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当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重温海上丝路的发展历程,讲述海上丝路的故事,对于提升人文知识内涵、领会“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战略意义都有重要价值。
开设学校:浙江海洋大学;学科:其他、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当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重温海上丝路的发展历程,讲述海上丝路的故事,对于提升人文知识内涵、领会“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战略意义都有重要价值。
-1、千里的旅途:唐宋时代的东亚海路
--Video
--Video
-1、千里的旅途:唐宋时代的东亚海路--作业
-2、望乡的记忆:井真成墓志
--Video
-2、望乡的记忆:井真成墓志--作业
-3、海上的王国:张保皋的贸易世界
--Video
-3、海上的王国:张保皋的贸易世界--作业
-4、执著的梦想:留学明州的日本禅僧
--Video
-4、执著的梦想:留学明州的日本禅僧--作业
-5、货殖的追求:前往高丽的宋代商人
--Video
-5、货殖的追求:前往高丽的宋代商人--作业
-6、 家园的守卫:抵抗蒙古的海上侵略
--Video
-6、 家园的守卫:抵抗蒙古的海上侵略--作业
-1、郑和下西洋:明前朝的朝贡一元体制
--Video
-1、郑和下西洋:明前朝的朝贡一元体制--作业
-2、双屿港的盛衰:明中叶的倭寇与走私商人
--Video
-2、双屿港的盛衰:明中叶的倭寇与走私商人--作业
-3、白银之流动:西方人在东亚海域的活动
--Video
-3、白银之流动:西方人在东亚海域的活动--作业
-4、漂流船事件:中日间的物质、文化交流
--Video
-4、漂流船事件:中日间的物质、文化交流--作业
-5、发现中国茶:从徽州到广州的茶商之路
--Video
-5、发现中国茶:从徽州到广州的茶商之路--作业
-6、广州十三行:“一口通商”的历史及其终结
--Video
-6、广州十三行:“一口通商”的历史及其终结--作业
-1、觉海慈航: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Video
-1、觉海慈航:佛教的创立与传播--作业
-2、海上救护:观音救难信仰的形成
--Video
-2、海上救护:观音救难信仰的形成--作业
-3、海路佛僧:海上丝路的见证者
--Video
-3、海路佛僧:海上丝路的见证者--作业
-4、西来初地:岭南佛教与海上丝路
--Video
-4、西来初地:岭南佛教与海上丝路--作业
-5、楼台烟雨:江南佛教与海上丝路
--Video
-5、楼台烟雨:江南佛教与海上丝路--作业
-6、海天佛国: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形成
--Video
-6、海天佛国: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形成--作业
-7、佛化高丽:韩半岛佛教与海上丝路
--Video
-7、佛化高丽:韩半岛佛教与海上丝路--作业
-8、东渡扶桑:日本佛教与海上丝路
--Video
-8、东渡扶桑:日本佛教与海上丝路--作业
-1.东地中海的航程:希腊与东方贸易的演进
--Video
-1.东地中海的航程:希腊与东方贸易的演进--作业
-2.亚历山大的灯火:红海与东非商路的开发
--Video
-2.亚历山大的灯火:红海与东非商路的开发--作业
-3.印度洋上的风帆:罗马与印度的商贸往来
--Video
-3.印度洋上的风帆:罗马与印度的商贸往来--作业
-4.纵横四海辛巴达:从阿拉伯海到南中国海
--Video
-4.纵横四海辛巴达:从阿拉伯海到南中国海--作业
-5.舆地学与诸蕃志:东西世界海上文化交流
--Video
-5.舆地学与诸蕃志:东西世界海上文化交流--作业
-1、 从世界边缘到世界中央:葡萄牙在15 世纪的崛起
--Video
-1、 从世界边缘到世界中央:葡萄牙在15 世纪的崛起--作业
-2、 葡萄牙东进的关键一步:占领马六甲
--Video
-2、 葡萄牙东进的关键一步:占领马六甲--作业
-3、葡萄牙迫近南中国:澳门的陷落
--Video
-3、葡萄牙迫近南中国:澳门的陷落--作业
-4、 新老交替:葡西的衰落与英荷的崛起
--Video
--Video
-4、 新老交替:葡西的衰落与英荷的崛起--作业
-5、万国“骤然东来”与明清中国的认知及回应
--Video
-5、万国“骤然东来”与明清中国的认知及回应--作业
楼正豪,历史学博士,浙江海洋大学东海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浙江海洋大学非洲沿海国家研究中心”成员、“浙江海洋大学中国海洋文化研究中心”成员、“浙江海洋大学鸦片战争研究中心”成员。先后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韩国高丽大学韩国史学系韩国古代史专业、复旦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著有《朝鲜半岛“罗末丽初”时期的禅僧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主要研究方向为东亚佛教交流史。
郑俊华(1987—),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所历史学博士,浙江海洋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讲师,中国海洋文化研究中心、非洲沿海国家研究中心成员。主要从事明清社会经济史、中国海洋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在《中国经济史研究》《历史地理》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
黄家庭,字明庐,安徽寿县人,浙江海洋大学东海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浙江海洋大学非洲沿海国家研究中心”成员、“浙江海洋大学中国海洋文化研究中心”成员、“浙江海洋大学鸦片战争研究中心”成员。南京大学哲学博士,主要从事佛学、宗教艺术等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著有《诗性与觉性——唯识美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一书。
韩翔(1981—):历史学博士,浙江海洋大学历史系教师,“浙江海洋大学非洲沿海国家研究中心”成员、“浙江海洋大学中国海洋文化研究中心”成员、“浙江海洋大学鸦片战争研究中心”成员。在《史学理论研究》、《学术研究》等刊物发表文章十余篇;著有《全球通史》等专著2部;承担“早期‘海上丝绸之路’与地中海世界研究”、“古代非洲与‘海上丝绸之路’关系研究”等课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剑桥古代史》、《新编剑桥中世纪史》翻译工程”的翻译工作;参与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浙江通志•海洋经济卷》的编纂工作;参与引进翻译“西方文化史”课程教材《西方世界——碰撞与转型》。
李胜,浙江海洋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讲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哈佛大学 Weatherhead 中心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世界近现代史、中外关系史、美国史、海洋史、 城市史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在《全球史评论》、《城市史研究》、《澎湃•私家历 史》、《西北人口》、《老龄科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多篇文章,亦曾参与《美国城市史百科 全书》(三联出版社,2018 年版)一书翻译工作。
余全介(1977.2 - ),浙江大学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台湾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访问学者,浙江海洋大学人文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授,院长助理。 先后主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历史文选、儒学专题研究、国学经典选讲、传统国学与社会人生、国学概论等课程。 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与儒家经学研究,著有《秦汉越地人物传》(2011年)、《百家致治与儒学独尊》(2014年)、《定海黄氏父子经学思想研究》(2016年),整理出版《春秋释》(2014)、《尚书启幪》(2014)、《尚书讲义》(2014)等经学著作,主持省部级研究课题六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涉及国学、经学、儒学、文学与古代史等研究领域。 社会学术团体兼职:浙江省文学学会会员,浙江海洋大学社科联理事,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协会理事。
程继红,发展规划处处长,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以来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宋代文学和浙东学术史。 主持教育部古籍整理间接资助课题“黄式三黄以周礼学文献编年汇辑”(2009)、主持浙江省课题 “黄式三集”编辑与整理(2006)、“定海黄氏家族与东海区域学术文化”(2009)、“义乌儒学”(2009)、“黄以周与近现代浙东礼学研究”(2011)等。发表论文40余篇,主要著作有《辛弃疾接受史研究》、《带湖与瓢泉——辛弃疾在信州日常生活研究》、《周季编略》(整理校勘)等。成果曾获省级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厅局级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华东地区优秀古籍整理成果二等奖1项。 社会学术团体兼职: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员、浙江省儒学学会理事、舟山市黄式三黄以周学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子学刊》编委。