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新世纪以来,危机事件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911恐怖袭击、汶川地震等危机事件给人类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本课程从公共治理视角,讲解风险管理与应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您学习、理解现代公共危机治理提供借鉴。 —— 课程团队
开设学校:西安交通大学;学科:管理学、
进入新世纪以来,危机事件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911恐怖袭击、汶川地震等危机事件给人类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本课程从公共治理视角,讲解风险管理与应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您学习、理解现代公共危机治理提供借鉴。 —— 课程团队
-1. 1 应急管理发展的主要背景
-1. 2 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
-1. 3 现代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
-1.4 公共安全的主要内涵
-1.5 多学科的分析视角
-1.6 风险治理研究框架
-1.7 风险治理内涵及操作流程
-1.8 公共危机的治理架构
-1.9 应急管理研究的系统视角
-1.10 应急管理研究的认知视角
-第一章 单元测试
--第一章 单元测试
-第一章 课堂讨论
-2.1 风险评估的内涵与分类
-2.2 风险评估的分析模型
-2.3 风险评估的一般流程
-2.4 风险评估的常用方法
-2.5 风险评估的技术工具
-2.6 危机决策的概念与特征
-2.7 危机决策的影响因素
-2.8 危机决策的流程
-2.9 危机决策的方法
-2.10 应用实例
-第二章 单元测试
--第二章 单元测试
-第二章 课堂讨论
--第二章课堂讨论2
-3.1 现实背景
--3.1 现实背景
-3.2 理论与研究进展
-3.3 “碎片化”问题
-3.4 “碎片化”问题产生的原因
-3.5 案例介绍与分析
-3.6 分析结果与改进措施
-3.7 流程描述与模型构建
-3.8 分析思路与示例
-3.9 结论与改进对策
-3.10 应急管理体系的改革趋势与思考
-3.11 预案的完善与管理
-第三章 单元测试
--第三章 单元测试
-第三章 课堂讨论
-4.1 现实背景
--4.1 现实背景
-4.2 理论基础
--4.2 理论基础
-4.3 实践进展
--4.3 实践进展
-4.4 利益主体风险感知差异及互动
-4.5 利益主体感知差异与应对行为
-4.6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主体间关系
-4.7 风险沟通
--4.7 风险沟通
-4.8 重大事项中的公众参与
-4.9 理论思考
--4.9 理论思考
-4.10 完善对策与发展方向
-第四章 单元测试
--第四章 单元测试
-第四章 课堂讨论
-5.1 风险治理的现实需求
-5.2 公共政策评估中的参与问题
-5.3 参与式评估的主要思路与步骤
-5.4 案例分析与应用
-5.5 参与式评估的模式归纳
-5.6 应急管理领域的科技创新
-5.7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5.8 应急管理体系的变革与发展
-第五章 单元测试
--第五章 单元测试
-第五章 课堂讨论
郭雪松,博士,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行政管理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急管理与风险治理,《公共危机治理》主讲教师和负责人。目前,主要担任陕西省应急管理学会理事及国际期刊审稿人。近年来,主持完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的研究工作。在《公共管理学报》,《中国行政管理》及Disaster、Journal of Homeland Security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Natural Hazards、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多部。
石佳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风险治理、政策评估与应急管理。曾获得国家公派联合培养资格,于2014-2015年赴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访学。目前主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国家社科基金重点以及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发表SSCI/SCI期刊论文3篇、教育部A刊论文2篇、CSSCI期刊论文2篇、《学习时报》评论文章等,曾参与《中国公共安全评论》、《区域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协调联动机制研究:基于陕西省的实证研究》等教材(专著)的编著,多次参加美国公共行政学年会(ASPA)汇报研究成果。
刘莹莹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危机管理与风险治理。2016-2017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联合培养。曾先后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等研究,并参与《中国公共安全评论》、《区域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协调联动机制研究:基于陕西省的实证研究》等教材(专著)的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