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研究方法

在这个系列的课程中,授课教师将结合自己十余年来自己的研究经验、给全日制研究生教授质性研究方法中遇到的常见议题,以及很多想要用质性方法完成课题申报和课题研究的经验,来分享质性研究的方法、技巧、程序和路径。

开设学校:北京大学;学科:教育教学、

质性研究方法课程:前往报名学习

质性研究方法视频慕课课程简介:

在这个系列的课程中,授课教师将结合自己十余年来自己的研究经验、给全日制研究生教授质性研究方法中遇到的常见议题,以及很多想要用质性方法完成课题申报和课题研究的经验,来分享质性研究的方法、技巧、程序和路径。

前往报名学习

质性研究方法课程列表:

第1讲 质性研究方法:研究信念与风格体验

-1.1.研究信念

--1.1.0.导言

--1.1.1.人类社会生活领域的控制模式

--1.1.2.何为一个好的质性研究者

--1.1.3.质性研究的信念

-1.2.风格体验

--1.2.0 导言

--1.2.1.研究现象

--1.2.2.聚焦研究问题

-- 1.2.3.定义重要概念

--1.2.4.进入研究现场

--1.2.5.搜集资料

--1.2.6.分析资料

--1.2.7.撰写报告

-1.3.质性研究的定义及解释

--1.3.质性研究的定义及解释

-第一讲作业

-1.4.讨论题

第2讲 质性研究的基本特征

-2.0.导言

--2.0.导言

-2.1. 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

--2.1.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

-2.2.自然式的情境

--2.2.自然式的情境

-2.3.互动式的探究过程

--2.3.互动式的探究过程

-2.4.关注意义

--2.4.关注的意义

-2.5.好的质性研究的评价标准

--2.5.好的质性研究的评价标准

-2.6作业

第3讲 确定研究主题与研究目的

-3.0.导入

--3.0.导入

-3.1.从自己的立足点出发

--3.1.1.个人经历与个人史

--3.1.2.学术好奇心

--3.1.3.在传统中确认

-3.2.研究目的

--3.2.1.个人的目的

--3.2.2.实践的目的

--3.2.3.认知或学术的目的

-3.3.作业

-3.4.讨论题

第4讲 质性研究设计

-4.0.导言

--4.0.导言

-4.1.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4.1.1.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4.2.操作性定义与研究框架

--4.2.1.操作性定义与研究框架

-4.3.研究方法选择

--4.3.1.研究方法选择

-4.4.资料分析与研究总结

--4.4.1.资料分析与研究总结

-4.5作业

第5讲 如何做访谈

-5.0.导言

--5.0.导言

-5.1.非正式的对话访谈

--5.1.非正式的对话访谈

-5.2.一般性访谈导引法

--5.2.一般性访谈导引法

-5.3.标准化开放式访谈

--5.3.标准化开放式访谈

-5.4.访谈前的内容准备

--5.4.访谈前的内容准备

-5.5.访谈问题的时间框架和序列

--5.5.访谈问题的时间框架和序列

-5.6.访谈问题的组织

--5.6.访谈问题的组织

-5.7.访谈者的态度

--5.7.访谈者的态度

-5.8.视频:柴静访丁仲礼

--5.8.柴静访丁仲礼

-5.9作业

第6讲 如何做观察

-6.0.导言

--6.0.导言

-6.1.什么是观察

--6.1.什么是观察

-6.2.观察的类型

--6.2.观察的类型

-6.3.如何分析图像资料

--6.3.如何分析图像资料

-6.4.作业

第7讲 质性资料分析(1):接触摘要单和微分析

-7.0.导言

--7.0.导言

-7.1.把握资料的整体:做接触摘要单

--7.1.把握资本资料的整体:做接触摘要单

-7.2.把握资料的细节:本土概念和感知概念

--7.2.把握资料的细节:本土概念和感知概念

-7.3.资料片段的分析(1):微分析

--7.3.资料片段的分析(1):微分析

-7.4.解释矩阵与故事线

--7.4.解释矩阵与故事线

-7.5. 资料片段的分析(2):提问法

--7.5.资料片段的分析(2):提问法

-7.6.形成编码表

--7.6.形成编码表

-7.7.作业

第8讲:质性资料分析(2):从编码到结论

-8.0. 导言

--8.0.导言

-8.1.资料分析中的常见问题

--8.1.资料分析中的常见问题

-8.2.开放编码

--8.2.开放编码

-8.3.建立代码的三种方式

--8.3.建立代码的三种方式

-8.4.编码中要注意的状况和问题

--8.4.编码中要注意的状况和问题

-8.5.形成分析框架和做出结论

--8.5.形成分析框架和做出结论

-8.6.作业

期末考试

-讨论题

质性研究方法开设学校:北京大学

质性研究方法授课教师:

林小英-副教授-北京大学-

林小英,博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北京大学教育质性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领导与政策系副主任、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学业导师、中国教育法律与政策学会理事,埃及开罗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政策研究、质性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取向在于以教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视角研究公共教育政策,注重以经验研究为基础、导向理论的一般化及至为决策咨询服务。教学致力于“教育政策研究基础”、“公共政策评估与分析”和“质性研究方法”等。出版《教育政策变迁中的策略空间》(独著)、《教育政策研究基础》(合编)等,论文发表的代表性作品有《促进大学教师卓越教学:从行为主义走向反思性认可》、《分析归纳法与连续比较法:质性研究的两种研究路径》、《普通高校招生多元录取机制的“理念型建构”:因果适当还是意义适当?》、《理解教育政策:现象、问题和价值》、《中国教育政策过程中的策略空间:一个对政策变迁的解释框架》等。 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北京大学第十二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突出贡献奖、北京大学平民学校优秀教师志愿者等;荣获黄廷方-信和青年杰出学者、北京大学未名学者等荣誉。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1. 工笔画基础(2021秋)

  2. 太极拳文化及传统杨氏太极拳教学(2021秋)

  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021秋)

  4. 食出健康——食物中的寄生虫解析(2021秋)

  5. 创业基础——献给创业后浪的必修课(2021秋)

  6. 电路原理(2021秋)

  7. 纺织技术管理(2021秋)

  8. 有机化学(2021秋)

  9. 数据结构与算法(2021秋)

  10. 历史认知导论(2021秋)

  11. 质性研究方法(2021秋)

  12. 商务形象设计(2021秋)

  13. 中医英语进阶(2021秋)

  14. 巴蜀文化(2021秋)

  15. 数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2021秋)

  16. 大学计算机(2021秋)

  17. 国民经济管理学(2021秋)

  18. 结构力学(1)(2021秋)

  19. 高等化工热力学(上)(2021秋)

  20. 量子力学(下)(2021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
欢迎学习『质性研究方法视频教程-MOOC慕课-网络教育学院-柠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