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农业创造了世界奇迹,耕作学埋藏着农业宝库的金钥匙,肩负着如何让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生态转型的历史使命。这里将带着您一起去探索农耕世界的奥秘。
开设学校:福建农林大学;学科:工学、
中国的农业创造了世界奇迹,耕作学埋藏着农业宝库的金钥匙,肩负着如何让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生态转型的历史使命。这里将带着您一起去探索农耕世界的奥秘。
-1.1 耕作学概述
--Video
-1.2 耕作制度概述1
--Video
-1.3 耕作制度概述2
--Video
-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作业
-2.1 作物布局的含义
--Video
-2.2 作物布局的原则
--Video
-2.3 作物的生态适应性
--Video
-2.4 光照因子对作物布局的影响
--Video
-2.5 温度因子对作物布局的影响
--Video
-2.6 水分因子对作物布局的影响
--Video
-2.7 土壤因子对作物布局的影响
--Video
-2.8 地貌因子对作物布局的影响
--Video
-2.9 作物布局的设计
--Video
-2.10 案例:选择南瓜品种 找到精准定位
--Video
-第二章 作物布局--第二章 作业
-3.1 复种的相关概念
--Video
-3.2 复种的作用与效益原理
--Video
-3.3 复种的条件
--Video
-3.4 复种的技术
--Video
-3.5 休耕的内涵与意义
--Video
-3.6 轮作休耕的实践
--Video
-第三章 种植熟制--第三章 作业
-4.1 间混套作的相关概念
--Video
-4.2 间混套作的意义与发展
--Video
-4.3 间混套作的效益原理1
--Video
-4.4 间混套作的效益原理2
--Video
-4.5 间混套作的技术
--Video
-4.6 间混套作的主要类型
--Video
-第四章 间混套作--第四章 作业
-5.1 连作轮作相关概念
--Video
-5.2 作物的连作响应1
--Video
-5.3 作物的连作响应2
--Video
-5.4 连作障碍的成因与危害
--Video
-5.5 连作的应用与连作障碍的消减技术1
--Video
-5.6 连作的应用与连作障碍的消减技术2
--Video
-5.7 轮作的作用
--Video
-5.8 轮作的类型
--Video
-5.9 作物的茬口特性及其评价
--Video
-5.10 作物的茬口特性在轮作中的应用
--Video
-第五章 连作与轮作--第五章 作业
-6.1 土壤耕作的技术原则
--Video
-6.2 土壤耕作措施——初级耕作措施
--Video
-6.3 土壤耕作措施——次级耕作措施
--Video
-6.4 保护性耕作
--Video
-6.5 案例-菌草生绿又生金
--Video
-第六章 土壤耕作--第六章 作业
-7.1 耕地培肥
--Video
-7.2 农田灌溉
--Video
-7.3 农田保护
--Video
-第七章 耕地培肥与保护--第七章 作业
-8.1 国内外甘蔗布局及糖业发展概况(上)
--Video
-8.2 国内外甘蔗布局及糖业发展概况(下)
--Video
-8.3 主要麻类作物布局
--Video
-8.4 农业生态转型背景下中国耕作制度的思考
--Video
-8.5 拓展《精密耕耘》
--Video
-寄语
--Video
陈冬梅,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耕作制度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参与《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实验和实习指导》、《生态农业的模式与技术》、《作物栽培学总论》、《中国旱区农业》等多部教材的编写。课程负责人,主讲作物布局、种植熟制、连作与轮作、土壤耕作及总结部分。
曾任森,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百人计划人才入选者。首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工程国家级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兼任国际化感作用学会理事长,国际化学生态学会理事,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 (IF 12.86)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IF4.29)等国际杂志编委,中国昆虫学会昆虫化学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态学会农业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应用生态学报》等编委。主要从事化学生态学与作物诱导抗病抗虫机理研究。负责的《农业生态学》双语教学课程入选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和省精品课程。主讲间混套作部分。
何水林,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者”创新人才。《Plant Cell & Environment》、《Journal of Experiment Botany》、《Phytopathology》、《园艺学报》、《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等国内外刊物审稿专家,国家自然基金通讯评审专家。研究领域:植物生物技术与分子生物学;蔬菜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蔬菜设施在无公害栽培。独著《植保素代谢与植物防御反应》(广东科技出版社)、主编《基因工程》(科学出版社)、参编《农业总论》。
李振方,博士。主要从事植物连作障碍的形成机制及其消减措施研究,在《耕作学》课程中,主要进行相关的理论和实验课程的教学与学习。
高三基,留美博士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糖料)岗位专家、国家甘蔗品种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作物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甘蔗糖业》和《亚热带农业研究》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通讯评审专家,《Plant Pathology》、《Molecular Breeding》等国内外权威刊物的同行审稿专家。
张立武,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者青年拔尖人才,中国麻类专业委员会常委、副主任委员。研究领域为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方向麻类作物遗传育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7篇,其中SCI论文11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福建省科技厅对外合作项目、博士后特别资助与面上项目等项目7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3),二等奖1项(排名第10)。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审定品种1项。主讲《作物育种学》和《遗传学》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