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亲爱的同学们,欢迎加入我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课程学习!
开设学校:湖南大学;学科:法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亲爱的同学们,欢迎加入我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课程学习!
-1进入新时代
--进入新时代
-2做时代新人
--做时代新人
-3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
-拓展资源
--青年榜样习近平
--湖大版《南山南》
--湖大版《起风了》
-单元测试
--绪论--单元测试
-思考讨论
-1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2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3人生目的
--人生目的
-4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5人生价值及其评价
--人生价值及其评价
-6反对错误人生观
--反对错误人生观
-拓展资源
--张定宇:我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为什么不让生活更丰满呢?
--赫赫无名的一生
--强国一代有我在
-单元测试
--第一章--单元测试
-思考讨论
-1.什么是理想
--什么是理想
-2.什么是信念
--什么是信念
-3.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4.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5.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拓展资源
--中国的红色梦想
--追梦者
-单元测试
--第二章--单元测试
-思考讨论
-1.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2.中国精神的内容构成及其作用
-3.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4.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5.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拓展资源
--海归梦 中国梦
-单元测试
--第三章--单元测试
-思考讨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
-5.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拓展资源
-单元测试
--第四章--单元测试
-思考讨论
-1.道德的内涵、起源、本质
-2.道德的功能、作用、变化发展
-3.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想资源之中华传统美德
-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想资源之中国革命道德和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想资源之中国革命道德和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6.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
-7.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
-8.家庭美德
--家庭美德
-9.个人品德
--个人品德
-10.学习道德模范、参与志愿活动、引领社会风尚
-拓展资源
--来自人民归于人民
--奋力战斗的个人
-单元测试
--第五章--单元测试(一)
--第五章--单元测试 (二)
-思考讨论
-1.法律及其历史发展
--法律及其历史发展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3.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
-4.我国的国家制度
--我国的国家制度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6法治思维的含义
--法治思维的含义
-7.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8.培养法治思维
--怎样培养法治思维
-9.法律权利及其特征
--法律权利及其特征
-10.法律义务及其特征
--法律义务及其特征
-11.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拓展资源
--习主席宪法宣誓
--民法典来了
--当哪吒遇上民法典
-单元测试
--第六章--单元测试(一)
--第六章--单元测试(二)
--第六章--单元测试(三)
-思考讨论
-1.美丽的湖南大学 我们的精神家园 (一)
-2.美丽的湖南大学 我们的精神家园(二)
-3.勿忘国耻:不屈的文脉
蒋飞云,女,1967年12月出生,湖南邵阳人,教授,中共党员。1991年在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2003年于华中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 教育背景:1993年~1997年在我校岳麓书院“中国思想史”专业选修了所有学分,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1998年度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进修法学专业,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并获得结业证书。2000年考取了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在职研究生,并于2003年4月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获法学硕士学位。 主讲课程与科研成果: 主要讲授《基础》、《毛概》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参加部、省级社会科学课题5个,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个人专著4部。2015年指导大学生参加湖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果展示活动,获得两项优秀指导老师奖。2018年获得湖南省高校学习贯彻十九大“名师示范课堂”二等奖,2018年度获得湖南大学教学优秀奖。
熊泽民,男,汉族,1965年3月生于湖南石门。于1987年7月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现任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德育教研室副教授。获法学学士学位。 从1988年9月起一直从事本科教学工作,主要担任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课教学,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好评,曾获湖南大学首届“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称号,多次在各种教学比赛中获奖。先后著有《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感情投资》、《浅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原则》等,参编《人生的哲理》、《法律基础学教程》、《法律基础教程》等少统编教材。参加《改革考试方法和成绩评价体系,切实推进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新一轮改革》等课题研究。主持湖南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计划《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其调适与治疗》《大学生实践教学实效性研究》等课题研究。常利用教学之余,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为很多大学生提供了切实有力的帮助。
张平,女,湖南省益阳人,1969年10月生,硕士,副教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 主要担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公关礼仪》(公选课)等课程教学。 先后出版著作、教材、教参11部(包括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5部),其中担任副主编4部、参编7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此外,还先后主持或参与教改项目10项,其中省部级8项、校级2项;教学研究成果1项(参与)获得校级一等奖;参与课程建设2项(包括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孙宏云,女,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年和2019年,两次获湖南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2017年和2019年,两次承担省级公开课的讲授;曾获湖南大学讲课比赛二等奖;主持省社科基金基地项目一项,湖南大学教改课题4项;发表教改论文数篇。
吴晓欣,女,1988年生,山东滕州人,武汉大学哲学博士,比利时鲁汶大学(KU Leuven)联合培养博士。现为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承担本科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曾获2017年湖南大学新进教师微格演练比赛二等奖、2019年湖南大学首届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曾兰,女,法学博士,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在《中国青年研究》、《思想教育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思想理论教育》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全文转载。主持《“成才—成人”目标导向下研究生精神压力转化研究》等省社科基金和教改项目三项。获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思政组一等奖、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能手、湖南省第二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湖南省优秀青年思政课教师、湖南大学优秀教师、湖南大学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湖南大学首届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