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物化学》是校级精品课程,也是药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其主要针对药学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生。该课程是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制备原理、体内代谢、构效关系、药物作用的化学机理以及寻找新药的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开设学校:贵州医科大学;学科:医药卫生、
《药物化学》是校级精品课程,也是药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其主要针对药学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生。该课程是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制备原理、体内代谢、构效关系、药物作用的化学机理以及寻找新药的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药物作用的生物学基础
-药物化学的定义及发展
-新药开发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绪论--习题
-镇静催眠药
--镇静催眠药
-抗精神病药
--抗精神病药
-镇痛药
--镇痛药
-习题--作业
-局部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作业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调血脂药(主要降低胆固醇的药物、降低甘油三酯的药物)
--调血脂药
-NO供体药物
--NO供体药物
-习题--作业
-抗溃疡药物
--抗溃疡药物
-抗溃疡药物--作业
-促胃动力药
--促胃动力药
-促胃动力药--作业
-解热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
-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
-习题--作业
-抗肿瘤药物
--抗肿瘤药物
-抗肿瘤药物--作业
-抗代谢药物
--抗代谢药物
-抗肿瘤的植物有效成分及其衍生物
-抗肿瘤药--抗肿瘤的植物有效成分及其衍生物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机理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
-四环类抗生素、氯霉素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抗生素--习题
-磺胺类抗菌药1
--磺胺类抗菌药1
-磺胺类抗菌药2
--磺胺类抗菌药2
-喹诺酮类抗菌药
--喹诺酮类抗菌药
-化学治疗药--习题
-口服降糖药-糖尿病相关
-口服降糖药(二类-四类)
-利尿药
--利尿药
-利尿药及合成降血糖药物--习题
-甾体激素
--甾体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激素--习题
-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习题
-苯乐来合成实验
--苯乐来合成实验
-磺胺醋酰钠合成工艺
-扑热息痛琥珀酸单酯的制备
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贵州医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主任,药物化学学科组负责人,药学院党委委员,贵州省第九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贵州省优秀教师,中组部第十批“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国家职业资格鉴定高级考评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函评专家,科学出版社药学本科《药物化学》“十三五”规划教材副主编,美国Minnesota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承担本科生《药物化学》、《医药学史》,研究生等《药物分子设计与合成》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国际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Medicinal Chemistry Research, 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杂志特约审稿人。研究方向为新型非环核苷膦酸类抗 HBV 前药的设计、合成,生物活性评价与构效关系研究;具有抗病毒活性的瓜环-核苷类似物主客体化学与作用机制研究;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黄酮苷元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活性评价与构性关系,构效关系研究等。目前已主持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专项基金与贵州省社会发展攻关计划等十余项科研项目,同时参与完成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际科技合作以及贵州省重大专项等研究项目。已在 SCI 收录的国际重要专业学术杂志与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 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 5 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2 项、省级优秀学术论文奖1项。在线课程负责人。
博士,副教授,贵阳市天然产物活性成分成药性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201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药学院,并于同年7月通过贵州省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进入贵州医科大学药学院,从事本科生《药物化学》、《临床药物化学》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研究领域为:1)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研究;2)抗糖尿病药物研究;3)过渡金属参与的偶联反应研究。近两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贵州省科技厅-贵州医科大学联合基金、贵州省卫计委科技基金、贵州医科大学博士启动基金及贵州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相继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在国际药物化学权威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016),有机化学著名期刊New Journal of Chemistry (2017),RSC Advances (2016) 及 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 (2015) 等上发表SCI论文5篇;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篇;参与申请PCT及中国发明专利13项;获贵州省教育厅颁发的贵州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1项(2014,第五完成人)。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基地班)本科专业,2014年在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机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导师:许鹏飞教授),于2014年7月引进到贵州医科大学(原贵阳医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工作。目前承担本科生的《药物化学》、《医药学史》和《生物工程制药》等相关课程和药物化学专业研究生的《药物分子设计与合成》课程的教学任务,在国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已发表SCI论文6篇,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厅团队建设项目一项和校级博士科研启动基金1项。
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2012年到2014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生物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下学期进入贵州医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工作,现任药学院中心实验室副主任。 目前承担本科生的《药物化学》、《医药学史》和《生物工程制药》等相关课程和药物化学专业研究生的《药物分子设计与合成》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从事有机不对称催化的方法学研究和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抑制剂的开发。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主持贵州省科技厅贵州医科大学联合基金一项;主持贵阳市科技局基金一项;主持贵州科大学博士启动基金一项。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二十余篇SCI研究论文。
博士,副教授,国家执业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民族药与中药开发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人员。1999年7月到2003年2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药剂科工作,2007年7月到2011年9月在湘南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从事药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14年6月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化学博士毕业并进入贵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工作。主要从事中药及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鉴定及结构修饰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承担《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目前主持贵州省科技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1项,主持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民族药科学技术研究课题1项,主持贵州医科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1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科研课题1项。
博士,副教授,201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获硕士学位,2010年以后在贵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工作。承担本科生《药物化学》、《医药学史》课程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黄酮苷元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活性评价与构性关系研究。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核心期刊研究论文7篇,主持省级科研项目4项。
硕士,讲师,2015年毕业于昆明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2016年以后在贵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与贵州省药物制剂重点实验室工作。承担本科生《药物化学》、《医药学史》课程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研究。目前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作者身份在 SCI收录或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5篇,主持或参与省级科研项目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