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在移动互联和互联网+的时代,无论是云计算、大数据、全球卫星定位、智能家居、智慧城市还是4G/5G移动蜂窝网、物联网(IoT)、传感器网络、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无人驾驶、人工智能(AI)等,都是以通信网络为基础。通信网络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等方式。 对于无论是想了解通信与互联网相关知识但没有太多专业基础的人员,还是作为有志于投身通信与互联网行业的研发人员、创业者,学习《计算机通信网络》这门课程都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它也是高等学校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开设学校:西北工业大学;学科:计算机、
通信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在移动互联和互联网+的时代,无论是云计算、大数据、全球卫星定位、智能家居、智慧城市还是4G/5G移动蜂窝网、物联网(IoT)、传感器网络、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无人驾驶、人工智能(AI)等,都是以通信网络为基础。通信网络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等方式。 对于无论是想了解通信与互联网相关知识但没有太多专业基础的人员,还是作为有志于投身通信与互联网行业的研发人员、创业者,学习《计算机通信网络》这门课程都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它也是高等学校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0.1 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
-0.2 一个通信实例:通信中的三次握手
-0.3 数据通信与数据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0.3.1数据通信与数据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上)
--0.3.2数据通信与数据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下)
--0.3.1数据通信与数据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上)
--0.3.2数据通信与数据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下)
-0.4 网络协议及标准
-0.5测验--作业
-1.1 网络体系结构:OSI/RM模型
-1.2 OSI/RM模型各层的主要功能
-1.3测验--作业
-2.1 有向介质
-2.2 无向介质
--2.2 无向介质
--2.2 无向介质
-2.3测验--作业
-3.1 FDM/TDM
-3.2 复用技术的应用实例:模拟业务和数字业务
-3.3测验--作业
-4.1 错误检测
--4.1 错误检测
--4.1 错误检测
-4.2 错误纠正
--4.2 错误纠正
--4.2 错误纠正
-4.3测验--作业
-5.1 线路规程及流量控制
-5.2测验--作业
-6.1 异步协议与同步协议:面向字符的BSC协议
--6.1.1异步协议与同步协议:面向字符的协议BSC协议(上)
--6.1.2异步协议与同步协议:面向字符的协议BSC协议(下)
--6.1.1异步协议与同步协议:面向字符的协议BSC协议(上)
--6.1.2异步协议与同步协议:面向字符的协议BSC协议(下)
-6.2 面向比特的HDLC协议
-6.3测验--作业
-7.1 IEEE802标准及Ethernet以太网
--7.1.1 IEEE802标准及Ethernet网(上)
--7.1.2 IEEE802标准及Ethernet网(下)
--7.1.1 IEEE802标准及Ethernet网(上)
--7.1.2 IEEE802标准及Ethernet网(下)
-7.2 令牌总线、令牌环网与FDDI
-7.3测验--作业
-8.1 线路交换及报文交换
-8.2 分组交换及OSI模型中的网络层
-8.3测验--作业
-9.1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9.2 ATM
-9.3 SONET/SDH
-9.4测验--作业
-10.1 网际互联和网络设备
-10.2 路由算法
-10.3测验--作业
-11.1 传输层
-11.2测验--作业
-12.1 会话层和表示层
-12.2 应用层
-12.3测验--作业
-13.1 TCP/IP协议体系
-13.2测验--作业
-项目研发实例
--案例三:基于高斯金字塔的超大图像漫游及无缝拼接系统设计与实现
--案例四:基于WSN的矿工便携式井下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案例六:基于Netfilter&iptables和MITM的网络信息隐藏系统设计与实现
--案例八:基于WebRTC的实时移动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案例十二:基于APPCAN和HTML5的二维码互联网+餐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案例三:基于高斯金字塔的超大图像漫游及无缝拼接系统设计与实现
--案例四:基于WSN的矿工便携式井下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案例六:基于Netfilter&iptables和MITM的网络信息隐藏系统设计与实现
卢选民,男,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2.12获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工学博士学位。2003.4-2003.9受国家科技部公派赴日本参加JICA项目客户/服务器系统技术研究。2005.11-2006.11受国家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公派在德国 Universitaet zu Luebeck 从事博士后工作。2018.11.11-2018.11.25受西北工业大学公派赴英国牛津大学进行英文媒介教学EMI研修。目前任教育部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陕西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等。 主要从事多媒体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智能信号与信息处理、嵌入式系统设计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讲本科生课程《计算机通信网络》、《C语言程序设计》以及研究生课程《Computer Communication Networks》、《FPGA/SOPC Embedded System Design》。其中,《计算机通信网络》课程获得校教学模式与考核改革项目及校全英文课程建设项目等的支持。 主持和参加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国防预研项目、86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青年科技创新项目、高教研究基金及其他横向科研项目等10余项,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EI索引20余篇,拥有软件著作权8项,出版专著和教材5部。2002年被评为“西北工业大学优秀青年教师”,2004年入选西北工业大学“英才计划”。
闫中江,男,汉族,副教授。2006年和2011年先后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和军事学博士学位。曾于2006年保送就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2008年提前攻读博士学位,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赴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国家公派留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国内导师:常义林教授、杨家玮教授,国外导师:Hai Jiang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有:无线网络协议设计与分析、无线移动网络网络管理、无线资源分配。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校基础研究基金1项、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已在国内、国际权威期刊、会议发表第一作者论文8篇,其中SCI检索源3篇(均为JCR 3区,影响因子均大于1.0)、EI检索源4篇。
赵宏伟,男,副教授,2001年在郑州大学电子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6年和2012年在西北工业大学分别获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学位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其中2010.08 - 2011.12为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联合培养博士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各1项,重大科技专项2项,山东航天基金1项,西工大基础研究基金1项,中央高校基本业务基金项目1项;参与了卫星导航领域的多个重大专项及横向课题;完成了北斗一代、二代多个型号接收机的设计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