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网络技术与应用 > 第5讲 IP和网络互连 > 5.4 路由表建立过程 > 5.4-2 路由协议与动态路由项
我们学习了通过人工配置静态路由项的方法和原则
下面学习通过路由协议动态生成路由项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学习通过路由信息协议(RIP)
创建动态路由项的过程
然后在PT软件演示Cisco路由器RIP配置过程
前面讲过 可以通过人工配置静态路由项
通过人工配置路由项只能在规模比较小的网络当中
比较适用
对于大型的网络来说
用人工配置路由项的工作量是不可想象的
并且路由器之间的物理距离也是很大的
相互之间配置的路由项可能有不一致的情况
网络是根据具体的情况随时可能发送改变的
但是静态配置路由项很难根据网络规模变动而动态变动
因此 大于大型网络
通常采用通过路由协议动态生成路由项的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最早使用的路由信息协议RIP
首先路由器生成路由信息
这个路由信息可以用(V,D)表格表示
其中V表示网络 D表示到达网络的距离
如果是直连网络 那么D就为0
协议规定相邻路由器之间通过交换路由信息
动态构建路由表
根据相邻路由器的路由信息生成到达子网的最短传输路径
得到下一跳的地址
因为每一个路由器的相邻路由器可能有多个
它根据传输给它的信息 选择一条最短的路径
这是路由信息协议的基本内涵
在具体操作过程当中
应该是这样
第一步 每一个路由器建立和它直接相连子网的路由项
这个可以通过端口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来获得
然后相邻路由器交换各自的路由项
如果相邻路由器路由项当中存在通往某个子网的路径
这就意味着路由器可以通过相邻路由器
找到通过该子网的路径
然后经过周期性地反复交换路由项
最终建立到达网络中所有子网的路由项
为什么要周期性反复呢
这是为了适应网络的动态改变
我们用这样一个网络拓扑图说明路由项的传输过程
比如这个网络拓扑图当中 有个路由器R1
直连一个网络LAN1
R1连接LAN1接口的IP地址是192.1.1.254
通过这个IP地址就可以得到连接的网络的网络地址
假设现在有一个路由项
它把路由项传输给相连的路由器
比如R2和R3
我们以传给R2为例 说明RIP分组的格式
这个格式是这样
数据字段相应的是路由信息
这个路由信息就是R1路由表当中的路由信息
假设现在只有一项
然后它的IP分组里面的源地址是192.1.4.1
这个就是R1连接R2的网络的接口的IP地址
目的地址是一个组播地址
这个组播地址是224.0.0.9
这是一个特殊的组播地址
在和R1互连的网络当中
所有启用RIP协议功能的路由器
都能接收到这个IP分组
路由信息封装成IP分组以后 就把它传输给R2
假设R2当中 没有到达LAN1网络的路由项
把到达LAN1的路由项加到它的路由表当中去
路由项里面目的地址是LAN1的网络地址
192.1.1.0/24
它的下一跳的IP地址就是R1接的IP地址
192.1.4.1
因为R1传给它的路由信息里面到达LAN1的距离是0
因此R2在这个距离的基础上加1
也就是它的距离就是1
这是RIP创建动态路由项的基本思想
我们来看一下这样一个网络
在这个网络当中
R1连接的是一个以太网
R2和R3分别连接不同的以太网
为了方便讲解 把中间的网络省略掉用一根传输线表示
现在R1有三个接口分配了IP地址以后
它生成了三项直连的路由项
同样 R2和R2都分别生成三项直连的路由项
在这个基础之上
现在已R2动态生成路由项为例
我们来看一下用RIP协议生成路由项的过程
比如说 R1是R2相邻的路由器
然后R1把它的路由信息封装起来以后
传输给R2
这个封装起来的IP分组里面
包含的数据内容是R1所有的路由信息
就是三项直连项的路由信息
然后目的地址是一个组播地址 224.0.0.9
源IP地址就是R1和R2之间互连网络的接口
就是R1接口的IP地址 192.1.4.1
然后这个IP分组封装以后 传输给R2
R2根据接收到的IP分组当中的路由信息
逐项进行处理
第一项 192.1.1.0/24
这个网络的信息正好的R2当中没有
因此添加到它的路由表当中
距离在原来0的基础上加1
它的下一跳路由器IP地址是
传输过来的IP分组当中的源IP地址
192.1.4.1
第二项是192.1.4.0/24
这个网络在R2路由表当中已经有了
而且它的距离根据R1的路由项加1的话
还不如原来的距离短 原来的距离是0
因此这一项就不增加到路由表中去
第三项 在路由表当中也没有
因此按照同样的方法 增加到R2的路由表当中去
这是R1给R2传输的路由信息的处理过程
同样 R3是R2的相邻路由器
所以R3也要把它的路由信息传输给R2
这个传输的过程跟刚才是类似的
R3把它的路由信息封装成一个IP分组
这个IP分组当中的数据是R3所有的路由项
目的地址还是组播地址
源地址是R3和R2之间互连的R3接口的地址
就是192.1.6.1
R2接收到这样一个路由信息以后
与刚才的处理过程是类似的
第一项在路由表当中没有
所以添加到路由表当中
第二项在因为R2的路由表当中已经有了
并且距离是相同的
因此也不添加到路由表当中
第三项在路由表当中也有
而且距离比这个还有短
因此就不需要加到路由表当中去了
这个就是根据RIP协议动态生成路由项的过程
下面我们 启动PT软件
在模拟软件中演示RIP的配置过程
这是我们已经连接好得网络拓扑图
而且这三个路由器每个端口地址信息已经配置完毕
我们先来看一下三个路由器的路由表
可以看到每个路由器已经建立了三项直连路由项
下面我们来配置路由协议的相关参数
先配置路由器R1
单击R1 选择CONFIG配置选项卡
选择RIP
在右边RIP路由信息中输入直连网络的网络地址
对路由器R1来说 直连网络有三个
网络地址分别是 192.1.1.0 192.1.4.0和192.1.5.0
先在网络地址栏输入网络地址192.1.1.0
单击添加按钮
再次在地址栏中输入192.1.4.0
单击添加按钮
再输入192.1.5.0
再单击添加按钮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用的是RIPV1
它只支持分类地址
因此我们刚才输入网络地址时不需要子网掩码
以同样的方法配置路由器R2和R3路由协议的相关参数
因此我们刚才输入网络地址时不需要子网掩码
以同样的方法配置路由器R2和R3路由协议的相关参数
我们来查看路由器R1的路由表
可以看到动态路由项的生成过程
我们再来看一下路由器R2和R3的路由表
可以看到这两个路由器已经建立了完整的路由表信息
最后我们来验证一下PC0和PC5的连通性
我们看到第一次的连通是失败的
第二次连通是成功
第一次连通失败的原因我们后面再解释
好 这个实验我们就做到这里
-课程先导语
--先导语
-1.1 网络内涵
--网络内涵
-1.2 互联网发展过程
--互联网发展过程
-1.2 互联网发展过程--作业
-1.3 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
-- 虚电路交换
--数据报交换
--三种交换方式比较
--html
-1.3 交换方式--作业
-1.4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
--分层结构
--OSI体系结构
-1.4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作业
-第一讲内容的启示
--html
-例题分析
--例题分析
-测验--作业
-本讲内容简介
-2.1 数据传输系统
-2.1 数据传输系统--作业
-2.2 信号
--2.2 信号
-2.2 信号--作业
-2.3 编码和调制
--2.3-1 编码
--2.3-2 调制
-2.3 编码和调制--作业
-2.4 差错控制
-2.4 差错控制--作业
-2.5 传输媒体
--2.5 传输媒体
-2.5 传输媒体--作业
-2.6 Packet Tracer6.2使用说明
-第二讲内容的启示
--html
-例题分析
--例题分析
-测验--作业
-以太网发展过程与内容简介
-以太网发展过程与内容简介--作业
-3.1 总线形以太网
-3.1 总线形以太网--作业
-3.2 网桥与冲突域分割
-3.2 网桥与冲突域分割--作业
-3.3 交换式以太网与VLAN
-3.3 交换式以太网与VLAN--作业
-3.4 以太网标准
-3.4 以太网标准--作业
-第三讲内容的启示
--html
-例题分析
--例题分析
-案例设计
--案例设计
-测验--作业
-本讲内容简介
--无线局域网
-4.1 无线局域网概述
-4.1 无线局域网概述--作业
-4.2 无线局域网应用方式
-4.2 无线局域网应用方式--作业
-4.3 无线局域网MAC层
-4.3 无线局域网MAC层--作业
-4.4 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过程
-4.4 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过程--作业
-4.5 无线局域网设计和分析
-第四讲内容的启示
--html
-例题分析
--例题分析
-测验--作业
-本讲内容简介
-- IP与网络互连
-5.1 网络互连机制
-5.1 网络互连机制--作业
-5.2 网际协议
-5.2 网际协议--作业
-5.3 IP分组传输过程
-5.3 IP分组传输过程--作业
-5.4 路由表建立过程
-5.4 路由表建立过程--作业
-5.5 IP over以太网
-5.5 IP over以太网--作业
-5.6 三层交换机与VLAN间通信过程
-5.7 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
-5.7 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作业
-第五讲内容启示
--html
-案例设计
--案例设计
-例题分析
-测验--作业
-本讲内容简介
--本讲内容简介
-6.1 Internet接入控制机制
-6.1 Internet接入控制机制--作业
-6.2 以太网和ADSL接入技术
-6.2 以太网和ADSL接入技术--作业
-6.3 家庭局域网接入方式与无线路由器
-6.3 家庭局域网接入方式与无线路由器--作业
-6.4 接入综合演示实验
-6.4 接入综合演示实验--作业
-第六讲内容的启示
--html
-例题分析
--第六讲 例题分析
-测验--作业
-本讲内容简介
--传输层
-7.1 传输层服务特性
--传输层服务特性
-7.1 传输层服务特性--作业
-7.2 端口号
--端口号
-7.3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7.3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作业
-7.4 传输控制协议TCP
--TCP特点和格式
-- TCP的几点说明
-7.4 传输控制协议TCP--作业
-第七讲内容启示
--html
-例题分析
--例题分析
-测验--作业
-本讲内容简介
-- 应用层
-8.1 应用结构
--应用结构
-8.1 应用结构--作业
-8.2 域名解析
-8.2 域名解析--作业
-8.3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8.3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作业
-8.4 万维网
-- 万维网
-8.4 万维网--作业
-8.5 电子邮件
--html
-8.6 文件传输协议
--html
-例题分析
--例题分析
-案例设计
--CH8 案例设计
-应用层启示
--html
-测验--作业
-本讲内容简介
-9.1 网络安全概述
-9.1 网络安全概述--作业
-9.2 网络安全基础
-9.2 网络安全基础--作业
-9.3 病毒检测与防御技术
-9.3 病毒检测与防御技术--作业
-9.4 以太网安全技术
-9.4 以太网安全技术--作业
-9.5 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
-9.5 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作业
-9.6 防火墙
-9.6 防火墙--作业
-9.7 安全协议
--9.7 安全协议
-9.7 安全协议--作业
-例题分析
--例题分析
-防火墙演示实验
-- 防火墙演示实验
-案例设计
--案例设计
-网络安全的启示
--html
-测验--作业
-附录1:综合应用分析
--综合应用分析
-附录2:Cisco实际设备网络构建与配置
-期末考试--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