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学术竞赛已成为高校学子间进行物理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在大中学衔接、综合素质培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物理学术竞赛综合素质教育模式。
开设学校:南开大学;学科:理学、
物理学术竞赛已成为高校学子间进行物理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在大中学衔接、综合素质培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物理学术竞赛综合素质教育模式。
-1.1 基于物理学术竞赛的素质教育教学设计
-1.2 基于物理学术竞赛的学习交流平台
-第一章作业
-2.1 题目解析和文献查阅
-2.2 理论和实验
--理论和实验
-2.3 PPT的制作与论文写作
-第二章作业
-3.1 比赛中三方的职责
--比赛中三方的职责
-3.2 正方准备及报告阶段方法与技巧介绍
-3.3 “硬币跳舞”题目的正方报告(错误示范)
-3.4 交流实践环节——教师点评
-3.5 “硬币跳舞”题目的正方报告(正确示范)
-3.6 “硬币跳舞”题目的反方报告(错误示范)
-3.7 交流实践环节——教师点评
-3.8 “硬币跳舞”题目的反方报告(正确示范)
-3.9 “硬币跳舞”题目的评论方报告(错误示范)
-3.10 “硬币跳舞”题目的评论方报告(正确示范)
-第三章作业
-4.1 评审团教师评分原则
-4.2 物理学术竞赛的技术环节
-4.3 学生经验谈
--学生经验谈
-第四章作业
南开大学教务处处长,南开大学物理学院生物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负责国家级物理人才培养基地和物理拔尖计划试点的建设。研究领域:生物医学信息处理和物理教育研究。近年来,积极推进本科教育教学的创新和改革,获得各类奖项30余项,其中主持的教学研究项目“衔接中学—大学物理综合素质教育新模式的探究与实践”,获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教授,2020年国家线下一流课程“基本学术能力训练”课程负责人,宝钢教育奖获得者,承担多项省部级、校级教学改革项目,曾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所带领的“物理伯苓班班导师教学团队”曾荣获天津市级教学团队荣誉称号。负责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本科生课外创新活动,担任“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南开大学物理伯苓班班导师。从事固体发光领域的研究,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合著著作(章节)1部,获得发明专利1项。
博士,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实验师,2017年、2018年率南开大学代表队获得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金牌,2019年、2020年率中国国家队获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