】科学技术与伦理(第四节~第八节)

第二节 走向分裂的两种文化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