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有机化学与之相伴相随。从远古的冶金、酿酒、染色到我国古代使用中草药治病,再到中世纪的炼丹炼金术,人们不断总结感性知识,化学的形成和发展也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前行。无论我国古代的神农尝百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是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量子化学的薛定谔方程,有机化学都是建立在实验上的一门科学。从航天航空到深海蛟龙,从简单有机物到复杂新分子的设计和合成,都离不开最基本的有机化学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 《有机化学实验》是为了配合《有机化学》理论课而开设的一门独立的课程,也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主要内容包括:有机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与要求、基本操作技能、基础合成实验、天然产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巩固有机化学理论知识,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仪器的使用及合成方法,而且能锻炼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以后从事科学研究等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会带给你一个奇幻惊喜的魔术世界,使你的有机化学知识从书本走出来,变成创造财富,服务社会的利器。请随我一起开启有机化学实验学习吧。
开设学校:河南工业大学;学科:理学、
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有机化学与之相伴相随。从远古的冶金、酿酒、染色到我国古代使用中草药治病,再到中世纪的炼丹炼金术,人们不断总结感性知识,化学的形成和发展也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前行。无论我国古代的神农尝百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是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量子化学的薛定谔方程,有机化学都是建立在实验上的一门科学。从航天航空到深海蛟龙,从简单有机物到复杂新分子的设计和合成,都离不开最基本的有机化学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 《有机化学实验》是为了配合《有机化学》理论课而开设的一门独立的课程,也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主要内容包括:有机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与要求、基本操作技能、基础合成实验、天然产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巩固有机化学理论知识,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仪器的使用及合成方法,而且能锻炼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以后从事科学研究等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会带给你一个奇幻惊喜的魔术世界,使你的有机化学知识从书本走出来,变成创造财富,服务社会的利器。请随我一起开启有机化学实验学习吧。
-1.1 学习课件
--基本知识与要求
-1.2 视频讲解
--基本知识与要求
-1.3 章节测验
--基本知识与要求
-2.1 学习课件
--简单蒸馏
-2.2 视频讲解
--简单蒸馏
-2.3 实验视频
--简单蒸馏实验
-2.4 章节测验
--简单蒸馏
-3.1 学习课件
--乙酸异戊酯的制备
-3.2 视频讲解
--乙酸异戊酯的制备
-3.3 实验视频
-3.4 章节测验
--乙酸异戊酯的制备
-4.1 学习课件
--重结晶与过滤
-4.2 视频讲解
--重结晶与过滤
-4.3 实验视频
--重结晶与过滤实验
-4.4 章节测验
--重结晶与过滤
-5.1 学习课件
--减压蒸馏
-5.2 视频讲解
--减压蒸馏
-5.3 实验视频
--减压蒸馏实验
-5.4 章节测验
--减压蒸馏
-6.1 学习课件
--环己烯的制备
-6.2 视频讲解
--环己烯的制备
-6.3 实验视频
--环己烯的制备实验
-6.4 章节测验
--环己烯的制备
-7.1 学习课件
--熔点的测定
-7.2 视频讲解
--熔点的测定
-7.3 实验视频
--熔点的测定实验
-7.4 章节测验
--熔点的测定
-8.1 学习课件
--1-溴丁烷的制备
-8.2 视频讲解
--1-溴丁烷的制备
-8.3 实验视频
--1-溴丁烷实验
-8.4 章节测验
--1-溴丁烷的制备
-9.1 学习课件
--花椒挥发油的提取
-9.2 视频讲解
--花椒挥发油的提取
-9.3 实验视频
-9.4 章节测验
--花椒挥发油的提取
-10.1 学习课件
--柱色谱
-10.2 视频讲解
--柱色谱
-10.3 实验视频
--柱色谱实验
-10.4 章节测验
--柱色谱
-11.1 学习课件
-11.2 视频讲解
-11.3 实验视频
-11.4 章节测验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12.1 学习课件
-12.2 视频讲解
-12.3 实验视频
-12.4 章节测验
--苯甲酸与苯甲醇的合成
杨亮茹,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994年9月-1998年6月,在郑州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攻读学士学位;1998年9月-2003年6月,在郑州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10月-2004年9月,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10月-2007年9月,在瑞士弗里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3月至今,在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作,先后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2017年11月-2018年10月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进行访问和学术交流。 目前研究方向为:氮杂环卡宾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药物合成、靶向抗肿瘤诊疗药物的构建及性能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1项,河南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项目1项,河南省教育厅重点自然科学项目1项。在Organometallics, RSC Advance, 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Chemical Communications等期刊杂志上发表SCI论文6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参编教材《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2部。 先后主讲本科生《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中级有机化学》、《有机化学研究进展》、《专业外语》等课程。承担或参与校教改项目6项,参与《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等教材编写。主持2015年河南省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中级有机化学》,河南工业大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有机化学实验》;参与河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项目、河南省首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有机化学》。先后获2006-2010年度河南工业大学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15年河南工业大学第五届教学大奖赛三等奖,2020年河南工业大学第九届教学大奖赛一等奖。
袁金伟,博士,教授,1995年9月-1999年6月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2003年9月-2006年6月毕业郑州大学化学系,获药学硕士学位;2006年9月-2009年6月毕业郑州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2009年7月至今在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化学系工作,先后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 目前研究方向为:基于C-H键活化在有机合成及药物合成中广泛的应用,系统开展了在过渡金属或非金属催化下构建C-P、C-N和C-C键等自由基反应的研究。已在化学领域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已在“Tetrahedron, RSC Adv., J. Org. Chem., Org. Lett.”等期刊杂志上发表;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和河南省教育厅重点自然科学项目2项;申请发明专利8项,已授权3项。 目前主讲本科生《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实验》等课程。承担或参与校教改项目4项,参编《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一部。 2013年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高校化学与环境科学)获二等奖;2014年度河南工业大学第四届课堂教学大赛获一等奖;2015年河南工业大学优秀教师;2016年河南工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2016年金龙鱼青年教师奖获得者。
刁小琼,讲师,2002年9月-2006年7月就读于郑州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9月-2011年7月就读于复旦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2011年7月至今在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化学系工作,任讲师。 目前研究方向为铜试剂催化的C-C、C-O、C-N键等的偶联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及药物合成方面的应用。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 目前主讲本科生的《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实验》等课程。获2014年度河南工业大学第四界课堂教学大赛三等奖。
游利琴,讲师,1995年9月—1999年6月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教育专业攻读学士学位;1999年9月-2002年3 月浙江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2002年4月至今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作,兼任学院教学工作办公室主任。 目前,主要从事β-环糊精类化合物的结构修饰与改性。已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7篇SCI收录,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和河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7项,主持完成河南工业大学科研项目2项。 先后主讲本科生《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实验》等课程。承担或参与校教改项目5项,参编《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两部。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新计划竞赛等。 2014年获河南工业大学第三届课堂教学大赛三等奖;2015年第五届河南工业大学教学大赛一等奖;2015年河南工业大学2014-2015年度优秀教育工作者;2016年河南工业大学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
董振华,讲师,博士后,2002年9月-2006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9月-2011年6月毕业四川大学化学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2012年3月-2014年9月在沙特阿拉伯国王科技大学(KAUST)催化中心(KCC)进行博士后阶段研究。2015年4月至今在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应用化学系工作。 目前研究方向为:胺类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CO2存储和转化中的应用,金属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多相催化反应及其在连续流动化学中的应用。已在化学领域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7篇,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和河南省教育厅重点自然科学项目1项。 目前主讲本科生《有机化学》、《合成化学》和《有机化学实验》。
郭书玲,讲师, 1997年9月-2001年6月就读于郑州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2001年9月-2004年6月就读于郑州大学化学系,获得有机化学硕士学位;2004年7月至今在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工作,先后任助教、讲师。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 先后主讲本科生《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参编《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一部。
樊璐露,博士,讲师,2003年9月-2007年6月就读于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07年9月-2010年6月就读于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2010年11月-2014年3月就读于日本大阪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14年8月-2016年7月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有机化学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2016年9月-2016年12月在日本京都大学有机化学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2018年7月至今在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作。 目前研究方向为:有机磷试剂、磷配体和磷催化剂参与的合成反应研究,光促有机染料催化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转化。主持河南省教育厅重点自然科学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联合基金1项。 目前主讲本科生《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实验》课程。
肖咏梅,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1987年9月-1991年6月,在郑州大学化学系攻读学士学位;1991年9月-1994年6月,在郑州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2002年9月-2005年6月,在浙江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1997年2月-至今在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工作,先后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 目前,主要从事酶催化下黄酮天然产物的结构修饰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发表SCI论文1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已在“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B: Enzymatic,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有机化学”等期刊杂志上发表。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3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已授权1项。 先后主讲本科生《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和《高分子化学》等课程。主编《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一部,承担或参与校教改项目4项。2011-2012年度河南工业大学巾帼建功标兵;2012年河南工业大学第三届教学大奖赛一等奖;2013年河南工业大学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