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理论应用至化工学科便形成化工系统工程,在化工过程发展趋于大型化、综合化、低能耗和环境友好的形势下,该学科对于我国化工产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开设学校:西安交通大学;学科:工学、
系统工程理论应用至化工学科便形成化工系统工程,在化工过程发展趋于大型化、综合化、低能耗和环境友好的形势下,该学科对于我国化工产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绪论
-第一章单元测试
-2.1 化工系统模型
-2.2 系统的自由度
-2.3 过程单元模块
-2.4 信息流图
--2.4 信息流图
-2.5 流程结构的矩阵表征
-2.6 流程模拟模型
-第二章单元测试
-3.1 序贯模块法及求解
-3.2 不可分割子系统的识别
-3.3 不可分割子系统的切割
-第三章单元测试
-4.1 化工过程的优化简介
-4.2 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
-4.3 线性规划
--4.3 线性规划
-4.4 非线性规划
-4.5 混合整数规划
-4.6 多目标优化
-第四章单元测试
-5.1 换热网络的温焓图和复合曲线
-5.2 夹点的形成及其意义
-5.3 换热网络的问题表法
-5.4 换热网络的总复合曲线
-5.5 换热网络的阈值问题
--5.5 阈值问题
-5.6 换热网络的设计目标
-5.7 换热网络的设计准则
-5.8 换热网络的改造
-5.9 换热网络的调优
-5.10 考虑热泵的换热网络(上)
-5.11 考虑热泵的换热网络(下)
-5.12 考虑多级公用工程的换热网络
-5.13 余热回收
-5.14 精馏系统的塔系热集成
-第五章单元测试
-6.1 节水方法概述
-6.2 水夹点的形成
-6.3 水网络的问题表法
-6.4 用水网络的描述
-6.5 最大传质推动力法
-6.6 最小匹配数法
-6.7 水夹点和数学规划法的区别
-6.8 用水网络的物理模型
-6.9 废水直接回用的数学模型(上)
-6.10 废水直接回用的数学模型(下)
-6.11 考虑废水再生的水网络图示法
-6.12 具有中间水道的水网络
-第六章单元测试
-7.1 氢气的来源及其消耗
-7.2 氢网络及基本概念
-7.3 氢夹点的形成
-7.4 氢网络的图示法
-7.5 氢网络的代数法
-7.6 氢气的提纯回用
-7.7 提纯回用氢网络集成
-7.8 氢网络的设计
-7.9 氢网络的数学规划法
-第七章单元测试
冯霄,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三秦人才,王宽诚奖教金获得者。主讲化工系统工程、化工原理等课程。主编《化工原理》教材,作为主稿人编写《化学工程手册》,第3版,“第27篇 过程系统工程”,作为主稿人编写《过程系统工程辞典》“第4章 过程综合”,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化工大类高级专门人才多目标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作为第一作者出版专著两本(“水系统集成优化——节水减排的系统综合方法”和“化工节能原理与技术”),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四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973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项目以及企业项目七十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30余篇。
刘桂莲,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化工过程设计、化工原理、化工系统工程等课程。参编《过程系统工程辞典》和《化工原理》教材,指导学生获得第五届全国节能减排大赛一等奖。主要从事化工过程的整体节能分析和优化、反应和分离系统的耦合、炼厂氢气网络的集成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和多项企业节能优化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发表论文90余篇,获得专利授权2项。
张桥,博士,副教授。主讲本科生课程《化工系统工程》和辅讲《化工过程模拟与仿真》,主讲研究生课程《高等化工热力学》。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化工设计大赛二等奖。从事化工系统工程领域煤基能源系统,炼厂氢气网络集成优化和功热耦合网络优化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973项目1项,重点基金1项,面上项目5项;参与科技部重点专项2项;主持省部级基金3项;参与企业课题5项。参与1部外文专著编写,发表论文20余篇。
沈人杰,博士,讲师。省级精品课程《化工原理》和《化工系统工程》主讲教师及技术负责人,参编教材两本,撰写教学论文曾获全国化工高等教育学会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三等奖,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化工设计大赛二等奖。主要从事化工过程系统的模拟与优化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陕西省工业攻关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和1项国家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发表论文多篇,参与编写专著2本,获得专利授权3项,以及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
杨敏博,博士,讲师。2018.3西安交通大学毕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自留校至今,已听课48学时。2018年指导本科生参加全国化工设计大赛获得二等奖。参与企业横向课题2项,参与1部著作撰写,发表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