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价是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瓶颈。本课程协同境内外知名专家,聚焦问题、基于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科学素养测评理论与技术前沿,对从事科学教育、教育测量等方向学习与研究人员有很大帮助。
开设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教学、
评价是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瓶颈。本课程协同境内外知名专家,聚焦问题、基于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科学素养测评理论与技术前沿,对从事科学教育、教育测量等方向学习与研究人员有很大帮助。
-第一讲 测评的基本理论Foundations of assessment
-第一单元
-第二讲 评价学生素养 Assessing student competence
-Scientific Literacy Assessment: Assessing Student Competence
-第二单元
-第三讲 测评技术Student Modeling techniques
-第三单元
-第四讲 数字技术的运用Assessing student competence using digital technologies [45 minutes]
-Scientific Literacy Assessment: Assessment Technologies
-Rasch Analysis
-第六讲 科学素养中的动机测评Motivation in scientific literacy
-第八讲 科学素养新概念 visions for “Scientific Literacy”
-aligned with the History of Scientific Literacy lecture
-第九讲 社会性科学议题与科学素养Connections between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socio-scientific issues (SSI)
-aligned with the Socio-scientific Issue lecture
-第十讲 社会性科学推理Socio-scientific reasoning
-第十一讲 社会性科学推理测评Assessing socio-scientific reasoning
-第十二讲 媒介科学素养Overview of SLiM (Scientific Literacy in Media)
-第十三讲 媒介科学素养的教学与评价SLiM based instructional methods and assessments
-媒介科学素养的教学与评价
-第十四讲 媒介科学素养的运用Implications /applications of SLiM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科学提升部主任,教育学博士,副教授。兼任EURASIA期刊主编、NARST国际协会委员等。主持国家高端外专、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研究,协同境内外专家融合遵循脑、数据驱动、技术增强的路径,开展中小学生科学素养与教师专业素养的测评与提升、SSI学习与STEM教育等方向的研究,发表、出版论著百多份,近三年在国际学术会议(AERA、NARST等)上做过相关学术报告二十余次。
以色列魏茨曼研究院科学教育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科学教育。曾获美国心理学会第十五届杰出论文奖,美国国家科学教育研究协会(NARST)接触论文奖等,曾多次主持美国、以色列等国家科学基金会项目。
博士,德国基尔大学莱布尼兹科学教育学院物理教育系主任、教授,英国国家STEM学习中心ENTHUSE项目组成员,德国乌兹堡信息技术与科学学习中心教学咨询委员会成员。研究方向为科学教育,曾任德国下萨克森州教师教育测评委员会成员和美国国家科学院科学教育研究委员会成员,多次主持德国、美国以及欧洲等多项重大课题研究。
博士,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特聘杰出教授,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主编,Reimagining & Researching STEM Education(ReSTEM)机构负责人,国际SSI学习研究的权威学者,多次主持美国NSF重大课题研究。
博士,台湾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中心主任、科学教育研究所及地球科学系教授。兼任国际期刊总主编、台湾科技部专题研究计划审查委员等多项学术职位。研究方向涵盖科学教育、数字学习、跨领域学习科学和科学传播等领域,多次主持台湾地区、东亚地区等重大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