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计算机控制导论 >  第五章 系统的性能分析 >  5.2 离散系统的指令响应 >  5.2.1 离散系统的指令响应

返回《计算机控制导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5.2.1 离散系统的指令响应在线视频

5.2.1 离散系统的指令响应

阅读材料:

    计算机控制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技术

    ISBN: 978 703 055 8091


相关阅读:

    教材4.1节

下一节:5.2.2 仿真实例:基于LabVIEW的指令响应

返回《计算机控制导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5.2.1 离散系统的指令响应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离散系统的性能分析

和连续系统一样

离散系统的性能也可以通过解析或者是图示的方法来进行分析

从时域或者是频域都可以进行分析

其中最基本的是从时域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考虑系统输出在任何一个时间点随输入的变化情况

这种变化可以通过差分方程直接求解获得

也可以通过脉冲传递函数求解

然后经过z逆变换得到

时域响应能够描述系统在任何一个时间的输出

可以描述系统所有分量的综合作用

是预测系统行为的基础

如果我们主要考虑某一个特殊的分量

这个时候可以考虑频率响应

它可以通过脉冲传递函数直接求解

只要把相应的频率分量代进去

无论是时域分析还是频域分析

求解方法和解释方法和连续域的分析都是一样的

关键是把s域里面的方法通过一个变量代换转换到z域

我们在前面讲过

要把变量z定义成e的sT次幂

就可以把一个连续域的传递函数采样之后转换成一个离散域的脉冲传递函数

在这里

s和z平面做了一个变换

变换的时候

它们的位置有了变化

s平面里的原点经过变量代换映射到z平面的(1,j0)点

在s平面里

当点从原点沿着虚轴的正半轴运动的时候

在z平面里

同样的点会从(1,j0)点沿着单位圆向实轴的负半轴运动

同样

如果在s平面里

我们考虑一个点沿着平行于实轴的方向向实轴负半轴运动

那么对应的点就会从(-1,j0)这个位置向原点的方向移动

离散域的分析和连续域的分析本质上是一样的

关键是要通过一个变量代换把s平面里的点映射到z平面上

我们前面讲过

通过变量z等于e的sT次幂

我们可以把一个连续的传递函数转换成一个离散的脉冲传递函数

在这种变量代换关系下

s平面里面的原点就映射到z平面的(1,j0) 这个点的位置上

在s平面里

当某一个点从原点位置沿着虚轴的正方向向上运动的时候

那么对应的点会从(1,j0)这个点沿单位圆向实轴的负方向运动

在s平面里

如果点平行于实轴向负方向运动

那么,z平面里面

就会沿着红色点的运动轨迹

从(-1,j0)点向原点的方向运动

在s平面

当点穿越实轴的时候

那么同样

z平面里的点会绕过原点回到实轴的下方

然后

我们可以看到

当蓝点沿着特定的轨迹回到原点的时候

z平面里面

红色的点也是从原点沿着单位圆再返回到(1,j0)点的位置上

利用这种映射关系

我们可以把s平面里面传递函数的一些结论推广到z平面的脉冲传递函数上

在这种映射关系当中

图上阴影部分就有了一一对应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

在s域里面的阴影映射到z平面上

就变成了单位圆内侧的部分

而s平面上阴影沿着虚轴对称的那一部分

就映射成了z平面单位圆外的部分

在主频带里面,这种映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

但是不同的频带会映射到z平面相同的位置

所以从s平面到z平面整个的映射关系来看

这个映射不是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为了把s平面里的矩形区域映射到某一个平面上

变成一个完整的矩形

我们也可以做另外的一种变换

就是所谓的双线性变换

考虑z和s之间的关系

把它改写一下

写成两个指数函数的除法

然后把分子和分母用泰勒展开

取低阶项

这样就可以得到s和z之间的一种近似关系

定义变量(2/T)(z-1)/(z+1)是变量w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线性的映射

w会把z平面的单位圆映射成w平面里面的一个矩形区域

考虑到z平面里面的单位圆是s平面的一个矩形映射出来的

这样s和w之间就有了一个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当然,这种映射关系只是在一定的频带范围里存在

通过不同的映射

我们可以把连续域里面图形的表示方法推广到离散域里

在w域或者是z域里面

画出脉冲传递函数的根轨迹图、伯德图、奈奎斯特图或者是尼科尔斯图

绘制方法和连续系统的绘制方法是一样的

只不过需要做相应的变量代换

计算机控制导论课程列表:

课程说明

-关于课程版本

-教材或阅读材料

-名人堂

-关于虚拟实验

-关于考核

-课程学习规范

-课程大纲测试

-线上学习建议

-学习合同

第一章 课程简介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

-1.1 什么是计算机控制

--1.1 什么是计算机控制

-1.2 为什么学习计算机控制

--1.2 为什么学习计算机控制

-1.3 怎样学习计算机控制

--1.3 怎样学习计算机控制

-【思政讨论】钱学森:我对系统学认识的历程

-第1周作业

-用户需求调查问卷

第二章 计算机控制基础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

-2.1 概述

--2.1 概述

-2.2 典型形式

--2.2.1 操作指导系统

--2.2.2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2.2.3 监督控制系统

--2.2.4 分布式控制系统

--2.2.5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2.2.6 网络控制系统

-第2周思维导图

-【思政阅读】马少梅,范建文:回望历史——记录我国自动化仪表的成长与发展

-第2周作业

第三章 信号的采样与重构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

-3.1 信号采样

--3.1.1 信息与信号

--3.1.2 采样过程

--3.1.3 采样定理

-3.2 信号重构

--3.2.1 香农重构

--3.2.2 保持法重构

-第3周思维导图

-【思政讨论】连续和离散:从信息科学的观点理解经典

-第3周作业

第四章 系统的数学描述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

-4.1 回顾:连续系统的数学描述

--4.1 回顾:连续系统的数学描述

-4.2 离散对象的数学描述

--4.2.1 离散对象的数学描述

--4.2.2 仿真实例:建立离散对象的模型

--4.2.3 仿真实例:获取离散对象的模型

-4.3 系统模型的运算

--4.3.1 系统模型的运算

--4.3.2 仿真实例:基于解析表示

--4.3.3 仿真实例:基于图形表示

-第4周思维导图

-【思政讨论】日记:我参与了第一台智能可编程序调节器的设计

-第4周作业

第五章 系统的性能分析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

-5.1 回顾:连续系统的性能分析

--5.1 回顾:连续系统的性能分析

-5.2 离散系统的指令响应

--5.2.1 离散系统的指令响应

--5.2.2 仿真实例:基于LabVIEW的指令响应

-5.3 离散系统的性能描述

--5.3.1 离散系统的性能描述

--5.3.2 稳定性

--5.3.3 鲁棒性

--5.3.4 仿真实例:基于LabVIEW的性能指标计算

-第5周思维导图

-第5周作业

-LabVIEW辅助设计(1)

-【思政讨论】谢旭凯和谢绪恺判据

第六章 模拟化设计方法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

-6.1 模拟化设计

--6.1 模拟化设计

-6.2 离散化方法

--6.2.1 离散化方法

--6.2.2 前向差分法

--6.2.3 后向差分法

--6.2.4 双线性变换法

--6.2.5 脉冲响应不变法

--6.2.6 阶跃响应不变法

--6.2.7 零极点匹配法

--6.2.8 仿真实例:离散化方法

-第6周思维导图

-第6周作业

-LabVIEW辅助设计(2)

-【思政讨论】是什么卡了我们的脖子?

第七章 数字化设计方法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

-7.1 数字化设计

--7.1.1 什么是数字化设计

--7.1.2 怎样进行数字化设计

-7.2 解析法

--7.2.1 Ragazzini法

--7.2.2 基于LabVIEW的辅助设计

-7.3 试探法

--7.3.1 频域设计法

--7.3.2 仿真实例:基于LabVIEW的频域设计

--7.3.3 根轨迹设计法

--7.3.4 仿真实例:基于LabVIEW的根轨迹设计

-第7周思维导图

-第7周作业

-LabVIEW辅助设计(3)

-【思政讨论】数控系统概述

第八章 从函数到算法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

-8.1 可控实现形式

--8.1 可控实现形式

-8.2 数值精度问题

--8.2 数值精度问题

-8.3 计算时延问题

--8.3.1 计算时延

--8.3.2 程序结构的影响

--8.3.3 对采样周期的影响

-第8周思维导图

-第8周作业

第九章 硬件约束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

-9.1 硬件约束的抽象化

--9.1 硬件约束的抽象化

-9.2 选择运算平台

--9.2 选择运算平台

-9.3 选择I/O设备接口

--9.3 选择I/O设备接口

-9.4 处理I/O接口数据

--9.4.1 数字滤波

--9.4.2 标度变换

-第9周思维导图

-第9周作业

第十章 工程实现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

-10.1 需求分析

--10.1 需求分析

-10.2 架构设计

--10.2 架构设计

-10.3 任务调度策略

--10.3 任务调度策略

-10.4 可靠设计模式

--10.4 可靠性设计模式

-第10周思维导图

-第10周作业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卷【互评】

5.2.1 离散系统的指令响应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