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讲座

本课程将清华大学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讲座以MOOC形式发布于学堂在线平台,希望能帮助学生们提升学术素养、职业修养、创新创业意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开设学校:清华大学;学科:其他、

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讲座课程:前往报名学习

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讲座视频慕课课程简介:

本课程将清华大学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讲座以MOOC形式发布于学堂在线平台,希望能帮助学生们提升学术素养、职业修养、创新创业意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前往报名学习

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讲座课程列表:

{{'上次学习:'+learn_list['THU00001000420']['last_leaf_name']}}

第一讲 创新思维与专业研究

-视频

--Video

-第一讲 创新思维与专业研究--视频

第二讲 用高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

-视频

--Video

-第二讲 用高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视频

第三讲 全球变化研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视频

--Video

-第三讲 全球变化研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视频

第四讲 面向产业发展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

-视频

--Video

-第四讲 面向产业发展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视频

第五讲 从纳米研究看工程创新

-视频

--Video

-第五讲 从纳米研究看工程创新--视频

第六讲 计算摄像学 — 从国际前沿看挑战

-视频

--Video

-第六讲 计算摄像学 — 从国际前沿看挑战--视频

第七讲 八千里路云和月 — 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设计

-视频

--Video

-第七讲 八千里路云和月—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设计

第八讲 学科交叉 融合创新

-视频

--Video

-第八讲 学科交叉 融合创新--视频

第九讲 像管理者那样思考 — 管理思维概论

-视频

--Video

-第九讲 像管理者那样思考 — 管理思维概论--视频

第十讲 先进制造中的技术创新与学术创新方法

-视频

--Video

-第十讲 先进制造中的技术创新与学术创新方法--视频

第十一讲 艺术博物馆与清华学人全面素质培养

-视频

--Video

-第十一讲 艺术博物馆与清华学人全面素质培养--视频

第十二讲 发展规划与现代国家治理

-视频

--Video

-第十二讲 发展规划与现代国家治理--视频

第十三讲 How to live creative and successful life

-视频

--Video

第十四讲 中外智库建设

-小节

--Video

--第十四讲 中外智库建设

第十五讲 参与C919研制过程中的自主创新与研究生培养

-小节

--Video

-第十五讲 参与c919研制过程中的自主创新和研究生培养

第十六讲 制造之美

-小节

--Video

-第十六讲 制造之美

第十七讲 全球发展中的一带一路

-小节

--Video

-第十七讲 全球发展中的一带一路

第十八讲 全球视野下的历史写作

-小节

--Video

-第十八讲 全球视野下的历史写作

第十九讲 公共事物治理学术与政策前沿

-小节

--Video

-第十九讲 公共事物治理学术与政策前沿

第二十讲 交叉科学的重要性

-小节

--Video

-第二十讲 交叉科学的重要性

第二十一讲 设计思维——综合、新的综合

-小节

--Video

-第二十一讲 设计思维——综合、新的综合

第二十二讲 社交媒体时代的视觉素养

-小节

--社交媒体时代的视觉素养

-第二十二讲 社交媒体时代的视觉素养

第二十三讲 建筑空间的美与人性化设计

-小节

--建筑空间的美与人性化设计

第二十四讲 传统工艺经典与文化

-小节

--第二十四讲 传统工艺经典与文化

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讲座开设学校:清华大学

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讲座授课教师:

王光谦-院士-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历,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民盟中央副主席、民盟北京市委副主委等职务,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三峡工程泥沙治理、黄河泥沙治理及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问题研究,承担多项国家重大课题,科研成果丰硕,享有“黄河学者”的美誉。

柳百成-院士-清华大学-

1955年清华大学毕业,获优秀毕业生金质奖章。1978年至1981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进修2年。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获第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2012年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一届“中国铸造杰出贡献奖”。

宫鹏-教授-清华大学-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环境学院博士,清华大学教授。曾任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创办所长,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室主任,现任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曾获得美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Talbot大奖、美国地理学会杰出遥感贡献奖。

李克强-教授-清华大学-

工学博士、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此外,李教授还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专家组成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hicle Autonomous Syste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TS Research编委。

魏飞-教授-清华大学-

现任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绿色反应工程与工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颗粒学会副理事长,流态化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气固多相反应及纳米材料制备,清洁能源化工工艺及其工程化。共发表SCI收录350余篇,他引8300余次。研究成果曾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戴琼海-院士-清华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光学工程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

苏丹-教授-清华大学-

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副会长,知名设计师、设计评论家。主要从事当代创意产业、当代设计教育、当代设计中的审美与当代艺术的研究。

史元春-教授-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特聘教授,担任清华大学全球创新学院GIX院长、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人机交互研究中心主任。史元春在清华大学获得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1993年起任教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她在人机交互、普适计算、多媒体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多次获奖,包括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近年来,史元春教授在人机交互领域的贡献包括用户行为建模、手机、VR/AR头盔交互等终端智能交互技术,多项成果大规模产业应用。她发表了100多篇顶级学术会议和期刊论文,包括ACM CHI、UIST、Ubicomp、IEEE VR、TOCHI、IJHCS、中国科学等,并获得CHI、MobileHCI等多项最佳论文/提名奖。

曲庆-副教授-清华大学-

曲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副教授,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主要讲授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思维、企业文化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领导学。承担了“企业文化内部传播渠道有效性实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8.1-2010.12) “北京奥组委高校志愿者现状调研”等科研项目。于国内外期刊发表了"Toward a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al evolution"(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Review,2009)、"Differentiation in Leader-Member Exchange: A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 Approach"(The Leadership Quarterly)等论文。2006年获得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朱煜-教授-清华大学-

朱煜,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IC装备重大专项实施方案编制专家组和总体专家组副组长(装备组组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北京电子制造装备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半导体学报》常务理事、编委,《仪器科学》编委。主要学术研究方向:超精密动力学系统与控制、纳米精度工程与测控技术、IC制造装备机电系统等超精密机械与测控相关科技领域。2011年获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

杜鹏飞-教授-清华大学-

杜鹏飞,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环境规划与管理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EI收录50余篇;申请和获授权中国软件著作权12项、专利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获省部级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4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特等奖和清华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各1项。 自2014年起担任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美术学院书法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清华大学教工书法协会会长。自幼习书,雅好书画收藏与鉴赏,业余从事民国美术史研究,专著《姚茫父先生编年事辑》即将由故宫出版社出版。曾编辑《百年清华学人手迹选》、策划组织“清华百年书法展”、“书诗意人居,绘美丽家园”纪念“六五”环境日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三十周年书画邀请展、“清风华翰”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4周年师生书法展、“刚毅坚卓”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北大清华南开云南师大四校书法巡展等艺术活动。

杨永恒-教授-清华大学-

清华PPP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兼任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研究员。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16)、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09)。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公共服务与管理、公共治理与制度设计、政府绩效评估、发展战略与规划等。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发改委、文化部、工信部、中编办、国资委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课题60余项。 在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等发表英文学术论文16篇,Web of Science被引292次,Google Scholar被引1315次。 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经济学报》、《南开管理评论》等发表中文学术论文50余篇,CNKI被引1913次。 出版学术专著3部、合著2部、译著4部,所有中英文学术成果累计被引超过3200次。

刘惠琴-书记-清华大学-

刘惠琴,研究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及常务副秘书长,兼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副主编和《研究生教育研究》杂志副主编。清华大学工学学士、教育学硕士、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其中,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2005年《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机制的创新与实践》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伊萨克·布赫曼(Isak Bukhman)-总裁-TRIZ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伊萨克·布赫曼(Isak Bukhman),独立的系统创新国际咨询大师、TRIZ专家、 价值方法论专家、六西格玛专家、TRIZ解决方案有限公司(TRIZSolutionsLLC) 总裁及咨询师、阿奇舒勒TRIZ研究所所长。 1971年开始使用VE(ValueEngineering)做第一个项目——带电磁开关的气动 阀装置,1977年开始学习TRIZ,并成为TRIZ 创始人根里奇·S·阿奇舒勒先生的弟子,借助TRIZ等系统创新工具解决产品/过程开发和制造领域的很多问题,逐渐成为 TRIZ 等系统创新方面的培训师和咨询师。曾在发明机器公司 (Invention Machine Corporation,简称 IMC)工作近 10 年,担任首席方法学家,为 IMC创下国际 声誉。

朱旭峰-教授-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智库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清华大学科技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朱旭峰在清华大学先后获得环境工程学士和公共管理学博士学位;2012年回到清华大学工作前,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包括政策过程理论、智库和专家参与、环境与气候政策、科技政策、转型与公共治理等。朱旭峰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首批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万人计划”)、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哈佛大学“燕京学者”,2014年荣获“中国管理学青年奖”。 兼任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公共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As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地区主编、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licy Analysis副主编、Perspectives on Public Management & Governance创刊编委、Policy Sciences、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等国际期刊编委,以及一些智库机构的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朱旭峰入选中国网“2014年中国智库建设十大代表人物”和中青网“改革开放40年智库建设40人”。

陈海昕-教授-清华大学-

陈海昕,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航空系飞行器设计研究所教师。领导飞机研究与设计实验室(AEROLab)。研究领域: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计算流体力学,流动控制,空气动力学优化设计,飞机设计,叶轮机械气动热力,新概念飞行器布局,无人机系统研发。 先后承担了非牛顿流体力学,航空概论,现代航天航空技术概论,空气动力学,飞行器制作实践等本科生课程和高等空气动力学,气体力学等研究生课程。倡导成立清华航院“学生航空创新实践基地”,担任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开展无人机和航空模型方面的教学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并为航空课程体系提供支撑;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航空科技竞赛并历获多项奖项。 学术成果:发表各类论文100余篇,被SCI收录20余篇,被EI收录40余篇。联合出版专著一部,获软件著作权登记三项。科技成果鉴定两项。

陈大同-首席技术官-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电子系半导体物理专业1977级,学士、硕士和博士,毕业后任教清华电子系。1988年获得中国教委首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1989年留学美国,并先后在美国Illinois(伊利诺斯)大学和Stanford(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5年,在硅谷联合创办了Omni Vision Technology公司。该公司研发出了世界上首颗单芯片彩色CMOS图像传感器,从而引发了一场新技术更替和产业革命,并于2000年在美国NASDAQ(OVTI)成功上市。 回国创办展讯通信公司,研发世界首颗TD-SCDMA(3G)手机核心芯片,荣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于2007年美国NASDAQ(SPRD)上市。2005年起担任北极光创投的投资合伙人;2010年1月创办华山资本投资管理公司;现受北京市政府委托兼管理北京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目前持有三十多项美国及欧洲专利,并荣获2006年全国发明创业特等奖。现任清华校友总会先进制造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基金会理事、中国发明协会和中国半导体协会理事等职,并曾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专家组成员及清华企业家协会(TEEC)会长。

王健-常务理事-清华大学校友-

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机及其控制专业1986级本科,电力电子技术专业1991级硕士,毕业后任教清华电机系5年。主要研究方向:交流电机高性能驱动和控制,电机和电力电子系统的电子设计自动化等,为多家企业研发高性能变频器和其他电力电子产品。 具备工业自动化,尤其是电机和驱动控制领域近30年的技术、行业市场和管理经验。曾先后创立工业自动化运动控制领域的研发型企业、机器人/智能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孵化和培育/创新咨询和服务企业、智力和知识产权密集型创业投资企业、智能制造领域的教育培训与转型升级路径规划的智慧工厂研究院。“中国智慧工厂1.0”概念的提出者和主要推动者之一,主导智慧工厂1.0体系、框架、标准的制定。主导或参与制定数十项控制电机、数控系统、电磁兼容、机械电气安全、物联网传感器等方面的国家和国际标准。 其他任职:中德工业4.0/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组专家(WG11负责人)、ISO/TC299服务机器人模块化国际标准工作组专家、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力电子研究所和伺服控制技术研究所 企业研究员、清华校友总会先进制造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西安微电机研究所 客座研究员、IEEE电力电子/工业应用/机器人与自动化分会会员、SAC/TC231全国工业机械电气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全国微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资深委员/国际标准化专家、IEC TC44工业机械电气安全技术委员会 技术专家、TC2旋转电机技术委员会 技术专家。

彭刚-教授-清华大学-

现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思想史和史学理论研究。著有《叙事的转向: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考察》、《精神、自由与历史:克罗齐历史哲学研究》、《西方思想史导论》、A Critical History of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合著)等,主编《后现代史学理论读本》,译有《自然权利与历史》《德国的历史观》《新史学:自白与对话》等。

赵可金-教授-清华大学-

赵可金,200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获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长聘教授。兼任教育部区域国别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主要从事外交学与国际关系的研究。出版专著《外交学原理》、《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全球公民社会与民族国家》、《非传统外交导论》等八部。发表SSCI、CSSCI收录文章100多篇,获得省部级奖励5次,其中,一等奖3次,二等奖2次。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5年入选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

王亚华-教授-清华大学-

王亚华,现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先后在清华大学获工学学士、管理学硕士和博士,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跟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教授做访问学者。致力于吸收借鉴西方社会科学前沿成果,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分析与公共管理理论和方法,探索中国公共治理和政策问题的解决之道。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获评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先进工作者”、“优秀博士后”,“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研究生学术新秀”。科研成果连续四届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王小勤-教授-清华大学-

王小勤,教授,1984年在四川大学获得无线电电子学专业学士学位,1986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及计算机科学专业硕士学位,1991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研究的内容为语音类信号在听神经及听神经核内的编码机理及其计算机模型。1991-1995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做博士后研究,研究的题目涉及到听觉及触觉大脑皮层的信号处理机制以及大脑皮层的可塑性,并参加了语言障碍儿童康复系统的设计。1995年起任职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神经科学系及耳鼻喉科系,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和终身正教授。王小勤教授于2007-2010年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2010年被聘为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2008-2013年担任“清华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联合研究中心”主任,2010-2017年担任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2017年12月被任命为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首任主任。 王小勤教授在听觉神经系统的编码机理研究中做出过若干重大的发现,这些发现对理解听觉大脑皮层的功能及病理机制有着重大的意义,并已经被逐步写入神经科学领域主流教科书中。因他对“听觉神经生物学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开创了在语音通讯生理机制研究中的实验和计算方法”,于1999年获“美国总统青年科学家奖”。他所领导的实验室创立了使用绒猴(Marmoset)研究灵长类大脑神经机理的独特实验模型,开创了大量绒猴神经电生理和行为学研究的核心实验技术。王小勤教授的研究兴趣包括大脑处理语音和音乐的神经机制,听觉系统在复杂声场中的工作原理,发声控制和听觉反馈处理的脑机制,以及听觉大脑皮层对电子耳蜗刺激响应和信号加工的神经机制。

王丽方-教授-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革中央委员、民革清华大学支部主委,北京市人大代表,监察部特邀监察员,她曾主持建设清华大学北院景园及杨树林广场、清华大学水木清华景园整治、杭州林徽因纪念像。她主持设计的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新校舍曾获六项优秀设计奖,并被收录中国建筑艺术年鉴;香山茶社获一项优秀设计奖,并被收录中国建筑艺术年鉴。

梁君健-副教授-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人类学系访问学者。讲授新闻摄影、影视制作等课程,也研究影视人类学,致力于拍摄有自己想法的纪录片,在《传播与社会学刊》、《国际新闻界》、《当代电影》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并在世界人类学大会、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电影节等国外学术会议上报告自己的影视人类学研究与实践成果。导演和策划的纪录片作品包括《一张宣纸》、《喜马拉雅天梯》、《我在故宫修文物》等。

周燕珉-教授-清华大学-

清华校友房地产协会顾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78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1995年赴日本留学和工作。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任教至今,专业方向为居住建筑及老年人建筑设计研究。所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住宅精细化设计》连续两届被评为“清华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出版《老年住宅》、《老人·家》、《住宅精细化设计》等多本建筑专业书籍,参与多项国家住宅、老年建筑标准的制定,发表文章六十余篇。主持设计和咨询住宅及老年建筑项目数十项。

王建中-教授-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玻璃艺术大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艺术委员会执行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1. Gerontological Nursing(Round 2)

  2. 水力学知识点解析(2021秋)

  3. Internal Medicine(Round 2)

  4. Sports and Society(Round 2)

  5. Biomedical Sensors(Round 2)

  6. 医学机能实验学(2021秋)

  7. Human System Architecture(Round 2)

  8. 老年护理学(Gerontological Nursing)(2021秋)

  9. 物理化学(2021暑假班)

  10. 史记——关中故事(2021秋)

  11. 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讲座(2021秋)

  12. 基于Linux的C++(2021秋)

  13. 教育社会学(2021秋)

  14. 日语——自游自在日本行(2021秋)

  15. 电路原理(2021秋)

  16. 知识产权法(2021秋)

  17. 传播学原理(2021秋)

  18. 食物营养与食品安全(2021秋)

  19. 微软亚洲研究院大数据系列讲座(2021秋)

  20. 医的奥秘(2021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