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tri网属于离散事件动态系统,是1960年代由卡尔·亚当·佩特里发明的,适合于描述异步的、并发的计算机系统模型。Petri网既有直观的图形表示,又有严格的数学定义;既是系统模型,又是理论体系。作为理论指导下的异步并发模型,已成功应用于系统控制、流程管理、自动化等领域。
开设学校:清华大学;学科:计算机、
Petri网属于离散事件动态系统,是1960年代由卡尔·亚当·佩特里发明的,适合于描述异步的、并发的计算机系统模型。Petri网既有直观的图形表示,又有严格的数学定义;既是系统模型,又是理论体系。作为理论指导下的异步并发模型,已成功应用于系统控制、流程管理、自动化等领域。
-概述
--Video
-有向网
--Video
-3-1 Petri网定义
--Video
-3-2 Petri网层次系统
--Video
-3-3 基本网(EN)系统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三章 Petri网--3-3 基本网系统课后思考题
-3-4 条件-事件(C-E)系统
--Video
-第三章 Petri网--3-4 条件-事件系统课后习题
-3-5 库所-变迁(P-T)系统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3-5 库所-变迁(P-T)系统课后习题--作业
-3-6 网系统层次
--Video
-3-7 高级网系统
--Video
-3-8 化简网系统
--Video
-3-9 非线性网系统
--Video
-3-10 小结
--Video
-4-1 前言
--Video
-4-2 网拓扑
--Video
-4-3 并发论
--Video
-4-4 网逻辑
--Video
-4-5 信息流网
--Video
--Video
-4-6 同步论
--Video
--Video
-4-7 同步论-合同实例
--Video
-4-8 同步论-婚礼教堂实例
--Video
-4-9 同步论 同步器
--Video
-第四章 网论--思考题1
-4-10 实例与方法——电梯控制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4-11 建模方法论
--Video
-4-12 汉诺塔问题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四章 网论--思考题2
-5-1 工作流管理联盟
--Video
-5-2 工作流网(WF_net)
--Video
-5-3 Artifacts
--Video
-5-4 BPMN2.0
--Video
-5-5 学界
--Video
-5-6 业务流程管理(BPM)
--Video
-5-7 BPM建模
--A of ARM
-5-8 流程举例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5-9 流程之外
--Video
-Petri网小结
--Video
--Video
-6.1 过程挖掘基础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6.2 过程挖掘工具
--Video
--Video
-6.3 过程挖掘算法介绍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6.4 未来研究方向
--Video
-7.1 科研三要素
--Video
-7.2 Program today
--Video
-7.3 Program yesterday
--Video
-7.4 Theory of Programming
--Video
-7.5 A of ARM
--Video
-7.6 R of ARM
--Video
-7.7 M of ARM
--Video
-7.8 OESPA
--Video
-第七章 科研思考--习题
-8.1 树个靶子
--Video
-8.2 八卦与自然
--Video
-8.3 结束语和感谢
--Video
-第八章 总结--习题
袁崇义,1941年生,山东人。1964年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入中科院数学所为研究生,1968年毕业留所。1975年改行学习计算机软件。1977年至1979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滑铁卢大学进修软件开发。1984年至1990年期间4次共3+年访问西德GMD(国家研究中心)Petri教授的研究所,1992年底调入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后任硕导、博导。主要研究方向:Petri网、工作流、软件语义正确性验证。2005年退休。在北大教授两门研究生软件理论课:Petri网和并行计算(形式语义)有4部Petri网专著。基于Petri网,首创程序语义正确性验证理论,以期替代统治软件工程已久的软件测试步骤。
闻立杰博士,1977年生,河北唐山人,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大数据交互式分析、流程大数据管理与挖掘、工作流技术。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基金目2项;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国家973/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研基金等项目十数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6)。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会议发表文章90余篇,据Google Scholar统计,发表论文被引用2400多次;译著3部;获业务过程管理领域顶级会议最佳学生论文奖(亚洲首次);过程挖掘论文已被收入国际教材和学术专著。现任国际会议ICSOC、BPM、PAKDD、CoopIS程序委员会委员,IEEE过程挖掘工作组XES标准化小组委员(亚洲唯一)。
王建民博士,1968年生,吉林磐石人,清华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面向制造业的核心软件开发”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2012年起)、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大数据安全标准特别工作组组长(2016年起)、“十二五”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领域制造服务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国家卫计委人口健康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14年起)、国家“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总体组成员(2008-2013)。2008年以来在IEEE TKDE、VLDBJ、TIP、IEEE TSC、WWWJ等期刊和ACM SIGMOD、VLDB、IEEE ICDE、AAAI、ICML、NIPS、IJCAI、ACM Multimedia、CVPR、ICCV等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10余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2006年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同年获得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4),2013年入选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计划,201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1)。担任ICSOC 2017联合程序主席、WISE 2016联合程序主席、2015-2016年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大数据学术会议联合程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