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体育学》使学生从理论上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在教育、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较全面、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等。
开设学校:西北师范大学;学科:教育教学、
《学校体育学》使学生从理论上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在教育、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较全面、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等。
-1.1 国外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1.1
-1.2 我国学校体育发展
--1.2
-1.3 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1.3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2.1 学校体育的功能
--2.1
-2.2 学校体育对学生身体、心理、动作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的作用与要求
--2.2
-2.3 学校体育的地位
--2.3
-学校体育的功能与地位
-3.1 学校体育目标的一般概述
--3.1
-3.2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确定
--3.2
-3.3 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与要求
--3.3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确定、实现途径与要求
-4.1 学校体育制度与法规概述
--4.1
-4.2 我国现行学校体育制度与法规
--4.2
-4.3 我国学校体育的组织与管理
--4.3
-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
-5.1 体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5.1
-5.2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
--5.2
-5.3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
--5.3
-5.4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
--5.4
-体育课程编制与实施
-6.1 体育课程资源的性质与分类
--6.1
-6.2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6.2
-6.3 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6.3
-6.4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6.4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7.1 体育教学特点和目标
--7.1
-7.2 体育教学过程
--7.2
-体育教学目标与过程
-8.1 体育教学内容
--8.1
-8.2 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的特点与原则
--8.2
-8.3 体育教学手段与方法
--8.3
-体育教学内容与手段
-9.1 体育课的类型与结构
--9.1
-9.2 体育课组织
--9.2
-9.3 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与负荷
--9.3
-9.4 体育课准备与分析
--9.4
-体育课教学
-10.1 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
--10.1
-10.2 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内容、途径和方法
--10.2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11.1 体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与特点
--11.1
-11.2 体育学习策略的特点与构成
--11.2
-11.3 体育课程学习评价
--11.3
-体育课程学习与评价
-12.1 体育教学设计
--12.1
-12.2 体育教师教学评价
--12.2
-体育教学设计与评价
-13.1 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13.1
-13.2 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13.2
-13.3 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
--13.3
-课外体育活动
-14.1 课余体育训练概述
--14.1
-14.2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与实施
--14.2
-14.3 课余体育训练的内容与方法
--14.3
-14.4 课余体育训练的计划与评价
--14.4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
-15.1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概述
--15.1
-15.2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
--15.2
-15.3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实施
--15.3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
-16.1 体育教师的地位、作用与特征
--16.1
-16.2 体育教师的工作与研究
--16.2
-16.3 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
--16.3
-理想的体育教师
-期末考试
杨小永,西北师范大学云亭青年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学校体育学。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参与完成了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与一般项目各1项、省部级项目共5项,科研获奖4次,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