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的理论讲授部分主要来源于自行编写的《现代天线理论与设计》教学讲义,并初步建成了集纸质与电子于一体的教学资源库;实践内容来源于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天线设计课题。 教学时间由课上讲授与讨论时间和课下实践课题构成,前者相对固定,后者为学生提供了与课题进度协同的自由度。 教学手段方面,在必要的课堂讲授基础上,增加了仿真实验课题内容和小组交流内容。 课程组织与责任分配方面,负责人主要负责课内讲授,成员负责实践课题指导,不仅能够保证课堂时间的充分利用,也为学生提供课下学习与提升的空间和自由度。 课程能够为研究生长期提供优质的、开放的青年科学教育环境,受到学生广泛好评,均认为该课程很适合当前学生的知识体系需求,和当前社会文化建设的需求。
开设学校:北京理工大学;学科:理学、
教学内容的理论讲授部分主要来源于自行编写的《现代天线理论与设计》教学讲义,并初步建成了集纸质与电子于一体的教学资源库;实践内容来源于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天线设计课题。 教学时间由课上讲授与讨论时间和课下实践课题构成,前者相对固定,后者为学生提供了与课题进度协同的自由度。 教学手段方面,在必要的课堂讲授基础上,增加了仿真实验课题内容和小组交流内容。 课程组织与责任分配方面,负责人主要负责课内讲授,成员负责实践课题指导,不仅能够保证课堂时间的充分利用,也为学生提供课下学习与提升的空间和自由度。 课程能够为研究生长期提供优质的、开放的青年科学教育环境,受到学生广泛好评,均认为该课程很适合当前学生的知识体系需求,和当前社会文化建设的需求。
-课程概论
--课程概论
-1.1 天线发展史
-第一章 习题
--第一章 习题
-2.1 麦克斯韦方程
-第二章 习题
--第二章 习题
-3.1 天线的基本参量(上)
-3.2 天线的基本参量(下)
-第三章 习题
--第三章 习题
-4.1 单螺旋天线
-4.2 双螺旋天线
-4.3 四臂螺旋天线及阵列的设计
-第四章 习题
--第四章 习题
-5.1 振子天线(上)
-5.2 振子天线(下)
-5.3 八木天线设计
-5.4 HFSS介绍与简单应用
-第五章 习题
--第五章 习题
-6.1 喇叭天线(上)
-6.2 喇叭天线(下)
-6.3 FEKO软件的简单介绍
-6.4 SOLIDWORKS的使用方法
-第六章 习题
--第六章 习题
-7.1 微带天线概论
-7.2 微带天线分析方法与设计
-7.3 微带天线设计实例
-7.4 微带天线制作工艺
-7.5 8mm平面微带阵列天线设计实例
-第七章 习题
--第七章 习题
刘埇,博士,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所长。 教育部科技评价与评审专家;兵器集团基础性创新“太赫兹技术”科研团队成员;北京市电磁兼容与天线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俄罗斯《Nanotechnology》期刊编委等。从事毫米波/太赫兹天馈系统理论与技术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1)多域和多物理场天线技术;2)微波/毫米波阵列天线技术;3)太赫兹集成天线与系统技术。已发表SCI/EI论文4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第一发明人)14项。
卢宏达,博士,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助理教授,特别副研究员。专业为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擅长天线理论、波束控制理论和天馈集成方法,主要研究方向为5G/6G通信毫米波/太赫兹多波束天线和体硅MEMS太赫兹器件与集成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