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近代中外关系史 >  第十五讲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的民间维度 >  习题作业 >  第二讲 鸦片战争前的中西关系

返回《近代中外关系史》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第二讲 鸦片战争前的中西关系在线视频

返回《近代中外关系史》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第二讲 鸦片战争前的中西关系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你好

欢迎来到《近代中外关系史》课堂

我是中央民族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的陈鹏老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鸦片战争前的中西关系

在古代

中国在处理周边事务过程中

逐渐形成和发展出一套

比较规范的宗藩体系和朝贡制度

中国是天朝上国

周边国家被当作藩属国

藩属国政权通过朝贡和册封的方式

在政治上依附中国

获得政权的合法性

自行管理国家

在清代

清政府对属国朝贡的频次

人数 路线 贡品

这些都有非常具体的规定

15世纪以来

伴随着资本主义在欧洲逐渐萌芽和发展

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和准则也在逐渐形成

荷兰学者格劳秀斯

在17世纪提出

国家的主要特征是拥有主权

要有国际法来保证各国的共同的利益

受此思想的影响

欧洲国家于1648年签订的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肯定了国家主权

领土和独立应受到尊重的基本原则

创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即在尊重主权平等和民族独立的基础上

体系内的国家要遵守条约

根据国际法规则来交往

不过

西方国家并没有完全遵守这些准则

特别是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资产阶级掠夺财富

殖民扩张的欲望更加强烈了

到1840年之前

英国的势力已触及印度

尼泊尔

不丹等中国的众多邻国

法国的势力则渗透至越南

中国传统的涉外体制

受到西方殖民主义的冲击

中西矛盾正在不断的加大

首先

我们来看中西方贸易往来的冲突

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政府

对外贸易当作羁縻外夷的手段

是对外国的一种恩典

规定的进出口税率

不仅低于当时国际通行税率

还时常对外商实行

减税 免税的措施

但即便如此

我们发现在鸦片战争前

西方商人实际上

不断的向清政府表示

无法承受税收负担

他们不断提出抗议

那么症结在哪呢

症结在于

清政府税制杂乱无章

加上地方各级官员的贪腐

征收的办法十分繁琐 不透明

实际上它导致了一个结果就是

正税之外的各种额外负担过高

据学者统计

19世纪30年代后期

清廷规定粤海关出口货平均税率只有2%

但实际征收达到10%

进口货的税率方面也是如此

实际税率也比官方钦定的额度高了一倍

另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商欠问题

也就是中国行商欠外商的债务

由于市场动荡导致亏损

外商放高利贷的盘剥

清政府需索繁苛

以及保商连带责任制度等原因

一些十三行的商人

无力偿还“商欠”而宣告破产

对此

清政府基于天朝诚信自尊的考虑

认为行商贻笑于外夷

对他们施以严厉惩罚

但对于外商亏欠中国行商的债务问题

清政府一般采取的是不闻不问的态度

这样的做法无疑严重损害了行商的利益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

怀柔远人与重农抑商之传统思想的深刻影响

其次

我们来看中西宗教方面的冲突

嘉庆朝

西洋传教士德天赐

私自给罗马教廷寄送

涉及山东 直隶区域教务管理的信件

这个信件被清政府查获

经过审讯

清廷才了解到

天主教在京师秘密传播的情况

这个案件在当时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它使得清政府禁教的政策更加趋于严厉

嘉庆朝

基督新教也开始进入中国

以马礼逊为代表的新教传教士通过办报

译述 医疗 教育 慈善等方式宣教

进行文化渗透

除此之外

他们还卷入世俗事物

直接为列强的侵略活动服务

以马礼逊为例

他本人曾担任东印度公司的译员

参与中英外务交涉

并较早提出领事权等问题

德国传教士郭实猎

在19世纪30年代

多次在中国沿海进行航行侦查

刺探情报

甚至还参与了罪恶的鸦片贸易

接下来

我们来看中西外交领域的碰撞

基于扩张远东地区的贸易

与中国形成政治上的平等往来等目的

俄国于1805年派出戈洛夫金使团

使团抵达库伦以后

中俄双方围绕礼仪问题产生争执

库伦办事大臣蕴端多尔济

要求俄国使臣遵照中国的礼仪要求

在宴会开始前

首先要朝香案行三跪九拜大礼

表达对中国皇帝的感激之情

俄国使团的戈洛夫金拒绝这一要求

双方多次围绕礼仪问题交涉未果

最终嘉庆皇帝决定不让使团来北京觐见

而是直接将他们驱逐出境

这次出访活动实际上是以失败而告终

那么这次失败的外交

在中俄关系史上意义很大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

陈开科研究员所指出的

它预示着俄国社会发展的上升趋势

以及外交的进取的姿态

而清廷对欧洲支配世界的趋势麻木不仁

甚至连俄国对华政策的基本内容

都没有弄清楚

开启了保守退让的外交时代

继马戛尔尼使团之后

英国政府也于1816年

再次派出阿美士德使团访华

这个使团的目的旨在谋求良好的通商环境

与中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往来

使团抵达天津以后

礼仪问题再度成为

中英双方争论的一个焦点

嘉庆皇帝坚持令使团行三跪九叩之礼

他特别谕令务将该贡使等礼节调习娴熟

方可令其入觐

阿美士德等人则坚决不同意这种做法

一直到嘉庆皇帝

在圆明园准备接见使团之前

双方实际上对这个问题仍然

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

僵持不下

最终导致觐见被取消

使团活动归于失败

当时清政府认为

嘉庆皇帝是天下之君

理应受到天下各国的敬仰

从中可见

传统宗藩观念

影响着清廷对于中英关系的处理

而清廷外交上的日趋保守

与列强经济上追求通商便利之间的矛盾

也就日益的突出

最后

我们来看英国小规模军事试探

及驻华商务总监的派出

鸦片战争以前

英国已经在中国沿海地区

展开一系列小规模的军事试探

比如说

808年英国兵船闯入虎门

1809年英国兵船再度强行驶入内洋

中国方面

则以断绝中英贸易为警告

最终迫使英舰驶离

1833年

英国政府委任律劳卑

为首任英国驻华商务总监

总理对华贸易事宜

来到中国以后

律劳卑开始向清廷的对外体制发起挑战

比如说他擅自进入广州

他企图绕过行商

直接向两广总督卢坤递交信件

并且他提交的信件的格式是

公函而不是传统的禀

这些行为

都引起了中英双方的矛盾冲突

甚至导致了小规模的军事冲突

这些冲突最终是以

律劳卑退居澳门而告终

1835年

广东当局

再次颁布章程

对外商雇佣中国仆役的人数

每年外商在广东商馆居住

经营商务的时间等做出了更加严格的限定

目的就是要

限制中外贸易

减少外事纠纷

实现“立中外之大防”

可以说

伴随着全球形势的变化

中西关系

也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巨大的变动

19世纪初期西方殖民者

不断挑战中国传统涉外体制

甚至不惜从事罪恶的鸦片贸易

以扭转贸易逆差地位

面对挑战

内患不已的清朝统治者

对国际形势茫然无知

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采取收缩 保守的应对措施

这些措施虽然有一定的民族自卫的意义

但是它限制了贸易的发展

阻碍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也束缚了国人的眼界和思想

中西方的矛盾冲突在不断的加剧

最终酿成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鸦片战争

近代中外关系史课程列表:

第一讲 近代中外关系史概论

-第一讲 近代中外关系史概论

-习题作业

第二讲 鸦片战争前的中西关系

-第二讲 鸦片战争前的中西关系

-习题作业

第三讲 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建立

-第三讲 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建立

-习题作业

第四讲 晚清外患与中外交涉的展开

-第四讲 晚清外患与中外交涉的展开

-习题作业

第五讲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中外关系

-第五讲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中外关系

-习题作业

第六讲 国民党建政初期的中外关系

-第六讲 国民党建政初期的中外关系

-习题作业

第七讲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外关系

-第七讲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外关系

-习题作业

第八讲 国共内战时期的中外关系

-第八讲 国共内战时期的中外关系

-习题作业

第九讲 中美关系史概论

-第九讲 中美关系史概论

-中美关系史习题

第十讲 “一带一路”与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

-第十讲 “一带一路”与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

-习题作业

第十一讲 近代中国的外交机构与官员群体

-第十一讲 近代中国的外交机构与官员群体

-作业习题

第十二讲 近代中国的条约体系

-第十二讲 近代中国的条约体系

-习题作业

第十三讲 概念史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第十三讲 概念史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习题作业

第十四讲 近代中国的博览会事业

-第十四讲 近代中国的博览会事业

-习题作业

第十五讲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的民间维度

-第十五讲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的民间维度

-习题作业

第二讲 鸦片战争前的中西关系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