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学》课程以经典生态学原理为主线,主要介绍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使同学们能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了解生态学研究的发展动态与热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兴趣,能初步利用生态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对生态学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考,并能将生态学理念合理应用于农林研究和实践。 课程教学团队由来自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和农学院相关专业的教师共同组成,注重解决教师“教”、学生“学”和“考”三方面的问题。课程团队教师多次获得长江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并被评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等。 目前,该课程为湖北省首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长江大学首批“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立项课程和长江大学第五批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课程。
开设学校:长江大学;学科:理学、
《生态学》课程以经典生态学原理为主线,主要介绍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使同学们能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了解生态学研究的发展动态与热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兴趣,能初步利用生态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对生态学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考,并能将生态学理念合理应用于农林研究和实践。 课程教学团队由来自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和农学院相关专业的教师共同组成,注重解决教师“教”、学生“学”和“考”三方面的问题。课程团队教师多次获得长江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并被评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等。 目前,该课程为湖北省首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长江大学首批“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立项课程和长江大学第五批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课程。
-1.1 生态学的定义及发展
-1.2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分支学科和研究方法
-2.1 环境和生态因子的定义
-2.2 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讨论
-3.1 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对光的适应
-3.2.1 温度的生态作用
-3.2.2 生物对温度的适应
-讨论
-4.1 水的生态作用及生物对水的适应
-4.2 生物对大气的适应
-个体生态学 测试题
-5.1 种群的概念
-5.2.1 种群的密度与分布
-5.2.2 种群统计学
-5.2.3 种群增长模型
-5.2.4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与种群调节
-6.1.1 能量分配与权衡、体型效应
-6.2.1 生殖对策
-讨论
-7.1 种内关系
-7.2 种间关系
-种群生态学 测试题
-8.1 群落的基本特征
-8.2 群落的种类组成
-8.3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8.4 群落的结构
-9.1 群落的内部动态
-9.2 群落的演替
-讨论
-文献:方精云等 2009 植物群落清查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规范
-群落生态系统 测试题
-10.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10.2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生态平衡
-11.1 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
-11.2 生态系统的物质分解
-11.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讨论
--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里面蕴含了哪些生态学基本原理。
-12.1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生态学 测试题
-期末考试
陈卉,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湿地生态学教学与研究。主讲《生态学》、《植物生物学》、《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等课程,湖北省首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负责人,在本课程中主讲个体生态学部分。连续三年获得长江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被评为长江大学学生最喜爱的老师。
陈中义,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植物生态学教学与研究,主讲《植物学》、《植物生态学》、《生态学研究进展》等课程,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项,主编《植物学实验及实习指导》规划教材,在本课程中主讲群落生态学部分。兼任教育部林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林学会副理事长。
魏淑东,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植物化学生态学教学与研究。主讲《化学生态学》、《生化技术》等课程,在本课程中负责课程测验、考核、拓展知识的设置及课程日常维护。
杨军,男,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长江大学农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水环境与水生态教学与研究,主讲《生态学研究方法与分析技术》、《环境科学概论》等课程,在本课程中主讲生态系统生态学部分。
杜小龙,男,博士,讲师,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生态教学与研究,主讲《普通生物学》、《植物生态学》、《生态学数据处理与软件应用》等课程,在本课程中主讲种群生态学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