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天梦我的梦!太空中的环境条件十分恶劣,人类如何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实现长期生存?本课程由“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刘红教授领衔,基于团队十五年的研究积累,为同学们讲解人类的太空生存之道。“月宫365”实验舱内实验舰长刘慧博士与大家分享月宫中的工作和生活。本课程为通识类课程。
开设学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科:工学、
航天梦我的梦!太空中的环境条件十分恶劣,人类如何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实现长期生存?本课程由“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刘红教授领衔,基于团队十五年的研究积累,为同学们讲解人类的太空生存之道。“月宫365”实验舱内实验舰长刘慧博士与大家分享月宫中的工作和生活。本课程为通识类课程。
-太空生存生命保障需求作业
-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作业
-系统的物质循环作业
-水再生循环利用作业
-固体废物转化循环利用作业
-6.1 密闭环境中的植物栽培01
--密闭环境中的植物栽培01作业
-6.2 密闭环境中的植物栽培02
--密闭环境中的植物栽培02作业
-密闭环境中的动物培养作业
-8.1 系统中的数学问题01
--系统中的数学问题01作业
-8.2 系统中的数学问题02
--系统中的数学问题02作业
-9.1 系统中的人员健康营养问题
--系统中的人员健康营养问题作业
-9.2 密闭环境中心理健康保障
--密闭环境中人员心理健康作业
-月宫中的生活作业
-月宫中的工作作业
-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发展方向作业
-月宫一号技术的地面应用作业
-期末考试
-01 The Indispensable Life Support for Survival in Space(太空生存生命保障系统)
-02 Life Support System of Space Stations in Low-Earth Orbits(近地轨道空间站生命保障系统)
-03 Bioregenerative Life Support System(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
-04 Material Cycles of the System(系统的物质循环)
-05 "Lunar Palace 1" Introduction(“月宫一号”介绍)
-06 Human Psychological Health in Closed Environments(密闭环境中人员心理健康)
-07 Life in Lunar Palace 1(月宫中的生活)
-08 Ground Applications of Lunar Palace 1 Techniques(月宫一号技术的地面应用)
月宫一号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教授
刘慧博士,“月宫365”实验舱内实验团队舰长。主要从事特殊环境高等植物栽培和园艺疗法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环境生物学与生物保障技术研究所、空天生物技术与医学工程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从事面向载人航天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中水和固体废物循环再生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以及面向地面应用的低碳环境生物技术研究,包括强化污水生物处理理论与技术、以各种有机液体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理论和技术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讲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博士后
付玉明,男,博士,2012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留校任教。曾先后于2011年、2016年在俄罗斯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俄罗斯西伯利亚航空航天大学进行访学研究。主要从事空间生命保障技术、空间微生物学以及纳米生物技术的领域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载人航天预先研究项目、科技部863项目子课题、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等等,有关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专利10余项,其中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项, 授权俄罗斯发明专利1项。先后荣获2015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奖(排名第二),2016年国防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