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 >  第五讲 科学技术与伦理 >  第三节 生态伦理(2) >  第三节 生态伦理(2)

返回《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第三节 生态伦理(2)在线视频

下一节:第四节 气候伦理(1)

返回《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第三节 生态伦理(2)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好

上节课 我们讲到了生态危机的具体表现

以及生态伦理学产生的原因

那么 这节课 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下

生态伦理学的核心关切等等内容

全球化的生态危机

一方面 引发了哲学家们对于资本的批判

另一方面 也推动了伦理学家们

围绕价值 责任等等核心伦理问题展开探讨

归纳而言

生态伦理的核心关切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自然存在物拥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吗

如果说生命伦理学

更多关注的还是人类生命的话

那么 生态伦理学则意在将道德研究的范围

进一步扩展到一切自然生物

被誉为“生态伦理之父”的美国生态学家

奥尔多·利奥波德

在其遗作《沙乡年鉴》一书中提到

最初的伦理观念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

后来所增添的内容

则是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

而伦理的第三步进化

应当是要向处理人与土地

以及人与在土地上生长的动物和植物之间的

关系的延伸

这在进化中是可能的

而且在生态上是必要的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

生态伦理学的提出

在某种程度上 可以说是一次伦理学的革命

其革命性在于

它打破了传统伦理学理论仅仅关注人的传统

转而赋予了人之外的一切自然物

以道德意义和价值

其二 人在世界当中处于何种地位呢

生态伦理学是从西方国家开始兴起的

所以 我们将这一问题

放到西方伦理学语境当中来分析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将人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

自此 西方伦理学完成了

从敬畏神灵到敬畏人类的转折

人取代了上帝

成为了万物的尺度 成为了目的本身

但在这转折的背后

随着科学技术带动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命运自然 万物由人支配

这样的伦理观念

也指挥着人类肆意地对待自然 破坏生态

可以说 在近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上

人毫无疑问是居于世界的中心地位的

而自然仅仅是人实现目的的一个对象

一个工具而已

直到生态危机来临

人类开始意识到

人必须改变命令自然 支配自然这样的价值观

将自然和人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来看待

甚至 将人当做自然当中的一个成员来看待

才有可能带来生态环境的根本性转变

伴随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地位的争论

生态伦理学出现了两大阵营

即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

其中 非人类中心主义在后期

成为了西方生态伦理学的主流理论

其三 人对人之外的存在物

是否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呢

事实上 从20世纪初期

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进入人类世界以来

生态伦理学者 甚至社会大众 普遍地认为

人除了对人 对社会有道德义务外

对自然 对人之外的一切的自然存在物

都应当负有道德义务

只是 这种道德义务是直接的 还是间接的呢

人类中心论者和非人类中心论者产生了分歧

人类中心论者认为

自然存在物对人的价值 主要体现为工具价值

因此 人只有对人有直接的道德义务

而对人之外的自然存在物 仅仅负有间接的义务

通俗点讲就是 因为破坏环境危害了人类的生存

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

但我们本身并没有保护环境的直接义务

而非人类中心论者则认为

一切自然存在物

都具有与人一样平等的道德地位

人只是地球生物共同体当中的一个成员

因此 人应该像对待自己负责一样

对一切自然存在物负有直接的义务

换而言之 人不能仅仅把自然当作是工具

而应该认可自然本身的价值

对其有热爱 敬佩等等的道德情感

才能最终解决生态危机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 生态伦理学还进一步围绕

人对自然的正当权利与必要义务是什么

人依据什么道德原则来化解

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呢

等等这样的问题 展开进一步的探究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阿尔贝特·史怀泽提出的

敬畏生命

生态伦理学之父利奥波德提出的

保护生命共同体

以及 生物中心论权威学者保尔·泰勒提出的

不作恶 不干涉 忠诚 补偿正义

这样四原则等等

都是生态伦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0世纪80年代开始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加剧

国内学者开始关注生态伦理学领域

并试图在借鉴西方生态伦理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中国的生态主张

2017年10月 习近平总书记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人类必须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这为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同时 回溯到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去寻找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支撑与可靠方法

也成为了中国生态伦理发展的一个新思路

事实上 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古已有之

中国哲学语境中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和而不同 等等智慧

都隐含着古代中国的生态伦理思想

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所蕴藏着的大量的生态伦理智慧

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地去挖掘和思考

好 这节课就到这里

下节课 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气候伦理

谢谢

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课程列表:

课程导学

-课程导学

-【测试】课程导学

第一讲 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节 当代社会为何要关注科学和技术

--第一节 当代社会为何要关注科学和技术

--【§1.1讨论】谈谈你对当代社会中科学技术重要性的理解

-第二节 历史上的科学(1)

--第二节 历史上的科学(1)

-第三节 历史上的科学(2)

--第三节 历史上的科学(2)

-【测试】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第一节~第三节)

-第四节 科学的当代内涵

--第四节 科学的当代内涵

-第五节 何为技术

--第五节 何为技术

--【§1.5讨论】谈谈你对人与技术关系的看法

-第六节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第六节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测试】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第四节~第六节)

第二讲 科学技术与社会

-第一节 科学与社会的二分模型(1)

--第一节 科学与社会的二分模型(1)

-第二节 科学与社会的二分模型(2)

--第二节 科学与社会的二分模型(2)

--【§2.2讨论】谈谈你对“科学共同体”的看法

-第三节 二分模型的哲学批评

--第三节 二分模型的哲学批评

-【测试】科学技术与社会(第一节~第三节)

-第四节 社会建构论模型

--第四节 社会建构论模型

-第五节 社会建构论的哲学审视

--第五节 社会建构论的哲学审视

-第六节 互构模型

--第六节 互构模型

-第七节 互构模型的哲学审视

--第七节 互构模型的哲学审视

-【测试】科学技术与社会(第四节~第七节)

-第八节 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两种决定论立场

--第八节 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两种决定论立场

-第九节 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互构论立场

--第九节 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互构论立场

-【测试】科学技术与社会(第八节、第九节)

第三讲 科学技术与人文

-第一节 古代社会中的“科学”与人文

--第一节 古代社会中的“科学”与人文

--【§3.1讨论】你如何看待“李约瑟难题”

-第二节 走向分裂的两种文化

--第二节 走向分裂的两种文化

-第三节 科学与人文关系的两场争论

--第三节 科学与人文关系的两场争论

-第四节 斯诺命题与两种文化

--第四节 斯诺命题与两种文化

-【测试】科学技术与人文(第一节~第四节)

-第五节 从反思科学到“科学大战”(1)

--第五节 从反思科学到“科学大战”(1)

-第六节 从反思科学到“科学大战”(2)

--第六节 从反思科学到“科学大战”(2)

-第七节 如何实现科学和人文的融合

--第七节 如何实现科学和人文的融合

-【测试】科学技术与人文(第五节~第七节)

第四讲 科学规范与科学的社会运行

-第一节 科学社团及其历史作用

--第一节 科学社团及其历史作用

-第二节 科学规范及其历史变迁

--第二节 科学规范及其历史变迁

-第三节 科学的职业化与科学家的形象

--第三节 科学的职业化与科学家的形象

-第四节 科研不端行为及其治理

--第四节 科研不端行为及其治理

--【§4.4讨论】科研不端行为及其治理

-【测试】科学规范与科学的社会运行(第一节~第四节)

第五讲 科学技术与伦理

-第一节 生命伦理

--第一节 生命伦理

-第二节 生态伦理(1)

--第二节 生态伦理(1)

-第三节 生态伦理(2)

--第三节 生态伦理(2)

-【测试】科学技术与伦理(第一节~第三节)

-第四节 气候伦理(1)

--第四节 气候伦理(1)

-第五节 气候伦理(2)

--第五节 气候伦理(2)

-第六节 工程伦理

--第六节 工程伦理

-第七节 人工智能伦理

--第七节 人工智能伦理

-第八节 负责任的技术创新

--第八节 负责任的技术创新

--【§5.8讨论】当代社会中“负责任的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测试】科学技术与伦理(第四节~第八节)

第三节 生态伦理(2)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