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明·园境赏析:明代11佳园 > 第四课 > 4.2 北园 > 4.2.2.3园境赏析:浣芳池 佚我堂
青桂亭
它的北面有好几十株大的侩柏树
排列很整齐
像一个行列
大的侩柏树浓阴密布
像一堵高高的墙似的
进了这堵柏树的墙以内
高低不平的地面在这里变成平地
这个地方做了一个水池
形状像一个弯的月亮
水池里边养很多的鱼
水池的外面用木栏环围
栏杆的中间是一个门
上面有一块匾
叫做浣芳池
进了这门以后
池的中间是一座石桥
这个池的东边是一大片竹林
每年又长出很多新竹
所以非常的绿
起名叫绿云坞
这个池的西边是很多老的梅树
成林
开花的时候
就好像一下了一大片的雪
连绵有好几亩
这个地方起名叫做香雪岭
在竹林和梅林里边
都放了一些石头的桌凳
可以在那里喝酒 弹琴
休息 躺卧
这个弯的像月亮一样形状的池塘
它围着一座建筑
这座建筑是一座堂
这个堂不大
三开间
起名叫佚我堂
堂的两翼延伸出耳房
后面又延伸了一座小轩
这是浣芳池一区的情况
我们要看一下佚我堂
它设计上面有特点的地方
地形原来可能是这样
这里是柏树
那里有一片竹林
里面是梅林
那儿有一小块古松
那我们看见这一区是这些林的交界地带
佚我堂以这个地方作为它的中心中轴
中间建一座桥
沿着圆池建木头的围栏
到了这个地方有一座门
这是佚我堂
堂左右还有小房子
堂的后边还有一个轩
竹林和梅林中设了一些石头的桌凳
可以在林间休息
接待朋友饮酒 弹琴
进入这一区的小径
是从青桂亭穿过柏树林
应该说穿过这个柏树的阵列进入到这个区域
很可能柏树的这一区地势稍微高一点
松树的这一区地势也比较高
这一区的地方地势平旷平缓而且比较低
所以从这条小路走过来
在出了柏树林的时候往下看
是一个稍微高一点的地方
往平而低的地方看
这是佚我堂的这种情况
佚我堂我们从剖面上看
比较夸张一点是这样的
这是小径上的人从柏树林穿过来以后
看见地势比较平旷的一个幻境
北园佚我堂分析
它的势是佚
也就是隐 安逸和随性
形的条件是古柏林 竹林 梅林
还有地势起伏
设计的要点
第一是穿透古柏林这个高墙
陈列的古柏林把它视为一个高墙
设计路径垂直于古柏这个墙
穿通这个古柏墙进入地势平旷略低的小环境
几十株古柏陈列
有非常强大的势
小径的穿这种势因此也很充足
这情势颇为紧张
小径起于青桂亭
这个径小但是有势
园林中的小径常常是顺着树列的行来行进
成为一种林荫路
本处的小径是逆着这个树列
所以很独特
径很小树列很强
这个强弱对抗这反差比较有趣
高的树墙之后地势平旷
这样再形成一种反差
这个势变为平缓
这里新的形只有一条小径而已
它的要点在于利用现状组织反差
所以优势是形成强烈的内外之势
在地势平旷之内
隐和安逸的势就初步的形成
第二点以边界为中轴
圆状的竹林和梅林挨着连片
堂并没有设于某一片林的当中
设计将两种林的交界处作为中轴
而不是像一般的设计
将中轴线设在一片林的几何的中心
设计用佚我堂还有弧形的池以及门桥
这种中轴的组合
那么中轴变得比较丰富而有层次
这个中轴组合很清楚地将两种林切分开
互不相连
从而将左林与轴线以左结合为一区
将右林与轴线以右结合成为另一区
两种林的差异被显著的区分出来
成为两个明显的境
使用的时候在竹林区域内可以隔水向外看见梅林
梅林区也可以隔水看见竹林
游览 躺卧 音乐 茶酒随意
优势显然是中轴对称而形成的
中正还有左右围抱
达成进一步的安逸
左右不同而各具其美
可以随性游赏
以边界为中轴
设计是机巧自由的
-1.1 课程概要
--课程概要
-1.2 澹圃
--1.2.4小结
-1.3 筼筜谷
--1.3.4小结
-习题
-2.1 吴氏园池
--2.1.4小结
-2.2 寓山
--2.2.2.1园境赏析:青林 水明廊 独易居 踏香堤 浮影台
--2.2.4小结
-习题
-讨论1
-3.1 熙园
--3.1.4小结
-习题
-4.1 三洲
--4.1.4小结
-4.2 北园
--4.2.4小结
-习题
-讨论2
-5.1 西佘山居
--5.1.4小结
-习题
-6.1 荪园
--6.1.4小结
-习题
-讨论3
-7.1 横山草堂
--7.1.2.5园境赏析:竹浪居 空蕴庵 香梦窝 挂屐寮 云髻轩 巢松云肆两楼阁
--7.1.4小结
-习题
-8.1 弇山园
--8.1.4小结
-8.2 平地园与山园
--平地园与山园
-习题
-讨论4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