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课程是中、西医理论在专科中的应用,是专业知识与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主要通过运用中西医基本理论和方法讲授人体耳、鼻、咽喉的生理、病理及其疾病防治规律。 特色与亮点: 1.重要性及关联性: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和许多学科密切关联; 2. 独立性:耳鼻咽喉器官有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自成一体系; 3. 紧急性:很多病发病突然,病情紧急,如突发性耳聋、鼻出血、急性喉阻塞、骨鲠、外伤等。 教学改革创新点: 1.保持学科的传统特色与重视现代科技相统一:利用现代先进设备和科研方法,探索发掘传统中西医耳鼻喉科理论的深刻内涵。医教研互相促进,深化课程建设。 2.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既强调中西医耳鼻喉基础理论的深刻理解,又强调“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3.纳众家之所长,促学科之发展:不断将最新相关专业知识与动态补充给同学,及时给同学们指出教材中已经过时的内容,并加以更正。 4. 坚持“一个体系,两套知识”的原则,突出中医知识精华,传授西医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
开设学校:成都中医药大学;学科:医药卫生、
本课程是中、西医理论在专科中的应用,是专业知识与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主要通过运用中西医基本理论和方法讲授人体耳、鼻、咽喉的生理、病理及其疾病防治规律。 特色与亮点: 1.重要性及关联性: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和许多学科密切关联; 2. 独立性:耳鼻咽喉器官有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自成一体系; 3. 紧急性:很多病发病突然,病情紧急,如突发性耳聋、鼻出血、急性喉阻塞、骨鲠、外伤等。 教学改革创新点: 1.保持学科的传统特色与重视现代科技相统一:利用现代先进设备和科研方法,探索发掘传统中西医耳鼻喉科理论的深刻内涵。医教研互相促进,深化课程建设。 2.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既强调中西医耳鼻喉基础理论的深刻理解,又强调“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3.纳众家之所长,促学科之发展:不断将最新相关专业知识与动态补充给同学,及时给同学们指出教材中已经过时的内容,并加以更正。 4. 坚持“一个体系,两套知识”的原则,突出中医知识精华,传授西医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
-总论
-单元作业
-鼻息肉
-鼻外伤
-单元作业
-鼻窦炎
-单元作业
-鼻出血
-单元作业
-慢性咽炎
-单元作业
-单元作业
-儿童鼾症
-单元作业
-单元作业
-单元作业
-单元作业
-喉阻塞
-喉异物
-单元作业
-单元作业
-单元作业
-耳鸣
-耳聋
-眩晕
-单元作业
-外耳道炎
-单元作业
-单元作业
-单元作业
-期末测试
田理:于1989年至今,在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先后课堂讲授《耳鼻喉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等课程,临床专业授课对象分别有五年制、七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五官专业,授课对象分别为五年制、七年制、5+3一体化、九年制等学制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五官专业,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其中培养硕、博士研究生30余名。获得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本科教学评估及专业认证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九届教育教学成就一等奖。曾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先后负责各类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编撰“十二五”规划教材”等各种教材和专著10余部。
从事教学工作8年,长期担任中医耳鼻喉、中西医耳鼻喉理论及实训教学
从事教学工作15年,长期担任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西医耳鼻喉课程的教学工作
从事教学工作6年,长期担任中医耳鼻喉、中西医耳鼻喉理论及实训教学
从事教学工作12年,长期担任西医耳鼻喉、中西医结合耳鼻喉课程教学及实训教学
从事教学工作11年,长期担任西医耳鼻喉、中西医结合耳鼻喉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