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分子,不生物,请跟随我们一起探索生命的奥秘!一起来领略生物分子之美!一起感受科学研究的魅力!
开设学校:蚌埠医学院;学科:医药卫生、
无分子,不生物,请跟随我们一起探索生命的奥秘!一起来领略生物分子之美!一起感受科学研究的魅力!
-1.1 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1.2 细菌染色质结构
-1.3 噬菌体
--1.3 噬菌体
-第一章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
-2.1 真核生物基因组DNA序列类型
-2.2 基因家族和基因簇
-2.3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包装
-第二章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
-3.1 基因表达调控概述
-3.2 乳糖操纵子
-3.3 色氨酸操纵子
-3.4 阿拉伯糖操纵子
-第三章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
-4.1 DNA水平的调控
-4.2 转录水平的调控
-4.3 转录后水平的调控
-4.4 翻译水平的调控
-第四章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
-5.1 肿瘤病毒癌基因
-5.2 细胞癌基因激活机制
-5.3 抑癌基因
--5.3 抑癌基因
-5.4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功能
-5.5 肿瘤的发生与演进
-5.6 肿瘤分子生物学临床应用
-第五章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6.1 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6.2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第六章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分子机制
-7.1 MIRNA
-7.2 lncRNA
-7.3 lncRNA的研究进展
-7.4 环状RNA
-7.5 外泌体
--7.5 外泌体
-第七章非编码RNA的研究进展
-8.1 RNA干扰
-8.2 小干扰RNA
-第八章RNA干扰
-9.1 PCR的基本原理
-9.2 PCR的技术特点与基本操作
-9.3 PCR的引物设计
-9.4 PCR扩增产物的分析
-9.5 PCR扩增条件的优化
-9.6 荧光定量PCR
-第九章PCR
-10.1 核酸分子杂交与探针
-10.2 印迹杂交
-10.3 荧光原位杂交
-第十章核酸杂交
-11.1 基因工程的工具酶
-11.2 基因工程的载体
-11.3 连接与转化
-11.4 连接与转化
-11.5 筛选与重组子的鉴定
-第十一章基因工程
杨清玲:博士、教授、省级教学名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省级教学团队负责人,主持省教育厅重大和重点等多项教学研究项目,分子生物学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线下开放课程等负责人,获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全国网络课程竞赛三等奖、省多媒体课件比赛二等奖;目前主要从事目前主要从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包括各专业本科生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等,研究生的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教学工作。硕士生导师,共指导研究生12名,已毕业8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
教授,硕士研究生。专业:临床检验诊断学,近三年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一项,作为主要参与者参加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近三年发表科研论文一类文章2篇。从事教学工作17年,在《生物化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课程的教学中颇有心得,分别获得2013年第三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室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2013年安徽省首届普通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2015年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5cgj164-2,排名第二)。
博士、副教授、主持省教育厅一般教学项目1项,大规模在线开放mooc课程1项,获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201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同济大学临床医学流动站博士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访问学者。目前主要从事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包括各专业本科生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工程等,研究生的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硕士生导师,共目前指导研究生1名。指导本科生获得2018年国家级生命科学竞赛三等奖,省级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2019年国家级生命科学竞赛三等奖,省级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省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博士、教授、省杰青、省教坛新秀。主持省大规模在线开放mooc课程1项,获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1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美国/香港大学访问学者。目前主要从事目前主要从事本科生遗传学、生命科学导论教学,研究生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硕士生导师,共目前指导研究生1名。指导本科生获得2017年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省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018年国家级生命科学竞赛三等奖,省级生命科学竞赛二等奖,2019年省级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
郭俣,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干细胞诱导分化与移植治疗。近年来主持或完成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子课题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安徽省教育厅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11篇。主要承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蛋白质与酶工程》、《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承担《生物信息学》、《生物科学导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作为主要申报人与建设者参与申报与建设安徽省级精品课程《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各1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安徽省慕课课程-《蛋白质与酶工程》1项,主持省级重大教学研究课题1项,一般项目1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教研文章10余篇;作为编委、副主编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等出版教材5部;指导本科生参加安徽省和国家生命科学竞赛获一等奖、二等奖,指导本科生参加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二等奖。
理学博士,讲师。2004.09-2008.06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生物科学(师范类)学士学位;2009.09-2014.06就读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细胞生物学理学博士学位;2014.07-2017.06在华东战区总医院进行博士后研究,研究遗传性疾病的分子致病机制;2017.07-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主要进行遗传性精神或神经疾病的分子致病机制研究。获得一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