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人类经济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换取得来的。 目前,正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多种环境问题,关系到当今人类的健康、生存和发展。 本课程将关注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主要污染物污染控制的技术手段、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面,以期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开设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学科:工学、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前往报名学习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视频慕课课程简介:

人类经济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换取得来的。 目前,正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多种环境问题,关系到当今人类的健康、生存和发展。 本课程将关注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主要污染物污染控制的技术手段、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面,以期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前往报名学习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列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绪论

第二章 资源及资源问题

-2-1 资源及其分类

-2-2 水资源

-2-3 土地资源

-2-4 能源

-2-5 矿产资源

-第二章 作业

第三章 环境及环境问题

-3-1 环境的概念、特点及类型

-3-2 环境问题的演化与特点

-3-3 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及后果

-第三章 作业

第四章 人类与环境问题

-4-1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认知变化

-4-2 人口、社会、政治、科技发展与环境问题

-4-3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代价与启示

-第四章 作业

第五章 环境保护

-5-1 环境保护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5-2 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5-3 中国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做法

-第五章 作业

第六章 固体废物污染及控制技术

-6-1 固体废物的定义及分类

-6-2 固体废物的特点

-6-3 固体废物的环境问题

-6-4 固体废物焚烧技术及其发展历程

-6-5 固体废物燃烧系统

-6-6 固体废物典型焚烧炉的工作原理

-6-7 固体废物焚烧产生的污染物及其控制

-6-8 固体废物堆肥处理

-6-9 填埋场规划与运行

-6-10 填埋场污染控制

-6-11 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

-6-12 固体废物的管理

-第六章 作业

第七章 水体污染及控制技术

-7-1 水循环与水体污染

-7-2 给水处理

-7-3 水体污染

-7-4 水体污染物

-7-5 水体自净及水质指标

-7-6 水污染的危害

-7-7 废水物理化学处理

-7-8 废水生物处理

-7-9 污水排放和污泥处理

-第七章 作业

第八章 大气污染及控制技术

-8-1 大气与大气污染

-8-2 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8-3 大气污染的危害

-8-4 大气污染防治法规与标准

-8-5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1)

-8-6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2)

-8-7 大气污染的历史

-8-8 当前大气污染现状与特征

-8-9 大气雾霾监测

-8-10 影响雾霾生成与发展的因素

-第八章 作业

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

-9-1 可持续发展的源起和发展_

-9-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9-3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9-4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九章 作业

第十章 中国的环境保护

-10-1 中国环境保护发展历程

-10-2 中国环境保护成效与经验

-10-3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第十章 作业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开设学校:北京师范大学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授课教师:

马俊伟-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

马俊伟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污泥减量化、污染场地修复等固体废物管理和处理处置领域的研究。参与国家水专项、国家863课题、环保公益项目、科技支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参与编写专著7部。曾获北京师范大学通鼎青年教师奖,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教改示范课程,北京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北京师范大学第12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三等奖,北京师范大学第1届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优秀奖。

董世魁-教授-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自然资源系客座教授,美国新校大学中印研究所(India-China Institute,New School)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系统管理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担任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生态系统管理委员会(CEM)东北亚地区主席、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估中心常聘专家、中国草学会农业伦理学研究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兼职。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国家环保公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10余项,目前主持执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发表论文250多篇,主编(副主编)专著、教材13部(其中英文专著3部)。获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7)、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全国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主讲人(2016),北京市师德先锋(2016),北京市优秀人才(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感动师大新闻人物”(2015)。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5)、二等奖1项(2009年),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2016)、二等奖1项(2014),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7)、北京市教育教学一等奖1项(2013)、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2012、2017),二等奖2项(2008、2012),获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2017),通鼎青年教师奖(2015)。

刘新罡-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

刘新罡,男,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研究方向为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化学、大气光学、雾霾形成与发展机制。目前在北京师范大学建立了大气环境监测超级站,配备了PM2.5监测仪TEOM、大气水溶性化学组份监测仪GAC、有机碳元素碳在线分析仪、黑炭仪、激光雷达、浊度计、大气能见度仪等十余套高时间分辨率仪器。承担了生态环境部汾渭平原“一市一策”运城跟踪研究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等10余项。课题组科研活动开放、活跃,发表SCI文章50余篇,有多篇文章被Web of Science列为本领域最优秀的1%(高被引)。 近年来,为阐明中国东部地区雾霾的形成与发展机制,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单位合作,在北京、广东、河北、山西、四川、宁夏、湖北等地开展了多次大气环境外场加强观测,获取了气象参数、雷达及卫星遥感数据、气态污染物、颗粒态污染物的化学组分及光学性质等数据。系统阐明了大地形、大气环流、弱高压天气系统、机动车移动源、秸秆燃烧、气态污染物向颗粒态污染物快速转化、大气混合层高度下降对雾霾形成与发展的作用。为公众雾霾成因认识、政府雾霾消减治理提供了科技支撑。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1秋)

  2. 机械制图(Ⅰ)(2021秋)

  3. 养犬与养猫学(2021秋)

  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021秋)

  5. 机器学习入门(2021秋)

  6. 轻松学测量(2021秋)

  7. 预防医学导论(2021秋)

  8. 发展心理学(2021暑假班)

  9. 流体机械(2021秋)

  10. 盆景制作与鉴赏(2021秋)

  11. 土木工程材料(2021秋)

  12. 万物互联(2021秋)

  13. 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制作——基于PPT数字教学资源开发(2021秋)

  14. 音乐鉴赏(2021秋)

  15. 数值分析(2021秋)

  16. 山水景观赏析(2021秋)

  17. 运动损伤学(2021秋)

  18. 海外铁路工程实用口语(2021秋)

  19.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2021秋)

  20. 政治经济学(2021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
欢迎学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视频教程-MOOC慕课-网络教育学院-柠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