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山水景观赏析 > 第九章 波浪精心打造的项链——海岸景观 > 海蚀景观示意图 > 2.1 地球的起源
同学们好
我是云南大学
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的
陈丽晖老师
从今天开始
我们将给大家一一介绍
地球山水景观及其形成原因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
地球的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
归根到底取决于地球
在宇宙中的位置
及地球与周围天体的关系
下面我们将回顾
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和演化的
分析影响地球环境的重要天文因素
探讨因为天文因素的变化
而可能导致的地球的变化
这是距离地球
约1350光年的猎户座大星云
新的恒星正在其中孕育和产生
大约50亿年前
我们的太阳
也是在一团氢分子云中孕育的
除了氢
那团原始星云
还具备了太阳和地球
形成所需的其他元素
形成太阳的星际物质
在引力的作用下不断聚集成盘状
中心压强增大、温度上升
在大约45.7亿年前
形成一颗原恒星
原恒星占据了大部分质量
剩余的物质则成为原行星盘
最初的行星
包括在原行星盘中
逐渐形成的地球雏形
这是设想中的原始太阳
及其原行星盘的艺术想象图
按照已有的观测证据和理论计算
当太阳仍处于原恒星阶段时
原始行星或行星的
“胚胎”可能已经形成了
它们互相碰撞、聚集
逐渐演化着
又过了几千万年
原恒星的中心温度
和压强继续上升
触发了氢元素的核聚变
太阳正式诞生了
在太阳形成的初期
包括在原恒星演化的后期
太阳风非常强烈
会逐渐将原行星盘内的
物质“吹”向外围
周围空间接近真空
阻碍行星继续发育
太阳系也渐渐演化为现在的状态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可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被称为类地行星
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另外一类被称为巨行星
又称为类木行星
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除了八大行星
还有位于火星
和木星之间的主带小行星
以及位于海王星之外的
包括冥王星在内的
矮行星、彗星
小行星和其他星际物质
类地行星主要由岩石和金属构成
巨行星是气态行星
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巨行星通常拥有数量众多的
天然卫星和行星环
行星绕着太阳公转
同时也在自转
这些转动来源于原始星云的角动量
由于角动量守恒
原始星云微弱的运动差异
随着星际物质的收缩
就会呈现出显著的转动
就像收拢肢体的冰舞者
可以转得飞快一样
初始角动量在太阳系的
形成过程中非常重要
如果没有来自原始星云的角动量
旋转的原行星盘就无法形成
行星当然也就不存在了
地球的自转也不垂直于黄道面
在现阶段
其自转轴与黄道面
有大约66.6度的夹角
或者说地球的赤道面
与黄道面有23.4度的夹角
称为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地球
在公转的过程中产生了四季的交替
地球的自转则形成了昼夜变化
地球是一颗宜居的行星
地球上的生命随着昼夜
和四季的变化演化出了
各自的生存策略
宜居带是指恒星系统中
适合生命存在的区域
在太阳系中
一般认为宜居带
位于0.75至1.50个天文单位之间
只有地球位于宜居带之内
在宜居带之内
温度适合液态水的存在
也因此造就了
地球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
图为热带雨林
除了合适的公转轨道
地球宜居环境的形成
还与几个重要的天文因素密切相关
其中最重要的是
日地关系和月地关系
太阳是日地关系的主宰
除了核裂变这样源自于
原始星云的能量
地球上几乎一切能源
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太阳的辐射
太阳照射地球时
在每平方米投影面积上的
热功率超过1300瓦
太阳辐射是大气环流
和地表水循环的驱动源
风和河流蕴含的巨大能量
主要源自太阳辐射
煤炭和石油等石化能源所
储存的能量
也是源自过去的太阳辐射
太阳风和日冕物质抛射
是影响地球大气和人类活动的
重要天文因素
有较充分的证据表明
火星和月球就是在太阳风的
持续冲击下渐渐失去了原始大气的
如今月球大气
几乎被太阳风剥离干净
火星的大气也已非常稀薄
地球大气之所以
没有被太阳风剥离的
一个主要原因是
地球拥有类地行星中最强的磁场
该磁场很好地屏蔽了
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
保护了地球的大气层
火星几乎没有磁场
图中左边显示了太阳风
是如何剥离火星大气的
右边显示了地球磁场
是如何屏蔽太阳风的
按照现行的地球发电机理论
地球磁场是由地球内部
熔融状的等离子体运动所产生的
火星内部已经逐渐冷却
不能形成发电机
自然也就没有明显的整体磁场了
虽然地球磁场能较好地
保护地球大气
但太阳风和来自太阳的
日冕物质抛射
仍然对地球的临近空间
高层大气及高纬度地区
造成了显著的影响
由图可见
在太阳风冲击之下
地磁场的位形
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有一部分带电的高能粒子
可以从磁场的两极顺着磁力线
注入到地球的高纬度地区
这些粒子与高层大气中的
原子碰撞将会产生极光
图中显示的是南极科考站看到的极光
这是在北极看到的彩色极光
高层大气中的不同原子
被带电粒子激发后
会产生不同颜色的极光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月地关系也是决定地球环境的
一个重要的天文关系
按照现在比较流行的理论
月球就是45.3亿年前的
一次大碰撞中形成的
撞击地球的是一颗
被称为“忒伊亚”的原始行星
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十分之一
月球对地球最显著的
一个影响是其较强的引潮力
引潮力的本质
是其他天体对地球上
单位质量物质的引力
引潮力造成地球海洋
和大型湖泊的潮起潮落
月球距离地球很近
虽然总质量远远小于太阳
但月球的平均引潮力
却是太阳引潮力的2倍以上
潮汐最终会造成地球自转速度的缓缓减慢
有古生物证据显示
3.7亿年前
一年有400天左右
除了日地和月地关系
其他大行星的正常运行
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较小
但小行星和彗星的撞击
对地理环境却会造成显著影响
大的撞击
甚至导致生物的集体灭绝事件
图中是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
巨大陨石坑重构图
这次大撞击疑似造成
65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事件
在研究地球的形成和演化时
我们常常用到
几十亿年前这样的描述
这个时间可以通过测量样本中
特定元素的同位素衰变来确定的
例如
测定古老岩石的年龄
常常使用“铀(U)”“铅(Pb)”法
U238的半衰期是45亿年
最终会衰变成铅的同位素Pb206
通过精密测量岩石样本中
铀和铅同位素的含量
即可知道岩石的年龄
由于地球内部的活动和表面环境均非常活跃
要在地球上
找到未受“污染”的
古老岩石样本是非常困难的
我们已经知道太阳系的行星
天然卫星及小行星
基本形成于同一时期
因此
可以利用未受“污染”的
陨石或者月岩样本
来较准确地估计地球的年龄
人类在地球上找到了元素周期表上
几乎所有天然元素
这些元素来自于形成太阳系的星云
但归根结底
这些元素是从哪里来的呢
所有原子均是由
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其中质子和中子属于重子
电子属于轻子
它们诞生于宇宙开始形成的时候
几乎与时空同时出现
按照现行理论
我们的宇宙诞生于138亿年前
始于一种量子涨落状态
时空、物质和能量
经由一次被称为
“大爆炸”的剧烈事件所创生
质子、中子和电子
在大爆炸开始后
百万分之1秒至1秒之间
产生并稳定下来
之后又形成了氢、氦
以及少量锂、铍等较轻的原子核
又过了38万年
随着宇宙的冷却
原子核才与电子组成了
最早的氢原子
氦原子和少量的锂原子等
同时
光子也顺利地从粒子中解耦出来
辐射到宇宙中
并形成现在的微波背景
也就是说
宇宙的创生时期
并未产生碳、氮和氧等元素
大爆炸后4亿年
在主要由氢和氦组成的原始星云中
第一代恒星诞生了
发生于恒星内核的核聚变
首先将氢元素聚变为氦元素
然后再通过恒星晚期的核聚变制造出铁以下的元素
比铁还重的元素
聚变时不能再产生能量
以维持恒星的运行
第一代恒星就以
超新星爆炸的方式
结束自己的核聚变时代
在超新星爆炸的过程中
比铁还重的元素产生
并随即被抛洒到空间中
混入到原始星云里
原始星云中
也就因此具备了其他的元素
第一代恒星体积较大
燃烧很快
寿命很短
在它们之后又有新的恒星
形成和消亡并逐渐形成了
孕育太阳诞生的星云
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6亿年
随着太阳的演化
每过十亿年
其亮度就会增加百分之十
宜居带也将渐渐退到地球轨道之外
地球表面将不再适合生存
在大约50亿年后
太阳将烧完氢并开始氦的核聚变
由于质量不够大
太阳并不会触发超新星爆炸
它将向外膨胀
并成为一颗巨大的红巨星
在大约70亿年后
如果地球轨道没有变化
红巨星的外围可能会吞并地球
再经过若干年的演化
太阳的中心部分
会成为一颗白矮星
而其他周围的物质
将成为行星状星云
再次汇入到宇宙的星际介质中
并酝酿下一轮的循环
好
今天就讲到这
再见
-作业1
-作业2
-本章引言
-作业3
-作业4
-讨论2
-作业5
-作业6
-作业7
-本章引言
-作业8
-作业9
-作业10
-本章引言
-作业11
-作业12
-作业13
-期中考
-本章引言
-作业14
-本章引言
-作业15
-作业16
-讨论3
-讨论4
-本章引言
-作业17
-讨论5
-作业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