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擦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分主要包括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将来主要发展方向;表面能、吸附与粘附以及摩擦磨损过程中表面特性的变化;固体表面受载接触过程与特性;古典摩擦定律、摩擦理论、非金属摩擦、滚动摩擦以及纳米摩擦学、环境摩擦学;粘着磨损、磨料磨损、表面疲劳磨损、腐蚀磨损等磨损机理;流体动力润滑、弹流润滑、边界润滑原理及其特性、纳米技术在润滑和润滑材料方面的应用;耐磨减摩材料以及表面工程技术在摩擦磨损中的应用;摩擦磨损试验和测试分析技术。
开设学校:北京理工大学;学科:理学、
《摩擦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分主要包括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将来主要发展方向;表面能、吸附与粘附以及摩擦磨损过程中表面特性的变化;固体表面受载接触过程与特性;古典摩擦定律、摩擦理论、非金属摩擦、滚动摩擦以及纳米摩擦学、环境摩擦学;粘着磨损、磨料磨损、表面疲劳磨损、腐蚀磨损等磨损机理;流体动力润滑、弹流润滑、边界润滑原理及其特性、纳米技术在润滑和润滑材料方面的应用;耐磨减摩材料以及表面工程技术在摩擦磨损中的应用;摩擦磨损试验和测试分析技术。
-1.1 润滑状态
--1.1 润滑状态
-1.2 润滑油的粘度
-1.3 粘度的影响规律
-1.4 润滑油的非牛顿性
-2.1 流体动压润滑起源
-2.2 雷诺方程的推导
-2.3 物理意义
--2.3 物理意义
-2.4 典型滑块
--2.4 典型滑块
-3.1 弹性力学基础
-3.2 赫兹接触理论
-3.3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的入口分析
-4.1 润滑膜的测量方法
-4.2 光干涉法的发展
-4.3 高速润滑
--4.3 高速润滑
-5.1 人体摩擦学(1)
-5.2 人体摩擦学(2)
-5.3 人体摩擦学(3)
-6.1 仿生摩擦学(1)
-6.2 仿生摩擦学(2)
-6.3 仿生摩擦学(3)
-7.1 磨损概述
--7.1 磨损概述
-7.2 粘着磨损
--7.2 粘着磨损
-7.3 磨粒磨损
--7.3 磨粒磨损
-7.4 疲劳磨损
--7.4 疲劳磨损
-7.5 其它形式磨损
梁鹤,女,博士,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助理教授
孙娜,女,博士,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讲师
赵杰亮,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